第76章(1/1)

韩王是由出身江南三大世家之一的贤妃所出,元庆帝不喜世族,连带着对世族出身的妃嫔也不甚喜欢。故而,后宫里来自世家大族的妃嫔虽不少,但能熬到妃位并生育皇子的就少之又少了。

目前在位的只有三人,一个是成王生母崔贵妃,一个是出了八皇子的嘉妃,最后一个便是韩王的生母贤妃了。

但相比起以跋扈著称的前头两位,贤妃的行事作风可谓大相径庭。她的性子,是这六宫里出了名的与世无争,她能入元庆帝的眼,全靠了才气两个字。

头几年,宫里不少人都传贤妃是个假清高的,故意借着吟风弄月之名,来博取元庆帝的宠爱。等年深日久了,宫里的人才看清,这位贤妃娘娘是真清高,清高到懒得争宠固宠,元庆帝对她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她也不急,索性关起门来与诗书为伴。

若不是生下了韩王,许多人怕都要忘了,宫里还有贤妃这么号人!

元庆帝平日里人都不到贤妃的宫里,见到韩王的次数自然就少,故而,韩王幼时并不得皇帝的亲近喜爱。他对这个儿子的印象大约是从其七岁起,才逐步具象起来。

因为这个时候的韩王,已经入上书房、开始知事明理了。也就是自那时起,元庆帝才注意到这个在读书上颇有天份的四子。

韩王长于生母贤妃膝下,开蒙很早。贤妃的家族延陵吴氏,是江南有名的诗书世家,历代出过的进士举子不知凡几,家学渊源深厚。韩王继承了母族一脉的才学,在进入上书房后渐渐脱颖而出,开始获得元庆帝更多的关注与看重。

但他也继承贤妃的淡泊清高,并不同其他皇子那般,专注在朝堂上汲汲营营,他只在国子监领了个闲职,后便一门心思钻研起了学问,显得十分低调。

所以别说秦王,朝廷上下几乎没人料得到,韩王能猛不惊搞出这么大一个动静来……

不过,秦王认下的虽不少,但咬死不认的也有那么几桩,其中就包括了路思明被袭一事。

元庆帝回京之前,就千里传书给留守京中的锦衣卫,连夜端掉了韩王提到的那间书铺。此处确实是秦王的私联朝臣的据点之一,顺着这条线,揪出了不少与秦王关系匪浅的官员。

夜幕将袭,明灯初上,京西周府,大门紧闭,正堂内弥漫着一片肃宁之气。

周宗南一席褚色官府站在堂上,分明着了一副文官服饰,浑身上下却透出犹如实质的杀气来,那是一种只有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才有的东西。

他先是撩袍坐下,喝了口茶,才音色冰凉道:“为什么这么做?”

“大哥在说什么,小弟怎么听不懂?”

开口的,是周家这辈唯一的庶子周宗北,此刻,男子温润谦和的一张脸上,正写满了疑惑。

“西市那间被陛下抄检的书铺,你也去过不少次罢……”周宗南话音淡淡,眼神却锋利如刀,直直身寸向了对面。

周宗北眉头微拧,顿了一下才道:“小弟是去过那边,但并未与秦王有太深的瓜葛,就算陛下要查,也……”

“哦?没有吗?那你告诉我,父亲搜集到的关于杜衡贪贿之证,是怎么到了路思明手里的?”

“大哥,你怀疑我?这样做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是啊,这样做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跟着我们发配燕北,就是秦王对你的回报吗?”

“大哥是打定主意要把这件事扣在我的头上了吗?”

“你先不必急着狡辩,听我把话说完。自回京后,我便在调查一件事,父亲当年究竟是为何人所害?未曾想,此事最早查到的线索,并不在外面,而是在周家。

父亲曾在出事前发现,有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潜入他的书房动过他的东西。之后,他派了长随阿福在暗中探查,想要捉到此人,结果却并无所获……可惜父亲把一切瞒得太深,直到不久前,我才从别人口中知道,原来父亲当时正在暗查杜衡一事,书房里被人窥见的,正是他搜集的杜衡罪证…… ”

周宗南说完这些话,将官帽摘下,轻轻搁在了桌上,才又看向庶弟道:“当年潜入书房的人就是你罢,二弟?”

周宗北闻言大笑,反问道:“大哥的意思是,我为了害父亲、害周家,害自己,所以勾结了秦王,泄露了父亲查得的机密给他?”

“你蠢,但还不至于这么蠢,你确与秦王瓜葛不深,你同他接触不过是为了攀附太子。

你以为父亲苦心搜集的杜衡罪证,能够成为你搭上太子的敲门砖,却没想到太子就是这桩事背后的始作俑者。因见父亲和顾大人查到的东西太深,太子害怕他们再这么查下去,有朝一日会查到自己的头上,干脆借着杜衡案的案发,给他二人栽赃了一个同党的罪名,又想办法让父亲与顾大人‘意外’身死天牢,才算放下心来。

秦王冷眼旁观,乐得瞧太子往自己头上多添一桩陷害忠良的罪名,也乐得瞧你像个傻子一样被太子用过又丢掉。至于你,从头到尾就未被太子放在眼里过,不仅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连累了周顾两家。怎么样,我说得可还算完整?”

周宗北面色阴沉,眼睛死死盯着周宗南却不接话。

周宗南也没想听他的解释,方才所言,不是他的臆测,全是他在调查了这个庶弟的行踪后,一步步按着线索整理查证出来的。

说完这些,他突然站起身,开始解起了官服。

这时,坐在后侧从头到尾都面无表情的顾小楼,终于忍不住愣了一下。

周宗南的官服下面还套了身白衣,他一边解着衣服,一边侧头对着身后喊了句:“小楼,闭眼。”

顾小楼听到这话,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前面周宗南的拳头已经犹如风一般,朝着庶弟的面门扫去,出手利落,招式狠辣,一拳下去直接就见了血。对面周宗北并不文弱,却被打得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没一会儿功夫,就如烂泥般软倒在地,浑身是伤地晕死了过去。

就在周宗南正欲叫心腹将其带下去时,地上半死不活的周宗北却忽地哑着声音问了句:”你???是怎么发现我的?”

“雁过留痕,有些人,能被你收买,就能被别人撬开口。”

“好???咳???好,大哥果然还是,还是比我聪明??????”

“你下去好好想想,到了陛下面前该怎么说!”

周宗南说罢,才挥手教人将其抬了下去,等再回头,便瞧见身后顾小楼正目瞪口呆地望着他,脸上写满了震惊。

想到自己从前在这个邻居家的小妹妹眼里的印象,周宗南一时觉得有几分尴尬,于是扯了扯嘴角故作淡定道:“今日不打,今后怕就没机会打了,我打算过几日就把他送交大理寺,要求重审当年的案子,你觉得如何?”

“圣上现下正因秦王的事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会不会??????”

“我怕拖的久了再生出什么是非来!”

“倒也是?????”

“这件事,任何时候做都会令陛下不喜的,赶晚不如赶早,趁着秦王现在还未定罪,应当能多从他嘴里再套一些话出来,不过真假就难辨了。”

顾小楼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想起什么后又道:“周大哥,你是何时发现周宗北与太子有勾结的?”

“就在前不久,原本查到他与秦王的关系时,我还有些怀疑,直到秦王招供,称自己打着东宫的旗号笼络人心时,我才确认了我这个庶弟行事的动机。单只一个秦王,还不足以教他下这么大的血本,但这件事,秦王与废太子两个都有份??????”

”两个都有份,但谁的份量更大就说不准了,这些功劳最后可都落在了路思明几人的头上,他们已是秦王亲口认下的附庸,秦王的算盘真是打得太响了!”

“这件事,就由我出头来办罢,你现在,身份不方便!”

“好,小楼先在此谢过周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