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 第20节(1/1)

“伊伊想要个啥样的?你自己去挑布条,看哪条好看挑哪条,婶婶给你拼得漂漂亮亮的!”

“真的吗?”

小姑娘眼睛都亮了,赵音音点了点头,她立刻跑去挑布条。

莎莎就没这么多顾忌了,她甚至都没征求赵音音同意,就直接跟着伊伊去挑。还转头问赵音音:“婶婶,我能再开一袋吗?”

“开!”看着伊伊这回活泼些了,赵音音一边反省自己之前对待孩子的态度,一边回答莎莎,“这么多袋呢,想开几袋开几袋,随你们挑。但是有一点,不许弄得到处都是!”

伊伊点头:“婶婶,我不会弄乱的!”

赵音音想今天就把这事敲定,离着晚上饭还有两小时,她准备直接去一趟郑科长那。

“你们跟叔叔好好在家,婶婶再出去一趟。挑完布条放好,婶婶回来帮你们拼。”

许云海问她:“你现在就上老郑那去?”

“我琢磨着早点敲定了早好,”赵音音也觉得自己有点急,抿嘴笑了笑,“这些东西也得做上挺久呢。”

布条比她估摸的要多一些,一共二十袋,她就算是一天拼好一袋子,也得用将近一个月呢。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还能帮你谈谈价格什么的。”

“行,”赵音音点点头,“你等我一下,我去给齐姐送一条,顺便让她帮忙看看孩子。”

给齐大嫂做的这条就不是褥子了,齐大嫂和张组长两人在厂子里都是老员工,家底颇丰,不缺床单被褥这些东西。

赵音音回忆着齐大嫂家里头的样式,给她拼了一条沙发垫出来。

“哟,老张,你看看小赵这巧手!”

平时家里来人,齐大嫂都是随便说一句就继续说了,张组长不怎么愿意掺和她们的话题。没想到,今天张组长还真的戴上了眼镜走过来,认真看了看赵音音的手艺。

“不错,”张组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能自己琢磨成八级工的人,那脑子可比一般的大学生灵光多了,“这就是你拿的那袋布条子拼的?”

先前赵音音买的布条,齐大嫂听她说要拼褥子,也拎了一麻袋回去。这会儿布条也被分门别类地挑出来了,床上沙发上桌子上,到处都是。

“要不是齐姐带我去,我哪能知道还有这宝贝呢?”赵音音笑道,“要是不嫌弃我这手艺糙,齐姐就留着偶尔替换用用!”

“真给我?”虽然一看就是给自家量身定做的,可是齐大嫂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这咋好意思呢?”

“齐姐,您可快别说这话!”赵音音嗔怪地轻轻推了她手臂一下,“您给我介绍这个介绍那个,叫儿子给我们家房顶扫雪的时候,我说没说不好意思?”

“再者说,不照您给我介绍这个,我上哪知道国营商店还有这好东西卖呢?”

齐大嫂看着东西好看,又是符合自家环境的,高兴;听着赵音音这一番话,更高兴!

“那我就收着了,哎哟……你瞅瞅我这记性!就站在门口就跟你说起来了!”

她高兴起来,这才想起来,光顾着看赵音音这手艺,都忘记给人家倒杯水了!

“齐姐,别麻烦了!我还得跟小许出门一趟,”赵音音又谢谢齐大嫂提醒她投机倒把这件事,“还得谢谢你提醒我,我问小许了,他说可以卖给厂里头当员工福利。”

“这谢我啥!你看看你们这小两口,脑瓜一个赛着一个的聪明,一样的喝水吃米,有些人这怎么长的呢?”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赵音音这才走了,临走又请她帮忙看几个孩子。

“行,我这就去!”

齐大嫂回屋换衣裳,在窗口正看见赵音音回家。她叹口气:“你说,这小许的腿要是没事儿,这两口子可多好啊。”

她一回头,看见张组长也在穿衣裳,天天抱着不离手的收音机也放下了。

“你干啥去?”

张组长道:“你在家待着吧,我去给她两口子带带孩子,顺便也看看小许那几个侄子侄女咋样。”

张组长在这家属院里头,平素是不怎么跟人来往的。人家可是八级工,有身份呢。

别看八级工也是工人,这可是那顶尖的工人。当年技术大比武的时候,手表放在铁毡上,用八吨重的巨大气锤去压表,玻璃表盘碎了,可是表针还在走。

要不是那场运动中他怕犯了别人眼,怎么可能还住在这家属院里头?这都是领导面前心里都存了名的宝贝。

阳机二厂的技术跟国外厂子比不了,加工精度跟不上。可是张老爷子这手,硬是能用人工加工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零件!

齐大嫂看张组长真的打算去给带孩子,忍不住乐了:“我就跟你说小赵不错吧?你老头子还不信我说话,咋的,非得自己看在眼里才行?”

“我不认识她,可是我认识她爹啊,”张组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可是毕竟技术在那放着,阳山机械冶金专科的许多教授他都认识,“没想到,这还真是歹竹窝里出了颗好笋啊!”

他把中山装最上面一颗扣子也扣好,慢悠悠地往许家屋里走。

赵音音也刚整理好东西,推着许云海准备出门,一看是张组长过来帮忙,赶紧又跟他道谢。

张组长扫了一眼赵音音手上拿的东西,指点她:“不用送东西,老郑那人清廉得很。涉及到后勤采买的事情,如果你带了礼物去,就算是你东西再好,他也不会收的!”

他伸手接过赵音音手里那一桶:“这就是我老婆子拿回来的那个大麦茶?给我得了。”

说完,张组长就往屋里走,赵音音愣了一下,赶紧又谢谢:“张大哥,您要是喜欢喝,赶明儿我专门再给您炒点!”

张组长背着手掀门帘进屋:“火大点儿!”

一点大麦茶才多少钱?赵音音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不了解这个八级工有多厉害,她只是觉得邻居愿意喝自己炒的大麦茶、愿意跟她亲近,是个好事。

许云海脸上有点复杂,别看他是个技术员,又跟张组长一个院里头住着,张哥可从来没上过门,也没收过他东西!

“你还挺厉害的。”

赵音音刚嫁过来的时候,不怎么出门,也只跟齐大嫂李巧周群芳几个来往。可是,等她慢慢开始出门之后,这院子里头大部分人几乎都跟她不错。

赵音音一时间没领悟他说什么,还以为许云海说自己炒的茶,手上一用劲,推动轮椅往前走。

“厉害什么?那大麦茶怎么炒的你不是见过了吗?就要个功夫就成了。”

而她这个人,恰恰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手上的功夫。

今天天气不错,赵音音推着许云海,许云海指点着她路怎么走。隔一会儿就问她:“累不累?我自己转也不费事儿。”

“不累,这车子轻快!”

这仿佛还是两个人第一次一起在厂子里亮相,今天又是星期天,不少人凑过来打招呼。

“许技术员真是好福气啊,嫂子这么漂亮!”

“嫂子有空来我们家做做,以前许技术员也总来的,我妈还念叨着呢!”

两个人走到郑科长家里的时候,耽误了不少功夫。不过也这幸好耽误的这点功夫,两人几乎是跟郑科长一起进门的。

“怎么,小徐给你送的肉缺斤少两了?”郑科长又看许云海,“小许这气色看起来倒是不错,骨头汤没白喝。”

赵音音跟郑科长打过一次交道,跟这老郑打交道,最好是怎么直接怎么来。

两人跟着郑科长进了屋,她也不多寒暄,把手上的包袱往他手里一放。

“托郑科长的福,小徐现在跟我客气着呢。我这次来是有别的事儿跟您说,听小许说厂子里正发愁职工福利,您看看这符不符合采购标准?”

第24章 二更

24章

郑科长挑挑眉毛:“这是你自己做的?跑我这来走后门来了?”

赵音音笑道:“郑科长, 您说说,哪有像我跟小许这样空着两手还贪您两杯好茶的走后门呢?”

“郑科长,您这就是说笑话了, ”许云海本人来了,其实也就相当于走后门套近乎了, “当年咱们为了给厂里头采购材料, 连厂长小舅子都给撵出去了。我许云海哪有那个脸面跟你走后门?”

郑科长抬手点了点他:“别以为我听不出来, 拉关系!”

郑科长的妻子是厂办小学的老师, 刚刚给两个人泡了茶,这会儿过来陪坐。她笑道:“小许好久没来了,今天在这吃顿饭吧。”

“谢谢嫂子,”许云海推辞道,“只是家里头还有好几个孩子, 还得回去做饭呢。”

郑嫂子正要问问几个孩子, 一下看见郑科长拆开的包袱里头几条褥子:“哎哟, 这做得可真不错!”

这年代的女人, 或多或少都会做点针线活。越是会针线活的人,越能看出来别人的活计做得好不好。

虽然缝纫机缝出来的针脚都一样, 可是这布条拼在一起怎么拼、配色怎么配,可都是看人的巧思。

赵音音笑道:“您看看这东西,够不够用做员工福利?而且, 这还不用布票。”

厂子里头给职工买福利, 最头疼的就是这些票据、条子。大批量的购入物资的时候,确实不需要那三张两张的票据,可是领导批的条子就更难拿!

计划经济下,哪个厂子不缺这些呢?

郑科长确实很满意。

今年厂子的效益不错,也从兄弟单位弄了点猪肉和白糖。可是还有表彰呢?

给普通工人发猪肉和白糖, 给表彰对象、劳动模范,也发猪肉和白糖?不是这么回事儿。

“能有多少?”

赵音音在家估摸过,一麻袋能做个五六条,还要给自家孩子留点:“能有个八九十条,年前都能做出来。”

郑科长在心里头已经点了头了,可是还在翻来覆去认真观察。

他心里头也是愿意优先从厂子员工手里头采购的,可是这样的采购就要慎之又慎,万万不能出一点纰漏的。

“你这人,这活计还能挑出毛病来?你个大男人,懂什么缝纫……”

可别说,还真叫郑科长挑出来一点毛病!

他虽然不懂缝纫,可是他眼睛毒辣,一眼就看出来有些地方的针脚不太一样。

“来,小赵你看看,这个蓝色布条旁边的针脚,是不是比这个绿色布条旁边的针脚细?”

郑嫂子也伸头过去看。

她心里头挺同情小许,更同情被亲爹强行嫁给许云海的赵音音,忍不住帮忙辩解:“这么一点……”

“你别掺和!”

谈到正事的时候,郑科长的眼睛里头可不揉沙子。

赵音音歉意地看了一眼郑嫂子,又拍了拍要说话的许云海,接过褥子给郑科长解释。

“郑科长,您听我说。”

郑科长挤出个鼻音,目光炯炯地等着看她怎么解释。

“您看,这绿色布条和蓝色布条都是棉布,但是具体的纹理上,却有点细微的差别。”

“就算是一样的斜纹布,出厂批次不同,用的棉纱不同,也是有些微的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