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 第19节(1/1)

第22章 二更

老银匠是祖传的手艺, 之前被运动波及不敢继续做,最近才重新开始干活。

他认真看了一眼许云海的银质领带夹,扭头看了他一眼:“这可是好东西啊, 不留着了?”

“值得就行,”老银匠这里头有首饰样子, 许云海看了一会儿, 挑了样子, “打个这样的银耳钉, 再打个没图案的银圈。”

“行,三天后来取,手工费两元。”

许云海掏了手工费,有点期待地领着两个小孩子回家。

莎莎问他:“叔,这是给我婶婶打的吗?你啥时候给她啊?”

“对, ”许云海想了想, “我准备过年的时候给她, 你觉得好不好啊?”

莎莎像个小大人似的点点头:“我会保密的, 小宝要是说了我就揍他!”

小宝:???

他迅速从姐姐身边移动到叔叔的轮椅另一侧。

莎莎鄙视地看了他一眼:“你怕啥,你不说我就不揍你。”

两个小孩虽然在斗嘴, 可比以前不斗嘴时候强多了。许云海转动着轮椅往家走,一边盯着莎莎和小宝,怕她们俩打闹着跑到路上去。

经过报刊亭的时候, 他想了想, 要了一份《都市报》和一份《参考消息》。

许云海买报纸的时候,赵音音刚换了粮票,赶到国营商店。

知道国营商店处理布的人不少,好多人等在这里准备买。赵音音有点紧张,生怕自己轮不上。

“不用紧张, 你放心!看的人多,买的少,”齐大嫂来过一次,心里头很有经验,“毕竟都不是整布,手艺好又有闲工夫的人可不多!”

赵音音带了二十二块钱来,看着地上一袋袋碎布,心里盘算了一下。

“两块钱一袋,一袋布搭一绺线!不许挑,买了不退不换!”

出来喊话的售货员继承了国营商店的特色,脸臭得很,双手盘在胸前:“有买的抓紧!”

一群人看着议论着,没人先买。

“我先来一袋。”

赵音音上去买了一袋,交了钱赶紧打开袋口看。旁边有人伸头过去也想看看,叫齐大嫂挡住了:“要看自个买去!”

赵音音快速地翻了一遍袋子里的碎布,又掏出来几条看了看。

基本上都是成匹布卖剩下的布头,一扎两扎宽的长布条,各色花样都有,有老粗布也有斜纹棉布。拿来做衣服怕是不成的。

旁边有凑过来看的,立刻就不打算买了。这布条太窄了,一袋子看起来也不太多,两元钱可正经不少呢!

人呼啦啦地走了一片,售货员有点着急了。处理这些布头不比平时卖东西,这钱不进国家口袋,进的是他们国营商店小金库!

“别走啊,这布条子拼一拼也能做点啥呢!”

被她拉住的妇女不干了:“同志,这是能做点啥,也犯不上花两块钱买吧?”

齐大嫂也在犹豫还要不要买,今年的这处理布也太碎了些,再搭上手工时间,可不划算。

她看赵音音正抓着一条布条,似乎在算着什么。

“走吧,你没看见吗,你买了一袋之后都没人买了。”

售货员也听见这句话了,转过头来看赵音音:“我说同志,我可说了这不能拆开看不能挑的,你这拆完了没人买了,这不是拆台吗?”

赵音音做个委屈又懦弱的模样:“同志,这老些东西,咱可赔不起……”

售货员原没往这边想,听见赵音音这么说,平时跋扈惯了,立刻想到:“不是因为你,能只卖出去一袋子吗?这还有二十来袋,你怎么也得再买点吧?”

赵音音掏出兜里头两张大团结,怯生生又点一遍:“我只能赔两袋……兜里就二十元……”

齐大嫂看着赵音音这样子,刚想挡在她面前替她说话,立刻叫赵音音轻轻踢了一脚鞋子。她反应过来,在旁边帮腔。

“你赔啥?咱不买她还能强买强卖?”

售货员有心叫赵音音赔一点,可也怕把这好不容易来的冤大头吓跑了,她看着赵音音手里头的二十元钱,再看她身上不新不旧的家常衣裳:“这些你都拿走,二十!”

她才说完这句,赵音音就把钱塞进了她手里,利索地开始收拾地上的布袋子跟线。

售货员有点傻眼,不过,这东西都是国家的,不管卖多少她都净赚。她也懒得在外面一直喊,索性当看不见。

齐大嫂帮着赵音音收拾这些布条,问她:“你买这些干啥?”

这些宽布条子做衣裳不行,做别的怕也不够宽,难不成买回去做抹布、做墩布?那也太奢侈了,那可是二十二块钱!

赵音音把每个袋子都打开看了看,确认了一下,这才放心。

“回去再说,”赵音音谢过齐大嫂,“齐姐,多谢你过来带我买这个,到时候我做得了东西也送你一份!”

齐大嫂隐约知道了,赵音音多半是想出来怎么利用这些宽布条赚钱了。她也不多说,帮忙拎起一个麻袋,伊伊也用力地拎着一个。

“能拎动吗?”

赵音音自己拎着两个麻袋,问伊伊。布条单拎起来不重,可是一麻袋也不轻。

“我能!”

伊伊脸都憋红了!

“哈哈哈哈,”赵音音赶紧把她手里的袋子夺过来,又叫齐大嫂也把麻袋放下来,“齐姐,你回去帮我借个车吧,这些一趟怎么也拎不回去的。顺便先把伊伊带回去。”

伊伊说什么也要陪着赵音音一起等,齐大嫂索性一个人回去了。赵音音口袋里一分钱没有了,有点歉意地对伊伊说:“婶婶下次一定多带点钱出来。”

大侄女陪着她等,她连个包子都没钱买。

“婶婶,我不饿!”伊伊倒是更好奇婶婶买这么多布条干什么,“婶婶,你买这些布条是要去卖吗?”

“是要卖,不过得先加工一下才能卖。”

这布条虽然很窄,可是长度却是够的,花色又不同,赵音音准备拿这布条拼在一起做成薄褥子。

买最普通的棉布还要七毛钱一尺,床单好一点的要五六块钱。这一袋子布条至少能拼出四条薄褥子,不要布票按照床单的价格还卖不出去吗?

就是费些功夫,她有缝纫机,用不了多久!

赵音音盘算着,心里头有点激动。这算是她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了。

齐大嫂已经拉着车回来了,几个人一起动手把麻袋装到车上去。这布条拿着重,但是用车推着就很轻便了,赵音音让伊伊坐车上去,伊伊不干,一定要在旁边搭把手跟着一起推。

边走边聊,齐大嫂听着赵音音说的微微有点担心:“能卖出去倒是肯定能卖出去,可是现在这算不算是投机倒把啊……”

赵音音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不了解这些。不过,大家请木匠打家具都没事,她大不了把钱说成是包工包料的费用。

“没事,就这一批,大不了我只问问厂子里的人。”

齐大嫂还是有点忧虑,再三叮嘱她:“你回去一定问问你们家小许,看他怎么说。”

“行,我回去就问问他。”

赵音音没想到这一层,不过她也不担心。就算是不能卖,她回去把拼布褥子做出来,这些布条转手卖出去还是没问题的。

一行人推着车回去,赵音音来来回回倒了几趟才把碎布条都送进屋。许云海帮忙撑着棉门帘,看她头上都蒸出汗来了。

“买这么多?”

赵音音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计划跟他说了,又道:“我没钱了,之前的钱都给姑姥了。从我下个月工资里□□二十元钱吧。我会挑好看布头给几个孩子做衣裳的!”

“还有,齐大嫂说不能直接卖……会被当成是投机倒把。”

赵音音有点犹豫,她不知道这么一茬,知道就不买了。小老百姓可不敢犯在衙门手里,进去不得脱一层皮?

“没事儿,这好解决,”许云海不拿这个当回事,轻松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咱厂子年年发愁发福利的事。有钱,但是到处买不到东西,批不到条子。你年前把这个什么拼布褥子都弄好,到时候直接找厂子,让后勤买了当福利发下去不就得了。”

后勤手里有钱!这钱叫谁赚不是赚,为什么不便宜自己厂子职工的家属?

赵音音眼睛亮了!

对,到时候她直接去找郑科长就行,唯一的问题就是年前要把这些褥子都拼出来,可要赶一赶工了。

“真的?”

“真的,你放心,”许云海腿还没坏的时候,可是见过厂子里为了给职工发福利愁白了头的样子,为了买两车猪肉,郑科长在酒桌上差点喝吐了,“你想想,咱家缺啥,别人家肯定也缺啥。这年头结婚做床被子能把爹妈愁死,厂子里发条褥子可不比发橘子发白糖好?”

赵音音点点头,觉得这事情能做得。明天她就先做一条出来,带着去郑科长办公室给他看看!

她不懂这厂子里具体的事情,可是也知道,厂子里花钱买东西肯定比她自己摆摊一条一条卖要省事得多。价格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做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还不会有齐大嫂说的“投机倒把”的危险。

“多亏有你!”

她诚心诚意地谢了许云海一句,转身解开一个麻袋,开始搭配布条。

第23章 一更

买回来的布条很多, 赵音音把布条大致按照花色分开,不适合做褥子的卡其布和条绒都挑出去。

伊伊和莎莎都围过来,莎莎拿布条往身上披, 赵音音指着几条挑出来的条绒布:“这个布料厚,看起来应该不怕磨, 回头婶婶用这个布给你们做书包。”

“我也要书包!”莎莎一边说一边提要求, “我想要个口袋多一点的。”

“行, 给你们都做!”

赵音音挑出来一把布条, 开始飞快地把它们拼缝在一起。

如果是手作,这么多褥子做下来确实是个大工程。可拿缝纫机做下来,两个小时的功夫,赵音音一口气做了四条褥子。

这四条褥子差不多用了半袋子的布条,不过都是单人尺寸的。这几条她准备拿去给郑科长看看, 当成是样品。再拿出来一条送给齐大嫂。

“婶婶, 这个是褥子吗?”

伊伊伸手有点不敢摸, 刚刚还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布条, 在婶婶手上居然就变成褥子了!

“对,薄褥子, ”赵音音也只能做薄褥子,棉花可更不好弄,“伊伊想要吗?”

这褥子都是拿布条拼的, 看起来又新鲜又花团锦簇的, 小孩子喜欢可再正常不过了。

赵音音是在宫里头玩了十几年针线的人,学绣第一件事就是学配色,做这么点东西可难不倒她。布条也不是死板地平行拼在一起,而是拼成了麦穗形状,好看极了。

赵音音看着伊伊, 看她又想要又想“懂事”的犹豫样子。她学着姑姥对待这小姑娘的方式,一把亲亲热热地把小姑娘搂住,不问她想不想要,直接叫她自己去挑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