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1)

第124章

寒衣节是一个和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三大“鬼节”的节日,满人本来并没有过这个节日的习惯, 不过, 在入关之后, 从顺治皇帝到康熙皇帝都在致力于满汉一家, 从现在书院的教学, 即使是蒙古王公的子弟们,都要简单的学汉文,就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其实,到现在,满清入关也有六七十年的时间了, 满人也有好几代的延续,对于现在的满人而言, 日常用语用满语的机会非常少, 而他们又不像皇室富贵子弟有专人教导,结果就是,他们对于满语的熟悉度还不如汉语。而对于这些节日, 康熙皇帝采取的是,不论满汉,什么节日都过, 区别也就是大过和小过。

寒衣节, 这个节日, 自来都是不怎么受康熙皇帝重视的,一般都是指派个皇子到太庙里拜祭一下了事,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亲自带队专门祭祖, 简直是前所未有。

这次祭祖,胤禛是非常想给弘易和乌日宁贵报病不参加的,可惜,老爷子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点名让三个孩子参加,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都是全副武装,有帽子戴着,没人看到这两个孩子异于他人的头发,应该吧?!

其实如果两个孩子让把他们的头发直接剃光也就好了,可惜,他们这几天照镜子照多了,就对以前的发型格外的嫌弃,还没说要剃头,两个人就抱着头说如果剃头还不如直接当和尚去,把胤禛气的啊!

尤其是旁边还有个看他们这父子斗法看的高兴的罪魁祸首护着,说什么小孩子也是有审美的,胤禛对这个歪理嫌弃,最后也只能选择放弃,罪魁祸首现在是重点保护对象,本来就轻不得重不得,现在这么任性,胤禛对他自己日后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

胤禛抱着包裹的和球一样的弘昭,带着两个带着和和尚头不分轩轾的发型的孩子就这么去参加了祭祖,平平安安的熬过了祭祖,胤禛擦把汗就要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去,并打算再给他们请一段时间的假,头发不长长誓不出门!

等头发长长了就赶紧给他们剃了头发扔到书院,讲道理这种事,还是让书院里的那些引经据典的先生们来做吧,他一个阿玛,要的是威严、威严!

没想到还没带出门到承乾宫转一圈,就遭到了程咬金——嗯,皇阿玛的拦截,破天荒的,老爷子竟然要和他们一起去承乾宫,胤禛努力的控制住了自己没去看天空的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要知道,自从十一阿哥胤禌不知天高地厚口无遮掩的怼了皇阿玛女色方面的不节制之后,老爷子当时怒不可遏,吓的五阿哥拉着十一阿哥以逃命的姿势离开了乾清宫,可是,到了后来还是找了个机会赏了十一阿哥,十一阿哥现在和老九同样是多罗贝勒,可以说老爷子明目张胆的表示了他对老十一的偏爱。

康熙皇帝被儿子怼了之后,对女色方面稍微克制了点,在回宫之后,良妃见到了康熙皇帝之后,在儿子的悲戚之中了无遗憾的离世,那以后,康熙皇帝对于宫里的皇后娘娘和四妃就有了那么点避着的感觉,这一点,胤禛从他每次到宫里,皇后娘娘和惠妃宜妃荣妃四人,都在一起打马吊打发时间就知道了。

道理很简单,几位娘娘在宫里也都几十年了,比的无非是圣宠子嗣,对于几个娘娘来说,惠妃和荣妃两人做为最早和康熙皇帝在一起的嫔妃,两人一个没了一个儿子才得了大阿哥,一个没了四个儿子才站住了一个三阿哥,其中怀了没生下的就不说了,对于她们来说,这两个千辛万苦才保下来的孩子,平安就好,她们可不奢望什么更进一步。

而宜妃娘娘,就看她在五阿哥出生之后干脆的放手给了太皇太后养,就知道宜妃娘娘心性之豁达,即使不说五阿哥,就看九阿哥十一阿哥这两个,胤禛和这两个相处久了,越发觉得这俩人都是妙人。

当然了,在太子自戕身亡之后,她们心中即使有什么想法,也立即被掐灭于无形。

至于皇后娘娘,宫里的老人都知道,儿子是抱养的这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罢了,到现在,承乾宫对永和宫的态度都是不远不近,就知道皇后娘娘的态度,唯一的女儿又是远嫁,现在有了出息,也和皇宫里没有什么干戈。

这样一看,这四位凑到一起也确实很有道理,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她们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一个个的孙子辈都老大了,以皇上的性子,往前凑才是讨人嫌,还不如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养老生活。

在这样一个你不来,我也不请的,双方颇有默契的相处模式下,皇后娘娘管理下的后宫井井有条又不用康熙皇帝烦心,如果没有太子这一出,康熙皇帝其实会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即使现在也是如此,但是,受了打击就是受了打击,尤其是太子去后,康熙皇帝常常夜不能寐,在梦里,太皇太后赫舍里氏接连出现,这几个月下来,他自己都感觉老了那么几岁。

寒衣节祭拜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被康熙皇帝提上日程的。

不提胤禛脑子里对于老爷子竟然会和他们一起去见额娘的各种猜测,胤禛现在最担心的是——他忍不住用手在两个孩子头上再次往下压了压,看了一下抱着说话不伶俐的弘昭逗趣的老爷子,发愁的想,早知道自己剪个这样的头发得了,担心自己都比担心两个孩子来的靠谱!

到了承乾宫,一进去,扑面而来的就是不同于外面的温暖的感觉,很明显,承乾宫已经开始做保暖措施了。

鉴于时间还早,万幸惠妃荣妃宜妃三位娘娘还没来,皇后娘娘看到皇上这个稀客的到来忍不住挑了挑眉,她还以为她以后就只能在初一和十五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见一下皇上呢,真是没想到还能见到皇上来承乾宫。

略微遗憾的给角落里的大宫女使了个眼色,大宫女心神领会的把打马吊的场子赶紧麻利的收了起来。

皇后娘娘给康熙皇帝马马虎虎的行了礼,康熙皇帝见怪不怪的摆摆手免了礼,胤禛对这从小到大的名场面就当没看见一样,他老老实实的带着孩子们给额娘请安。

皇后娘娘见到三个孩子立马变得喜笑颜开,甚至直接上手把圆滚滚的弘昭从康熙皇帝手里抢了过来,先给他剥掉了一层衣服,熟练的摸了摸他的脖子,确定没出什么汗,又对着胤禛和两个孩子,“起来吧起来吧,唉,每次来都这样,额娘这里还就缺你给我行礼啊?”

“看额娘说的话,就是跪一下的功夫,规矩嘛!”胤禛拉着两个孩子起身,忍不住再次往下按了按他们的帽子。

皇后娘娘轻声哼了哼,“要我说,你们在外面也就罢了,咱们自家人在一起还这么折腾,除了让关系变的生分,还有什么好处。”

胤禛呵呵干笑,他可不接额娘的这个话茬。

康熙皇帝专心致志的看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弘昭接了他递的饽饽开始用他那几颗牙开啃,嗯,胤禛家的孩子都是好胃口,和这些孩子在一起绝对不会出现没胃口这种事!

皇后娘娘看这父子俩的态度,无语的把弘昭塞到康熙皇帝怀里,把弘易和乌日宁贵拉过来嘘寒问暖,从吃的什么到学的什么,一一问了个遍——其实这些问话几天前才问了一遍,弘易和乌日宁贵也很给面子的一一响亮回答了。

乌日宁贵回答完,赶紧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太太,您看看我写的字。”

弘易默默地往后退了几步,他是真的不知道弘阳哪里的信心觉得他的字很可以见人的,这次非要带着,让太太看看,太太怎么也不可能睁着眼……

“哎呦,弘阳这字进步这么大,太太都能看明白这写的是什么了!”皇后娘娘搂着乌日宁贵揉了揉,“等回去了,太太给你些好东西,回去继续好好练,太太可是等着看我们弘阳给太太看你靠自己本事得来的大船呢。”

弘易移开目光——好吧,大人哄骗小孩子的功夫真是太精深了,这种瞎话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看得心惊胆战的胤禛,在确定帽子没掉之后,默默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力图让所有人忽略掉他的存在!

康熙皇帝兴致勃勃的往前凑了凑,看到乌日宁贵那勉强可以看出来写着什么的字,面不改色的也开口夸了夸,大手一挥,也给了不少东西,把乌日宁贵喜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

乌日宁贵从他太太怀里蹿出来就跑到他哥弘易面前得意洋洋的抖他那纸字,对着皇玛法和太太看过来的目光,他都想捂脸了,真是太丢人了!弘易瞬间下定了决定,回去一定要督促阳阳小朋友努力练字,不能再这么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这么下去,他这个哥哥的威严绝对不保!

祖孙三代和乐融融的相处了好长时间,有好几次,胤禛都被吓的小心肝噗呲噗呲乱跳,中途忍不住看了好几次怀表。

康熙皇帝看四儿子这窘态看够了,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漫步经心的道,“我看弘易弘阳现在的头发不错。”

胤禛有些发傻,“啊——”

康熙皇帝拿掉离自己近的弘易的帽子,看了眼对着自己傻笑的弘易,摸了摸他头,“咱们满人的头发最后变成这个样子不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咱们又没有什么祖训,剪了就剪了,看你吓的,又不是和汉人那样的蓄发。”

弘易反应极快,举着手问道,“皇玛法?我以后都可以剪这样的头发吗?”

康熙皇帝稍微思索了下,“可以,不过咱们满人该有的避讳还是要牢记在心的,要不留个辫子?”

“也行哦,嗯,孙儿记下了,皇玛法,其实我觉得这个发型挺好的,这两天在家,我和弘阳都觉得不戴帽子,头顶也不觉得冷,皇玛法也应该试试!”不用担心帽子,弘易立马变得活跃起来,凑到康熙皇帝身边开始说这说那的。

后背都湿透的胤禛觉得他想打那个无知者无畏的熊孩子一顿!

第125章

胤禛带着孩子们回了府, 让几个孩子自己去玩, 先去给自己灌了好几杯温的恰到好处的水,本来觉得应该没什么的苏莹看他这样,心下不禁有些愧疚——看孩子们没受到任何惊吓的痕迹就知道其实没什么事,但是在等待最后一根稻草的途中, 心里面的压力绝对不轻!

苏莹端了一杯水递给胤禛,迟疑了下, “四阿哥, 皇上没责怪吧?”

“责怪倒是没有责怪,不过,唉!”说完, 胤禛把手中的水一饮而尽。

确定了皇上知道之后也没反对, 苏莹舒了口气,然后就看到胤禛脱了外套之后, 衣服上的一层明显的印子,她心中的愧疚感瞬间突破天际,“四阿哥, 我下次不给他们剪了!”

胤禛拉着苏莹坐下,“没事,剪吧,老爷子那里的意思是这样也挺好, 可以在后面留个辫子。”

苏莹在脑中模拟了一下,觉得老爷子还挺有眼光的,这个发型想一想也挺好看的啊!

胤禛叹气, “这啊,幸好咱们老爷子就是祖宗家法,不然还真是险。”

苏莹撇了撇嘴,“你们家一个老大一套家法,为的不就是老大说了算嘛,要我说,你们家的传统应该是一个老大出台一个政策。”

“别总是你啊我啊的,直接说咱们家!”胤禛无奈道,“这老爷子表了态,我不担心弘易和弘阳了,我有点担心书院的那些孩子,你说,弘易这小子……算了,这事还是让老爷子担心去吧,我一个听令的王爷就不管了!”

苏莹好笑,“看来老爷子对他的发型也挺不满意的,可惜又想不出汉人头发之外更好看的发型,所以就干脆默认现在了?”

胤禛默默地看了福晋好一会儿,“福晋,你不管?”

苏莹挑眉,“管什么?”

“咱们老爷子得消息那么快的事!”胤禛凑近小声道。

苏莹看他严肃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四阿哥,你就不能把这个当成老爷子对你的关心吗?做阿玛的关心儿子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的好不好!”

胤禛用一种略奇异的目光看着苏莹,苏莹无奈,“你手中有一个完整的情报系统,虽然这个情报系统依托的是商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真的很好用,你手中的银子,经过这些年的经营也不少了,再加上那个军火库,四阿哥,我要是老爷子,我都觉得你手上的势力有点大了,老爷子找个人看着你,很正常。”

“那你别这么坦然好不好?”这件事他当然知道,甚至还借着清理兄弟们手下的机会清理了好几回,就是没想到到最后还有漏网之鱼。

苏莹耸耸肩,“不然怎么办?和你一样把人清出去?好像我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反正你和我事无不可对人言的,老爷子想知道就知道呗!”

胤禛摸摸鼻子,他对于福晋的心大以及歪理是完全无可奈何了,被这么一搅和,他心中对老爷子的那点什么畏惧啊、不满啊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不过,胤禛还是觉得身为儿子还是有点自己的秘密的好。

至于他们家福晋这脑子,唉,算了,她关注他那些兄弟们的后院十几年了,就光看到哪个兄弟后院里福晋不当家,哪个兄弟后院福晋被小妾们挤兑了,然后反转啦,或者哪个兄弟后院的福晋好厉害,哪个兄弟后院福晋手段高超,玩的一手好平衡……虽然他也跟着大涨了女人之间的各种明争暗斗的见识,但是他一直很疑惑,她怎么就没看出来他那些兄弟后院的福晋格格们身后代表的各种人际关系、身份背景,以及这些关系背景连接出来的那张网。

不过也是,他这福晋就连交往都是直接和其它兄弟的福晋交往,弄不好到现在她都还没把他兄弟们的那些侧福晋弄清楚谁是谁吧!

明明这么聪明的脑袋,怎么就认准了一根筋不转弯呢?

苏莹看胤禛坐在那里看着她笑得奇奇怪怪的,摇摇头,继续日常对那些不能吃只能看只能闻的水果散发怨气。

胤禛看她这反应就知道她又把今天的份量吃完了,从窗户小心的看了看外面,确定苏祖母正在那里看三个小孩子玩,从果盘拿了个苹果,找了个刀子,切成两半,把小份递到福晋面前,自己拿了大份,给了福晋一个眼色。

就这么小半块的苹果,让胤禛看到了福晋从可怜兮兮模式神奇的转变成了春暖花开模式,再次嫌弃了下这么容易就满足了的福晋,然后在福晋的目光中默默地把手中的苹果一口一口的消灭掉!

果然看福晋被欺负有助于自己的心情舒畅!欺负人的是自己就更舒畅啦!!!

寒衣节过去之后,弘易和乌日宁贵总算是离开了家去书院去祸害别人去了,只剩下弘昭一个走路稍急一点就会摔跤的小屁孩,苏莹总算不用那么担心祖母的身体受不了了。

这一年对于皇室而言终归是比较特殊的一年,本来太子妃熬过了冬至,让知情人士比如苏莹都觉得太子妃不会有什么事了,没想到的是,刚刚进入了腊月,就接到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太子妃病危的消息,一接到这个消息,胤禛和苏莹换了衣服就赶往城外。

太子府的家眷在太子下葬之后,康熙皇帝直接把停灵的皇庄作为了他们的新居所,太子妃就带着一群女人和两个阿哥三个格格住了进去,其实要不是康熙皇帝专门给太子妃拍了两个太医为她调理身体,可能太子府早就乱了套了。

本来仗着有儿子的侧福晋李佳氏和侧福晋林氏一下子就缩了起来,虽然依然偶尔找事,但是在没有纷争的源头的情况下,她们这两位现在也还算安稳,不仅安稳了,还开始对太子妃嘘寒问暖卖乖讨好,只要太子妃稍微有点精神,出现在太子妃面前的总有这两人,最后还是大格格看不下去自己额娘好不容易醒来一次,还要被人烦扰,直接对这两位侧福晋下了禁令,才算是让这两位不那么活跃了。

做为曾经的太子的唯一嫡出,大格格在书院的求学自然是畅通无阻的,她可以说是完美的继承了书院格格们的彪悍属性,这一点,从到了皇庄之后,她在额娘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当机立断的接手了整个家的管家职责就可以看出来,毕竟,真按规矩来说,这个家还真轮不到她的身上,旁边可是还有三个侧福晋在那儿呢。

要是这个家落到三个侧福晋手里,不说其它,单说人手一个儿子的李佳氏和林氏就足以把戏台撑起来了。

大格格也不愧是太子妃细心教养长大的,在经过了几天的手忙脚乱之后,把整个府里的事情都管的井井有条,就连大阿哥弘皙在面对自己的额娘李佳氏的哭诉的时候,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他三岁的妹妹颇有手段。

这一次给雍亲王府报信的也是大格格,给宫里报信是太医院按规矩办事,毕竟按照大格格的身份,本也报不到宫里去,至于给雍亲王府报信,则是大格格按照额娘昏厥前的吩咐去做的。

胤禛和苏莹坐着马车快速到了皇庄,就看到了在外面做门神的嬷嬷和魏珠。

胤禛和苏莹对视了一眼,真是没想到,康熙皇帝竟然会来。

他们在外面没站多长时间,就被梁九功出来引了进去。

这个皇庄能被选为前太子的停灵和前太子家眷的居所,自然代表了这地方的各种硬件设施是过关的,只是,这地方的各种条件再好,也是无法和毓庆宫相比,不说服侍人员排场大小,就是最基本的吃穿都是被后院女眷们抱怨了个遍。

屋子里总共也就点着两根蜡烛,让整个屋子的光线都稍显暗淡,屋子的四角都烧着碳,让整个屋子都热烘烘的,胤禛微微侧身扶着福晋放慢脚步走了进去,感觉到这股热意,把苏莹和他的披风都拿下,梁九功赶紧接过放到一旁。

这进了屋,皇上和皇后娘娘一个坐在旁边,一个坐在床边握着还没醒的太子妃骨瘦如柴的手正在拿帕子抹泪。

“给皇阿玛额娘请安!”

“嗯,起来吧!”

两人见了礼,眼睛红肿的大格格也过来见了礼。

胤禛先找了椅子扶着苏莹坐下,上前看了看正在被抢救的太子妃,然后凑到康熙皇帝旁边,“皇阿玛,二嫂这是……不是前段时间还传消息说是大好了吗?”

提及此,康熙皇帝本平和的面色瞬间带了点压抑的怒气,而旁边的大格格默默地低下头,面上有隐隐的惭愧之色。

胤禛看这反应就知道这是出了什么意外。

太医端着一碗熬好已经温到可入口的药进了来,大格格赶忙接了过去,端着走到床前,先拿了帕子给太子妃垫在下巴下,亲自给她额娘喂了药。

看她熟练的动作可以知道,这几天大格格没少做这事。

喂了这碗药,没多长时间,太子妃就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本来灰白的脸色也显得红润了起来,没让人扶,对着皇后娘娘笑了笑,微微借力坐了起来。

这个屋子里的人心中都清楚的知道,这碗药虽然让太子妃醒了过来,却也让她仅剩的生机快速的燃烧,只是为了让她不留遗憾的把后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