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1)

虽然不是自己做的, 但是胤禛依然很欣慰小伙伴们能读书。

欣慰了,也就高兴了, 一高兴,胤禛就喜欢买买买, 什么首饰,什么衣服布匹都是进一家铺子, 就为一家铺子创造了不少业绩, 街边小摊也一个没放过, 也不管有用没用, 总之就是一个字,“买”。

结果就是苏培盛连带后面的随从们身上都堆满了大包小包,就这还是铺子里的那些已经直接送到住处情况下。

胤禛在苏培盛艰难的暗示下终于发现随从们已经没有空间继续拿东西了,这才无奈的放弃了继续进行散金之旅。

然后, 胤禛就被刺杀了!

幸好虽然随从们身上堆满了各种杂七杂八的各种东西,但是换了装束的侍卫们身上可没有累赘之物, “唰——”的就冲了出来, 自觉身手大涨要历练一下的胤禛就发现, 他打倒了一个刺客之后,再没有刺客能近身了!

刺客并不多,只有五个,冲在最前方的, 也就是让胤禛打倒的那个人满脸惊讶的看着胤禛,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贵公子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武力值,可惜嘴被堵上了, 这个疑问自然也就问不出口了。

这次刺杀,其他几人就是个辅助,挡住其他人的作用,真正实行刺杀的只有这一个,不过在动手的人看来,他一个也就够了,只是没想到,被刺杀的反应这么快,他还没到刺杀对象三步以内呢,人家就察觉出了不对,然后,一扇子过来,他就倒下了。

这过程听起来平平无奇,一旁看到全过程的苏培盛却是吓得不轻,反应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快速把手中的东西放到地上,下一刻到了四阿哥身边查看这位爷有没有丝毫损伤,确定了没有,苏培盛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差点感动的哭了出来。

胤禛对于苏培盛的反应有些无奈,说实在的,这次刺杀真不是他反应快,只是你让一个从小到大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其它都是离自己不远不近的人身边突然出现个陌生人,都会感觉不自在的啊,再加上打架打多了就会有的那种冥冥之间的直觉,出手是很自然的事。

被刺杀了,胤禛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闲逛的权利了,在这些刺客被五花大绑绑好拖走的同时,胤禛也被一群人簇拥着赶紧回住处。

作为被刺杀的当事人,胤禛倒是不紧不慢的,还有闲心让苏培盛不要忘了他买的东西。

胤禛不紧不慢的回了那处大宅子,就看到苏莹站在门口,他眼睛一亮,走了过去,“福晋这是来接我的吗?”

苏莹看到完整的胤禛,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正准备说什么,就看到胤禛身后的一群人,缓缓的对着胤禛行了个礼,“正是如此,爷请。”

说完,宽大的袖子下面的手拉住胤禛的手转身就往里走。

胤禛感觉到了福晋手上的力度,默默地顺从了。

等两人回到住处,苏莹坐到一边慢慢的喝茶,胤禛被服侍着换了衣服擦洗完毕坐到对面也喝了一碗茶,整个空间只剩两人,苏莹才慢慢道,“四阿哥觉得今天这次刺杀是怎么一回事?”

胤禛愣了下,“还能是怎么回事,不就是那些反清的人做的吗?”

“是啊,问题是,你在这里的消息是谁透漏出去的呢?”

胤禛也想到了这一点,“船队的人?不会,他们即使再怎么不满,也还是知道我这个靠山是不能得罪的。”

苏莹微笑,“是啊,船队不可能,虽然这段时间被我打压了,但是他们也清楚,我的方案真的实行下去的话,获利最多的依然是他们,再加上他们被官方势力打压过,绝对不会和官府通气,而官方势力也不知道你在这里,咱们一路从海路,船队这条线早就走熟了的,除了在江宁停了下,也没什么值得怀疑的,洋人更不可能。”

胤禛挑眉,“会不会就是碰上了?”

苏莹摇头,“应该不是,我唯一庆幸的是这群人没和洋人扯上关系。”

胤禛不屑,“扯上了又怎么样?”

“洋人手里有火器,你说扯上了会怎样?”苏莹最怕的也是这个,在澳门这个地方被刺杀可是把苏莹吓了一大跳,虽然这时候的火器不怎么样,射程短还容易出问题,下雨天还用不了。但不能否认的是,火器,依然是这个时代的顶尖力量之一,尤其是中了枪的人,医治就是个麻烦事。

身为大清皇室,胤禛自然很清楚火器的厉害,毕竟不管是北方的沙俄还是被沙俄支援了的噶尔丹,还有皇阿玛刚刚建了没多长时间的火器营,火器这东西都不是什么稀奇东西。

来澳门了这么些天了,胤禛对洋人在这地方的势力也知道的差不多,自然知道,他们手中握有火器,要不是这地方水师实力比较强,让这些洋人不得不低一头,澳门这地方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各方势力相安无事。

就是苏家船队手里都有一批火器——自然不是从正规渠道得来的——不过从船队手里有火器就可知苏家船队为什么能在澳门坐拥一席之地了。

不是澳门这边的,就只可能是京城走漏的消息——也没什么走漏不走漏的,实在是四阿哥离京不是什么秘密,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但是对于他的目的地,他自己和福晋都是到了这里才知道是哪里,京城里面的人自然不会比他们知道的更早。

胤禛起身转了几圈,把京城的众多势力在心中过了一遍,发现就是最有可能对他动手的太子二哥都不具有充分的动手理由,虽然他身后有皇后娘娘,但说实话,他一个皇后养子,还是一个什么成绩也没有的光头阿哥,哪来的实力能威胁到太子,说到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被皇阿玛亲自扶持的大哥更有这种实力,毕竟大哥的小名可是“保清”,更何况,大哥战场上的军功可是他最大的本钱,尤其是在这又一次即将出发的亲征之前,太子的注意力应该都在大阿哥身上,哪来的时间注意他。

京城能动手的有实力动手的,都没有理由动手,胤禛皱着眉回想了下被刺杀的过程,觉得除了那几个刺客——那几个刺客、那几个刺客、那几个刺客!

胤禛左手敲了敲右手心,那几个刺客明摆着是绝对不会刺杀成功的,杀死他的这个前提不存在,那么出现刺客的目的是什么呢?

“此刻不是为了杀人?”苏莹托着下巴也是不解,“刺客刺杀这种事,一次就足以引起人的注意,不成功,目标周围就会被围得跟铁桶似的,尤其是你,身为皇子更是可以直接让这地方的水师来保护——”

苏莹和胤禛对视了一眼,心中俱是了然,或许,这就是对方的目的了。

第63章

知道了对方的目的, 对方到底是谁反而不怎么重要了。

胤禛把事情想明白了,就听到了外面不时的来来去去的脚步声——这就是功夫太高的坏处, 什么动静都瞒不过,却也会让人觉得很嘈杂烦心。

苏莹和胤禛都是练武者, 听力都不错,所以为了不为外界之事烦心, 苏莹对屋外各种动静的要求非常多也非常高, 几个月的磨合下来, 众人也慢慢习惯了, 这猛地有这么多细碎的声音,习惯了清净的四阿哥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苏莹看到胤禛注意院外就想起来自己还有件事没和他说,“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咱们这就回船上, 反正这里的事我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这就处理的差不多了?”

“对啊,船队职责明确了, 该谁的也给过了, 建了学堂, 建了房子——这两个都与他们自己息息相关,船队的这些人会自己看好的,剩下的,我交给了王南和李三姑娘, 还从下面选了几个人帮着他们,他们每个月月初给我个计划书,月末给我个总结, 等他们习惯了,就可以按部就班的继续下去,咱们在这里呆着还能有什么事?”

选择李三姑娘和王南两人做负责人,自然是苏莹深思熟虑过的结果。

这段时间,苏莹也算是见了船队里面的大部分人,老的少的,也选了很多人帮她做事,其中最让她满意的,就是王南和李三姑娘。

王南这人,虽然是王长老的孙子,但是其实并不怎么受宠,并不是因为他没本事,而是因为他不会卖乖讨好,不得不说,想要在王长老十几个孙子之中混出来,卖乖讨好这技术不练好还真不行,最妙的是,和他一起玩的船队原负责人的小辈们也都是本事不差的。

还好的是,即使没有这一项技能,王南也混得不错,就看他成为苏莹南下的冒尖人就可以知道,苏莹对他的评价是,做事思虑周全,不急不躁,善于调和各方关系,只是缺少点进取心,而这些刚好也是船队内部需要的领头人,毕竟在一个人都是那些人,关系却基本打乱重来的环境里,一个太强势或太弱势的人都没办法掌好苏家船队的船舵。

更为重要的是,王南是王长老的孙子,对于王长老来说,即使这个孙子没有那么受宠,也是他的孙子,他的孙子成了领头人,他老人家的面子就还在,自然是全力支持——这也是为什么苏莹对于胤禛被刺杀第一个就排除了船队的原因,毕竟,王长老这个在苏莹之前的船队绝对的发话人,绝对不会做出自毁长城的事。

相对于王南,李三姑娘被苏莹看上就纯粹靠的是她的才能了。

在苏莹看来,李三姑娘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商业奇才了,从一名不闻混到整个船队皆知的赚钱能手,还都是商贸而来,并且都觉得她赚钱靠的是本事,就可知她的本事了,船队的赚钱工作她完全能胜任。

再考虑一下当初推荐李三姑娘的正是王南本人,这两人没什么深仇大恨,还算得上关系不错,合作起来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还需要交代的一些事,自然是要见到王南和李三姑娘本人才可以。

万事不管,只出一个人的胤禛听到苏莹的事办的差不多了,自然随她的安排走。

就这样,两人用了茶,换了衣服到一个面积比较大的空地上,让所有人退得远远的,开始了打架——切磋武艺。

两人切磋了半个时辰,苏莹从头到尾依然轻轻松松,四阿哥……

把四阿哥的高手之心打压的快没有了,苏培盛也颠儿颠儿的来禀报一切收拾好了。

胤禛直接一脸黑的一身戎装出门了,苏莹抿嘴微笑,直接跟上,连听到动静要办一个送行宴的王长老都没赶上这两个人的步伐。

回到了船上,吃了得到吩咐早一步回到船上的陈安做的饭,又分别见了匆匆而来的王南、李三姑娘以及被新提拔的管理层,这才挥挥衣袖带着一船东西离开了澳门。

做为全程观看了苏莹吩咐事情的人,胤禛的感想是,他家福晋这是要把写计划书的习惯贯穿整个船队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以后这个船队的发展会怎样,嗯,这个需要关注一下。

在澳门呆了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之后,船队的事情就处理完了,这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中,离预定的回京时间还有一多半,苏莹和胤禛商量了一下,两人最终决定在海上再飘一段时间——主要是苏莹力主一定要往西边再走走,理由是,这一次回去之后就没啥机会再乘船看海景了,所以一定要趁着这次看个够,就是胤禛都被她磨着画了很多各种海景图以作留念。

因为这一次的行程有点脱离大清的控制范围,胤禛一直只闻其名的护卫队老大赵大叔带队亲自来护送。

这位赵大叔也是苏祖母收养的一个孩子,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初那场和荷兰人打的仗,死的人太多了,船队整个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无父无母无妻无子的居多,剩下的有家眷的,自然要安置,其中又有几个实在是找不到人照顾的孤儿,苏祖母直接拍板,都由她照顾了。

这些孤儿自然是被苏祖母带到北方照顾的,长大之后大部分都成家立业脱离了海洋,只有这个赵大叔南下到了船队。

苏莹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个赵大叔小时候和她父亲关系是最好的,苏父去世后,赵大叔接到消息之后直接在苏祖母面前跪下磕头认了义母,要给苏祖母养老送终,同时也担负起了在船队里苏祖母代言人的角色,要不是这样,苏家船队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不再是苏家的了,也拖不到苏祖母下定决心拆分船队的那一天。

可以说,在船队里,苏祖母是赵大叔的靠山,赵大叔也为苏祖母了解船队动向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消息。

这位赵大叔也是早年什么都不知道的苏莹唯一见过的船队的人。

赵大叔名叫赵江流,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穿着一身随时可以下水游泳的衣服,皮肤却是在海边呆久了的颜色,腰上挎着一柄长刀,他的船上挂着一个写着大大的‘苏’字的旗子,来到苏莹和胤禛的船附近,通报过后,也没按照惯例架上甲板,直接拉着一根绳子荡了过来,引起一片不绝于耳的惊叹声。

“赵叔叔好。”苏莹上前,行了个马马虎虎的敛衽礼,一旁的胤禛觉得伤眼睛的转向了另一边。

少年时期在北京城住过的赵江流自然知道满人那套规矩——即使那时候顺治帝对宗室以及八旗子弟管教的比较严,但是对汉人的压制也是实实在在的——他虽然不怎么在意,但是苏家的独苗都已经成人家的人了,他能怎么办?

苏莹一看这位赵叔叔竟然是要下跪的意思,赶忙去扶——没扶住,只好按着他的肩阻止他磕头的动作,趁间隙还回头瞪了不动如山的四阿哥一眼,胤禛知道他家福晋的意思,也没打算怎么和福晋逆着来,看这位福晋提起过的赵叔叔跪了,就从善如流的走过去,帮着福晋把人给扶起来。

本来他要的也就是一个态度。

“赵叔是福晋的长辈,不必如此多礼。”

被按到了凳子上,赵江流站了几下没站起来,只好抱拳惭愧道,“哪里算得上长辈?我也只能算是一个给老太太跑腿的罢了!”

苏莹微微一笑,“这次先谢过赵叔叔的护送了。”

赵江流,“职责所在职责所在!”

苏莹没和赵江流继续客气,“赵叔叔这次去探查情况,东印度公司如何?”

曾经反复听苏莹提过东印度公司这个名号,胤禛也竖起了耳朵。

赵江流摩挲着腰间的长刀,沉吟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我以前也在那里路过过,一点也没发现不对的苗头,这次专门去探查,才发现,这个东印度公司还真是个麻烦。”

胤禛,“如何麻烦?”

赵江流抬头看了眼胤禛,垂眸继续,“东印度公司有两家,一家是咱们苏家参与打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有一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其他不说,咱们如果想要往西边做生意,不管怎么走都是要路过这两家任何一家,当初,要不是郑成功带着打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咱们这里弄不好也要变成那样,受人欺负,人家还说自己只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哪有杀人占地的做生意法?那就是一群强盗!算了,说他们是强盗都是辱没了强盗,人家强盗还盗亦有道!他们那是畜生都不如的一群畜生!”

这是都看到了什么?评价这么低?要知道,苏家船队可不是真的全老老实实做生意的,还偶尔兼职一下海盗抢劫一下路过的商船——只限于洋人——抛尸杀人都是正常,能被海盗评价成畜生不如,看来是真受刺激了。

胤禛端茶喝水的手微微凝固不动了,“他们占地了?”

赵江流,“可不,说起占地,当初台湾不也被占过了吗?不仅占地,还在当地铸钱、拉人当兵,好像还能判案子。”

胤禛将茶碗重重的放到了桌子上,“一个朝廷。”

赵江流,“可不,想想都可怕,当初幸好把这群人从台湾赶跑了。”

第64章

赵江流离开良久, 胤禛还是保持着一个姿势没动。

苏莹盘膝坐好,开始剥瓜子, 为了打发船上无事可干的时间,苏莹早就让人买了各种零食, 其中有好几□□袋炒好的各种口味的葵花籽。

苏莹觉得自己磕的挺高兴的,偏偏胤禛这位大爷觉得身为福晋不能做如此不雅之事, 硬是逼着她剥好了再吃, 不然就要让下人剥好了再端上来, 苏莹觉得, 还是劳烦自己吧,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坐在这里剥瓜子,剥好一小碟, 就放在手心里,倒到嘴里, 卡崩卡崩全嚼了, 香喷喷, 比起嗑瓜子,别有一番风味,就是……

苏莹看着已经被清空的放瓜子仁的碟子——就是总遭贼!

胤禛把剥好的瓜子仁放到福晋面前,看着福晋笑眯眯的一粒一粒吃瓜子, 觉得哄福晋也不是什么难事嘛!

大海茫茫,海上的生活这么无聊,以后还是多和福晋抢瓜子好了,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自从四阿哥摆脱了晕船的烦恼之后,他就开始了早上和福晋一起站桩练功欣赏太阳初升的美丽景色、早饭、读书做笔记同时监督福晋练琴、午饭、听赵江流介绍沿途海域的风光以及是什么人的地盘以及周边势力范围的各种变迁——福晋陪同(还可以支个鱼竿一起钓鱼)、晚饭、打坐休息,一天结束的重复生活。

没有勾心斗角的兄弟,没有各种课程,没有繁琐的需要遵守的规矩,单调却宁静,面对着好像没有边际的大海却好像整个世界就在眼前,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草原一样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胤禛对大海慢慢的越来越喜欢起来,就连最开始坐船之时觉得无比可怕的暴风雨,他都觉得可爱了起来。

船队的航行称得上无波无澜,路上遇上的海盗都是还没被胤禛和苏莹看到,就已经被赵江流解决掉了,唯一算得上遇到的紧急事件,也就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风雨,不过,他们的这次海上之旅赵江流身为护卫者和领队者自然不可能真的就带着一群人往深海里扎,自然是要紧靠着陆地而行,所以,在有经验的船员判断出暴风雨要来的时候,船队第一时间就直接找了个天然避风港避风去了。

经过了一天两夜的暴风雨之后,大海终于恢复了宁静,早上天空终于有了放晴的迹象,船队重新开始上路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保持得很好的夫妇俩不约而同地一起起来开始迎接一天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