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1)

这个时候,离签订《尼布楚条约》也才两年的时间,噶尔丹依然生龙活虎的活跃着,皇贵妃觉得自己的这个表哥不管表面上对这个使团如何欢迎,心中绝对不怎么喜欢这个使团,毕竟噶尔丹那么大的势力是怎么来的?说来说去,怎么说,都绕不开沙俄的挑拨。

对于沙俄这个不是这里找事就是那里找事的邻居,康熙帝自然不会那么喜欢,尤其是噶尔丹还整天在蹦跶的情况下,这简直是在时刻提醒他,他拿沙俄这个罪魁祸首没办法的无奈事实。

说实话,要是早点想到这一点的话,这个最好的时机应该是上一年容妃马佳氏的女儿出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衮的时候,不过,博尔济吉特氏本身就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同时也是太皇太后几个女儿的出嫁之地,这么一想,那个时候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看到沙俄就想到噶尔丹,对于康熙皇帝是很自然的事,在这个时候,皇贵妃提起了茉雅琪的以后,提起了嫁出去的荣宪公主,提到了以后要给茉雅琪找一个什么样的额驸。

康熙皇帝想到几个女儿,想想广阔的草原,再想想可能的一听把女儿嫁到蒙古就哭的后宫嫔妃,也是头疼不已。

皇贵妃亲自给康熙奉了茶,“表哥,我有个想法,不仅可以让咱们大清和漠南漠北联系的更紧密,还不至于让我这个做额娘的以后为可能远嫁的茉雅琪时刻担心。”

康熙皇帝看向自己的这个一向守本分的表妹,他这个表妹自进宫以来,从来都是谨小慎微,虽然不是一点岔子没出,但是却从不曾出过任何大的失误,看她这么谨慎,这个想法看来有不少时间了。

“表妹说来听听。”康熙皇帝这样说,代表着他同意先以表哥的身份听一下,然后,再看是否以皇帝的身份接受不接受——这一点,也是皇贵妃在宫里生活这么久和皇帝关系良好不生矛盾的小窍门了。

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允许,皇贵妃就把办一个皇家书院,让蒙古贵族的孩子和皇家的孩子们去读书互相熟悉的事情说了。

皇贵妃看了看康熙帝的脸色,确定没有什么不愿意的苗头,就继续说了,“我一个身在后宫的,也没什么太大的主意,看荣宪就知道,以后的公主还是要嫁到蒙古的居多,咱们的女儿,总归是其中身份最高的,我想把她留下,都不敢起这个心思,所以啊,就扯了个联系蒙古王公的大旗,就想看看茉雅琪以后嫁的人,能不能被托付,会不会对咱们的茉雅琪好。”

康熙皇帝伸手指扣了扣桌子,“咱们的茉雅琪谁敢欺负,你这一腔慈母之心,就喜欢瞎想,不过这一次大旗扯得不错,给我了一个长久保证蒙古安定的思路。”

皇贵妃横了康熙帝一眼,“茉雅琪被你养的胆子都大成什么样了?”

康熙帝哈哈一笑,“你这个当额娘的,又怕茉雅琪被欺负,又不想茉雅琪太厉害,要我说茉雅琪这样就挺好,自己厉害,别人才欺负不了。”

皇贵妃对这个理论无语,“你这个阿玛都这样说了,茉雅琪胆子不就更大了吗?弄得胤禛现在都开始教茉雅琪功夫了,你们这当阿玛和兄长的就顺着茉雅琪吧!”

“胤禛这个兄长倒是不错。”

皇贵妃听到康熙帝夸自己儿子高兴的高兴极了,对于什么书院再没提一个字,她知道,自己这个皇帝表哥在女色上有点由心,但是对于正事却是极为讲究的,堪称有功赏有过罚的典范,她既然提过了,那么,办成了,赏自然会到来,皇贵妃猜,弄不好她还要正式上书一次呢。

果然,在把沙俄使团送走之后,康熙皇帝专门来见了皇贵妃,让她写一份折子,内容就是为了宗室的发展,为了子孙不会不学无术,要建书院,重视教育问题。

而康熙帝本人更是给漠南漠北的王公贵族发去了信函,大意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要建一个书院啦,以后阿哥和格格们都要在那里上学了,为了咱们的关系更亲近,你们的孩子要不要也来,从小培养一下关系啊!

第25章

不得不说,康熙帝其实也挺会选时机的,他这封信发了出去,一来多轮会盟还没过多长时间,二来整个蒙古都还处于噶尔丹的阴影之下,而唯一能庇护他们的也只有被蒙古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的康熙皇帝,这样一来,接到了信的蒙古王公们也就表示,为了我们的关系长长久久,只要皇帝你建好了,我们就把孩子送去读书。

这要是换个时间点——比如把噶尔丹打败了之后,没了威胁的蒙古王公们绝对对此阳奉阴违,甚至干脆就当这封信不存在。

康熙帝在发出了信的时候就已经搞定了朝臣们——其实这个朝廷现在就是康熙皇帝的一言堂,他想做什么,还真是没几个人反对的,就是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对于怎么办成这件事的过程有异议,所以,在蒙古王公们接到信的时候,康熙帝已经为这个即将承载着满蒙贵族的书院选好了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动工了。

因为康熙皇帝已经确定了要在木兰围场不远的地方修建避暑山庄,所以这一次,也就把书院也定在了这个地方,只不过,书院离避暑山庄骑马要一个时辰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基本上就已经算得上是把书院建在了避暑山庄。

即将升官的皇贵妃对此也很满意,因为她知道,现在南方已经趋于安静,接下来,康熙帝的重心将要放在北面的蒙古,特别是噶尔丹上面,这样的情况绝对离不开整个蒙古的支持,所以,离他们近一点,并长期接见蒙古王公就会成为常事,这样,基本小半个朝廷也会长期呆在那里,建在那里,即使茉雅琪真的去了书院,也是处于她的阿玛额娘的羽翼之下,皇贵妃也会放心很多。

经过这件事,皇贵妃在宫里的威望更上一层楼,而康熙皇帝也真的开始考虑要皇贵妃升级为皇后一事了,为此,他私下专门询问了皇太后和苏麻喇姑的意见。

苏麻喇姑和皇太后对于皇贵妃升级一事并没有什么意见,对于宫廷之中同样属于依附皇帝而存的皇贵妃,两人其实对皇贵妃挺满意的。

后宫之中都是女人,女人也最了解女人,苏麻喇姑在太皇太后身边已经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了,都是在后宫呆着,后宫里的各种风波,各种尔虞我诈,也算是看了个遍,甚至自己也曾是其中的一只手,对于康熙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皇帝的后宫,她虽然不说,但是两任皇后里后宫之中的种种事情历历在目,可以说,康熙帝后宫的孩子比皇太极和顺治加起来都多,但是夭折的同样比这两位加起来还多。

这些夭折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没的,依然是后宫的女人心中最清楚,除了皇帝本人,宫里的每一个人都不相信这些孩子是生病或先天体弱而亡的,所以,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死在了生孩子这一关上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第二任皇后的病死有几分是真病,有几分是人为更是值得深思。

佟贵妃掌控了后宫之后,后宫诸事急剧减少,本身就证明了这个人的心性如何,可以说,这些年除了德妃的六阿哥和格格出了问题,其它还真是没什么差错,但就苏麻喇姑看来,德妃那人也算得上咎由自取了,一个奴婢成了妃却一点也不懂的低调,高调成那样,不招人恨才是怪事,真当这些满族大姓出身的嫔妃是泥捏的吗?

在皇贵妃放手不管之后,不就出事了吗?

皇太后对此也是同样的想法,她虽然一生无子,但是也不想看到整天死孩子啊,皇贵妃在这一点上比前两个都要省心,也都要做得好,更何况,皇贵妃只有一女为亲生,对皇太子胤礽的地位也没啥威胁。

康熙皇帝咨询了两个在这件事上最具有发言权的人后,也就心中有数了,其实他本人也是属意他这个表妹升一下职的,只是前两个皇后给他的打击太大,导致他对此也心有怯怯,不过看两个长辈难得和他意见相同,而皇贵妃听到这个消息一脸惊喜的样子也在眼前闪现,最终,康熙皇帝决定冒一次险。

消息传了出来,不提后宫诸嫔妃的反应,苏祖母和苏莹是真心为皇贵妃高兴。

其实对这样的结果,也是很理所当然地一件事,只看皇贵妃身为皇帝表妹,只有一女,儿子是个养子,佟国纲为国尽忠而逝,她成为皇后只是早晚的事。

嗯,早晚也是有区别的,对于皇贵妃本人而言,皇后之位是后宫女子最高的追求,对于康熙皇帝的后宫而言,除了赫舍里氏这位元后,剩下的嫔妃除了出身包衣的德妃乌雅氏,哪一个不是满族大姓出身?

每个人的身后都是拉拉杂杂的一堆关系,甚至她们这些宫妃之间都是关系错乱,不说其他,就是皇贵妃自己的额娘都是姓赫舍里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入了后宫,除了升职,也就没啥追求了,尤其是对皇贵妃而言,别的嫔妃还有生孩子——尤其是生儿子的需求,她要不是自己不甘心,就是不生,也没啥人敢对着她当面说什么,所以,她也只有升职当皇后这一个没有达成的成就了。

皇后的册封典礼苏祖母和苏莹都看不到,也就不再关注,对于苏莹而言,她现在总算是初步把歌舞剧苑给理顺了,在向普通百姓开放之后,歌舞剧苑算是在整个北京城大火了。

对于京城百姓而言,几两银子去看一场好看没啥用的歌舞有点肉痛,但是几文钱去看一场那就不叫什么事儿了,自从苏莹定价看一场五文钱——专指包间以外的普通坐,而且这些座位没有这个时代的靠背椅,而是采用了几百年后的那种一排排折叠椅,前面还有同样折叠起来的两个巴掌宽的放东西的小桌子,对很多百姓而言,看到这么新奇的东西就已经足够回本了。

在什么都不成系统的时候,上台表演的节目都是这些表演者们的拿手作品,同时,苏莹还专门让她们把这些群舞独舞歌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简陋的场景布置,就是掏了高价坐在包间的权贵人士都赞不绝口,更别说这些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些的老百姓了。

这些东西在苏莹眼中只能算是合格,但是在这些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表演者们眼中却是巨大的成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人有点飘了。

第26章

苏莹在看到一个舞女和包间出来的客人拉拉扯扯的时候,嗯,心情很复杂!

角度问题,苏莹并没有被看到,她也没有打算出去打扰,只不过,她觉得苑里的规矩又要增加几条了。

这并不是苏莹反对苑里的这些人发展自己的感情什么的,而是,这个时代对一个女子的要求终究是比较苛刻的,在一个苛刻的环境下,尤其是这些舞女本身的出身就比较容易被人指点,如果自己还不注意的话,那么,以后的路将会非常艰难,同时会带累很多想要本本分分做人的那些人。

总之,想要任性——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那是需要本钱的啊,没有那个本钱,还是低调一些的好,不然,这世道会教你做人的,尤其是权贵遍地走,游走好闲人士哪里都有的北京城。

对于把这些人汇聚到这个歌舞剧苑的人,苏莹还是希望这些人平静的得到幸福,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得到什么。

虽然比较理想主义,但是,这就是苏莹对这些人最大的期望了。

想法很好,别人领不领情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还有一点是苏莹觉得很有必要保持一下歌舞剧苑的风气,想要歌舞剧苑成为艺术中心之类的地方,首先就要避免这里和“色”联系在一起。

这一点其实比较难,因为歌舞剧苑里的演绎者们大部分出自这个时代最大的销金窝,不管怎么看风气开始就是歪的,但是,苏莹始终觉得在这个只要你不愿意,就没啥人敢强迫你的环境里,自己身正,风气也就正了。

再说了,在带着皇家标志的歌舞剧苑面前,除了那些经常跑青楼的,谁又知道这里面为大家表演节目的原来是哪里的人?

想明白了,苏莹就开始了整顿风气纪律问题,一边从方方面面的给这些姑娘们介绍了为妻为妾的区别以及做妾的几十种悲惨下场——感谢隆科多家的妾还没出来——一边加强这些姑娘们的排练时间,布置更多的任务,让她们没时间瞎折腾瞎想,最后就是找各种条件通过了考验的小伙子们给她们相亲。

最后就是让前面和后面尽量分割起来,美名其曰,保持演员的神秘性。

这样一二三下来,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是面对心气高到“只做妻”的舞女面前,又不能动粗,结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苏莹解决了这件事,并严格看着这个制度执行了一个月之后,才算是把歌舞剧苑放心的交给了刘三哥——刘渊,他现在已经属于内务府的一员了,现在专管歌舞剧苑这一摊子。

歌舞剧苑的收入问题,只看歌舞剧苑被归为内务府管辖就知道了。

苏莹看着这个哪里都是由榫卯结构制作而成的歌舞剧苑,觉得它还是很有成为几百年后历史文物一员的潜质的,这么一想,苏莹就觉得好玩的不行,这也算是她这个几百年后的灵魂在几百年前为几百年后的人们缔造了一件传世之物了。

苏莹回家闲了没两天,又到了茉雅琪放风的时间了,茉雅琪这一次难得老老实实的只看了一场歌舞,而没有再闹着满京城跑一圈。

苏莹对此好奇不已,茉雅琪高兴的宣告道:“皇阿玛这次木兰秋狝要带上我了,额娘说我去了那里可以去学骑马。”

苏莹恍然,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又要开始了,怪不得这段时间京城整个都有些躁动,甚至歌舞剧苑都开始排练了些上阵杀敌一类的舞曲戏曲之类的曲目。

木兰秋狝是一个康熙皇帝为了强军而专门举办的大型活动,同时他在木兰围场要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们,所以一般到了那里就会在那个地方呆上半年的时间,前几年茉雅琪还小,皇贵妃都是留守京城的,现在,茉雅琪长大了,皇贵妃升职为了皇后,那里有了一个专为满蒙贵族而建的书院,新任的皇后娘娘对于这个让她升职,甚至有可能关系着女儿后半生归宿的地方自然是要考察一下的。

苏莹看茉雅琪高兴的样子,也很为她高兴,对于茉雅琪这个孩子对于宫外的向往,简直是整个皇宫都清楚得很,幸好茉雅琪脑子够用,不然是个人都能靠着‘出宫’把她给骗出去,现在能去草原这个辽阔的地方看看,也是对她宫廷生活的一种慰藉了——虽然也有可能让她对草原更加向往就是了。

茉雅琪说完了她自己的高兴事拿眼瞄了瞄苏莹,苏莹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事,“你这个小机灵鬼,什么事说吧!”

茉雅琪嘟了嘟嘴,“苏莹姐姐也不好奇哥哥为什么没来吗?”

苏莹微惊讶,“四阿哥没来吗?”

茉雅琪很是无语,“苏莹姐姐你好迟钝啊!”

“你们兄妹俩向来是不分开的,他那个妹妹第一的哥哥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出来?”苏莹是真的对这个感到好奇了。

茉雅琪小大人似的叹气,“还不是额娘,说他年纪大了,要找福晋了。”

苏莹抽抽嘴角,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四阿哥胤禛今年才将将十四岁吧!?这就年纪大了?到了要找媳妇的年纪啦???!!!

按照这个做法,比四阿哥胤禛小了两岁的自己岂不是马上就要嫁人了?好可怕!!!

终于见识到了古人的可怕的苏莹瞬间惊恐,恨不得马上就去见祖母,至于见了她老人家做什么,或者做什么能不成亲,苏莹还没想到。

这个时候,苏莹就觉得茉雅琪幸运多了,因为身为公主即使要嫁到蒙古,但是这也是要到十七岁以后才考虑到的事情。

事实上,历史上的四阿哥胤禛成亲更早,早在上一年——也就是十三岁就已经有了福晋了,他的福晋乌拉那拉氏那个时候甚至只有十岁,而满清皇族大部分就是这个年岁成亲,现在这十四岁都没定下未来福晋人选的胤禛,还真的属于晚婚系列了。

小孩子只知道玩的茉雅琪可不知道苏莹听了她的话产生了多大的心理阴影,她抱怨了一句之后,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继续为即将到来的木兰秋狝而兴奋不已,甚至看着羡慕自己的苏莹姐姐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第27章

苏莹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不只是惊喜还是惊吓的意外,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古人眼中很正常的早婚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想想都觉得恐惧,想几百年后,法定年龄很多人都想升到三十岁以后,在这个时代,三十岁都足以有孙子了,苏莹想像了一下自己三十岁做奶奶的情形,受不了的打了个哆嗦,真心接受不了!太可怕了!

话说回来,这人的身体都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就开始成亲生孩子了,苏莹觉得这些古人的勇气真心无敌。

要不是宫里面的孩子很多都是母亲十五岁以后生的,她都要怀疑这些孩子是因为父母成亲太早才夭折的了。

在找了祖母期期艾艾的说了自己的担心之后,苏祖母倒是被逗得哈哈大笑不已,然后很认真的向苏莹保证,她一定会在她及笄之后再考虑她的婚事问题。

虽然还是早,但是及荆这个古代的成年礼还是给了苏莹莫大的心理安慰。

被祖母安慰了的苏莹瞬间回满血,苏莹不知道的是,苏祖母曾经在太子大婚的时候和皇贵妃说过男子成亲过早的坏处,所以,现在皇贵妃真的只是在考虑四阿哥的福晋人选而已,可不是就是让四阿哥马上就成亲的意思。

在找福晋这一点上,皇贵妃这个做额娘的还是希望儿子找到一个合乎他心意的福晋,不然他皇阿玛一指婚,那就是一辈子的事了,皇贵妃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知道的,对他皇阿玛崇拜信服得很,现在这孩子就属于他皇阿玛说的什么都是对的的年纪,可是他可不知道他皇阿玛现在属于江山最大,儿子什么的都是靠后的,至于儿子的婚事,更是需要为江山服务的。

现在太子大阿哥三阿哥的婚事都已经牺牲出去了——并不是说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不好的意思,但是很明显,这三对夫妻,除了大阿哥这对,其它的都是过的并不开心,皇贵妃还是希望儿子和他的福晋过的开开心心的,毕竟皇家规矩大,福晋选定这关系到以后的方方面面,其它都好说,就怕面和心不合,不说其他,只看康熙皇帝的后宫就知道,这很伤子嗣,所以这个福晋还是要好好选一下的。

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的胤禛被升级为皇额娘的额娘的要求难为到了,娶个媳妇这也太麻烦了吧!不过,前面的三个哥哥成亲前后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这导致了他也不敢真的一点也不关心未来的福晋问题。

苏莹听着胤禛的烦恼都想对着他狠狠地翻个白眼,凌晨四点的时间啊把人叫起来,就是为了听一个少年的烦恼吗?她对此也很烦恼啊!

想想自己未来成为一个幕僚的目标,苏莹觉得还是关心一下未来上司比较好,嗯,其实她也很好奇未来可能的皇帝的择偶标准就是啦,“皇后娘娘让你选,你就选呗,太子殿下都是皇上选的,你能自己选,其它阿哥不知道有多羡慕。”

太子就更羡慕了,太子身后的索额图更是会羡慕的眼红。

要说把石文炳的女儿瓜尔佳氏定为太子妃,完全可以说是给了太子一大批的关系网,太子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仔细看看的话就会发现,石文炳这一家子关系网太厚实了,祖上光是和皇家的联姻就超过三次以上,甚至太子妃瓜尔佳氏的额娘都是郡君。

这样和皇家沾亲带故的一家子你说他是会忠于皇帝还是会忠于皇太子?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皇太子胤礽而言,有这样一个底气十足的岳家——尤其是这个岳家在君父眼中哪儿哪儿都好,他们家的女儿也是哪儿哪儿都好,更尤其的是他的这个福晋,在他面前那是永远端庄有礼,老成持重,时刻都准备着劝谏他的样子,皇太子这个到哪里都是被捧着的天之骄子觉得自己这不是找了个福晋,而是找了个管事嬷嬷,自然也就亲近不起来,几个方面加起来,太子妃在太子眼里也就是个太子妃罢了。

身为□□领导者的索额图对于太子妃考虑的更多的是利益方面,可以说,事实告诉他有了太子妃和没有太子妃,太子的力量一点也没有变化,太子妃一家对于这桩婚事感谢的是赐婚的皇上,为之卖命效忠的依然还是皇上。

太子?多给闺女点东西算是孝敬太子了,也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