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1/1)

说白了,就是上班有工资,退休有退休金,生孩子有产假,对于苏莹来说,这些也就是最基本的,都还没有三险一金统筹之类的呢。

对于提前早知道的苏莹来说,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正式工作必备的,但是对于古人来说,那就是超高的待遇了,可以说,这条件放出去,直接就会吸引一大批人蜂拥而来。

胤禛担心的是看了这些条件会有人狮子大开口,但是对于苏莹来说,只要是真的想要这份工作的,就只会看到这份工作好的一面,而不会想着得到更多的实惠而狮子大张口。

花莲自然不属于贪得无厌的那种,在去那个在建的歌舞苑看过之后,她就已经决定只要条件不是太差,她都会答应,现在倒是有了意外之喜了。

这些条件太好了,好的超乎花莲的想象,看了这些条件,她直接激动的脸颊发红,眼睛发亮,好一会儿之后稳住了起伏比较大的心情,这才靠口发问,“发月俸,歌舞苑收入高了给分成,还有,我们这些从楼子里出来的,也可以成亲吗?不用去给人做妾?”

苏莹听了此言倒是对花莲的遭遇有了好奇心,不过,这好奇心还是以后熟了再去探究,现在先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一下,“给人做了妾,来去自由皆掌于主母手中,能不能正常工作都不知道,所以,这个选择基本上也算是断送了这个工作,后续的养老这些种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要是真的想要这个工作,我建议还是成亲为妻比较好一点,至少工不工作是自己的选择。”

花莲点点头,她对这一点深为赞同,身为一个文艺女青年,花莲瞬间就想到了以后的美好生活,她第一次觉得活着还是很美好的,想到老了也不用担心老无所依,花莲直接就拿起了旁边的笔,签名按手印一气呵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准备三份,但是花莲索性也就全签了,做好了之后,笑容上少了几分魅惑,多了几分向往,“我回去就自赎,姑娘和这位爷,不知有没有给小女子暂时安一下家的地方?”

“自然是有的,刘三哥——”刘三哥闻声推门而入,“花莲姐姐直接找刘三哥就行,他会帮你处理剩下的杂事。”

花莲拍拍心口,“这我就放心了。”

苏莹把签好的合同拿在手中看了看,直接分成三份,一份给了花莲,一份给了木着脸面无表情的胤禛,最后一份拿在自己手中,“花莲姐姐爽快,你也不问问我们是什么人就这样答应了吗?”

花莲吃吃一笑,“姑娘是不知道我们,我们啊,都有着一双还算利的眼睛,至少,我就知道这位爷,至少也是个黄带子。”

苏莹惊讶的眯眼,忍住了回头仔细观察胤禛的欲望,看着花莲缓缓福了一个全福礼,退了出去,这才转身,可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细的都把胤禛看的不好意思了,到最后也没发现哪里可以看得出至少是黄带子的踪迹!!!!!!!!

花莲离开茶楼,直接就回了青楼,进去之前,请刘三哥等半个时辰,进去之后,直接找到了老鸨花妈妈——这也是把花莲一手培养出来的人。

花妈妈对于花莲这个曾经的摇钱树很是头疼,在她们这里,花莲这棵过气的摇钱树简直就是轻不得重不得,放弃吧,又舍不得,真是比鸡肋还鸡肋的一个存在,让她们把这个曾经的摇钱树降价处理吧,不说花莲愿不愿意,他们自己也不甘心啊!

现在这个鸡肋来了,要自赎,花妈妈简直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答应不甘心,不答应吧!听听花莲的报价——这都十万两了!

花莲报到十万两银子,也没看花妈妈,端起桌上的杯子,悠闲的喝了口茶,“妈妈,你这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不答应,咱们就继续耗着吧!反正我有这十万两就是在楼子里,也舒舒服服活一辈子了,唉,现在本来想着出去看看,既然妈妈不放人,那我就回去了。”

花妈妈还在犹豫呢,就看花莲放下杯子真准备走人了,她对这个女儿还是知道的,明白她想干什么简直就是牺牲一切都要做成的,现在,她直接放弃走人,要不就是另有打算,要不就是真准备耗着,可是花妈妈只要一想到她放弃的十万两,就觉得受不了。

“莲儿啊,妈妈也没说不答应,”拦住花莲,把她按回座位,花妈妈叹气垂泪,“妈妈这不是舍不得你啊,而且这十万两也是你这些年的所有积蓄了吧?你舍得啊!”

花莲看花妈妈落泪,知道硬的已经用过了,现在是到了用软的时候了,也掏出手帕默默流泪,“妈妈说得好听,我都在楼子里耗了多长时间了,这女儿家最好的年华才几年?让我这个年纪正好的现在这个样子……妈妈,看看别的姐妹,我伤心啊!”

要是苏莹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说,这是影后的巅峰对决,这哭戏,简直是看不出任何作戏的成分,可是两人都知道对方的真心有几分,哭过一场,互相说了自己的难处,两人就和和平平的一个掏钱一个拿身契,亲亲热热的给了对方,又亲亲热热的道了保重,这才互相转身,恢复习惯性的笑容。

当然了,互相达成目的的两人笑容至终都多了几分真心,尤其是花莲,在回到自己的屋子的时候,简直都快要高兴坏了。

反复看了自己的身契,花莲觉得现在就连青楼的空气都不是那么讨厌了。

第22章

不提入住准备好的员工宿舍的花莲,只说,花莲自赎成功离开了青楼,那简直是一阵风一样的传遍了八大胡同,每天都和内务府掌士们纠缠的青楼老鸨们不知道,下面的花娘们倒是都清楚得很花莲离开之后的去处。

其实老鸨们不知道倒也可以理解,就内务府掌士们每天必来,从早到晚的坚持劲儿,就已经让她们焦头烂额了,毕竟赶一次还好,你要是天天赶人,得嘞,那是和朝廷作对吗?不仅不能赶还要和这些人各种扯皮,还要提供茶水。

那些小规模的青楼倒是知道那些小道消息,不过,他们被这些大青楼给压榨久了,巴不得她们倒一次大霉,怎么可能好心去提醒,这也导致了几个大青楼里各种暗潮涌动老鸨们察觉到了,但是偏偏没时间去理会。

倒是有姑娘去提醒,可是还有很多人盯着呢,提醒也不敢提醒的太明显——毕竟谁也不敢说自己不想离开青楼,不成功也就罢了,要是成功了呢?

种种原因之下,结果就是老鸨们只知道内务府想要借自己的台柱子们,而不知道已经有人在挖自家台柱子们的墙角了,甚至已经挖成功了。

看到成功案例的姑娘们倍受鼓舞,更不愿意让老鸨们知道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很多有能力的纷纷用各种方法接触了接头人,并成功签了一份合同之后——这些人当然不会是苏莹或者四阿哥出面,刘三哥就办妥了——开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离开青楼之路,还别说,真是各有各的方法。

不管如何,刘三哥忙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人数到达苏莹定的及格线了——其实最为主要的是,收人不分名气不分才艺,不限青楼,最后收到的人自然也是良莠不齐,但是,苏莹说了,前期要的是人气,只要有挑大梁的在,其他的可以慢慢来,最为主要的是把名气打出去。

也因此,刘三哥是只要能自己从青楼出来的,就一律收了,都把四阿哥准备的房子都要装满了,不过,其中过气的居多,正当红的还真没几个。

苏莹看着记录的资料,都想呵呵了,三十岁都不到就过气了,甚至很多都是那个才艺之中首屈一指的,这一点,只看花莲甚至和其中几个关系颇好就知道了。

苏莹觉得,弄不好,这些人就是通过花莲的关系和刘三哥搭上线的,不然,在八大胡同里那么多的名妓之中,出来的这些偏偏和她关系都差不多,谁相信花莲火的那些年一点没有挡别人的路?

事实上,不仅挡了,还挡了不少人的路,不然也不会出现在一群人其乐融融说话之时,还有几人在一旁默默旁观了。

苏莹来到这处宅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部分的情况,女子分成两部分,男子分成一部分。

这部分男子一大部分是乐师,还有一小部分是南风馆的——对此,苏莹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对于八大胡同,都已经说了全收,南风馆的也就出来了几个,据说也都是才子级别的,可惜南风馆也是看脸的地方,你只要骨骼长成,就直接变成了过气一族。

苏莹的到来打破了院子里平静之中带着暗潮的环境,刘三哥这一次充当跟班的任务完成的也很好,处处以苏莹为主,把苏莹的地位给凸显了出来,让院子里的人们没有因为她的年龄而轻视于她——至少是表面上!

因为早早就说了今天会有人来宣布对他们的安排,还有人专门布置了一下,所以,苏莹进入院子之后就看到了满满当当的椅子,心中对刘三哥的评价再次提高了一层次,也就直接站在了上首的位置。

各自站好,苏莹先拱手礼,下面在自己的位置各自站好——看上首的没坐也就没敢坐——的人也稀稀拉拉的回礼,苏莹微微一笑率先坐下,看着下面的将近几十号人所有人都坐好了,这才不紧不慢的拿出了一张纸。

今天的天气不错,晴好,不冷不热的,让坐在院子里的人心情也不至于烦躁。

苏莹将写了几个字的纸拿在手心之中,也不展开,其实对于自己的这个习惯她也说不好,干什么事都要先写一份章程来——这在这个时代大部分都是即兴发挥的人群之中特别突兀,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怎么着都不会忘词。

首先进行开场的即兴发挥演讲,大概也就说了,很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为大清的演艺事业增砖添瓦之类的,反正格调定的非常高。

说完了客套话,苏莹继续道,“我对大家都并不怎么了解,而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歌舞苑,却也容不得我慢慢了解大家,所以,我们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比一比,不管是歌舞还是琴棋诗书画,,而所有人都要把这些项目参加一下,以助于我们了解大家所擅长的方向,也更好的让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然了,不管结果如何,咱们签下的合同是不变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完全放心,所以,即使你样样不通,我们也会帮你找到定位;

这些都不擅长的,也可以报一下自己所擅长的,歌舞苑这么大,需要的人那么多,总有需要的行当等着我们呢。”

除了几人,在场的都是在这些方面从小浸淫到大的,对这方面的造诣都非常具有信心,所以,在互相看了看之后,都表示了同意。

苏莹对此并不意外,也就接着宣布了比试的顺序,先是乐师,乐师比过之后,直接组成一个乐队,为接下来的几项进行伴奏,最优秀的乐师以后可以直接上台表演。

对于歌舞其实也是样的,最优秀的可以自己选择,次之的就被安排。

一个团队的初建,并没有更好的模式,只能凭本事上位。

还好的是,这些人在青楼楚馆这些地方呆久了,对于这种模式并不觉得难以接受,反而觉得更公平一些。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苏莹的初步目标也就达到了,这一次招的人并不是那些一个青楼里面磨合好了的团队,而是分散的来自于各个地方,只能先进行初期磨合,然后整合,还好的是,这些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是自己走出的八大胡同,至少都不是脑子不清楚的,而在这样清醒的脑子面前,自然知道他们这群人都是新来的,身为新来的,就要有新来者的识时务,先要摸清这里的关系,然后才有其他可能。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但是苏莹非常清楚世间最为莫测的变化也比不过人心的多变,而对于一个团体,最好的保障其实是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这些青楼里面出来的人,更是要严格管制,这是在保护她们,同时也是以防歌舞苑成为一个更大的青楼,所以,她已经为这些人准备好了各种条条款款,希望到时她们还有好的心态按照条条款款去做。

第23章

对于这一次的比试,苏莹最终一部分模式采取了几百年后的方案,那就是打分制。

因为还未命名的歌舞苑已经落成,所以,这一次比试是在歌舞苑里的大舞台上进行。

进行打分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权贵人士加专业人士,另一部分人就是从大街上随便拉的过路人士,这一部分或男或女,或老或少,职业也是随机的,每次必换,完全没有重复的,也算是对这里的一个提前的宣传了。

权贵人士加专业人士共十人,胤禛、茉雅琪是两个,胤禛又拉来了他的大哥和三哥,最后,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让苏莹也占了个位,嗯,和三个皇子一个公主坐在一起同打分,苏莹觉得自己略忐忑。

而专业人士,自然是来自于宫廷之中的乐队,当然了,这一部分人皆是太监。

全用太监做教坊司的人员,这算得上是清朝的一个创举,还恰好是现在的康熙皇帝的爹顺治皇帝的决定。

这个决定的好坏暂且不论,但是,这个决定直接决定了清朝的教坊司里面全是太监,所以最终,即使胤禛身为皇子,也只能找一群清一色的太监来做评审了。

虽然也可以找青楼里面的人来做评审,但是青楼这个地方总归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地方,让她们和皇子公主们坐在一起,值得她们吹嘘一辈子,其它还好说,问题是,苏莹只要要想一想胤禛这个未来可能的皇帝出现在青楼楚馆的吹嘘之中,就觉得受不了,最后只能完全摒弃了这个选择。

这个混搭风的评审团就这样成立了——当然,随机的百姓是不确定之中的。

其实在苏莹的想象之中,这个舞台应该是集歌舞戏剧表演于一体的地方,说是大剧院也不为过,只是,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花样,那么只能先就有的这些进行表演了,甚至戏剧都是正在萌芽摸索之中,按照历史进程的话,在几十年后才会进入大成,那个时候,苏莹觉得自己还在世不在都成问题,自然也就管不了那么久。

确定了陪审,又和表演者们确定了准备情况,在一切就绪的时间上,这场开启了后世演艺之路的比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这些比赛能拿到评审面前,自然不可能真的人人都上,他们内部已经进行了两三轮的淘汰,剩下的这些,最差的也能称得上奏出的乐曲悦耳动人,其中琴、笛、唢呐、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轮番上台,就连近些年不怎么流行的箜篌、琵琶都有人弹,不仅弹了,还弹得非常精彩,其中琵琶正是花莲身着一身舞衣跳着反弹琵琶,这一幕简直让所有人赞叹不已。

最终,花莲靠着反弹琵琶进入了前三名,而第一名,却是一个把音乐奏的到了掌控人喜怒哀乐地步的王乐师——这是一个年龄已经三十岁往上的老乐师,也是唯一一个不属于青楼,只是在青楼奏乐的人。

这位乐师获得魁首的位置让所有人心悦诚服,这也预示着乐师比试的圆满结束。

在把皇子公主以及宫中的太监们都送走之后,苏莹单独见了见王乐师,这位王乐师资料上也有写,属于上无老,下有小的一个人,嗯,这是一个女性乐师——这是她自己说了众人才知道的。

她单独一人带着一个女儿从南方而来,据说是因为丈夫去世,宗族霸占了她家里所有的财产,她只能带着女儿讨生活,不过,她也只有琴艺不错,所以只能选择卖艺,选择青楼也只是因为钱多——苏莹猜要是宫里允许女子进宫表演的话,她就进宫了。

苏莹看了看跟在她身边的童子,再看看她一身男装,不动声色的递了一袋银子以及一盘东西过去,还有那几个大爷给的各种物件,“那几位位高权重,对你这个魁首有赏赐,而这个,是咱们四爷对第一名的奖励。”

本来很平静的王乐师看了看这些东西,脸上微微动了动,最终定格在了感激上,她觉得自己这次壮士断腕断的不错,要知道,青楼这地方,去的人都是寻欢作乐的,哪有人真正的欣赏音乐,她去那里只是因为收入还算固定,但是相对而言,也只是了了罢了,那个环境对女儿的影响也很大。

这一次,选择这份未知的工作,一方面就是考虑到了女儿以后,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工作上写的固定性,现在看来,她的选择没错。

苏莹在王乐师带着女儿离开的时候才又加了一句,“王乐师以后可以恢复原样啊,咱们这里我还是能保证一下员工的安全问题的。”

王乐师微微露出笑容——一下就能看出大家闺秀的样子来——温婉动人,“这一点姑娘提醒的是,我和阿秀以后都会着女装的。”

苏莹回以微笑看着母女俩远去,对于这样坚强的女子,她相信她们会越来越好的。

乐师比试结束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歌舞的比试。

相对于乐师比试的听觉盛宴,同样是听觉盛宴的歌唱因为人少倒成了舞蹈比试中间的歇场,还好的是同样因为人少,且质量过关,也没有人对于这一点产生质疑。

最后的结果就成了看舞蹈比试,中间听着歌者唱歌歇息一下,这对于皇子们来说都挺稀奇的,更别说从来没看过这些的老百姓了。

同样的,舞蹈比试同样圆满结束,最终桂冠不出意外的被花莲摘取。

对于这样的结果,没有人提出质疑,苏莹也很满意,中间没有任何黑幕的比试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再次送走了所有人评审者,在所有参赛人员面前给音乐、舞蹈、歌手前三名颁发了专门制作的“歌舞剧苑”样式的玉牌金牌银牌,这才宣布了这次比试的圆满结束,同时宣布了三个班子的领头人以及副手,同时给出的还有歌舞剧院的管理章程——感谢这些人都是识字的,不用苏莹一个一个的找人解释。

至于诗书画的第一名自然也有他们的奖励。

对于这个歌舞苑的名字,最终,康熙皇帝把它定为了“歌舞剧苑”,不带皇家字眼,却又隐隐昭示着它的特殊,毕竟这个时代取名和几百年后可不一样,除了皇家和朝廷,还真是很少有直接以干什么为名,就是以职业为名了,前面也要加一个姓氏或者称谓。

在寻找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经过了再次磨合的众人终于排出了让人满意的歌舞,歌舞剧院在经过了三天天天爆满的试营业之后,终于开始了正式营业。

苏莹身为暂时的管理者,除了推出成套的歌舞,她还让刘三哥找了长得比较好的戏剧班子到这里来唱戏——这也提醒着苏莹,歌舞剧苑也要折腾出自己的戏剧班子。

胤禛在看了苏莹给出的计划书之后,直接就把那些一直呆在庄子上的孩子们给拉了出来,成了第一批学员,至于挖人什么的,刘三哥就已经足以胜任,更何况,隐形的后台太强大,直接让好些规模比较小,但已成型的戏剧班子直接签到了歌舞剧苑的名下,这也算是补足了歌舞剧苑方面的短板。

等这一切都步上正轨的时候,胤禛早已回到了上书房继续他的学生生涯,苏莹也总算是听说了她的祖母搞出来的那件大事的风声。

第24章

皇贵妃顺利生下了健康的茉雅琪,苏祖母借着这个机会把皇贵妃的身体又好好调理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在苏祖母离宫之前都在为皇贵妃调理身体,于是,在皇贵妃命陨的那一年皇贵妃正致力于整理公务,在那一年过去之后,皇贵妃的身体更是越来越好,甚至都很少生病。

对于这样的一个皇贵妃,宫中众嫔妃能怎么办?比关系,没人家近,比孩子,自从宫里存活的孩子多了——大部分都是皇贵妃上位之后平安降生的——孩子也就不怎么金贵了,这一点,从康熙皇帝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自从他的儿子超过八个还是九个之后,他最为关心的依然还是前面的几个,比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依然还是比不了,宫中那么多女人,能让康熙皇帝记着点情分的,除了四妃,还真没几个,就是美的不可方物的良美人,即使生了阿哥又如何,不依然还是良美人吗?

而宫里自从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和皇帝只有稀薄的亲缘关系的皇太后不管事,和皇帝有养育情分的苏麻喇姑同样不管事,宫里现在皇贵妃可以很认真地说,她在宫里虽然不能说说一不二,也能算得上是想办什么事只要不是太过都办的了。

这一次她想做的事,虽然说起来是事关后宫,但事实上更是事关前朝,自从顺治皇帝和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闹别扭立了个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涉及前朝之事,后宫之人就只能打擦边球一样的关联一下,像上个皇后钮钴禄氏那样,涉及自己的父亲上书,然后合乎皇帝心意,然后成了皇后的终究只能是个例。

对于这一次皇贵妃想要办得事情而言,皇贵妃有自信康熙皇帝会愿意做,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人和缺一不可的,皇贵妃之所以迟迟不提,就是为了等一个不会失败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在沙俄派遣的使团来大清之后,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