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主被揭穿后 第17节(1/1)

太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那日说过会给元曦撑腰,果然不出两天,懿旨就从北苑送了过来。

当时御书房内,杜首辅正抱着柱子,打算撞第 二回,嘴里还不忘慷慨陈词,说什么:“倘若这等欺君罔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都能姑息,还谈何礼法?谈何吏律?北颐还有什么将来可言?”

其余几个阁臣跟着附和,又是“陛下明鉴”,又是“杜大人莫要冲动”。

饶是建德帝今年念佛念得脾气甚好,也忍不住捏着鼻梁,抽了眉梢。

然就在杜首辅高高扬起下巴,欲给大家磕出点血的时候,太后的懿旨来了。先是例行慰问了下建德帝的龙体,紧接着便开始请罪,把当年假冒皇嗣之事揽到自己身上。

说是亲眼目睹建德帝思女心切,龙体总是抱恙,她这做母亲的于心不忍,便想了这么个法儿,为他纾缓心病。太子也是出于孝道,帮她行事,便是而今事情败露,也不肯说出实情,还把她瞒得死死的。若不是她留了个心眼,只怕就要酿成大祸。

一整套说辞,有理有据,严丝合缝,叫人无可指摘。

几个阁臣都傻眼了,杜首辅更是直接闪到了脖子。

明知里头古怪,可太后金口玉言,谁又敢反驳?便是想反驳,这字里行间都是拳拳孝心,谁又好意思反驳呢?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乖乖闭上嘴,做锯嘴葫芦。

建德帝更是乐得清闲,就势感念了太后几句,还顺带脚把元曦夸了一通。

说她虽不是真的公主,这些年却一直在御前尽孝,并未敷衍。即便事情败露,也没把太后供认出来,可见是个有情有义、忠孝两全之人。于是御笔一挥,不仅把这桩案子给消了,还封元曦为“曦和郡主”,一应礼遇照旧。

赏赐一箱一箱地往铜雀台运,将屋子挤了个满当,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

相较之下,宁国公府就没这般好运了。

恶意揭穿太后的爱子之心,又假意落水栽赃他人,甚至还胆敢伪造太子书信,随便哪一条,都够章夕樱喝上一壶!

禁中多少年没有出过这样的荒唐事?别说太后生气,连昔日的章家党羽也颇为震惊。

为平众怒,建德帝特特遣人上门递话,把宁国公府上下训斥一通、罚俸半年不说,还将章皇后禁足坤宁宫,抄写经文。和亲之事也不做他想,随意赐了章夕樱一个封号,就把她打发过去。

无嫁妆,无仪仗,天一黑就迫不及待将人送出城,仿佛她是什么火雷,不及时送走,便会爆炸似的。

如此草率,那位眼睛长在脑门上的二王子如何肯应?在金殿上就发作起来,嚷嚷着不把北颐踏平,他便不姓完颜。

满朝文武皆惶惶不安,最后还是卫旸站出来,请他吃了一盏茶。

二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是没人知道了。只看见那位完颜二王子进去前有多张狂,出来后就有多狼狈。一张脸白得像纸,整个人抖成风中枯叶,都不等晚上宫里为他摆饯行酒,就立刻带着他的新王妃,拍马北上,唯恐迟一步,小命就会搭进去。

“哼,叫他们猖狂,这就是报应!”银朱对着窗户啐道。

这几日她可谓扬眉吐气,走到哪儿都有人奉承巴结,去内廷司领春衫,都能多得二两茶叶,以至于她走路都呼啸带风。

元曦看她一眼,失笑摇头,倒也由她去。

建德帝的千秋在即,她忙着准备双面绣屏风,也实在抽不出空闲管这些。前段时日,她一直在研究绣线面料,以及那副千里江山图。眼下这些大体都已确定,就剩去跟卫旸习字,整幅绣品便可敲定,正式开工。

快到约定的时辰,元曦也准备过去。可看着镜子里右耳下的一小块红,她又皱了眉,“到底怎么回事?都几天了,竟还没消下去。”

窃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猜测,“山上蚊虫多,会不会是那日您留宿归云山,不小心叫虫子咬了?”

虽有些牵强,但也只能是这个理由了。

红斑虽小,拿头发遮一遮也没事,可到底膈应人,元曦不由嗔道:“什么虫子,真讨厌!”

某只正在书房磨墨等人的虫子忽然鼻子一痒,“阿嚏。”

打了个喷嚏。

第16章 习字

书房乃是东宫重地,没有卫旸准许,谁也不得靠近。

隔三道门,就有锦衣卫亲自把手。各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阎王见了也得哆嗦。往日里那些熟悉的幕僚,卫旸的心腹,想入内也得乖乖等里头回话。

元曦却是个特例。

过去,她曾跟在卫旸身边念书,书房一直都留有她的桌子。后来虽没再去学过,桌子却也没叫撤掉。守门的锦衣卫也都识得她,老远瞧见人,便垂首塌腰让出路来,毕恭毕敬地给她请安,唤她:“郡主。”

这全新的称呼,元曦听了也有一段时日,可还是有些不适应。

无功不受禄,她既不是皇室之人,又没立下什么惊天动地的汗马功劳,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捡这么大一便宜,良心上实在过不去。大约只有尽快完成太后的嘱托,把这些年欠下的恩情都还上,给这段孽缘做个了断,离开这里,回归属于她自己的天地,她心里才能真正舒坦。

元曦如是想着,脚下的步子也跟着加快。

卫旸的书房布置得很雅致,跟他本人一样,不饰繁赘,两张桌子若干书架、圈椅,并一方琴台,便是全部。衬上窗外几簇油绿文竹,和点点含苞待放的白玉兰,古拙又不乏禅意匠心。

元曦进门的时候,他正坐在桌前提笔运墨。

一身宽松的雨过天青色长袍,绣双鹤暗纹,随他手上的动作振翅欲飞,淡泊清雅,无欲无求。可写下的字,却如铁画银钩,锋芒毕露。勃勃野心在笔画间展现得淋漓尽致,藏也藏不住。

“你预备在屏风上绣什么字?”写完最后一笔,卫旸抬头问。

贺寿的词都大同小异,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给皇帝的也不外如是。有风采的,至多做些诗词,拿历朝历代的圣主明君作比,夸耀一下。

卫旸的才学尤在她之上,元曦原以为,这么简单的东西,他应当早就想好了,熟料竟还要问她,到底是谁的爹啊?

在心底暗自翻了个白眼,元曦忖了忖,道:“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司空图的《杨柳枝寿杯词》,不仅有对君主千秋日的祝福,还赞颂了如今的太平盛世,绣这个正应景。

卫旸唇角几不可查地勾了下,阴阳怪气的,却没说出话,只俯身洋洋洒洒将那四句写下来,就把笔往元曦手里一塞,“练吧。”

说完就径直离开书桌,去南窗底下坐着看书。乌黑的眼睛似盛着冬夜月色,冷漠至极。

竟是半分要指点的意思也没有。

既如此,又何必让她过来?

元曦眉梢抽搐了下,笔握得太紧,玉杆上的青竹雕花纹膈得她掌心生疼。心里将他骂了无数遍,人还是乖乖过去桌前坐好,提笔悬腕,照着他的字,依葫芦画瓢,在旁边操练起来。

都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元曦开蒙得晚,于读书之事上进益十分艰难。这些年,她琴棋书画虽都有所涉猎,但也仅限于知晓,比不了那些自幼耳濡目染之人。丹青之事,她或许还能得旁人一两声称赞。可书法之道,她就实在无能为力。

寻常的字帖,她练得就已经十分吃力,学卫旸的字就更是难上加难。仔细研究过笔锋,自觉有些成算,她方才有勇气下笔。可笔尖落到纸上,柔软的触感浑然不听她使唤,分明已经用足了力道,却愣是写不平一道横。

“手腕放松些,何必绷这么直,又不是让你去杀人。”

不知何时,卫旸过来了,就站在她身边,吓她好一大跳。手一抖,豆大的墨汁从狼毫尖笔直落下,“啪”地一声,将纸上的模版字污了好大一块。

“哎呀你干嘛啊!”元曦蹙眉抱怨,抽出帕子,想将那片脏污擦去。

可宫中用纸,都是上好的澄心堂纸,吸墨性极好。这一会儿功夫,墨迹早已渗入肌理,如何擦得干净?

元曦郁愤地吐出一口气,原本因练字而绷紧的肩膀骤然松下,整个人都萎萎的,像只被戳破了气的球。

卫旸冷声一哂,“你又没做什么亏心事,至于吓成这样?不过一个字罢了,有什么的?”

话虽如此说,可语气却分明带着些许愉悦,似在高兴她能这般宝贝自己的字。

元曦没好气地白他一眼。

她当然知道,一个字而已,没必要可惜。若是别人,她大约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偏偏是卫旸。狗一样的脾气,又臭又怪。让他写这四句话,他脸都能黑成那样,现在让他再写一遍,还不知要怎么挖苦她。

当下她也没好脾气,怼道:“殿下说这么多,为何不自己过来,把这个字补上?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殿下难不成也是一个爱空口说大话之徒?”

卫旸笑容凝固在嘴角。

元曦难得见他吃瘪,又眨巴着眼,歪头狡黠一笑,“不过一个字罢了,有什么的?”

卫旸:“……”

死丫头,果然是长大了,翅膀硬了,才刚摆脱掉脑袋的危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还敢拿他的话跟他叫板?

卫旸冷声一嗤,却是握着手里的书卷,踟蹰不前。

一个字而已,的确没什么,他倒也不至于为这个同她拿乔,只是……

不远万里从赈灾之地赶回来救她,又接连几日熬夜为她吹箫,甚至那天晚上还……这段时日,自己有多反常,他不是没发觉,只是不明白,究竟为何会变成这样?

想是心魔作祟,自归云山回来后,他便刻意避着她,得空便会去华相寺静坐清修,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可闭上眼,梦里全是她的容颜,一颦一笑,一娇一嗔,都那样栩栩如生。他想推开,可是她拥着自己,一声声娇娇唤“哥哥”,每一道眼波都是一枚摄魂夺魄的钩子,叫他如何放得下?以至于他每次醒来,寝衣床褥都得重新换过一遍。

为此,他还特特去寻过云雾敛,想让他帮自己扎上几针,醒醒神。可那家伙听完就只是笑,不帮忙也就算了,还揶揄他,说什么“他需要的不是银针,而是女人”。

女人……

卫旸攥紧手,薄脆的书页在指尖“簌簌”皱起。

轻浅的冷梅香,随风从元曦身上散来。他由不得趔趄退后,狠下心,想转身走开,离她远一点,再远一点,最好看不见她,也闻不到她身上的女儿香,如此他大概就能恢复正常。

可对上那双清润的眼,他双脚就跟灌了铅似的,如何也挪动不开。

迟疑良久,他终是无声叹了口气,上前接过她手里的笔,敲了下她的额,道:“最后一次。”

声线冰冷无波,仿佛浸过冬夜的月色。

可落笔的手却依稀还在颤抖,在纸上悬停好半晌,都找不准一个好的落点。

第17章 下棋

三月的春光正当明媚,积雪已经化完了,风也温煦柔和,不疾不徐。随意仰头深吸一口气,都是满满的鸟语花香。

午后细碎的日光,被窗下竹帘分割成无数水波般的横影。

卫旸执笔立在桌边写字,俊脸沉在水影后面,别有一种静谧清远。沉榆香从袖笼里散出来,幽幽的,还带着松塔的干燥,经午后的春风煨过,格外沁人心脾。

元曦不由恍惚,过去在这间书房,随他读书习字的画面一幕幕都跃然脑海间。

因她底子实在差,卫旸得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教导,最开始教的,便是她的名字“元曦”。

“元”字倒还好说,笔画少,很容易便学会了,可“曦”字就当真愁煞了她。那么复杂,每回写,她不是少了一撇,就是多了一横,如何也写不明白。后来好不容易把笔画都记清楚了,字形却叫她写得七扭八歪,像间随时都要倾垮的茅草屋。

因为这个,卫旸没少笑话她。

可笑完,他还是会拿起笔,仔细而缓慢地再写一遍给她看。每次都说是“最后一回”,可这最后之后,总还会有无数个最后。

以至于后来她都学会了,还是会故意装作不会,抱着纸过去跟他讨教。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和他多待一会儿,即便什么也不做,光是看他写自己的名字,她心里便说不出的温暖,像是数九寒天晒着了太阳。

她出神间,卫旸已经把四句诗重新又写完一遍。

道了声“好了”,他便拿起书卷,退回到窗边,负手欣赏窗外的风景。余光却从眼尾斜斜逸出,始终未离开过那张书桌。

元曦正低头研究他新写的字,并没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