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22节(1/1)

顾灵道:“一道去吧,有什么事情也要有个照应。”反正也是几步的距离。

楼心月:“听顾家姐姐的。”她姐姐同她说过,在学堂里,如果碰到什么事情来不及找她,可以找顾家姐姐。

年龄最大的顾灵和曾经年龄最大楼心月都这样说,孙美香和钟敏云自然没有意见,所以四人便到了大门前。

孙美香小手拍门:“有人在吗?请问有人在吗?”

没过一会儿,有人来开门了,是吕家管门的婆子。婆子看着眼前的几位小姑娘,她还有些印象,是自家姑娘的同窗,不过这会儿上门却不是时候。“你们有事情吗?”

吕家是杀猪起家的,不似钟家李家这般的镇上乡绅有底蕴,家里的仆人少,吕父辛苦挣的钱自然不乐意给仆人。所以这婆子不仅管着吕家的门,平日里的衣裳要洗、吕家的卫生要打扫。

孙美香道:“我们是吕馨的同窗,今日见吕馨没去私塾,担心吕馨是不是病了,故而过来看看。”

婆子听了便道:“姑娘是病了,着了凉,太太担心传给外人,故而没让她出去,你们回去吧,姑娘这会儿也不会见你们的。”

孙美香听她这样一说,也就没有坚持了:“那行吧,我们回私塾帮她向夫子告个假。”

婆子:“那真是谢谢几位姑娘了。”

顾灵不是单纯的七八岁小姑娘,她对婆子的话是有所怀疑的,如果吕馨只是着凉了,派人去私塾告个假又何妨?

吕家会送吕馨去私塾,可见吕家的当家是疼爱吕馨的,既如此,吕馨出事,当家也会派人去私塾只会一声。而今,并没有吕家人去私塾告假,那么只能说明……吕家的当家出事了。

顾灵并不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尤其是在这皇权统治的时代,再加上顾家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多管闲事早投胎。但是,好歹和吕馨认识一场,又是那么活泼可爱的姑娘,还记得第一天去学堂,自己还坐了吕馨的位置。

顾灵沉思了一下,赶在婆子关门前道:“等一下,你能去帮我向吕馨传个话吗?我前头借了她二两银子什么时候还给我?我家里条件差,她借的时候说这两天就还我的,但是没来私塾,我又着急用钱。”

婆子倒是没有多想,上私塾的姑娘有些体己的银子也正常,二两银子在她看来很多,但是对上的起私塾的人家来说便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姑娘且等着,奴婢去问一问。对了姑娘,请问您怎么称呼?”

顾灵道:“我叫顾灵。”

婆子:“奴婢晓得了,奴婢这就去通传。”

顾灵在问的时候,就一直盯着婆子看,见婆子神情无恙,没有丝毫的为难,她就放心了。吕家的当家应该没事,或者说吕馨应该没事。

吕家中,吕馨的确没事,但是她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了。“梅丫你开门……给我开门……我要见我娘亲,我要见我娘亲……”

吕馨刚吃了午饭,肚子里饱饱的,全身充满了力气,所以把门窗拍的咯咯作响。“梅丫快开门,我要见我娘亲……开门……”

一个小丫头在门口坐着,她为难的劝说:“姑娘,奴婢不敢开门,老爷说了,如果奴婢敢开门,就打断奴婢的腿。”

吕馨大声道:“那你去找我爹爹,就说我肚子疼,我要死了,你快去。”

梅丫:“您这主意今早已经出过了,老爷不信。”

吕馨懊恼极了,但是她也想不出其他好的主意。

正当这时外面想起了声音,梅丫道:“胡大娘,你怎么来了?”

吕馨心急的问:“是爹要放我出去了吗?”

婆子道:“姑娘,门口来了姑娘的几个同窗,见姑娘今早没去私塾有些担心故而来看看。其中有一个叫顾灵的姑娘说,姑娘您欠了她二两银子什么时候还,她急着要用。”

吕馨一听:“我什么时候……”突然,吕馨捂住自己的嘴巴,“那你叫我爹来开门,我去给顾家姐姐还银子,我吕家姑娘如果欠着别人的银子不还,说出去肯定被人笑死,到时候丢的还是我吕家的脸。”

婆子道:“那奴婢去找老爷。”

吕父是个不到三十的男人,可能杀猪都比较高大,因为需要一身力气,所以吕父也长得比较高大。这会儿,吕父正在院子里喝酒。

“老爷……”婆子在门口道:“老爷,姑娘的同窗来了……”她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吕父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从里面拿出二两银子:“拿去还了,至于姑娘就关着,不用理她,也好叫她知道她是吕家人,不是田家人。我吕家的姑娘,心向着田家,再这样下去,我要这个女儿有何用?”

婆子不敢说什么,接了银子就退下了。

顾灵等人在门口等的有些着急,顾灵也怕突然冲出个人说她骗银子。正当顾灵心里焦虑的时候,门开了,婆子从里面出来,恭敬的道:“顾姑娘,这是我家姑娘还您的二两银子,您请收好。”

这下顾灵当真愣住了,婆子就这样把二两银子给她了,事实上并不存在二两银子的事情,那她去问了吕馨吗?“大娘,这事儿同吕馨妹妹说过吗?我就怕你还了我二两银子,吕馨妹妹还不知道,心里惦记着这件事,她如今又在生病,如果再惦记杂七杂八的事情反而会拖累了病。”

婆子道:“姑娘放心,奴婢去问了我家姑娘的,我家姑娘倒是想自己给您送出来,但实在身体使不上力气,所以老爷让奴婢给您送来。”

顾灵一听,再看婆子的表情不似撒谎,心里就有数了。“那谢谢了,明儿我们再来看吕馨妹妹。”

婆子赶忙道:“不扰烦姑娘们明日再过来,等我家姑娘身子好了,再请姑娘们来府上喝茶。”

顾灵明白,婆子这话是拒绝了。

几人从吕家门口离开,就回了学堂,下午还有课业。

一到学堂,孙美香和钟敏云去玩了,楼心月拿着书来到顾灵的身边坐下:“顾家姐姐,吕馨妹妹可是有事?”

顾灵一点都不会怀疑古人的智商,更加不会看轻古人的早熟,她道:“没事的。”看婆子的神情,吕馨没有大问题,如果发生了大事,下人肯定也紧张。吕馨的家长有两位,吕父和吕母,如果姑娘生病,一般是当娘的差人来告假,可是今天没人告假,而且婆子说这二两银子是吕父给的,所以行动不便的人应该是吕母,不然女儿的同窗来了,应该是当家主母差人还给银子才对,而不是男主人。

不过,吕母也不应该是生病,吕母如果生病,吕馨是担心娘亲没来上学,那么也不至于同窗来了也不能见。

综上几点,顾灵推测,母子俩都被限制了自由。但没有大问题,如果问题严重,婆子的神情就不对了。

分析出来,顾灵也就不担心了,人家的家事,她担心什么?担心也没有用。

楼心明听顾灵这样说,也就不问了。

下午的女红课和仪态课结束,顾灵便冲冲忙忙的去找孙美香:“美香……美香……”

孙美香从琴室里出来,她现在在学琴。看到顾灵急冲冲的跑过来,她不由的问:“姐姐可是有急事?”

顾灵道:“有有有,我中午忘记同你说了,我想去你家书斋买书,然后买些大的画纸和颜料。”

孙美香一听,好奇极了:“姐姐想买什么书?买颜料是画画吗?”

顾灵道:“是啊,买颜料是画画。至于书的话,我想买从从三国至今的史书和我国的律法书籍。”

孙美香瞪大了美目:“姐姐,这样的史书我家的书斋是没有的。颜料的话我家也有,不过颜色不全。”

顾灵一愣,难道她高看镇上的书斋了吗?

孙美香接着又笑嘻嘻的挽住顾灵的手:“反正你随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顾灵:“那好。”

两人出了私塾就和楼心月、钟敏云分开了,她们各自回家,顾灵和孙美香去了孙家书斋。

说起来,这是顾灵第二次去孙家书斋,第一次去的时候,那会儿顾奶奶在书斋对面摆摊卖鸡蛋,第二次是去买纸和笔墨,这是第三次。

“爹……爹……”一到书斋的门口,孙美香就叫道,“爹,我来了。”

孙家书斋前面是书斋,后面是院子,还挺大的。孙掌柜从帘子里出来:“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是姑娘,要文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倒是彬彬有礼的,怎么女儿就这么好动呢?

孙美香略了一声:“爹,这是我同窗,要来买书和颜料。”

孙掌柜也注意到了顾灵:“小姑娘,是你啊,原来你和我闺女是同窗,真是缘分。”

孙美香好奇:“爹,你认识顾家姐姐啊?”

顾灵道:“掌柜好。”又对孙美香道,“我之所以进彭家私塾,还是你爹爹介绍的。”

孙美香瞪大了眼睛:“好巧啊……”

孙掌柜笑了笑:“小姑娘要买什么书?要买什么颜料?”

顾灵:“我想买历代各朝的史书,象国的律法书籍,以及所有的颜料。”虽然说是所有的颜料,但是古代的颜料不全,颜色也少,因为古代的颜料基本都是来自于花的,花中的花瓣和花蕊,花的颜色有限,所以古代的颜料也有限。故而想要不同的颜色,还需要自己调。顾灵学了十几年的美术,调色倒不是问题。但是,作为学了十几年美术的人,买颜料的时候,她自然是喜欢把所有的颜色都买齐全了。

再加上现在她也买得起颜料,所以就想买齐全了。

孙掌柜苦笑:“姑娘,历代各朝的史书你得去县城的书斋,我这里的史书也是不齐全的,就那几本摆设一下,我就不拿出来了,关于象国的律法书籍倒是有,也是全的,不过是学生的手抄本,不知道你介意不介意?”

顾灵自然不介意手抄本的:“能让我看看字吗?”

说到字,孙掌柜倒是非常自信的:“这手抄本是你们私塾里一名叫朱策的学子送来的,据我儿子说,这名朱学子还是你们私塾有名的才子,不过他手抄的书我这里也就这么一套。”

顾灵听了心头一动,不亏是男主,手抄律法书籍恐怕也不是为挣钱,对打算走官场的人来说,熟知律法很有好处。将来的首辅,如果没有底气,哪里能那么容易当首辅?顾灵翻开了一下,象国律法一套有四本。“掌柜,这一套多少钱?”

孙掌柜道:“就收你二十两银子。”

顾灵听了,差点没把自己吓倒。天啊,她没有二十两银子,她身上只有昨天在市井买东西剩下的几百文钱,是梁姐姐给她的勇气来这里买书的吗?“掌柜的,我奶奶去乡下了了,我手中没有二十两银子,你能把书留着,等我几天吗?或者……我先押二两银子在你这里。”这二两银子还是今天从吕家拿出来的,改天吕馨回到私塾了,得还回去的。顾灵觉得好丢脸。

孙掌柜笑着摆摆手:“不用押金,书我给你留着。姑娘放心,这书其实在镇上不好卖,我也是放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如果再没有人要,我就当压箱底的宝了,你既然要,我一定给留着。”

顾灵想说,等朱策高中,成了首辅,这部他手抄的律法,极有可能是唯一的一部,将来还真是可以传家的宝。

想到这里,顾灵又看了那几本书一眼。

象国的律法书籍统称为《象国律》,袭五代的律法,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格式。

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1《象国律》是根据五代的律、令、格、式修正而来,且再精简归纳指定,分八篇,共三百零二条。不过和五代律法不同的是,《象国律》中,专门有对妇女的法律保护。比如,妇女可以立女户,女子经父母同意,并在有字据(物证)、人证的前提下,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

不过,就算有这条律法,象国开国一百多年了,也很少出现父母把家产传给女儿的。

买《象国律》的银子不够,各朝各代的史书也不用想了,那么:“掌柜,您这里这么大的画纸有吗?”顾灵比划了一下。

孙掌柜:“这个倒是有,这个是按张买的,五十文一张,姑娘要吗?”

顾灵:“……给我十张吧。”她也就买得起十张了。

买了十张画纸,顾灵就和孙美香告别回家了,刚出门,一个年轻的少年和她擦肩而过。少年停下脚步,不由的朝她看了一眼。

“哥哥,你回来了。”孙美香高兴的上前。

孙学文对妹妹笑了笑:“今日学堂有些事情,所以耽搁了,你这一天在学堂可好?”

孙美香高高兴兴的道:“我每天都好呢,每次夫子教过的字,我没记住的,下课后问顾家姐姐,顾家姐姐会教我。我告诉你哦,顾家姐姐可厉害了,夫子教过的东西,她马上就能记住,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了,比……比你口中的你们男子私塾的那个才子还要厉害呢。”

说起这个,孙美香又叫了声:“啊呀,你今日就是回来的太晚了,不然方才顾家姐姐在这里买东西,还能介绍你们认识呢。”

孙学文想起那个抱着大画纸的粉衣少女:“是刚才出去的那个?”

“是啊。”孙美香又指了指自己书包上挂着的兔子挂件,“这也是顾家姐姐送于我的,好看吧?”

孙学文看着肥嘟嘟的长耳兔,很想赞一句好看,但是忍了又忍,还是道:“兔子太肥、耳朵太长,极其不匀称。”

孙美香听了,跺了一下脚:“不跟你说了,你就是个呆子,哼。”她气呼呼的跑进了后院。

孙学文:“……”摇摇头,他说实话也错了吗?为什么姑娘家都不喜欢听实话?

顾灵到了家门口的那条巷子,看见杜嬷嬷在门口张望,她顿时叫道:“杜嬷嬷……”

杜嬷嬷也见到了顾灵,她赶忙上前:“姑娘,你今天怎么来的稍晚了?可有发生什么事情吗?”老太太不在,如果姑娘有个万一,她可会被老太太扒了皮的。而且,顾家人口简单,在顾家也顺顺心心的,即便吃的没有州长家好,但是杜嬷嬷也喜欢在顾家的日子,实在是一点烦心事都没有。

当然了,她在顾家也没有月例。

大概在老百姓家,像她这样的死契下人都是不给月例的,也只有在官宦之家才给月例。

顾奶奶也是这样想的,死契的下人就是他们家的人,给一口饭吃就够了。不过,杜嬷嬷也不在意,毕竟以顾家的情况要给她月例,也实在不太可能。

顾灵道:“让嬷嬷挂心了,是灵儿没有考虑仔细,今日突然心血来潮便去了书斋,原是想买各朝历代的史书和《象国律》的,哪里知道我买不起。这不,买了几张画纸,打算再做几副画试试。”

杜嬷嬷倒是有些意外顾灵会对这种书籍有兴趣,不由的多问了一嘴:“姑娘怎么会想到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