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21节(1/1)

顾兰回过神:“灵儿,这是朱芙妹妹,我们听说你的画卖了大价钱,所以过来看看,想知道是怎样的好画,不知道能否给我们欣赏一下。”

顾灵一听朱芙的名字便知道了:“朱姑娘好,你是朱家姐夫的妹妹吗?”

朱芙忙点点头:“是的,朱策是我哥哥,算起来我们也是亲戚呢,今日上门叨扰了,不知顾姑娘可否让我们观画?”

顾兰听到顾灵唤朱策姐夫,也有一些不自在。

顾灵笑道:“不叨扰不叨扰,我一个人在家里也没事儿做呢。只不过原来的画已经卖掉了,我现在倒是能画得出来,可是家中没有纸和笔墨。”

朱芙道:“这简单,我家中有纸和笔墨,不知道顾姑娘可愿意前往一画?”

顾灵:“好呀。”说着,又朝里面喊了一声,“奶奶,娘,我去朱家妹妹家坐一会儿。”

顾奶奶在厨房里和杜嬷嬷聊天,听到顾灵的声音应了声:“哎。”

屈氏正迫不及待的做衣服呢,哪管顾灵去哪里。再说了,农村里的姑娘都是自个儿自动的,没有那么多规矩。“去吧去吧,别玩的忘了回镇上的时辰。”

于是,一行三人便去了朱家。

“顾姑娘,你怎么突然想到去上学了?”路上,朱芙好奇的问。

顾兰也惦记着这件事,但是要她放下脸问顾灵,她又不愿意,此刻听到朱芙问了,她不由仔细的听着。

顾灵虽然没想到朱芙会问这个,不过她随口就说了老太太当时骗家人的借口,她半是娇嗔半是埋怨道:“这事儿还是奶奶乱听道士的话引起的。”

顾兰心里头好奇,这关道士什么事情?

朱芙也一脸好奇的看着顾灵。

顾灵道:“这得从我们分家的第二日说起,那日奶奶带着我去镇上医馆看脑袋,我们到了镇上,有个道士迎了上来,便说我是什么女状元下凡的,虽然走不了科举的路子,但是如果去私塾念书,将来定然有所成就。”

“不会是道士和私塾连起来骗人吧?”朱芙道。

顾兰也有此想法。

顾灵又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奶奶很相信道士,当下便带着我去彭举人家的女子私塾报名了。哎……我也没有办法。”

顾兰心想,奶奶的想法一出一出的,顾家中谁也左右不了。如果是这样,顾灵去私塾念书倒也是说得通了,毕竟在奶奶心里,顾灵一直是珍宝,说她是天上女状元下凡,奶奶肯定是信的。

顾奶奶的确会信。

朱芙一听:“如果是彭举人的私塾,那定然不会和道士连起来骗人。我哥哥说过,彭举人的私塾是镇上最好的私塾,就是拿到县城去比,也是顶顶好的,除了县学里,别的私塾还比不上。”

顾灵笑道:“朱姑娘说的有理,我也是去了私塾之后,接触了很多同窗,还有夫子和先生,才觉得私塾很有趣,夫子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说到这里,她突然上前几步,在顾兰面前站定,把顾兰弄的一愣时,她行了一个标准的歉礼,“兰姐姐,妹妹往年性子憨,不懂庶事,故而不知奶奶偏宠我,却待兰姐姐、小兰和二兰妹妹极为苛刻这件事,会伤害到你们。

而今妹妹进了私塾得夫子教育才知道,这件事对你们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伤害可能一时愈合不了。然而奶奶年级已大了,性格也左了,怕是改不了了,但妹妹会时时约束她、提醒她。妹妹在此,郑重代替奶奶向姐姐道歉,往后妹妹也欠下姐姐这个人情,还请姐姐不要怪奶奶。”

顾灵起先是没有想到这步的,多亏了朱芙提起,她才突然想到。不管怎么说,这辈子她是顾灵,想要缓和和顾兰的关系,第一步都该是她走出的。她走出了,顾兰如果还不放下,不管什么手段,她都接,到时她不会留情。

“兰姐姐,对不起。”顾灵道。原主的确欠顾兰一句对不起。

顾兰看着顾灵,此时此刻的她,已经泪流满面了。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一心带着仇恨而来,这辈子不想和顾家善终。可是,在听到顾灵的这些话时,满腔的委屈突然有了发泄的地方。

重生以来,即便对着她娘,她都只想大声的指责,她哭不出来,唯独顾灵的这些话,这句对不起,让她哭的不能自己。

“兰姐姐,你……你可别哭啊……你看,大家都看着我们呢。”朱芙有些束手无措的道。对于顾家的一切情况,她也是不怎么清楚的。不过顾奶奶偏宠顾灵,是整个村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大家的眼中,顾奶奶也没顾兰三姐妹啊,因为别人家的丫头也都是这样在干活的。

自然,因为这会儿还没发生顾奶奶因为高价聘礼把大房三姐妹许人的事情,而今她不过是让丫头片子养猪喂鸡,谁家都是这样对丫头片子的,所以别人也不觉得什么。

顾兰用帕子把眼泪擦干:“我……我只是突然有些感动,也不知道怎么了,我没事。”她声音有些沙哑。

可朱芙见她的样子,也不像没事:“那我们还去看画吗?”

顾兰想了想:“那下次吧。”她现在心里头一团糟,当真没心思再看画了。

朱芙有些惋惜:“那好吧。顾姑娘,下次你回来了,咱们再来看画。”

顾灵道:“好。那……我先回去了。”

三人分开走,顾灵回了顾家,朱芙回了朱家,顾兰也朝着自己家走。走了一会儿,她又回头看向顾灵的背影,她沉思了一下,突然朝着顾灵跑去:“顾……顾灵……”她叫住了顾灵。

顾灵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顾兰:“兰姐姐?”

“所以后面重新分家了,奶奶分了我们一头猪,分了我们十两银子,也是你劝的她吗?”顾兰问。

顾灵点头:“嗯,夫子说了,做人要公平,不能一味的享受,而不付出。兄弟姐妹之间,也要懂得关心爱护,我们是姐妹,我爹和大伯是兄弟,所以不能什么都给我们。对了兰姐姐,还没恭喜你和朱家姐夫定亲,待你们结婚的时候,妹妹多画几幅画卖钱,一定给你添一份大大的嫁妆,嫁妆可是女人的底气。姐姐,提前祝你寻得如意郎君,祝你们幸福。”

顾兰就知道以奶奶的性格,是不可能重新再分家的,是不可能给他们一头猪和和十两银子的,原来一切是顾灵的主意。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原来是顾灵的主意。顾兰忍不住的想,如果上辈子,她早点反抗,早点牵连顾灵,顾灵再去镇上的医馆,然后碰到道士,被道士说服去私塾……那么一切,是不是会像这辈子一样,家里痛痛快快的分家,他们也能分到一头猪、十两银子,然后开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到底是奶奶偏宠错了?顾灵受利错了?还是他们……不懂反抗错了?

顾兰低着头,没有再说话,自己默默的走开了。可不管是哪一方错了,至少她明白了,这辈子,是因为她的反抗,所以才走向一条不同的路。所以,自己要反抗,自己要立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申时四刻(四点),顾灵和杜嬷嬷吃了晚饭,就回镇上了,因为没有牛车了,所以还是走路回去的。不过这会儿天亮,而且从桃水村到镇上,也就大半个时辰的路,走走也快的。

第二天,顾灵就去了私塾。

如果说在最初,私塾对于顾灵来说,是识字的一个借口,进而再成为挣钱的一个借口。那么现在,私塾对于顾灵来说,是交友的一个地方。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朋友多了,总是没坏处的。

钱夫子:“今天是三百千的最后一堂课了……”书房里,只有钱夫子和顾灵两个人,“顾灵,你的天赋很好,自觉性也很高,尤其是记忆力特别好,可惜女子不能考科举。往后,你可有什么打算?”

“打算?”顾灵当然有打算了,她穿书时只定了三个目标,私塾、挣钱、找对象。现在两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她现在就想找对象了。她今年十三岁,过了年就十四岁了,在十六岁时必须定亲,所以这两年多里,她就想好好的观察男子,找个靠谱的人把亲事定下。

实在不行的话,买个童养夫,这样对方等于是上门女婿了,她也不用出嫁到时候为婆媳关系烦恼。

但是,这样的话能同夫子说吗?

“怎么?你有其他的打算?”钱夫子问。

顾灵直爽道:“夫子,我今年十三岁了,再过三年就必须要定亲了,我想利用三年的时间好好的找个对象,免得到时候两眼一抹黑的成亲,连对方的性格品行都不知道。”

钱夫子:“……”还以为她会说出大志向的话,结果……

顾灵又憨厚的一笑:“夫子如果有好的男子,也可介绍给我认识,有夫子把关,我才放心呢。”

“你个丫头,才十三岁,倒是急切想成亲了,真是不知羞。”钱夫子没好气的笑骂了一句。

顾灵才不知羞呢,她分析的头头是道:“夫子有所不知,我早早寻好未婚夫,早早定亲,才不会叫自己将来后悔,嫁人自然要嫁如意郎君,不然等着被指婚,那是我不喜之人怎么办?”

钱夫子竟被说的无言以对:“那你倒是说说,你想要寻怎样的如意郎君?”她本也不是思想顽固的人,见顾灵性格活泼,也不由的和她说起了几句。如同母女般,母亲也会问女儿,想要寻怎样的如意郎君。

顾灵见状,赶忙道:“如果我说,我的如意郎君要骑着白马来接我,夫子会不会觉得我在做梦?”

钱夫子如果是现代人,肯定回她一句,我觉得你在吃屁。所以,她又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顾灵又笑道:“夫子莫生气,我希望我将来要嫁的那个人,家中人口简单,是个孤儿也好。身高五尺七,体格壮实,我不爱文人咬文嚼字的,最好会点功夫,免得碰到人贩子追几步就没了力气。还不许他重男轻女,不然就是看不起我。”

钱夫子:“……”她觉得她这个学生在做白日梦,别的且不谈,她一个身高四尺七的要找身高五尺七的?钱夫子挥挥手,“你可以整理整理出去了,三百千已学完,回头去学堂里和其他同窗一同上课吧。”

顾灵行了个礼:“是,夫子。”

顾灵也没什么东西,就几本书和笔墨,整理好,抱在怀中,高高兴兴的出去了。只不过,才走到门口,她愣住了。

只见门口的墙壁上靠着一个身材高挑的男子,他身着一身黑色的劲装,袖口处一条金色的丝线勾勒着祥云。男子太高了,顾灵须抬头才能看清对方的长相。

顾灵眼睛一亮,这哥儿们长得真好看。一张俊美的脸,长得如此文雅,若是换上一身白衣,这气质才端庄。可此人却穿的一身黑衣,和他气质极其矛盾。

男子挑了挑眉,他有一双温柔含笑的眼睛,非常的明亮。

噗嗤……男人发出一阵愉悦的笑声,然后越过顾灵,走进了书房。

顾灵后退几步,朝着书房里看了看,然后又跑了。

钱夫子道:“等久了?”

男子行了礼:“见过姨母,不久,不过是……从那五尺七还是四尺七开始的。”说着,又是噗嗤一声笑了。

钱夫子哼了声:“别笑,姑娘家的事情也是你能随口拿来说的?”

男子赶忙道:“怎会,也就这会儿多一嘴,小姑娘很有想法。”

钱夫子也知道他不会到处说,自己的外甥,她还不了解吗?“你怎么来这偏僻之地了?是他们……”

男子一派轻松道:“我自请出宗了,往后那边的事情也同我无关了。”

钱夫子猛地站起:“你……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

男子:“我打算去边关,我想要荣誉和功勋,自己去挣……那一家……我也看不上。”

短短一句话,可是钱夫子知道,他必然心死了。

钱夫子脸色一沉:“都是你娘害了你,她倒是好,一死百了,却逼得你……”钱夫子没继续说了,毕竟那是她姐姐。“说起来你今年也十七了,明年就十八了,婚事有何打算?”

……

顾灵回到学堂上,孙美香几人见她来了,热情的招呼。“顾家姐姐,你可算回来了。”

顾灵看了一圈:“怎么没见吕馨啊?她今天没来学堂?”

第31章 二合一

孙美香听顾灵问起, 也很是不解道:“我们也不知道,早上便没见吕妹妹的身影了,也不见她的丫环来告个假,往日里吕妹妹身子不舒服, 或者有事情, 她的丫环都会来告假,所以咱们打算午饭后去瞧瞧, 姐姐要一道去吗?”

顾灵道:“自然去的。”

于是, 顾灵和三个小伙伴约好了。

因为中午要去看吕馨,所以她们吃午饭的时候, 比往日的速度快了些。一吃好午饭, 四个人便出了私塾。往日里这些小姑娘上学下学都是有丫环仆人跟着的,今日临时决定去的吕馨家, 中午也没和送饭的下人说,所以也就没有人跟着了。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的,她们又是好几个人结拜同行,而且镇上的治安也没那么差。

吕馨家在镇上有独立的二进院子, 她爹是屠夫,别看是卖肉的, 但是很挣钱。在古代, 屠夫是个复杂的职业, 虽然是平民,但是屠夫属于商人, 所以很多文人是瞧不上屠夫的, 就像他们瞧不上商人一样。

其实这种瞧不上挺矛盾的,你瞧不上屠夫,却要买他的肉吃, 你瞧不上商人,却要去他的酒楼里吃饭请客,这古代的双标就是恶习。

文人之所以瞧不起屠夫,不仅仅是因为屠夫杀猪,造的杀孽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孟子有言:君子远庖厨。孔孟之道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

不过,屠夫和商人在平民中却又有些地位的。商人有钱,屠夫力气大。有钱和力气大相当于本事大,平民一向敬重本事大的人。

不过,象国的律法是允许商人、屠夫的后代科举的。连女子私塾都存在了,这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吕家祖上是屠夫,到了吕父这一代,吕父已经不做屠夫了,他收了几个徒弟,自己只管去乡下收猪,杀猪卖肉的事情交给了徒弟。吕父收的猪不仅仅是在镇上卖,还去县城里卖,他下乡收猪的时候还会收野味,因为乡下人和他也熟悉,所以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不过,就算吕父不杀猪了,但是猪肉摊还在,吕家在别人眼里,还是屠夫家。退一步说,就算杀猪摊不在了,吕家祖祖辈辈都是在这镇上的,祖辈都是杀猪的,人家说起吕家,也改不了屠夫家这口头禅。

那么,吕太太是秀才的女儿,秀才怎么会允许她嫁给自己看不起的屠夫呢?

一行四人,到了吕家。

家中大门紧闭,看上去让人有些担心。

性格活泼的孙美香道:“我去敲门,你们在此处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