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竟然暗恋我 第12节(1/1)

“太后恕罪,”赵明锦一把将手从他手中抽出,起身上前两步,行了武将的跪拜大礼,“谢少尹长女乃末将密友,末将回京后听闻她平白受辱,心中不忿,故而才去调查此案。闲王此来,也是因为末将央求,望太后莫要误会。”

话音刚落,禅房外突然响起几道雷鸣之声,轰隆隆的声响在一片静寂的禅房内,更显得震颤人心。

叶濯紧跟着站到她身侧:“母后……”

“闲王,”太后打断他,“今日晨起,本宫落了一本经书在正殿,你且过去将它取回来。”

见他不动,赵明锦偷偷地给他使眼色:还不快走?

自从认识叶濯,她还是第一次见他这副模样。

脸上的温润与笑意皆已不见,只剩疏淡与冷漠留在眼角眉梢,在暗淡无光的禅房内,显得莫名凉薄。

叶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薄唇微动,说的是——莫要莽撞。

见赵明锦点了头,他才道:“儿臣这就去。”叶濯离开后,太后屏退了身侧的老嬷嬷,禅房内只剩下她们二人。

一阵急雨落下。

“胜宁将军,”太后就在这时开了口,“抬起头来。”

赵明锦坦荡抬头,直视太后。

四目相接,她清楚地看到太后眸光一颤,随即陡然亮了起来。

啪的一声,太后手中佛珠掉在地上,她没有捡,而是猛地起身走到赵明锦面前,低头仔仔细细地看她。

这种打量与方才的审视全然不同,赵明锦只觉太后的目光很是怪异,像是恨不能钻进她的皮肤内,将她的骨头也好好看一看似的。

“你……”声音也是轻颤的。

赵明锦不明所以的与她对视,整个禅房中只剩下雨丝打在门板和轩窗上的声响。

太后不说话也不动作,只怔怔地看着她,又恍似透过她在看其他的什么。这莫名的对视一直持续到叶濯取了经书回来,才终于被打断。

“起身罢。”

赵明锦应声站起来:“谢太后。”

禅房外雨势颇大,叶濯已从头发湿到脚踝,衣摆下的水珠滴落在地,在他脚边汇成浅浅一汪。

赵明锦抬头看他,他发丝上亦有水珠滴滴答答落下,顺着他白皙修长的颈项滑落到衣领中,竟然丝毫不显狼狈,那种清透如琉璃般的感触,让她忘了移开眼。

“方才你说,是为查谢如玉一案而来?”

赵明锦没应,叶濯垂眸,只见她正呆呆的望着自己,眉眼不由舒展开来:“阿锦。”

“啊?”赵明锦这才回神,“是,回太后,如玉昏迷之前,只记得那人燃了安神香,不知太后的安神香是否被盗。”

“被偷倒不会,不过前些日子,本宫将安神香送了十支出去。”

“敢问是送给了何人?”

太后没说,只盯着她看了好半晌,最后笑出声来:“连母后都不唤了,就因为本宫责骂了闲王一句便记仇了?”

赵明锦:“……”

“这护短的性子,倒和闲王一模一样。”

皇室中人的想法怎么都这么跳脱,赵明锦笑的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

太后三言两语把安神香的去处告诉了他二人,又拉着赵明锦说了好一阵的话,天色渐晚,叶濯起身告辞,赵明锦也跟着站起来。

“案子闲王去查就是,明锦不急着回去,留在寺内陪母后多住些时日。”

果然被叶濯说着了!

赵明锦求救似的看叶濯,叶濯勾唇笑起:“母后,儿臣虽与阿锦成亲三载,但三年前新婚夜阿锦就被派往了边关,近些日子才归来,儿臣……”

他停在这里不再往下说,只是低头无声一笑,神色古怪,总之赵明锦是没看明白。

太后却是明白的:“行了,若真留下明锦,还成本宫扰了你们的新婚燕尔,回吧。”

顿了顿,她又看向赵明锦:“若闲王待你不好,就同母后说,母后替你教训他!”

“……王爷待明锦极好。”

与太后相处半日,简直比打半年仗都累。回去的路上,赵明锦瘫坐在马车里,连话都不想说一句。

身子随着马车行进而轻微晃动,车内烛光摇曳,在叶濯身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剪影。

他的衣袍淋湿了,住持也不知从哪儿找了件青灰色衣袍给他,倒也合身。

佛家向来讲求慈悲为怀,万法皆空,叶濯不笑时,神色淡然疏静,再配上这件衣袍,颇有些超然物外的俊雅飘逸,与平日里清贵的气质相似,又有些不同。

总之,带了种别样勾人的气势。

赵明锦不由想,好在叶濯是王爷,女子们就是喜欢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凑到他跟前,只能远远含羞带怯的看两眼。若他是个和尚,那福云寺的门槛肯定早就被踏平了。

脑海中想象着那种情景,不由轻笑了一声。

“笑什么。”

“没什么,”她清咳一声,“就是之前季二总说什么人靠衣装,他说得可不对,王爷就算穿件灰袍,那也是与众不同的。”

叶濯眉梢一挑,从她强忍着笑的模样就能看出来,她想的绝对不是这个。

“本王是为了谁才穿成这样的?”

“为了我为了我,”赵明锦拱手,“辛苦王爷了。”

叶濯睨她一眼,四目相接,赵明锦朗声大笑起来,见她这模样,他也忍不住弯了唇角。

笑过之后,又说回正事:“太后说赏了十支香给安庆郡主,留作她大婚之日燃在房里,安庆郡主是要同谁成婚?”

“苏展。”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是在叶濯写给她的名簿上看到过。

“鸿胪寺的官员?”

“算是。”

“他既知晓安神香的存在,又是安庆郡主的未婚夫君,而四盒安神香中,只有安庆郡主那十支不知用在了何处,”她一脸严肃认真的分析,“郡主一介女流,自是不能做那种事,所以她那未婚夫君有很大的嫌疑。”

“你想怎么做。”

“有两个法子可行,”她竖起一根手指,“迂回些的,就是我明日去拜会安庆郡主,看看那十支安神香是不是还在;粗暴些的,”她又伸出第二根手指来,“我让季二齐三将人打晕扛过来,扒了他衣服瞧瞧,看小腹那里有没有簪子刺出来的伤疤。”

叶濯:“……”

“我喜欢简单粗暴的,王爷意下如何?”

古往今来,敢当着自己夫君的面说去扒旁的男子衣衫的,怕也只有他家这一位了。

叶濯淡声提醒:“劫持朝廷命官,赵将军是想进去和李校尉作伴了。”

赵明锦:“……”

第13章 、012

翌日一早,景毅奉叶濯之命,带赵明锦去石林见一个人。尚没见到人,得意洋洋的声音先传了出来。

“满朝文武谁人不知,王爷府邸可是从不允许外人进的,今日我不仅进来了,还是王爷亲自邀请。明日我将这事说出去,定能羡慕死那些老古板!”

转过假山,赵明锦看到了说话之人。

是个大约二十不到的少年,眉目秀朗,五官精致,着了件纹绣繁密的宝蓝锦衣,腰间坠了两枚白玉佩,还有几个荷包玉坠,瞧着颇有几分市井纨绔子弟的模样。

那少年端详了她片刻,哎呀一声:“这般英姿飒爽又清丽无双之人,我南渊上上下下也就只有一位,胜宁将军,王妃娘娘是不是?”

“好眼力,”赵明锦夸了一句,偏头看叶濯,“这是……”

叶濯示意她过来坐,顺手斟了茶给她:“刑部侍郎高邑的小公子,高齐。”

“就是陪如玉京郊踏青,刺激了李督元的那个?”

“王妃娘娘,这事可真不怪我,”高齐声色爽朗,“我与如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们堆雪人玩泥巴的时候,李督元还不知在哪个山沟沟里呢。”

“你喜欢如玉?”

“我若喜欢她,如今儿子都满地跑了,还能有李督元什么事,”他将嘴一撇,“我待她同亲姐,没半点非分之想。那日她约我去京郊踏青,我自然就去了,谁知道莫名卷入一场没有烟火的战争。”

赵明锦和叶濯对视一眼,看清了彼此眼中的无奈。

“我之前不认识李校尉,是如玉唤了他一声我才回过神,还没等我说什么,如玉就把一块水晶石塞了出去,那水晶石当场就碎成三半,我瞧着李校尉的心碎的更惨,怪可怜的哟。”

赵明锦忍不住扶额,叶濯在一旁道:“说正事。”

高齐哦了一声,语气蓦地收敛了:“如玉的事我大概知晓一些,也查了几日,可后来不知怎么了,她神色慌张的告诉我不许再查。我也知这事查下去于她无益,后来就罢手了。”

“可查到什么?”

他摇头:“不能大张旗鼓的去问,安神香的线索我又查不了,只能暗中与谢府周围的贩夫走卒打听。他们出摊时,没见到有人去过谢府后门的小巷。”

如玉曾说,她用簪子刺伤那人后就想逃,可是又被拽了回去,头嗑在桌角晕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已是在自己的闺房。她问过丫鬟,丫鬟道是清早下人们打开后门去倒夜香,在后门口发现她的。

那时她衣衫不整,一看就是出了事,下人门先将她抬进门,然后去找了管家,管家又禀了老爷和夫人。

“这么说来,如玉是很早就被送回去了,”赵明锦心头的希望又燃起了些,“我去……”

见叶濯有意无意地瞥了她一眼,她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我去见见安庆郡主。”

高齐蓦地蹿起老高:“今日不仅进了王府,还能坐王府的马车,王妃娘娘,我去门口等您了!”

“……他怎么比季二还夸张,再说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一直是这个脾性,”叶濯看向赵明锦,笑的温然,“高邑在刑部任职时,他年岁虽小,但心思极细,帮着破过几桩案子,高邑能升为刑部侍郎,亦有他的功劳。”

“果然人不可貌相。”

“今日让他随你前去,问案的事也让他去做。”

赵明锦愣了下,想起昨日回程的马车上,他也不说自己的想法,还拿吃牢饭威胁她,谈到后来颇有些不欢而散的意思,她还以为……他不会出手相助了。

“怎么了?”

“没什么,”赵明锦翘起一边嘴角,仰头往外走,“原来王爷喜欢迂回的法子,我记下了。”

闲王府门外,高齐与景毅各牵着匹马等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