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34节(1/1)

“至于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李潇潇说完这些之后,最后下了个总结:“老师,在学校里增设配音专业,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陆星辉耐心地听完,然后说:“有一点你想错了。孙厂长确实很想把制片厂带出成绩,但他不会将这个专业毕业的人都视作制片厂的资源。”

“我们厂没几个能讲课的,只从我们厂里调,有的人不会讲课,只能误人子弟。如果是这样,这专业还不如不如开。”

他看着李潇潇,说:“有些想法不该代入学校里。”

在李潇潇的印象中,孙哲绎确实是一个敬业的人。但是,敬业和想要做出成绩,这二者并不矛盾。

如果沪市新制片厂跟戏剧学院联合办学,制片厂会更加耀眼。

配音跟表演的基础是相通的,如果她的提议被通过,办学采用的是先读大专业基础课程,后续分出配音专业和表演专业,那距离现在至少还有一年时间。

而这一年时间,已经足够编写教材了,当然也足够让他们厂里的配音演员,练习如何授课,往授课老师的方向靠。

现在陆星辉这么说,是觉得增设专业可行,但不认同她将这个专业列为沪市新制片厂的人才储备池的想法。

李潇潇马上说:“老师您说得对,是我的思想有偏颇了。”

陆星辉皱了皱眉,看着她,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把这个话题揭过了。

“你刚才说的增设专业的问题……”他接着之前的话说,“我都了解了,会跟厂长那边提一下的,如果厂长不同意也没办法了。”

话是这么说,但李潇潇相信他能说服厂长的。

而且,如果孙厂长不同意,她只能私下联系周冬阳了,总之这个专业,肯定是要成功被开设的。

她点了点头,发自内心地感谢陆星辉:“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陆星辉摆摆手,让她赶紧回学校。

李潇潇回到学校后,也没有闲着,收拾完床铺后,就一直在书桌前写东西。

她和其他室友已经互相认识过了,室友们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跟偶像在一个寝室,收到不少其他寝室羡慕嫉妒的目光。

尽管大家都很想跟李潇潇说话聊天,但见她这架势,都不敢打扰她了。

开学典礼之后就是军训,临开始的前一晚,学生们都去打听了一下,得知教官是从宁城军区里调过来的精兵,听说为人非常严厉,大家心里的有点发怵——这军训得持续一个月呢!

结果第二天,所有人都提前到场,然后都看到了那位教官。

那是个二十来岁的短发女兵,不苟言笑,目光锐利,看向学生们的目光,就像在看一群菜地里的小白菜。

忽然,她的目光一顿,大步朝女学生的人堆里走去。

所有人纷纷让路,然后就看见那女兵停在了李潇潇跟前,昂首挺胸地敬了个军礼:“班长!”

众人:??

李潇潇原本还在争分夺秒地拿着小本本记东西,冷不防旁边有人这么响亮地喊了一声,也被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眼前的绿军装女兵,不由得一愣:“陈君?”

她回过神来,立正回了个礼。她随后又放下手,笑了笑,说:“我退伍啦,已经不是你的班长了。军训的教官不都是宁城军区调过来的么,你调到宁城军区了?”

陈君也笑了笑,顿时脸上如冰山化雪,四周的学生鸦雀无声,看得一愣一愣的。

教官……喊李潇潇同志为班长?

“是的……”陈君回答说,“去年调过来的。”

她看着李潇潇,脸上仍是充满尊敬:“您在新兵连教我的技巧,我一直受用至今。您永远都是我的班长。”

李潇潇曾经在光州军区带过一期新兵,陈君正是其中一员。

当时李潇潇教她的兵要学会取长补短,陈君即使从新兵连顺利毕业之后,也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

陈君说得十分郑重,眼里是实实在在的感激,这样李潇潇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到集合时间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陈君又恢复成之前的冰山模式,正式开展地狱式军训。

大学军训比起部队新兵连训练,简直是小菜一碟。李潇潇毕竟当了几年兵,退伍之后也有保持锻炼的习惯,所以这军训过得非常轻松。

然而,其他学生则在心里叫苦不迭,没几天下来就跟蔫了的小白菜一样。

原本不少男同学在开始之前,都摩拳擦掌想要在李潇潇面前表现一番,结果李潇潇看着长得柔弱无辜,站起军姿比谁都标准,跑起来比谁都快,耍起军体拳虎虎生威,让男生们都无地自容。

最神奇的是,一个月下来,所有人都晒黑了,唯独李潇潇仍雪白如初,仿佛参加了个假军训。

很多人原本以为,跟李潇潇同志一个学校,可以有机会认识到她除舞台之外的另一面,看到神坛之外的地方,离她更近一点,看到一个真实的她。

结果,他们都觉得,近距离见识到她的强悍之后,自己离她更远了……

在李潇潇军训期间,陆星辉已经和孙哲绎交谈完了,孙哲绎也表示支持学校增设配音专业。她将消息转告给杨思,杨思汇报给校方,

校方与制片厂联系,敲定了李潇潇留校授课的事情。随后校方又联系了教育部,就这件事情做了个简单的咨询,表示希望教育部与文化部那边沟通,从全国征调优秀配音演员,作为新专业的授课老师。

这是一项创举,京市那边表示大力支持,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自此,李潇潇以学生的身份进行授课,只需要通过所有学生应参加的考核与考试,就可以顺利毕业。同时,她开始着手配音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教材编写。

这样一来,李潇潇也不用住校了,直接往返于学校和制片厂之间,晚上依然回制片厂的宿舍睡觉。

军训也是学生考核一环,所以李潇潇完整地参加了军训。

在这期间,她还录完了《山打根8号》。自从十年凛冬之后,所有电影都需要经过重新审核,如果没有问题,即可安排上映。

就是在这个时候,《魂断蓝桥》《山打根8号》等译制片都通过了审核,只等确定上院线的日期,所有百姓就可以在电影院看到这些曾经不让公映的影片。

内参片转为公映片,这意味着配音界的巅峰时期即将来临,李潇潇既兴奋又紧张,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再长出六只手,变成八爪鱼同时干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潇潇每天除了工作和给重锋打电话之外,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

一开始梁丹还会问一下她关于顾天泽的喜好,让她给自己出主意。

而顾天泽也打过一次电话给她,问她梁丹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李潇潇在忙碌之余感叹,这两位终于要双向奔赴了!

然而,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梁丹跟她打听顾天泽的次数少了,直至没有。等她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梁丹已经在躲着她了。

李潇潇不是在学校授课,就是在制片厂录音,周围都有工友,梁丹还特意避开她,让她想找机会跟梁丹说一下话都不行。

她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在一次录音之后直接喊住了她:“梁丹师姐,我有事情找你。”

梁丹像是被捏住了后颈的猫儿一样,脸上变得十分不自在,开始推脱说:“我待会儿还有其他事……”

“那我现在直接问了……”李潇潇不给她退路,干脆说,“你和顾——”

“哎哎哎有空有空!”梁丹一听到“顾”字,马上急了,“潇潇,咱们待会儿再说,好不?”

李潇潇点点头:“行。”

等到下午下班之后,李潇潇直接站起来,就等着梁丹了。

梁丹见她两手空空,讪讪地说:“潇潇,你不用收拾一下啊?”

“不用……”李潇潇说,“待会儿还得回来加班。”

梁丹一脸没底气的模样,弱弱地应了一声:“好、好吧,你也别太拼了,注意点儿身体啊。”

“我知道的。”李潇潇看着她,心里已经腾起一丝怀疑,“那咱们现在走吧,出去吃个饭。咱们叫上天泽?”

梁丹原本还有点弱气,一听“天泽”两个字,差点整个人弹起来:“别别……”

李潇潇皱了皱眉,梁丹低着头,有点不太敢看她:“就咱俩聊聊呗。”

还能怎样呢?只能顺着她的话了。李潇潇点点头:“行吧,那咱们现在就走。”

两人肩并肩往外走,到了制片厂附近一家国营饭店。

她们是一下班就来这儿了,也不过才五点的时间,饭店里还眉什么人。

两人坐到了角落的一张桌子前,等服务员倒水离开后,李潇潇直接开门见山地问:“梁丹师姐,你和天泽怎么了?”

梁丹飞快地看了她一眼:“那你……那我说了,你别生气……”

李潇潇点点头:“你说。”

梁丹咳了一声,说:“我、我只是把他当普通朋友,我的恋爱对象是其他人,他叫钟子健……嗯,子健也是天泽的朋友。”

李潇潇:“……”

“对、对不起!”梁丹看着李潇潇,一副快哭的模样,“我真的没想伤害天泽,我们之前其实也没确定关系,直到我遇上子健,我才知道真正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李潇潇:“……”

毁灭吧,她累了。

这可是世界的男主啊!这个什么子健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竟然撬天泽的墙角!

第170章 伪装者

李潇潇瞪着梁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很想问一下梁丹:当初不是你很积极地跟她打听天泽的事情吗?

不是你说很喜欢他的吗?而且天泽显然也对你有意思,那你现在这算什么?

然而,李潇潇也知道,梁丹和顾天泽之前还没确定恋爱关系,顶多就是暧昧期。

在暧昧期后撤,而不是确定了关系后劈腿,那还是很不一样的。

梁丹也知道自己理亏,不停地跟李潇潇道歉,低着头,眼睛都红了,声音渐渐带了点鼻音:“潇潇,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

一只手伸了过来,还拿着一条叠好的手帕,梁丹抬起头,李潇潇仍是维持着递手帕的动作,有点无奈地说:“别哭了,师姐,晚上应该还要约会吧,肿着眼睛去可不好。”

梁丹抽抽噎噎地接过了手帕,一边擦眼睛,一边说了声谢谢。

李潇潇叹了口气,感情这种事也勉强不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总不可能单凭别人说几句或者骂几句就能改变。

等梁丹情绪平伏之后,李潇潇跟她打听了一下顾天泽的近况。

梁丹一脸惭愧地说:“我最近没跟他联系,之前他经常会在沪市大饭店打零工。”

这年头开门做生意的,都是国营的店,职工铁饭碗,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有限。

但店里有时候会忙不过来,尤其是一些大一点的单位,所以忙碌时会招一点零工。

沪市是沿海大城市,本来就有极高的金融地位,客流量大,加上高校开学,一些大型国营饭店最近人手严重不足,所以对外招一些临时工。

“他之前不是借了你钱吗?他想尽快攒点钱,然后还给你。”

“他原来在光州也是在国营饭店做的吧……”梁丹吸了吸鼻子,说,“好像原来单位的经理,跟沪市大饭店的一个经理是认识的,所以那经理还挺关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