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33节(1/1)

在这年代,能考上大学,意味着前程无忧,甚至能被扭转命运,说是逆天改命也不为过。哪怕多出一个名额,也意味着将有一个人将会被改变命运。

说得直接一点,李潇潇如果在这里读满四年,那将是浪费教育资源。

“当然……”杨思说,“只要通过学校的考试就可以。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条件李潇潇紧张地看着她。

杨思也不卖关子了,接着就说:“你和其他学生不同,有部队履历,在京市交流会、各大军区都有过授课经验,水平不比高校教师低。校方希望你成为授课老师。”

“当然……”她又补充说,“一切以制片厂本职工作优先,是在和本职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安排授课,就跟周所长一样,他目前也是京市大学的授课老师。”

李潇潇飞快地了她一眼,这都知道该不会是特意了解过她的背景的吧?

虽说她和周家的关系不是什么秘密,但当年这件事也就在京市里面登过报纸,还有因为周所长跟部队军官的关系,也有高职级军官清楚这件事。

可这学校里的老师也都知道,这就有点奇怪了。

李潇潇想了想,也有可能是因为同行之间互相交流信息,比如这位班主任在京市的高校中也有相熟的朋友。

“这也是教育部的建议……”杨思解释说,“毕竟现在各高校都很缺老师。”

李潇潇恍然,难怪,这就说得通了。

尽管她在前世也是有做这样的安排,但她之前原本就没想考大学,自然也就没考虑要在大学授课了。

但此时此刻,一个念头在她脑中一闪而过,让她觉得有点疯狂又兴奋。

“只要制片厂那边同意……”李潇潇井没有直接答应,“我就没有问题。”

国企有国企的规矩,虽然这年代说不上什么职场文化,但大家默认的规矩,她还是得遵守的。

制片厂才是她的编制所在,她不能越过陆星辉和孙哲绎。

这姑娘才十九岁,如果是换做其他人能马上做出这样的反应,而不是有意愿就直接答应,杨思一定会觉得奇怪。

但对方是李潇潇,杨思觉得太正常了,毕竟这姑娘过去在管理严明的部队里挑大梁。

“这是自然……”她点点头,“校长那边会和孙厂长联系。”

李潇潇应了一声“好的?”之后,顿了顿,然后提出了一个让她非常吃惊的建议——“杨老师,我建议学校增设配音专业。”

增设专业杨思呆了呆,震惊地看着她。

对于高校来说,增设专业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尤其是其他学校都没有的新专业,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事情,工程量最大的就是设计课程体系,以及编写教材。

因为其他学校都从来没有过配音专业,在课程体系和编写教材上也就无从参考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里对配音有了解的老师甚至连一个都没有,因为老制片厂自成体系,而且之前十年里头,配音人才流失严重,制片厂自己都不够人用,如果去向制片厂要人授课也不现实,更何况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李潇潇那样会授课。

杨思想说一句“你想得太简单了”,话到嘴边,又意识在自己眼前的不是普通人这位可是将很多人曾经都觉得不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万一呢这个念头在她脑中冒出来,她又临时换了个说法:“现在确实很缺配音人才,但增设专业需要达成很多条件,目前看起来不太现实。”

自从广播剧风靡全国之后,京市那边特意发文肯定了沪市美术电影制片厂,赞扬这是一种艺术创新,连沪市广播电台也跟着沾了点光,因为《淮海街探案》首播就是选在了它的戏剧频道。

因为这样,各地广播电台单位也纷纷想要效仿,跟制片厂联系,看制片厂有没有制作广播剧的打算。

结果截除之下,大家想是想,却难以办到,毕竟不是每个制片厂都有李潇潇。

除了配音演员之外,剧本改编,以及非常关键的原创背景音乐,这两座大山横在制片厂面前,难以跨越。

尤其是原创背景音,李潇潇只有一个,卫东也只有一个,而卫东早就已经被李潇潇预定了。

卫东也承诺: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将李潇潇的创作请求放在第一位。毕竟,当初就是她在羊城剧社时把两张谱子交给他,才激发了他的潜能。

他目前回归到光州市文工团,因为有了京市秘密项目的经历,职级升了一级,被委以重任,每次接李潇潇的任务时,只能加班加点干,是没有其他时间兼顾其他制片厂的请求了。

因此,一时间,广播剧成了沪市美术电影制片独一无二的招牌。

这样一来,人才缺乏的问题也就更加明显了。按理说缺人确实就该开专业给补上这些缺口,但问题是连教师都没有,又怎么教人呢?

“条件是有点麻烦,不过……”李潇潇笑了笑,从容不迫地说,“每个专业在增设之前,不都要满足这些条件吗?”

“课程设计、教程编写、师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在杨思跟她提出留校授课之前,李潇潇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一条路。她的目的是让配音行业常青到21世纪,井且一直以繁荣的姿态延续下去。

而在21世纪,各大高校里面没有配音这个专业,只有一所学校在某一年开过,但也只有那一年的一个班。

她前世的那些配音演员,要不就是学的跟配音毫不相关的专业,因为兴趣而业余转全职,要不就是沾点边的专业,学的是表演或者播音……

李潇潇每次想到,都觉得很不可思议——都21世纪了,竟然还没有配音专业。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这个行业太凉了……

而现在,在这个年代,配音这个行业正在起飞,等到内参片转为公映片,译制片可以在院线上映时,就会达到历史巅峰。

能不能将历史巅峰延续,就看这几年里,她能不能按计划实现目标。

如果现在高校增设配音专业。几年后,就能极大地增援各制片厂。

而且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非常珍贵,国家也会包工作分配,当他们成为国家资源之后,国家也不会浪费他们的才华,也许会以国家的力量去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分配更多的投入在上面。

只要有国家的力量在里面,推行相关的工作也就更加容易了。

所以,在高校增设配音专业,对于李潇潇的最终目标,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辛苦一点,但将来能让她更加事半功倍。

在前世,虽然高校里面没有增设专业,但各个配音工作室都有自己的培训班,对外招生,目的是寻找配音人才,为自己的工作室注入新鲜血液。

李潇潇作为工作室负责人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她全都有经手,不但有跟国内同行交流,跟岛国的知名配音演员事务所也有打交道。

““都能解决”?”杨思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潇潇,最后还是没忍住,问,“谁能解决这可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我。”李潇潇迎着她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和胆怯,坚定地说,“课程设计和教程编排,我一个人就能完成。至于师资,京市自上往下能调得动人我可以进行相关沟通。”

杨思依然没能回过神。

刚才这姑娘还顾忌不要越过孙厂长,暗示她让校方去跟孙厂长沟通完再找她。可现在,增设专业这种事情,可比单纯授课难多了,反而不考虑手续流程了。

第169章 她与他

杨思已经看得出来了,李潇潇这姑娘的想法很坚定。

从前她只是听说,现在自己面对面跟李潇潇交流,亲身体验到,也就更加佩服她了。

正因为这样,她希望李潇潇少碰点壁,不得不提醒李潇潇:“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先跟制片厂那边商量好。”

李潇潇本来也没想过这事情,现在一下子碰着了,思虑肯定是不够周全的,最好是让她有一点时间想想,把计划补充清楚。

她想了想,又说:“杨老师,您说得对,那我先回去征得孙厂长的同意。”

杨思点点头,说:“那授课方面,依然由学校这边出面。”

毕竟学校是邀请方,双方以单位层面来进行沟通,会更加正式。

李潇潇:应了一声,说:“好的,辛苦杨老师。”

杨思笑了笑,说:“客气。”

“那我稍后就回去一趟……”虽然还没正式开学,可李潇潇在开学前一天就请假了,“跟我的领导商量这件事情,这几天应该就能给您一个回复。”

杨思一愣:“那新生代表发言……”

李潇潇接着她的话,说:“会准备好的,您放心。”

李潇潇办事,应该也不会有人不放心。杨思点点头:“好的,我明白了。等你那边有回复之后,学校这边再联系孙厂长。不过——”

杨思话锋一转:“你的想法,我会向校方传达清楚,但最后能否增设,我无法左右学校领导的想法。”

李潇潇笑了笑,说:“这是当然,辛苦杨老师了。”

两人就这么商定,随后李潇潇就回去了制片厂,路上还顺手在国营饭店打包了一份腌笃鲜。

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李潇潇先到饭堂打了点饭。饭堂里人很多,其他人看见她时都十分惊讶,其中有人就问:“潇潇,你今天不是去学校报到吗?怎么还在这里。”

李潇潇举了举手里的汤菜,笑嘻嘻地说:“有事找陆导呢,顺便给他带点吃的。”

大家都知道陆导平时吃饭都比较晚,特意避开高峰期,见她有事要找他,有人甚至把自己打好的饭让给她,让她节省点时间。

李潇潇也不客气,连声说了几句“谢谢”,接过工友的米饭,拎着东西往办公楼走。

她很快就到了陆星辉办公室,他果然还坐在办工作桌前,低头看着什么,拿着支笔写写画画。

“老师。”李潇潇一副好学生向老师问好的模样,朝办公室里面探头探脑,“您吃了吗?”

陆星辉一听到这声音,抬起头一看,皱了皱眉:“你这会儿不是应该在学校?”

“哎呀……”李潇潇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把饭菜放到桌面上,一脸殷勤地说,“我就知道您还没吃,特意给您打包了您最爱的腌笃鲜,还热着呢!”

随着包装被打开,浓厚的咸鲜味随着热气扑面而来,瞬间就勾起了人的食欲。陆星辉嘴挑,一闻味道就知道菜是沪市大饭店的出品。

他看了汤菜一眼,又看了看李潇潇,脸色凝重:“惹事了?”

李潇潇:“……”

李潇潇哭笑不得地问:“老师,我在你眼里是这种人吗?”

“反正不是一个省事的人。”陆星辉说,“到底什么事?”

李潇潇一脸神秘地说:“先吃饭嘛!”

见陆星辉一脸狐疑地看着她,她又飞快地补充:“不然我怕说完你就吃不下了。”

陆星辉:“……”

李潇潇这么一说,陆星辉反而镇定了,也不多说什么,果然就拿起分装好的米饭,把其中一份递给李潇潇,两人就着菜一起吃了起来。

陆星辉以为她是真的碰到什么事了,想着赶紧吃完,看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两人吃完饭后,李潇潇将她和杨思之间的对话大概复述了一下。

听到增设专业时,陆星辉还没什么表示,但当他听到李潇潇自荐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是,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等她说完后,陆星辉说:“增设专业这个暂且不说,李潇潇,你可真会给自己找事,写教材这个,你有时间做吗?”

李潇潇咳了一声,说:“老师,我原本也是想着,师资方面可以让京市那边从其他制片厂调人,但后来想了想,我们厂可以自己出人。”

“这就相当于配音专业是由戏剧学院和制片厂联合办学,将来学生毕业之后,优先被我们厂挑选,相当于是我们厂的人才储备池。”

“目前各大制片厂的人才培养方式,都是老人带新人,没有专业高效的施教方法,全凭个人经验,这对人才培养不利。”

“高校里专业那么多,却没有一所学校有配音这个专业,明明现在配音也很受欢迎。

而且,我们厂成立不久,厂长也希望我们厂能出更多的成绩,跟高校联合办学就是一项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