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1/1)

叶昔言仍是那个姿势,一手拉吊环一手打字,落手机里了一般。

中巴缓缓前行,抵达果园时差不多五点钟。

丁西舟领众人进去看看,顺便采两筐龙眼带走,还捎上了几个大西瓜。

这个果园是村里合办的,不属于私人或被哪个老板承包,专供游客们采摘,但需要买门票那种。

叶昔言剥了两颗龙眼尝味,觉得好吃就又剥了一颗递给江绪。

尝尝,很甜。

江绪接了吃了,可没说话。

叶昔言又剥了两颗放手上,让对方再吃。她倒是挺会恭维人,一连串举动自然而然,没觉得哪里不对。

江绪却不再吃,推了推她的手,你自己吃。

叶昔言直讷,飞快再剥出一颗,挺好吃的,多来几个。

江绪还是说:不吃了。

以为是不喜欢甜的或吃不下,叶昔言也不逼她。

下午的时间过得快,七点多天黑,一群人还在游河,等回到客栈已是晚上九点,等吃完饭收拾一番,进房间将近十点半。

叶昔言比江绪更先上楼,进屋就算着时间打电话,怕晚了会吵到江绪。

江绪晚几分钟进屋,正赶上这时候。

叶昔言没留神,不知道江绪已经回来了,只顾着在阳台上打视频电话。

她戴了耳机,后面听不到具体的。

手机那边不止周延,herbert他们也在。

这通视频较长,持续了四十多分钟,一群人啰里啰嗦说了一大通。有别的朋友在场,叶昔言的语气挺平和温柔,用的德语跟那些人对话,且聊到最后,她和周延单独讲了几句,讲的中文,让周延给自己带点东西过来。

朋友间总得讲几句家常话,不管愿不愿意久聊,直接挂断不太好。而且今晚的周延还算正常,不像前几天那样讨嫌,叶昔言还是勉强能跟对方好声好气地讲话,不会不耐烦。

屋中。

江绪刚给平板开机,就听叶昔言柔声对电话问:我爸妈这几天怎么样了,是不是又去了你那里?

没多久再是一句:你别告诉他们。

解锁平板,江绪没偏头去看。

最后的通话时间不长,也就两三分钟,但可以说的话不少了。

还是在贵州。

到时候有空我就去接你们,应该可以。

知道。

接完电话,叶昔言进来,江绪已经不在屋中。

浴室的水流声轻响,隔着木门传出来。

知道是江绪在里面,叶昔言没太上心,当是才回来不久。

今夜同以往的夜晚相差无几,洗漱完就关灯睡觉,两人一前一后上床。

叶昔言还是不知趣地要去挤江绪,但江绪不怎么搭理她,被挤了也不让开,更不说点什么,仿佛没感觉一样。叶昔言挺有自知之明,知道是自个儿讨嫌,小声问:这两天都在赶路,是不是累了?

江绪只说:早点睡。

她碰碰江绪的肩膀,睡不着。

江绪闭上了眼睛。

窗外的月光照着屋内,叶昔言依稀能瞧见江绪的脸,她愣了愣,莫名就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江绪真困了,呼吸都渐渐变得匀称。

沉寂良久,叶昔言还是挨了上去。

对方没反应,像是睡过去了。

她翻身趴着,居高临下地覆在上方,气息绵软温热。

江医生,你理理我她说,故意摸江绪的耳朵,离得很近。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只写了千多字,今晚又要赶图,来不及写了,苦逼流泪。抱歉明天尽量补回来。

本章发99个红包,捂脸。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台台不吃鱼、皆妄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余生太阳 3个;fghj 2个;棉花糖、青丝绕手、啊啊、诶嘿??、lez、yanyan、咯咯嘟嘟嘟、生而为人_呐、穿花袄的大叔、チョウニ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eiheii 18瓶;我磕的cp是真的 16瓶;我只会啊啊啊和嘤嘤嘤 14瓶;笛引西风、绿茶、琴玖、每天烤肉吃好不好、jelly 10瓶;亚林、现在已夜深 6瓶;glockiebae 5瓶;姜姜姜 3瓶;不看小说、36796765、给点饭吃吧、呆呆321 2瓶;秦时明月 1瓶。

第33章

到杨家庄的第一晚变得难捱, 一道无形的壁垒高高筑起,横亘于两人中间。

江绪最终还是没有搭理这人,置若罔闻, 似是倦极入睡, 没那个心力应付对方。

叶昔言收了手,难得自觉一次。

月光氤氲迷蒙, 时光缓慢, 夜风不时拂过,恼人的燥意逐渐堆积。

后一日仍是多云天气,早上不见太阳, 云朵成簇成团地缀在浅蓝色的天空中,远处重峦叠嶂的自然风光磅礴大气,无边无际, 近处的澄清的河水映着房屋倒影, 稍微晃动一下就骤起一圈圈涟漪。

叶昔言醒得早,一睁眼才八点,比车队预计的出发时间还早一个小时。不过她起来时旁边已经没人了, 江绪不知何时出去的, 睡过的被窝里都凉了,看样子又是天没亮就起床了。

收拾完下楼八点十五,刚赶上早饭端上桌。

队里只有邵云峰和小陈在, 其他人还在房间里磨蹭。

邵云峰招招手, 让过去帮忙。

昔言,你去厨房拿些碗出来, 盛一下粥, 我上去叫他们下来吃饭。

叶昔言四下扫视一周,没见到熟悉的身影。

江医生呢?她问。

邵云峰说:出去了。

去哪儿?

村委会, 找丁书记拿材料,晚点要用。

恰逢小陈端着几盘腌咸菜出来,叶昔言上前帮忙接。小陈听到他俩的对话了,腾两个盘子给她,顺着邵云峰的话解释:江教授才出去,刚走不久,她说了不回来吃早饭,不用等。

叶昔言一怔,完全不知道这个,昨晚邵云峰在群里发了任务表,她都看了的,还特地关注了江绪那一栏,上面没记录此条。

没人顾及这些无关紧要的小点。邵云峰交代完毕就上楼了,小陈把腌咸菜摆上,不一会儿又回厨房端别的菜。

叶昔言杵在桌子边干站着,等缓过来了才慢腾腾去拿碗。

几分钟后,罗如琦和何英正他们接连出来,到厅堂里吃饭。

人到齐了,齐三随口问及江绪的去向,也不清楚江绪干什么去了。邵云峰再解释一遍,说:晚点会跟丁书记一块儿回来,今早还要上山的。

齐三念道:还以为她没下来。

邵云峰损他:真当江教授像你们这么懒,人哪天晚起过?天天都比你们早,一直都是七八点准时就起了。

齐三点点头,认同地说:江教授是劳模,比不了。

一旁的何英正好笑,戏谑他:三儿,要点脸别浪,别不拿我们当外人,省着点夸啊。

其他人都乐了,也笑。

齐三腆着脸不觉得尴尬,夹了一大筷子菜进碗。

适当的场合讲适当的话,有的打趣无伤大雅,懂的都懂。

叶昔言吃了口粥,不参与其中。

车队今天上午会分成两组,一组留在村里做考察和策划,一组上山取材与拍视频。

邵云峰与小陈她们在前一组,包括苏白车队的所有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前提,叶昔言、贺姐、何英正和齐三等在后一组,全是公益团队的成员。另外,杨河远会留在村里,方便带大家出行,丁西舟则带领上山小组出去,小情侣两个分工明确,一人跟一个队。

队里临时做了调动,本是要让两个医生都随队去山上的,想着杨家庄有村医,不用留人,但再三考虑,邵云峰还是决定留一个医生在底下,一来能顾及山下的小组,二来若是山上突然有什么需要,两边的医生相互配合应该更好些,专业人士的效率、素质都更高。

邵云峰想派罗如琦跟队二组,打算让江绪休息一下,不那么累。

罗如琦同意,她也是这样想的。

叶昔言不做犹豫就打断两人,说:还是让江医生去山上吧。

邵云峰问:怎么了?

她说:罗医生晚上不是还有任务么,时间不一定能赶得上。

晚上的任务还早,去一趟山上再回来肯定来得及,不会赶不及。

罗如琦说:没事,反正下午就回来了,耽搁不了。江教授这两天总是忙前忙后,她多休息会儿吧,我可以的。

叶昔言面不改色,拍视频费时会比较久,上山下山连着忙也累。

罗如琦说:没关系,不累。

邵云峰没插话,可思忖许久,还是听从了叶昔言的意见,毕竟又不止这一天要忙活,明天后天的工作亦不轻松,确实不能排这么紧,太磨苛人了。

集体准备妥当将近九点,江绪回来了,丁西舟随在旁边。

二组加起来拢共七人,吉普车恰好满座。何英正先占了副驾驶座,贺姐与丁西舟坐第二排,剩下的三个坐最后面,江绪和齐三是挨着坐的。

要搬上车的设备和仪器较多,满满当当一大摞。叶昔言帮着搬,将相机和三脚架什么的塞给齐三,让拿稳别摔了。

齐三抱不住那么多东西,赶忙出声:欸,别全往我这儿塞啊,谁帮忙拿点,这要是磕哪儿碰哪儿弄坏了怎么办?

叶昔言把挡光板放他手边,放一点到腿上,抱着就不会掉。

齐三抱怨:山路绕,一甩就抱不住。

最后还是江绪拿过了相机,将一些小玩意儿腾到自己那边。

齐三如释重负,谢谢江教授。

嗓门不小,中气十足,一开口就傻里傻气跟喊似的。

前方的何英正没憋住,嗤嗤笑了两声。

贺姐回头瞧了下,眉眼微弯,无奈地扬扬嘴角。

江绪还是往常那样,像是什么都不明白,安静地坐着。

叶昔言的嘴唇都快抿成一条线,心里没来由就不大舒服,她关上车门,默不作声绕到前边,打火,开车。

车里的氛围很是和谐,一如既往的融洽。

丁西舟这个东道主一路都在介绍,从出发开始就在讲,遇到一处溪流都会说上一番,她对自己的家乡太熟了,熟到连一棵老树的来历都能一讲再讲。

山上并不是杨家庄所处的那座山的山顶,而是较远车程外的一片连绵群山,风能发电的地方在另一边。

那片山远远看着就荒凉,植被覆盖率不如杨家庄附近的山,巨大的白色风车迎风转动,一圈又一圈,宛若不会停歇。车子越开越近,群山的近景渐渐暴露,连续的噪音传入耳中,大风车的原貌显现出来,比在山上看着要壮观多了。

丁西舟着重讲了下风能发电,包括怎么引进,建造过程,还有惠民利处等等。

叶昔言没心情听这些,只集中注意力开车。

最后边的男生不太会讲话,听到一半忽然问:风能发电的危害好像挺大的,这附近以后是不是都不好发展了?

丁西舟愣了愣,旋即回道:算是吧,不过也没那么严重,带动经济嘛,而且现在村里都在大力搞旅游,将来肯定还有别的法子,现在只能看短期。

她没瞒着,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欺骗的事,实话实说,补充讲了一些有关风能发电的危害,比如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产生电磁辐射,影响生态环境,干扰无线电,有噪音,有害健康等等。

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利益的背后往往是牺牲和害处,不可避免。

话题绕到这上面就有点僵了,不太能进行下去。何英正连忙问丁西舟:你们这儿搞风能发电,是中建来做的?

丁西舟这才打住,颔首,对,中建三局。

何英正说:我有个老同学就干这个,听他讲过。

男生后知后觉自己好像多嘴了,不该这么讲,他张张嘴,有点局促。

邻座的江绪没在意队友的情绪,只轻飘飘望了望车窗外的山峦景色。

上山不难行,到底是为了运输风电叶片才开凿出来的宽阔道路,能轻松容下货车通过,吉普车上去自是简简单单。

到了上面,丁西舟给大家做好安全措施,带着几人到处转转。

山顶比山下要荒芜一些,顺着山脊放眼望去,邻山,邻山的邻山由此延向另一边,全是高大的白色发电机,真的是看不到尽头。

来时的路上众人感受不深,之前自驾车队时也没觉得贵州的山有何特别之处,看着无非就是高一点,到处连成线而已,但此刻站在顶峰上头,心里才是真正为之震撼的,太开阔了,原始和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视觉体验一流。

叶昔言随在江绪后边,给这人递了一次水,帮忙拿了两次东西,还有一回是跟对方一起架相机,手把手做事。

江绪待她一如昨晚,没有丁点变化,与其他人没任何区别。

接水的时候,江绪不假思索就说了声谢谢,而后将矿泉水瓶搁在一边,继续忙手上的工作。

叶昔言喉头一哽,像是被堵住了。

她有意无意问:忙这么久了,不渴么?

江绪没看她,仅仅说:待会儿来。

那瓶水最后不是江绪喝的,不知被谁拿了。

放在地上的东西无主,分不清是哪位独有,渴了就拿去喝了,没必要计较。

叶昔言被贺姐叫过去了,回来时没看到那瓶水,以为是江绪放到了别处,但悄摸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对方是真的没喝。她站在原地不动,直到贺姐又喊了一下,她才不慢不紧地走了。

一行人要在山上待很久,一时半会儿下不去。

中午,七个人聚在一处啃面包,随便对付一顿,顺道歇一歇,聊聊天什么的。

江绪没跟叶昔言坐一处,而是顺其自然地挨着何英正,边吃边看手机。

手机信号不好,网络差得要命,翻看半天也翻不出花儿来。

何英正同江绪讲了几句话,之后腾出一个地方,喊齐三过来坐。齐三拿了两个橘子外加一串龙眼过去,乐呵呵让两人吃,橘子是他自己买的。何英正不吃橘子,随手就塞一个给江绪,说:江教授辛苦,多吃点。

言罢,朝齐三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