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1)

行会大佬自然出声肯定,安大爷和唐加明更不会拆自家的台。

杜府占着理,那不占理的就是死伤家属了。

围观群众回头一想杜振熙方才在杜府门前喝问的话,再嗡嗡议论的风响就彻底变了:果真如杜振熙所说,这些人不是来讲理而是来要钱的。

这是捏着人命博同情,打算兜着抚恤银子,再趁火打劫讹诈一笔呢!

老苍头等人这下是真心冤枉,他们自有事成后的横财等着拿到手软,根本没有再诈杜府一笔钱的意思,纯粹是照着背后指使的提点,逼出陆念稚露脸,好坐实杜府罪名,坏杜府名声罢了。

现下对着明火执仗的文书名册,一辩无可辩,二和县官老爷、行会大佬神同步,同样看不明白杜府想闹哪样。

他们确实没想过讲理,但可以讲情,拿伤心欲绝下行事偏差开脱,连县官老爷都不好判做诬告——正应了法外容情的俗话。

杜府更得不了什么实惠,事故照样得处理,抚恤银子照旧得给,了不起辞退他们,又不能弄死他们出气!

饶是老苍头精于算计人命和银钱,此时面对明朗的局面,也不禁露出一丝茫然来。

围观群众也很茫然:事情至此,杜府照样得担责赔钱,闹到对薄公堂的意义在哪里?

杜振熙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嘴角露出笑意来,反身转向县官老爷,开口还是那句话,“事无不可对人言。”

她再次强调一遍,接着又道,“杜记瓷窑好好的营生,明晃晃的皇商招牌,悉心经营还来不及,岂会任由窑炉年老失修引发事故?昨晚出事的窑炉炸得不成样子,想追究是否人为已然晚了,不过……

一季度一次的维护人工费用,照样是白纸黑字的登记在册。谁想查,只管查去。瓷窑出事对杜府有什么好处?这疏于管理、轻贱人命、滥用人工的罪名,杜府一样都不背,也背不到杜府头上!”

话音未落,不仅是县官老爷等人,就连围观群众也终于看明白了:杜府纠结的不是事故责任,更不是人命官司,而是瓷窑的招牌、杜府的名声!

流言蜚语传来传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倒是如此摊到公堂上由着人旁听旁观,口口相传之余,杜府名声不仅不会因此受损,反而还能挣个行事为善、处事公开的响亮名头。

老苍头为首的死伤家属幡然醒悟,险些没绷住委顿在地——背后指使想要的目的没达到,他们把事情办砸了。

即便能全身而退,剩下的横财收不收得到两说,更要紧的是往后的出路和生计,只怕这岭南地界再无他们的容身之所了……

却听杜振熙话锋随着身子一转,盯着旁听席似笑非笑道,“我话说得再坦荡也没用,生意上的事既然闹到公堂上,行事坦荡才算真的问心无愧。瓷窑无疏于管理之罪,不过……手下管事的办事能力,确实难逃大意之责。”

谁不知道瓷窑总管是陆念稚。

这话一出,不似在为长辈代辩,倒似在打自家四叔的脸。

陆念稚面上错愕货真价实,本就沉着的俊脸,顿时又冷了几分。

第117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杜振熙刚才还一心维护自家长辈,此刻却对陆念稚的冷脸视而不见,目光一转掠过几位行会大佬,落在并肩而立的安大爷、唐加明身上,不高不低的声音饱含深意,“瓷窑管事的办事能力是一,二则杜记瓷窑挂牌数十年,只说这两任皇商六年间,即便算不上有多风光,也算得上顺风顺水。

怎么才将股份分派出去没多久,偏巧就赶着年关赶着烧最后一轮窑炉的时节,就出了绕着人命的大事故?若真是看顾不周造就的事故也就罢了。如果不是,那是谁见不得杜记瓷窑好,巴望着杜府名声受损,好给杜记瓷窑年后呈上的竞标文书抹黑?”

如果说她刚才尽显大家风范,只为杜府名声计的几番申辩,只能算中规中矩,那么这一番意有所指的话,才真正算得上是急转直下。

围观路人眼珠一转,看向陆念稚。

早前杜记瓷窑突然分股稀权,谁不知道是陆四爷的手笔?

看来杜七少心里对陆四爷此举不太痛快啊,再有更早之前关于杜府叔侄不和的流言,可见杜七少不仅心里不痛快,还不服气陆四爷独断专行,这是借着瓷窑事故发挥,当众下陆四爷这位瓷窑总管的脸呢!

围观路人眼珠又一转,看向安大爷和唐加明。

前者是陆四爷的同辈之交,后者是杜七少的未来舅兄,其中利益纠葛岂是三家联姻能轻易抹平的?

杜七少看着人小心倒大,不管这话是暗指安家还是唐家,锉的都是两家的威风,不管瓷窑事故是不是人为,就算离间不了陆四爷和安大爷,也能煞一煞唐家这个未来亲家的锐气。

安大爷眉头大皱,倒也不恼。

所谓商人逐利,论起真章来情分终归要排在利益后头,杜振熙这话虽无礼,却在理。

任谁惹上这样的人命官司,摘清自家后,都会怀疑外人。

只他是长辈又是安家家长,即便清者自清,此时也不能上赶着对号入座,他眼风尚未扫过去,同样眉头紧锁的唐加明就上前一步,朗声笑道,“七少的意思我明白了。杜府仁善不吃独食,肯提携安唐两家乃是大义。如今瓷窑出事,七少有所疑虑也是应该。人命官司了结了,事故缘由还得细查。

不如请县官老爷派人坐镇,做主彻查事故缘由。唐家才得的新股,尚未能插手杜记瓷窑的管理事体,我虽不才,但七少若是放心,我愿代杜、安、唐三家出面,协理官爷一应彻查事宜。”

唐家既然敢动瓷窑的手脚,就不怕被人抓住首尾。

一句尚未深入瓷窑管理体系,就将唐家的干系先撇清了几分。

选中瓷窑闹事,不过是想拉安家把水搅浑,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必定只是单纯事故,查不到唐家头上,更牵扯不上安家。

而老苍头等人面若死灰,根本无心理会他人的样子,显见和他们接触的另有其人,并不知道背后指使是唐家,这场才拉开大幕的闹剧,只会消无声息的快速消散。

杜振熙心下嗤笑,面上故作高深莫测,“三少出面,我没有不放心的。”

行会大佬在心里乐了,怪道请他们出面用的是陆四爷的名帖,送名帖的却是杜七少身边的竹开,杜七少这是和叔叔、亲家打擂台,打到他们跟前过明路来了。

县官老爷也在心里乐了,杜七少当真人小鬼大,原来不过是想借他的场子使下马威,针对的根本不是死伤家属,他表示清官难断家务事,无意趟浑水,只应了唐加明所请,点师爷并几个能干捕快出面跟进后续,惊堂木一拍:退堂!

连各打五十大板都省了,原告被告走个过场录口供存底,大家伙打哪儿来的就打哪儿回去。

老苍头等人心中忐忑,顾不上丢了差事和名声,也不怕有官爷在谁会再为难他们,只担心另一半横财的着落。

肯拿人命换钱的腌脏货色,心中所忧所虑也不过如此了。

围观路人却没有作鸟兽散,又兴奋又八卦地盯着一径沉默的陆念稚,眼见陆念稚俊脸阴沉,拎小鸡仔似的拎起杜振熙就走,袖子一扬,就把杜振熙丢进了自己坐的马车里,单点明忠赶车,命明诚随安大爷、唐加明等人回瓷窑处理后事,又扫一眼桂开,桂开只得赶着杜振熙的空车打头先走,代为恭送行会大佬。

言行举止不怒自威。

刚才还威风凛然的杜七少,转眼就被陆四爷支走心腹小厮,灭了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