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8)(1/1)

这些人若无意外,在未来便是天然的亲皇孙派。如今,他回到了朝野之上,太子自然也不会放过他这面大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袆很快就会接下宋濂被贬谪后留下的太傅之位,成为小皇孙名正言顺的先生

嗯,从太子那副迫不及待想要将儿子交出去的态度来看,王袆觉得谕令下达也就是这些日子的事。

摸了摸学生蹭过来的小脑袋,王袆绝口不提朝堂上的那些糟心事,以及刚才孩子父亲告状时给的一叠教训孩子的资料。老先生拿出了先生上任之前的最后一点和煦,耐心地听学生哼哼唧唧说出了想要先生帮忙一起写策论的撒娇话。

然后冷酷无情地拒绝他。

为了不让惨遭拒绝的木小白太过失落,王袆主动将自己一路北上的见闻告诉了学生。

他此行前来,其实是蹭了朝廷的北上大军。

由于此次来南京的队伍成员大多是一些云南当地的土官以及奉命回京汇报的武官,不像上次急着送俘入京需要追求速度,这次的节奏更像是在游山玩水。

当然,其实事实也是如此,朝廷在征服一地之后,一般都会将一些表现较好的土官带到京城来面见皇帝。

这也算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腕,主旨不单单是为了表达安抚,也是为了让对方在入京过程中见识一下大明国力鼎盛、民众安居乐业的场面。

俗气一点说,其实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只要跟着大明混,以后就有肉吃、有衣穿,总之好处大大的有。

所以这个北上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说白了这就是个沉浸式软洗脑的过程。每次这些土官看着什么发出惊叹的时候,就会有人暗戳戳地在他们背后发出背景音表示:只要你听话,以后这些好东西好福利你也可以享有哦。

这种活动一般都非常有效。

人的眼界有限,他的想象力是取决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如果说有些东西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在没有直面之前他是无法理解的。

而无论是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居民生活,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内容。

在受到肉眼直观的刺激、震撼之时,若再配上若有若无的蛊惑、洗脑,便可有拔群的效果。

比如,此刻就有一个成功被洗脑的土官对着洪武帝派来的官员好奇询问:大明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归顺皇帝,但是我怎么才能让大明的皇帝知道我们纳西人的忠诚呢?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要应聘大明的金牌打手,但是我要怎么让boss相信我不会背叛,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打手,好让他给我发工资,此后带领全族过上有大佬包养的幸福生活呢?

不知道有没有听出潜台词的鸿胪寺年轻官员闻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他满脸春风和煦地看着第一批对大明军队表示臣服,一路过来又极为捧场的土官,指点道:很简单,你只要成为陛下的自家人就好,比如请陛下给你们赐个姓什么的

满脸大胡子的纳西族长顿时恍然,于是,若干日后朝见之时,这个五大三粗的纳西汉子满脸红光地向洪武帝要求道:陛下,我想要跟您一个姓!

朱元璋:

因为要召见云南土官而特地穿了朝服的洪武帝捻了捻手指,又看了眼默不作声站在武官前列的傅友德,心中百般纳闷。

云南这地方的水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有人争着想要做朕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云南:我不是!

傅友德:我没有!!

即将改名的土官: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咱也可以

朱元璋(快速落笔):你就姓这个!

可怜的小白并不知道他悲惨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还活在老师今天好温柔鸭的幸福中。

而此刻,真正幸福的是抱着大孔雀赚圈圈的木小文。

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就是木小白啦

不过虽然名头很响亮,但是在湖北博物馆,小白还是有很多前辈的,比如曾侯乙编钟,比如郧县人头骨化石,小白勉勉强强能排个第三,还要和隔壁的夫差矛搞个相爱相杀的cp圈粉,也是很不容易的。

小白:你礼貌吗??

第109章

赐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尤其是帝王赐姓,这代表一种极高的认可。

如果赐同姓,那更是单车变摩托,从打工人变成了自家人,待遇和前途那都不是一个等级的。

因此,在听到这位土官说陛下我想要跟着您姓的时候,满朝皆惊,只觉得这个土人太敢说了,而此前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更是连连冲着土官使眼色。

土官也不是傻子,他已经从众人的反应中察觉出自己可能是提出了一个了不得的要求,当下,他的反应飞快,立刻行了一个大礼:请陛下恩赐。

朱元璋兴致正好,自然不会计较这个小插曲,他略一沉吟之后道:朕倒是有个好想法,朕给你们赐姓【木】,木字为朱字之骨干,意为尔等日后是大明之茎秆。

这木啊,比朱少了个人字,但你们日后是我朱家人,正好给补上了。洪武帝摸了下短髭,笑得很和善,不知你意下如何?

土族首领立刻一握拳,拱手就拜,满脸兴奋道:谢陛下赐姓,臣以后就叫木得啦,臣的儿子以后就叫木初,孙子就叫木土,哎嘿,这名字可真好听。

洪武帝顿时也满意了:朕也觉得挺好听的,这姓氏的说法还是咱孙子想的。

木得立刻夸奖起了这位小皇孙的完美想法,尽管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木得一句句的赞美却是真挚极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和那位小皇孙相交莫逆呢。

作为一个有大孙子的人,木得显然是对怎么夸奖孩子非常有经验,几句话就让同为爷爷的洪武帝龙颜大悦,奉天殿内一时间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于是,这件事就如此敲定了下来。

只是,以前的小伙伴突然间就和他一个姓了,木白有些心情复杂。

阿初、阿土看着自己新发下来的名牌内心也很复杂,两个好兄弟突然有种被迫结拜一家亲的感觉,好微妙啊。

原来你起假名的时候还想到了这个啊。新鲜出炉的木土摸了摸下巴,忽然一击掌,我知道了,殿下你当时带着弟弟去云南考试的时候就是朱家缺了一个【人】,所以变成了【木】家,是不是这样的?哈哈哈,您可真聪明!

木白露出了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很想说不是的,这是凑巧,这真的是凑巧,化名这种事情完全是随机啊!

他醒来的时候刚有灵智,就听到有人在说什么五行相克,一个元素太多了对身体不好,又说什么金克木,木白一听那不是就觉得巧了吗,自己就是个金属,金肯定是多多的。

加上他在研究出现在已经是铁器时代之后每天都心心念念着给自己加固一下换点材料,要换材料肯定要去烧一烧,那妥妥就得姓木啊!

木可以均衡一下金,又可以助长火势,多么完美的姓。

至于名字木小白原身上被薅走的玻璃中他最喜欢的就是一块白色玻璃,那颜色可漂亮了,中间还有星星一样的纹路。

偏偏那块白色玻璃被不知道哪个缺德鬼撬走了!所以,白这个名字完全是为了祭奠他失去的心爱小玻璃,哪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哦?

但是没有人相信他!

就连洪武帝似乎也被自己的灵机一动洗了脑,逢人便说孙子这化名的妙处,如今大街小巷姓木的人胸脯都要比以前挺上一些。

这次随着被封为丽江土官的木得一起入京的,除了云南的土族首领外,还有一道特殊的身影,那便是摄理水东各部的刘淑贞。

她是朝堂中少见的女性官员,其夫宋钦本是前元所封贵州宣慰使都元帅,蒙古名为宋蒙古歹,后在洪武四年携水西部首领蔼翠一同投降大明。

洪武帝满意于他的表现,还特地赐了他汉名和官职。不过,宋钦和蔼翠两人在洪武十四年就先后过世了,按照贵州当地的规矩,刘淑贞和蔼翠的妻子奢香均开始代替年幼的儿子摄理当地朝政,此举也得到了洪武帝的认可和允许。

身着大襟短衣、百褶长裙,佩戴各种银质首饰的刘淑贞一出现在朝堂上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穿着的是其本族最尊贵的着装,襟衣、盘肩、袖口均为织锦,布料上的花纹比起汉族的花纹要更加奔放,用色也更为大胆艳丽。

不过刘淑贞本人的气场却能够稳稳将这身过于明艳的衣裳镇住,使其不会喧宾夺主。

百褶裙在殿中如同花儿般绽放开,女人盈盈拜下,一口流利的汉语使得群臣的目光都温和了不少,但她后续说出的一番话语却让洪武帝勃然变色。

陛下!新派驻贵州的都指挥马晔在役使官兵开驿时,大肆杀戮水西罗罗族人,强迫摄水西宣慰使奢香交纳赋税。去岁,贵州大旱,粮食无,加上水西部此前支援了朝廷军粮,着实是拿不出粮食作为赋税。谁知奢香行文陈诉求情,那马晔却将奢香抓到了贵阳,行裸衣笞背之刑。

刘淑贞说到此处时一阵哽咽,悲愤难当,顿时一个大礼拜倒在地。

陛下,奢香属下四十八部头人听闻其受辱,努而欲反,幸而奢香深明大义,向臣表露其不愿造反。然而,如今此事已在黔西、黔北以及滇东北我族之间传开,民怨沸腾,臣愚钝,却知此情况着实不妙。

只是臣多方游走之下,只能勉强安民,臣生怕民动之事传入京城会引起误会,故只能先行一步赶到应天府陈情。女人从袖中掏出一册奏书,双手上托,罗罗族无心要反,实是那马晔弄权过甚,其侮辱奢香之举更是激民愤、惹民怨。如今,民怨四起,着实难以压制,还请陛下明察!

洪武帝闻言让人接过刘淑贞跪捧呈上的奏折,拿在手中翻看起来。看着看着,洪武帝不由虎目圆瞪,等看到最后一排贵州土族族长共同留证的手印之时,更是怒不可遏。

他猛一击案,当即派人去将马晔调回京城。

等领命的金吾卫退出奉天殿,朱元璋吸了口气,安抚道:此次大军出征,水西、水东两部贡献颇大,朕还没来得及论功行赏呢,竟有奸贼试图挑拨,卿且放心,若此事属实,朕决不轻饶!

刘淑贞泪光闪闪,口称万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贵州民怨一事,此后洪武帝的兴致都谈不上很高,即便得知云南土族这次给他带了三十头大象也只是扯了扯嘴角,夸了两句爱卿衷心,就将礼物下了,看上去一门心思都还留在西南之乱上。

不过,这三十头大象的入城之景倒是给应天府的居民们提供足了看料,无论是前头闲庭信步的大象,还是后头步步紧追、目光一直盯着大象屁股的锦衣卫

咳咳,城市的环境卫生也是锦衣卫职责的一部分,所以,象便便什么的也在他们监督范围内。

这些大象绕城一周,给民众们看足热闹后便被安置在了玄武湖附近的象园里。象园里草地丰美,场地宽阔,可以满足大象们戏水滚泥浆以及拔树(?)的爱好,因此,大明国都的大部分大象都生活在那儿。

象园这个地方也是最初给洪武帝筛选坐骑的场所。洪武帝出行时候有专门的象辇,不过大象这种动物胆子小,体型大,破坏力强,不是随便哪头象都能被挑出来给洪武帝拉车做仪仗队的,尤其是这种番邦呈上的大象,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

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性格温顺、身体健康,还有就是会不会对某些声音有特殊的反应,万一到时候有人事先训好了大象,然后利用这点就不好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为了预防这一点,直接拉拽车辇的大象一般都是由官员亲自挑选的,或者是从小培养的小象,这样才更能让人放心一些。

而作为大象的完美拍档,从云南带来的孔雀也被放养在了象园。

孔雀胆小,平日里都栖息在树枝上,其食性和象差不多,因此投喂大象后残留下的饲料正好可以充作它们的食物。

咳咳,当然,温柔漂亮的孔雀们在抵达应天府的第一关就是要先和本地的雀鸟先大战三百回合,确保自己以后能够吃饱。

比起它们,大花以及它的家族成员们就要幸福多了。

是的,现在大花已经不是一只单身雀了,它在云南的时候找了个老婆,现在已经是一只有着小家族的雀生赢家了。

孔雀在大明还是个稀罕东西,所以,哪怕这个季节正是大花的换毛期,但大花还是靠着绿孔雀那美漂亮的外表,以及漂亮老婆的加持hold住了初登场,光荣地成为了大明皇宫内最闪亮的鸟。

它们一家的出现,立刻使得后花园里原本称王称霸的大鹅家族感到了浓浓的危机感在大家食谱差不多的情况下,多一只鸟就以为多一只敌人啊!

洪武帝的儿子们和孙子们都严阵以待,想要知道漂亮的孔雀和相对朴素的大鹅究竟谁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一场世纪之战并没有成功地打起来,因为它们很快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

鸟见鸟烦的喵星人。

这只金渐层喵年纪不大,但对于鸟毛的热爱显然写在了它的dna里,从第一眼看到御花园的孔雀开始,它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爪子了。

每天木文都要为了自己的两个宠物无法和谐相处而头疼。

他将嘶哈嘶哈冲着狼狈奔逃的孔雀哈气的毛绒团子搂在怀中,一手将小团子压趴下,然后熟练地将它翻了过来,捏着猫爪子指责道:昨天你不是已经答应我不和阿花打架了吗?

嗷唧!黄白相间的毛团子发出了哼唧声,又一次战胜敌人的它骄傲地扬起了下巴。然而,它的胜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毛团顿时不满地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巴,疯狂暗示面前的小幼崽自己肚子饿了。

它已经没有张嘴咬,就只是用爪子扒拉一下而已,已经够放水了,你还要虎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明朝有很多出名的女官,奢香夫人和刘淑贞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两位都是贵州的女官,都是在丈夫去世后代替丈夫的责任执掌当地,并且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

尤其是奢香夫人,早期她为明军送去粮草,后来被马晔责难时候也为了和平忍住了内心的恼火,主动和洪武帝接触,后来在贵州开辟驿站,和中原积极来往,学习文化和农业知识,为了后来贵州立省起了很大作用。

对于她,洪武帝是感叹: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在其去世后,更是遣专使吊祭奢香,敕建陵园(注意,普通人的坟墓叫墓,陵已经是诸侯、王级别的了)可见对其有多满意。

刘淑贞也很强,奢香被鞭挞后就是她看出了马晖试图搞事,及时阻止,并且单枪匹马得上京告御状,这才制止了马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