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4)(1/1)

要是朕有那样的后代洪武帝显然对宋徽宗做过什么多少知道些,他双目如炬,指节捏得卡擦作响,似乎大有将那假想中的混账后代抓出来揍一顿的趋势,看着木白的眼神也很是意味深长。

木白背后的汗毛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意识到这个话题对自己有些危险后,木白连忙岔开话题:咳咳,这就说明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理想,只想着过快乐日子,就算是皇帝也不行。皇帝都不行,那更别说臣子了。

嗯有些道理。洪武帝摸了摸孙子那颗滚圆的小脑袋,那你倒是说说,朕要怎么分辨哪些是有理想的人呢?

这道题我会啊!

木白小手捏成拳状,爷爷,您听过思想品德课程吗?人的理想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啊!!

每个小妖从进入妖管局到出去执行任务之前要经历漫长的学习生涯。

木白也不例外,但所有科目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思政课,因为唯有这门课,是一个字都不允许错的!!

数学写个【解】都有一分呢,偏偏这门课程是不说也错多说多错,连个同情分也不给的。

不行,这种痛苦不能只有他一个人来,木白眸光阴暗,拉着爷爷一阵叽咕。

洪武帝听得直点头,觉得孙子的想法特别有道理,就是其中孙子一定要在课程中加入大明的发家史什么的,哎呀,让他有些脸皮发热啊。

木白振振有词:爷爷,人的记忆是很短暂的,如果不加历史课他们很快就会忘记发生过什么。如果忘记了曾经的苦痛,又怎么会感念如今的幸福咧?

我先生曾经说过,知史而后勇呀!

洪武帝眉头高高挑起:知什么?

史!仗着先生不在身边的木小白又开始放飞自我,知道我们的先人有多牛,才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进哟爷爷。你看,我上次放的小短片大家看完之后不都热血沸腾吗?

洪武帝深深看了孙子一眼,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不过,他并没有抓着孙子的语病不放,而是继续拉着孙儿叽叽咕咕。

祖孙俩在这一刻内心靠得格外近。

而两人心连心的结果是

英儿他们去哪了?木白的先生和师兄终于抵达应天府了,想要告诉儿子这个好消息的朱标扑了个空,他又找了一圈,结果发现三个儿子全都失踪了。

什么情况??

他们被你父皇带出去玩了。怎么,他们没同你说吗?正在挑选绣线颜色的马皇后有些惊讶,然后她就看着儿子的脸色渐渐发青,随即她那一向君子端方张弛有度的长子大踏步告退,风风火火地招呼人准备出宫。

彼时,洪武帝正带着自己三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孙子重温自己的光辉岁月。

将附近几条街的乞丐一个个挖出来并且说服对方认他们做老大的木小白,此时正沐浴在弟弟的崇拜眼神里以及爷爷赞赏的目光中,他搓了下自己的鼻子,觉得这个爷爷真是再好不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虚假的皇孙:坐在皇宫中学习时刻为了继承皇位带领大明走向光辉未来而努力。

真实的皇孙:打遍应天府的乞丐,和爷爷以及小弟一起成立丐帮,然后成为光荣的丐帮帮主!(误)

太子殿下:父皇您怎么带孩子的???孩子歪了啊!

爷爷:我只负责带孩子玩耍,教育可是爹的事。

第105章

洪武帝今天的心情特别愉快,他难得享受了一把被孙子带飞的快乐。

坐在被孙子们搬过来的室内唯一一张不瘸腿的板凳上,朱元璋双手交握似笑非笑,就算没有穿龙袍,也是一身的王霸之气。

在他身后,几个孙子都在忙忙碌碌,年纪大的两个在给人绑绳子,年纪小的在忙着烧热水煮茶。

比起哭爹喊娘的乞丐群,这祖孙三人更像是流氓呢

默不作声给小皇孙打下手的众护卫暗中吐槽。

当然,事情并不是如此,就算洪武帝的属相是霸王蟹,他也不至于没事跑去和几个乞丐计较。

之所以原本和谐友爱又温馨的亲子活动会变成如今的残暴的除暴安民只能说,在场每一个痛哭流涕的乞丐都不是无辜的。

事情要从白天说起。

作为一个公平公正的兄长,木小白在掌握到出宫的金手指之后自然会想着带上弟弟们一起玩耍,要带肯定也是两个一起带。

对于大孙子要带上两个小孙子的行为,朱元璋亦是无可无不可,于是,在应天府大街上,就出现了一大三小的身影。

今天的木白没有再卖鸭蛋,前些天鸭子积累下来的鸭蛋已经被他一波清了,所以今天两个小朋友是来卖咸鸭蛋的= =

昨天还有人不信他们家的鸭蛋很好吃,也不相信他们家的咸鸭蛋会流油,今天就要让这些人看看他们家养鸭子的实力!

不过在两个弟弟眼巴巴的注视下,售卖咸鸭蛋的活计被交给了两个小朋友,木白则是开创了新的业务。

一块光滑的石板、一个小火炉和锅勺,再加上一个小指针,立刻构成了无数小朋友童年最甜蜜的梦想糖画。

糖画是一种来自巴蜀地区的民间艺术,民间艺人会用糖稀在石板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将其黏在竹签上后铲下。

这样用糖做颜料做出来的糖画好看又好吃,十分受到大家的追捧。

木白也是在过蜀道时候见识到这种吃法的,当时的木小文两只爪子简直就是扒在了糖画艺人的小摊子上,只可惜小朋友运气不太好,当木白好不容易同意他可以买一次糖的时候,他只转到了搅搅糖。虽然搅搅糖也很好吃,但木小文想要的是威武霸气的大脑斧啊!

是的,糖画还有一个非常可恶的地方。

能够买到什么并不取决于你想要什么,而是取决于一个小指针,付钱之后需要拨拉一下指针,转到了什么才能买什么。

运气不好的就是木文这样一小根搅搅糖,运气好的则是一条腾云驾雾威武霸气的大金龙。

只可惜一直到他们离开那个摊头为止都没有人转到大金龙,大部分人都是搅搅糖。

虽然也可以氪金直接买大龙,但都是小朋友,谁能拿得出那一笔巨款呢?

木文当然也不能,所以他只能吸着搅搅糖看着别人的糖画继续流口水,并且懊恼与自己的手气不佳。

其实,木白觉得当时那么多人都没有转到龙图腾应该不是凑巧,小转盘下头估计有些玄机,不是放了吸铁石就是有小卡扣,亦或者平面本身就有倾斜角度。

不过转盘本也是艺人们做生意的一个技巧,否则人人都转到龙虎这类耗糖的产品,卖家岂不是要亏死,所以他就没将真相告诉弟弟。

因为对这小吃印象颇深的缘故,在他当初来到应天府求学的日子里,木白还曾经惊讶过本地居然没有糖画这门技术呢。

没有糖画的人生是多么大的童年缺陷哟!现在就由我来给当地的小朋友们带来快乐吧!

木小白得意洋洋得挥舞起了铁勺开始调制糖浆。

糖画使用的糖需要熬制,单纯用白糖太硬,用饴糖太粘,必须两者相结合味道才刚刚好。

为了让两种不同的糖混合在一起,熬糖时候是采取先用水将糖化开,再使水蒸发这样的烹饪手段,而在蒸发水的过程中那浓郁的甜香就是糖画的活广告。

熬糖这个过程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老朱家的两个小朋友在吃糖这件事上和大部分普通小朋友一样。都被管控得十分严格。

这倒不是朱元璋在孩子的教育上严格到这个程度,主要是要保护小朋友们的牙齿。这个时代可没什么蛀牙填充技术,一旦牙齿出了问题除了直接拔掉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这个时代,拔牙也相当于是一场小手术了。

所以为了给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为了锻炼他们的意志力,皇宫中供给小皇孙小皇子们的甜食都是限量的,一般也都是以糕点为主。

这种明晃晃出现的糖块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简直是无法抵挡的诱惑!

在兄长试验期间,木文热情表示他非常乐于帮哥哥吃掉各种失败品,但被他的兄长无情拒绝了,

奇形怪状制作失败的糖画被重新投入小锅,半盏茶后又是一条好汉。

木文:qaq!

朱允炆:*w*

为了安抚哭唧唧流口水的弟弟们,木白不得不做了两个有些丑丑的小马和小蛇,一人一个塞到了小孩手中。

就和木文以及朱允炆一样,被糖香气吸引过来的小朋友们都快要馋哭了,等搞懂这个要怎么玩之后,木白的小摊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小孩。

同样的,在他摊子周围的地面上,也很快多了一群打滚耍赖嚎哭,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小朋友们。

木白赶紧看向弟弟,果然,弟弟的眼睛在咕噜噜乱转,木白立刻提醒道:在地上打滚会弄脏衣服的。

小洁癖木文立刻露出了嫌弃的表情,木白小小松了口气,哎,小朋友的教育真的是好难啊。

正所谓学好十年功,学坏一分钟就是如此吧。曾经也被自家副队长用这句话批评过的木白特别感慨。

现如今是夏粮获之时,大部分家长们手里头都有些盈余,在孩子们的连翻闹腾之下,加上本身对于这种糖也带有些好奇,家长们多是半推半就得答应了孩子。

当然,和现代小孩的待遇一样,所谓的答应中也是带有各种条件的。

也和现代的小孩们一样,大明的小萝卜头在甜蜜的诱惑面前,也没有把持住自己,十分屈辱得答应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

好在他们得到的回报非常丰厚。

木白又不以赚钱为目的,各种材料用得十分之豪爽,也没在指针上头玩什么花样,能吃到什么全靠小孩们的实力。

他自己有绘画基础,虽比不上于此道的专业人士,但大概画个图形出来倒是不难的,难点反而是控制糖的温度。

糖熬久了会发苦,温度不够又容易板结,要把握好其中平衡也是有些难度的咧,好在他这里的试验品比较多=w=

不太有机会吃到糖果的小孩们对于偶尔的一点点焦味适应良好,并且非常捧场。

木白的小摊到了广大消者的热爱,小朋友们好奇心重,不少人在拿到糖画之后也没有离开,而是在这里等待下一个幸运儿,因此现场人越聚越多,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

但同时,也留下了隐患。

其实在第一波小孩开始聚集的时候,侍卫们就已经紧张了起来,而等到大人小孩齐齐探头来看时,便有人护送洪武帝到了一旁,待人群越聚越多,并且有往小皇孙摊车背后发展趋势时,护卫们更是紧张不已。

此刻他们也顾不得会不会暴露身份了,一双双眸子如同探照灯般在人群中扫来扫去,尤其着重观察成年人的手部活动,生怕出了岔子。

偏偏这岔子没有发生在大人身上,而是在小孩。

一身材矮小的小童借着身形之便悄悄凑到了小摊边上,在木白将手上的糖画画完递出,他身手如电,在众人都猝不及防的时候探手摸出了放在摊车内的钱袋,然后拔腿就跑。

他动作极快,加上身形矮小,得手后在人群中见缝穿针,不过三两下就从人前消失。

这还了得!

这还了得!??

反应过来的木白就像是被外来的狗子抢走逗猫棒的猫咪一般整个人瞬间炸毛!圆圆的眼瞳中冒出了凶光。

被一个人族小孩儿抢钱成功,传出去之后他木小白还怎么在这个江湖上混!

他的朋友怎么想,队友怎么想,观众怎么想,最重要的是,隔壁的宿敌要怎么想?

看了眼因为那个小偷出现骚乱的现场,以及及时被护卫带到一旁避开拥挤人群的爷孙三人,在和他爷爷那个让他自由发挥的眼神接触上之后,木白掰了下手指。

= = =

正所谓龙有龙道鼠有鼠路,应天府的乞丐们背后的确是有个名叫丐帮组织机构。

不过这个帮可不是拉帮结派的那个帮,而是取互相帮助之意,是和商帮、镖帮类似的互助组织。

作为有史以来三大古老职业之一,乞丐的特殊职业技能以及谋生手段决定了它比起别的行业要有更多的规矩。

譬如乞丐和乞丐之间也会有明确的地盘划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黄金地段讨生活的。

好地段的抢夺一开始是靠着个人实力的互相争夺,后来渐渐转为了一种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纠纷,到了后期为了让团队的关系更为紧密,还出现了师承关系。

乞丐师傅会带着小乞丐一起乞讨,教授小乞丐规矩和谋生手段,而小乞丐则负责在平时伺候和奉养大乞丐,作为报答,他在大乞丐死亡后继承他的地盘。

当然,继承是一回事,能不能保得住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是小乞丐要供奉大乞丐一样,大乞丐的顶上也有一个乞丐头子,乞丐头子最大包揽了一座城,要在他的地盘上乞讨就得上缴保护

不愿意?那可以走啊。

应天府作为大明国都,居住着大量的有钱人和官宦世家。对于乞丐们来说,这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单单是后院退出来的馊水饭余就能吃个肚子溜圆,运气好的话还能给贵人们跑个腿。

在这里哪怕是做乞丐,也比外地的乞丐入更多。

那么垄断应天府乞丐市场的是人是谁呢?

此地的乞丐头子自称朱汪洋,因为这个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的姓氏,加上又是乞丐这个职业,引来了不少人的遐想。

朱汪洋也是个聪明人,他不承认也不否认,靠着玩暧昧让不少人都让他三分。

此人还在大本营里供奉了一尊【朱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没事上上香供供果,搞得觊觎他地盘的人都十分纠结。

在这个年代,牌位这东西就相当于祖坟了,要是在抢地盘的时候真的出了什么意外,万一,万一真的是那啥啥,那到时候大家都得一起玩完。

其实朱汪洋和朱元璋之间有没有关系,说真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朱元璋老家是凤阳,朱汪洋的老家则是湖南,两者说近不近,但说远也不算太远。

此时除了些没事就倒腾着什么主宗分支,迁移分家的大门大户,谁会去记录自家亲戚到哪里去了?

大家都是贱命一条,能活着就不错了,哪有功夫去思考什么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更何况做个家谱还得先识字,在文盲遍地走的大明,这要求着实不容易。

一般来说,只有家里头祖坟冒青烟出了个当官的才会有建家谱这件事,至于这时候谁主谁旁?自然是那出息的一支是主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