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1/1)

看到他这一身打扮,小伙伴们纷纷点赞,表示不愧是有生活经验的,这着装真是太低调了。

除了这个年龄的小朋友一个人走在街上不太正常外,没有别的雷点。

木白一摆手,表示他这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后捧起了自己的道具一篮子木文的鸭妈妈们产出的鸭蛋。

他一出酒楼的门,就开始吆喝着卖鸭蛋了。

木白一边卖鸭蛋一边往宫城的方向走,声音姿态都格外自然,就连和顾客讨价还价时候的模样都和普通小贩一个样。

囧!

楼上张望的小伙伴们不由自主地给这位过于接地气的小皇孙比了个大大且充满无语的赞。

而跟在小皇孙身后悄然保护的护卫们也都露出了无语之色。

是的,其实木小白也不是真的溜出来的。如果他这样一个小孩都能轻松出入皇城的话,那么大明皇宫的安保就必须要升级了。

大明皇宫的四面城墙足有十米,墙上还有守卫,想要用普通方法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门口的金吾卫和巡逻官兵也绝无死角,而且如今的护卫官兵可都是战场下来的兵士,警惕性和武力值都没的说。

至于钻下水道哎,不过是出宫玩,不至于不至于,这种小事,直接去找老爹就好。

于是,木白接到小伙伴们的聚餐邀请后就去缠了老父亲,他爹没法子,就给了他一块可供出入的腰牌。

至于扮作普通人,哎呀,这不是增加出行乐趣吗,最近事务繁忙,木小白也是需要释放释放工作压力的。

他现在前进的目的地是宫外他老爹布置的一个私宅,也是他爹备好的一个安全房,里面有好多可以用来伪装的器具,不得不说老父亲真的是准备得挺齐全!

木白之前将自己的衣裳放在了里头,换了身上这套伪装,现在自是要再过去换回来。

不过此刻他的心情可不像出门时候那般欢脱。

木白一边走一边思考着要怎么无意间将账簿的事情告诉洪武帝,但没走几步他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周围的气息似乎一下子驳杂了起来。

木白抬头,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下四周,发现身边的护卫数量似乎突然增加了。

他不由生出几分警惕,看向了洪武帝派给自己的护卫队长,见后者表情也有些茫然。再一看,好家伙,那些乔装的护卫比他还能装。

一个个都穿上了小贩的衣服,卖糖人的、卖布的、卖炒米的咳咳,干啥的都有,面上表情和动作姿态都格外自然,比起跟着他的这些人,伪装能力明显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啊。

居然还有卖梅菜烧饼的!看那架势竟是还很熟练!

木白眼前一亮,随即摸出了几个铜板,在小贩无语的眼神中买了一个烧饼。

咬一口下去,哇,喷香!

这小贩明显就很舍得放盐,而烧饼这种味道寡淡的东西就是要咸咸的才好吃。梅菜的香味特殊,很开胃,饼子揉得筋道,又舍得用炭,烤得酥脆,口感味觉堪称一步到胃,必须点赞。

别说,中午出了那档子特别消减胃口的事后,大家的饭量都下降了不少,之前不觉得,走了这么些路后,木白感觉刚才吃下去的东西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还在成长期的木小白不准备为难自己,他将方才卖鸭蛋得的钱全部掏了出来,放到了餐车上:手艺不错,再给我来两个。

然后,木白就捧着一个饼子在原地啃呀啃,一边等烤烧饼一边在街上四处搜寻看看又是哪个人来微服私访了。

应该不是他爹吧?他爹在他走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动静,就是表情有些微妙。难道是他某个小叔?不对,小姑也有可能啊。他小姑姑们其实也都挺彪悍的。

木白的眼睛从周围人身上一一扫过去,摆摊卖莲蓬的、抱着布匹走来走去的、坐在门沿下头乞讨的、拎着草帽草鞋兜售的

等等,他好像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那个在门沿下头拿了个破碗乞讨的,不就是他爷爷吗?!!

作者有话要说:宫里打工的太子殿下:叹气.jpg

第104章

是什么缘分,让他在溜出家门玩耍的时候遇到了同样溜出来玩的爷爷?

这大概就是伟大的祖孙情吧。

不得不说洪武帝此时的伪装十分到位,同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他现如今的模样可谓是毫无破绽。

无论是破烂的衣裳、足足能露出四个脚趾的破鞋、满脸刮不干净的胡子,还是那很符合人设的破口粗瓷碗,都让人看不出半分破绽。

最重要的是,就连坐姿,他爷爷也是完全仿照了老乞丐的那种放荡不羁式坐法,两腿一盘,时不时抖抖脚,嘴里还叼着一根茅草,一个大大咧咧混吃等死的老乞丐无疑了。

如果一定要说异常,那大概就是那破破烂烂遮阳帽下头的眼神一点都不像混吃等死的老乞丐那么麻木,反倒是带着几分捉摸不定的微光。

当然,这是在观察力出众又对老人十分了解的木白看来,如果是外人的话,估计压根就不会注意一个老乞丐。

或许是木白边啃烧饼边观察的姿态太过醒目,一个穿着朴素挑着柴薪的年轻农人走到了他的面前:嘿,小童,你这鸭蛋怎么卖啊?

木白还有些没回过神来,发射性地答道:三文一个,今天刚摸的,可新鲜啦,您拿回去煮着吃或是腌咸蛋都很合适。

农人似乎是思考了下,有些贵咧,十文钱四个卖不卖?

闻言,木白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他先是不可思议地看了眼这农人,然后摆出一副【天哪,我的鸭蛋这么好,居然还有人还价】的姿态,开始据理力争。

这太便宜了,不好卖的。郎君,我们家的鸭子都是吃活鱼活虾长大的,平日里还会吃些谷子蔬菜,它们每天都会被我的小叔们赶着下水运动,所以个个身强体壮。

似乎是觉得这样说不太有说服力,小孩当即拿起了一颗鹅蛋摊在掌心给人展示起来:您看,这蛋壳的颜色是不是特别青绿,这是青果啊,三文钱一枚已经很便宜啦。

您再听听这蛋壳的声音他轻轻在这农人耳畔敲了两下蛋壳,低声蛊惑道,怎么样,是不是特别闷?

农人犹豫了下,点了点头,这声音的确是挺闷的,但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蛋壳厚啊!木白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您想,鸭蛋是什么,是孕育小鸭子的摇篮,小鸭子在成长的时候多容易遇到困难啊,这时候一个坚硬的外壳是不是很能保护它?小鸭子住得多有安全感呐!就像咱们,要让你选的话,你会选土房还是砖房?那肯定得选砖房是不是?

所以说,壳硬的蛋一定营养好,而且我们家的鸭蛋能有这么硬的壳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家鸭子吃得好啊。

这倒是实话,御花园里的鹅子和鸭子们吃的用的都是一等一的好,寻常人家的鸭子哪有机会拿粮食当主食,把各种昆虫、小鱼小虾当副食。

为了养大这群鸭子,小皇子们可是亲自披挂上阵,硬是将大明御花园各个角落藏得好好的昆虫们都给祸害了一遍又一遍。

作为鸭妈妈们,这些蛋的主人们自然也分到了不少好处,不是木白吹,他们家的鸭蛋做出来的咸蛋确实好吃,个个都是红心沙瓤还有流油。

见这农人似乎还十分犹豫,木白都要怒了,他卖点鸭蛋容易吗?为什么这人就不能像他买东西时候一样爽快呢?

他绝对不能打折卖,这是尊严!看来是要逼他使出绝招了啊!

木白直勾勾地盯着对方,一息、两息、三息,小孩圆滚滚的眼中慢慢沁出了些许水汽,泪眼朦胧的木小白开始哽咽:小白不能降价的,小白的爹爹在努力工作,一年都没有几天能够歇息的,小白的叔叔们都在边疆打坏人,小白的爷爷在路边乞讨补贴家用,鸭鸭生蛋也好努力的,呜呜

啊啊啊你别哭啊!年轻的农人见状有些手忙脚乱,他一边安抚木白一边左右张望,生怕被人误会了。

发现边上人都递来了若有若无的关注目光,年轻的农人顿时背后有些冒冷汗,赶紧掏出了十个铜板:我买三个,多出的一文钱给你,我不要了。

您真是个好人!木白眼中的水汽瞬间消失,他摸出了三颗放在表层的鸭蛋塞到对方手里(小知识:在卖鸭蛋的时候,最上头的最不新鲜哟!),还附赠了一串吉祥话:您这么好的人,在未来一定能福寿绵延、家庭和睦、步步高升的。

啊,谢谢农人反射性地回了一句,但随即意识到不对,他就是个种地的,为什么要步步高升?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到面前这个刚刚赚了他十文钱的小朋友拿着烧饼提着鸡蛋篮子,哒哒哒跑到了街边那个佛系乞讨的老人身边,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将手里头还没吃的烧饼递到了老人嘴边:爷爷,吃烧饼吗?

第一次接到保护任务的小兵慌乱极了,这来历不明小童突然靠近陛下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可疑,他还让陛下吃烧饼,这行为太奇怪了吧?

前辈曾经和他说过,这个江湖上最不能小看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尤其是小孩,你永远都搞不清楚他们的战斗力。

对了,他装着鸭蛋的篮子也很可疑,说不定下头就塞着一把匕首!

可恶,如果这小童接下来要刺杀,那他就是罪人!

见到陛下居然真的接过烧饼,小兵几乎目眦欲裂,也顾不得会不会暴露,立刻就要蹦出去喝止。

然而,他刚想动作,却接到了上峰制止的眼神,顿时有几分不解。

负责此次安保活动的小旗翻了个白眼,上前两步,勾住了他的肩膀,悄声说道:那是小皇孙!想什么呢?

小,小皇孙?伪装成农民的兵哥噎了下,片刻后他忍不住吐槽,小皇孙连一文钱都不肯多给我?!

这话里的委屈劲就像是每个被公司二代扣了考勤的可怜打工人一样。

你都这么有钱了还要和我计较那么一文钱?

如果让木白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一定会翻个白眼,这是一文钱的问题吗?这是一个职业人的尊严呐!

而且你都做了公务员了,干啥还和他计较那么点小钱钱。

看他爷爷的饭盆里还有好些个铜钱,显然生意不错,他怎么能输呢?

是的,洪武帝面前的破碗里已经有好些个铜板,也不知道是他讨来的还是提前放好的引子。

爷爷啊~卖咸鸭蛋的孙子没忍住好奇,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他乞讨的爷爷闻言吹胡子瞪眼:这自然是讨来的,咱是这种作弊的人吗?

我这个买烧饼的钱也是自己挣的!木白赶紧不服输地说道。

嗯,不错不错,我孙子可真能干。啃着孙子劳动成果的朱元璋摸了摸小孙子的脑袋,有感而发道,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将其做到最好。

作为一个跨越多个领域,并且将曾经从事的各个行业都做到了极致的老前辈,他是很有资格说出这番话的。

令人无语的是,他孙子居然还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

特别不务正业的祖孙俩在吃完了烧饼之后拍拍手,并排坐到了一起,一个继续端碗乞讨,另一个则是吆喝着卖鸭蛋。

不知道是这对组合十分吸引眼球的缘故,还是大明应天府这个角落的居民的确比较富裕,两人的益都还不错。

到了后来,洪武帝干脆不乞讨了,开始帮着孙子卖鸭蛋。他贡献出了自己的小破碗,让木白往里头打了一个鸭蛋,向众人展示他们家的鸭蛋品质有多优秀。

白色的粗瓷碗配上红艳艳的鸭蛋黄,特别惹眼。

别说,这么一展示,木小白的鸭蛋销售速度立刻又上了好些个台阶。

你之前说得天花乱坠没用,得让百姓看到实物。朱元璋趁机教育正在喜滋滋数钱的大孙子,咱百姓很质朴,所以以前老是被那些狗官骗,骗多了他们就有些多疑,所以,咱们那必须要将那些说的东西实实在在地落实了,让他们亲眼看到、让他们亲耳听到,这样他们才会相信咱是和别的人不一样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都穷。

因为穷,所以买几个鸭蛋也要犹犹豫豫挑三拣四,各种骨子里挑刺就是想压下些价格。

但是善良也是真的善良,有不少人在买鸭蛋的时候跟木白大战了三百回合各种讨价还价,但在看到一旁眼巴巴看着他们(误)的老乞丐时,他们又都会同情地往他碗里丢上几枚铜板。

明明之前还寸土不让,仿佛多付一枚铜板就要了他命一样的!

所以说,咱们的百姓都是好人呐,那骨子里就是良善的。朱元璋搓搓鼻子,向给他投币的一个普通农人说了句吉祥话后,和孙子吐槽道,孙子啊,你说这事也是奇怪哈,那些读书人、贪官、人渣,以前也是老百姓,甚至于有些就是从最底层一点点上来的,你说他们怎么就能对曾经和自己一样的人下手那么狠?

爷爷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就是读了书的关系,但爷爷也看过他们读的书,那里头都是些圣人言论,劝人向善的,你说这些人怎么会读着读着反而成了恶人呢?

这个大概与他们读书的目的有关系吧。木白托着腮帮子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有感而发道,有些人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那他们升官发财的最快路径当然是溜须拍马、搜刮民脂民膏啦。

哦,你这说法倒是新鲜。朱元璋当下有些兴致了,他挪了挪屁股,好奇道,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不会改变呢?

以自己的身份为骄傲,而不是为了谋生的人。木白毫不犹豫道,就像是当皇帝一样,爷爷,你说为什么每个开国皇帝大多励图治呕心沥血,但是越到后来,皇帝就越是乱来呢?

洪武帝若有所思,不过口头上他只推说不知道。

此举换来了孙子一个【爷爷你演技好差,算了谁让你是我爷爷呢】的眼神:开国之君多半有迫切想要改变什么的欲望,所以登上皇位后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就会格外珍惜和努力。

而对于后继之人来说,那就成了他们不得不去做的工作,所以他们自然得过且过,甚至假公济私,利用皇帝的身份为自己谋福利,就像是宋徽宗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