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1)(1/1)

眼见他们的目光一直在往东宫看,木白便很识相地带着弟弟们先行告辞了。临走之前,他还不忘问了句几位皇叔有没有带弟弟们一起回来?

如果弟弟们有一起来的话,不妨一起来参与我们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呀。

不过很可惜,几个家里有娃的皇叔纷纷表示,小皇孙们年纪都还太小,长途颠簸对小孩的生长不利,还要等孩子们再长大一点才能带回京城。

这也意味着木白还得继续苦恼人手的问题。

而就几人耽误的这一小会儿功夫,得知弟弟们已经进宫的朱标已经大踏步从春和殿内跨了出来。

远远看见独属于太子的明黄色常服,几个方才还在和大侄子说客套话的皇子立刻不多逼逼了,他们纷纷迈开长腿,大跨步地向着朱标的方向跑去,然后几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便在一阵阵的哥哥弟弟中抱在了一起。

朱标和几位兄弟的关系那是真的好。作为太子,别看他只比这些弟弟们大了几岁,但对这些老爹经常不在身边的小孩来说,他们的大哥那真是既当哥又当爹,极其的有老父亲的威严,偏偏他还足够优秀,优秀到弟弟们仰望崇拜的程度。

呃就是这个仰望崇拜的代价有些太大了。

木白远远瞧见身上挂了4个壮汉,还一脸若无其事地拍打着他们的背部的慈爱老父亲,情不自禁地低下头,瞄了眼一左一右牵着他手的两个弟弟,内心忽然得到了满足和安宁,莫名感觉自己赢了。

只要他爹不像他爷爷一样的能生,再给他多来几个弟弟,从这个情况来看,他的未来一定比他爹幸福。

走吧,咱们还有好多事要做呢。小皇孙拉着他的两个弟弟一路向前,将这感人的一刻留给了几位长辈。

木文和朱允炆一边信任地将前进的动力来源和方向交给大哥,一边时不时地向后张望,两双圆圆的大眼睛中都写着向往。

我什么时候能长得那么高啊?父亲好厉害,能抱住那么多叔叔。

他也好想要快点长大,像叔叔们一样高,这样等长大了他也能挂在大哥身上。他大哥力气那么大,比爹还要大,以后说不定就算他们长大了,也能让大哥举高高呢。

幸好木白此刻正一路向前走,没有看到两个小孩表情中暴露的可怕未来,否则他恐怕会第一时间拾好自己丰满的小荷包,然后抓紧时间提着行囊离开这个特别能教坏人的皇宫,直接进入他的plan3占岛为王计划。

因为这个一念之差,大明周边的几个岛屿都有机会能够苟活几年。不得不提的是,他们必须感谢皇宫中弯弯绕绕的道路以及撞起来特别疼的城墙,若非如此木白早就回头催促越走越慢的弟弟们了。

大明的藩王一个接一个地回到应天府正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夏季节日的开启,就星象来说,这一日恰是苍龙七宿升到正南中天之时,在民间就有龙飞天的说法。

端午节这一日,太阳的位置也是一年中最当中的。如果将一年比作一天,端午节就是中午的12点,清晨的凉爽以及温暖舒适日光的上午即将结束,随着日头转西,有着毒辣阳光的下午和冰寒刺骨的夜晚都即将联袂而来。

端午之后,各地气候将变得恶劣。

广粤地区将被台风接连席卷,江浙区则是梅雨绵绵,飓风海潮侵袭,北方也将进入大风暴雨交替来临的季节,而在沿海地区发大水的季节里,内陆却会陆续迎来一波干旱。

可以说,对农业国家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君、臣、民,端午节都是最后一个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心玩耍的节日,也因此这一日的人们通常玩得非常凶。

华夏各地的人们会根据当地的情况需要,举行驱邪避疫的祈福仪式,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夏天不要遭受毒虫侵扰,而受吴楚文化影响较深的南方地区,还会有纪念屈原的龙舟祭祀活动。

不过,对于大明的几位已经去了封地的皇子来说。这一日还有特殊的意义。

春节时,他们要防着北方的恶邻过来打谷草,片刻不能分神,更别提南下看望家人了,而春夏之交则是双方默契的休战期。

游牧民族的牲畜要在这个季节下崽,农耕民族则要在此时插秧种地,一年中也就这段时间大家能够保持克制,身担戍边之责的亲王们也能抓紧时间和爹妈联系一下感情。

不过往年大家都会被要求轮流回京,以备万一,今年朱元璋倒是大手一挥让所有儿子都回来了,目的其实很明显让大家都见见终于回家的大孙子。

太子院内的那些事只能够瞒得住群臣,皇子们心里自然还是有数的,虽然大哥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但弟弟们心里有数,这种情况要能把人找回来除非发生奇迹。

没想到的是,奇迹当真发生了,他们家大侄子自己找回来了。

坦白说,在见面之前,众人心中还有几分怀疑,但是见到人后几位皇叔都有些无语了,俗话说小孩娃大十八变,但是他们家这位大侄子的脸那简直就是按着比例放大的,除了黑了点、大了一号,其他竟然完全没变。

刚回来的时候还要黑呢。听到弟弟们的吐槽,朱标也笑着道,已经养白了许多,小白不喜敷脸,我便让膳食坊变着法儿做养白的膳食,幸好他不挑食,多难吃都能吃下去。

众人顿时都有些无语。

就藩的亲王们都是结了亲的,很清楚那些所谓的养颜餐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爱美的女眷们每次吃起来都苦着脸皱着眉,没想到他大哥居然直接塞给侄子吃!侄子还吃下去了!

还真的是有用的?他们一直以为那些都是骗钱玩意的说。(喂)

话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个鼻梁上架着两个小玻璃片的兄长看起来

有些可怕!!

不过,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当大哥摘下眼镜和大家聊起家常商讨难题的时候,朱标又变成了那个熟悉的好大哥。

和这边相谈甚欢的场面不同,一院之隔的木小白正陷入头疼之中。在木小文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以及动物大军的努力下,参与这次文艺演出的小皇子小皇女共有十六人,就连比木文还要小一岁的皇十八子朱橞都被拉过来了。

但这人数还是远远不够呀。

木白原计划是将这些年来许多国内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当做是原产中原的动、农作物重新给大家展示一下它们是从什么路线、又是通过什么契机进入华夏的。

所以在策划中,他打算在地上铺一张大大的大明地图,然后通过让小孩们提着各色农作物元素的花灯,穿着异域人模样衣裳在地图上行走的方式展现这一过程。

而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表现效果,他还想要让小朋友们拿着花灯在其最初抵达的大城市定点,这样等表演结束的时候整张地图都是小朋友,场面就比较壮观,但现在人数不够啊,到时候效果就会有些糟糕了。

一张大地图上只有几个小花灯,未会显得空旷。

而且这种七零八落的场景说不定还会让人觉得:哎呀,我们进口的东西原来不多啊,这就和木白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人数不够只能就只能靠频率来弥补了,但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木文的体力和木白的力气,让他们提着几个花灯来回走太累人了,而且容易发生危险。

而且花灯这东西就是要立体的好看,放在地上的话,视觉效果会降低很多。

要怎么办呢

正当木白苦恼的时候,他心爱的弟弟给了他一个灵感。

一个雨后初晴的寻常下午,窝在春和宫小书房里查阅资料写剧本的木白忽然发现闲着无聊的木小文在玩玻璃窗。

玻璃当然是心疼儿子的洪武帝特地给儿子书房装上的,其安装时间甚至早于洪武帝自己的书房。

不过在朱标去开会的现在,这个珍贵的玻璃窗也只是小皇孙的玩具。

无论哪个时代的小朋友都抵挡不了在玻璃上玩蒸汽画的快乐,木小文当然也不例外。

小朋友一边哈气,一边在玻璃窗上画上小鸭子小孔雀,还有他的猪猪,还有小房子呃,这些是木文自己说的,木白可认不出。

不过,木文真的是一个很会玩的小朋友,别的孩子还在研究怎么画好蒸汽画呢,到木文这人就直接升级成了情景剧,似乎是嫌弃蒸汽房子消失得太快,木文干脆做了几个纸房子粘在墙上,然后用蒸汽画上小动物们。

随着他的动作,在地上的倒影中,鸭子回家了,小孔雀也回家了,猪猪回家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文儿和阿兄也一起回家了。

小气的木文瞅了瞅正看着他的兄长,在对方认真的注视下不甘不愿地补上了两个特别小的人影。

好吧,家里勉强分给爹爹和二哥一点好了。

画完之后,木文看着大哥,圆眼睛眨呀眨,仿佛是在问兄长要夸奖。

下一秒,他就被大哥抱了起来,抱抱还不够,阿兄还在他腮帮子上亲了一下:文儿你真棒!

木白认真夸奖道:你可真是阿兄的小福星!

说罢,木白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留下脸蛋红红的小孩捂着小脸害羞。

阿兄说文儿是阿兄的小福星呢,好,好开心呀!

小孩扑通一声趴在了供朱标小憩的软榻之上,抱着被子来来回回打了好几个滚。

于是,朱标推门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一脸傻笑的小儿子从软榻上光荣地掉到地上的一幕。

第92章

在应天府皇宫之中,尚未就藩的十二名皇子和四位公主看着面前摆出的大架势,都露出了惊叹的眼神。

木白觉得洪武帝可能多少有点强迫症,就拿皇子皇女们来说吧,大家明明都年纪不一样,人生大事也各有不同,洪武帝却偏偏卡着大家的次序将人分配出去。

现在留在皇宫里的最年长的皇子和皇女都排行老八,年长一岁的皇八子已经十四岁了,这个年龄的小屁孩都特别要面子,青春期和变声期的双重压力使得皇八子轻易不肯开口,更不愿让人看出自己心中震撼,但现在皇八子那是真的一点都忍不住啊!

这,这是什么啊!他的手颤颤巍巍得指着面前的墙壁,嗓音都有些发抖。

拿着毛笔写写画画的木白回头看了眼墙壁上的半成品,有些不在意得说道:啊,这个啊,这个你们可以忽略,我还没做好呢。

这不是能够忽略的程度吧!!

皇八子看了看正拿着一块玻璃板画图的大侄子,张了张嘴,最后倔强得将接下来的疑问都给吞了下去。

不能问!

问了就显得很大惊小怪,你要忍住朱梓。

比起比较有偶像包袱的皇八子,年纪小的小孩们就无所谓了,他们很有职业道德得提着小纸灯笼走完台步又做完表演之后,就热热闹闹得围到了木白身边:大哥,这个是什么呀?

大哥,可以给植儿看看吗?

大哥

皇八子嘴角抽了抽,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看着这个恭恭敬敬将弟弟抱起来嘴里还叫对方叔叔的大侄子,还是沉默了,他努力过了,但努力的结果就是弟弟们坚持认大侄子是大哥,大侄子也放弃了纠正的想法,也认了这些小弟,大家各叫各的,除了他们真正的大哥,谁也不吃亏。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大哥就是侄子的老爹,问题也不是很严重的样子。

我努力过了,真的努力过了,但是侄子会的好玩东西太多了,=w=

这位如今没在就藩的皇子中最年长的老大哥眼神放空了下,也悄悄跟着弟弟站到了侄子身边。:

不怪他如此吃惊,只是眼前的东西有些超出小孩的预期了,所有的小朋友们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玻璃片上画出来那么小的一个图形,到了墙壁上会变得那么大?

是的,这就是木白想出来的办法,人手不够道具来凑,他搞出了一个投影机,准备到时候将地图挂起来,然后用一些图案替代下人力投在地图上。

而让小朋友们吃惊和不解的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投影仪原理,利用凸透镜的聚光效果可以将玻璃片上的图案投出去,至于变大完全是因为离得远,牺牲了清晰度后就能够有放大的效果了。

凸透镜是他从老爹桌子上摸的,玻璃片那更是从作废的玻璃中拿的,可谓应有尽有,难度反而在另两样东西上光源和颜料。

在现代只要拿个手电筒就能满足的光源反而是如今很难满足的一个要求.

投影需要的光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毕竟透镜的作用只是将光聚拢,没有增大效果,而如今无论是烛光还是煤油灯能够提供的光照亮度都不强,而且灯光的颜色还是昏黄的,看上去就更暗了。

如今能够呈现出这一效果是因为木白用镜子反射了太阳光,但问题是,宴席是在晚上,他也得不到的太阳光用。

所以为了在晚上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木白不得不在光源上动各种脑筋。

首先光源肯定要用煤油灯,煤油灯的亮度比起蜡烛可高太多了,现在他能想出的办法就是扩大灯芯的燃烧面积,或者干脆加上几股,反正他不需要在意油钱,工房可以任意造作。

但这还不够,十盏煤油灯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现在拿镜子反射的那么点光,所以木白还想了个办法再利用一次凸透镜聚光,用此光源来供给下一个透镜。

但这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譬如为达到最好聚光效果必须要在光的焦点进行利用,这会导致战线拉长,还有如今的凸透镜太厚了会有损失等等问题。所以木白泡在工坊里好几天,拿出了一个神器螺纹透镜。

光的折射只发生在介质的交界面,使用普通凸透镜会因为玻璃厚度导致能量的浪,而螺纹透镜其实就是一块薄玻璃,只是在上头有一圈圈的螺纹,这些螺纹就替代了凸透镜的折射壁的效果,通过特定的角度能够将光能以最聚集起来,如此,就能用最少的材料聚最强的光。

这么说很简单,实际上关于螺纹怎么画,如何才能有效聚光工房都耗了大量的功夫去琢磨和实验。

由于这种玻璃是使用模具制作,制作模具和玻璃液冷却都耗时不小,为了节省这些时间,工房众人都是等不到实验结果出来就先靠着直觉制作下一个可供改进的模具。而这些效果没有那么强的淘汰品也没有浪,他们被木白拿来当聚光灯了。

在夜里,就算有小花灯照明,也看不太清在地图上辛苦走动的小皇子小皇女们,这时候没有几盏聚光灯怎么对得起辛苦的小朋友们和他画的地图呢?

比起这些难题来,如今的颜料画不上玻璃片那都不是大事了,反正他也只需要投出来有个黑色轮廓就好,玻璃挂不住颜色却一样挡不住浆糊,顺着浆糊的痕迹在上头撒点灰尘泥沙就能够达到木白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