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0(1/1)

面前。然后带着满朝文武,一同跪拜在夏诸婴的面前,高呼我王万岁。

寒风凌烈中,蛰伏了多年的皇太子眉眼凌厉,眼锋转眸间已是一代睿智明君的风范。

大典上雍容庄严,文武百官们偶尔抬眸,看着这位全然陌生的皇太子,不得不为李九青那瞒天过海十七年的手段而感到震惊。想起那天在浓烟翻滚的大殿上,李九青指着正牌皇太子背脊上那因为皇家特殊秘药而显现而出的五爪黑龙,温和的笑对淳于烈狰狞的嘶吼,就感到一阵战栗的心寒。

温润蛰伏二十年,细密的编织了这一张泼天巨网,一朝而动,便是雷霆怒海,无人能与争锋。这位安霁侯的手段,远不是旁人能及。

随后,便是一连串的功过赏罚,有功的升官发财,有过的砍头流放。天逐王域一派繁华锦绣,金碧辉煌之下的,却是浓浓的死气和猎猎的尸灰。

李铮并未参加这场政变,甚至在政变当日,他还被李府的下人名为保护,实则软禁在府内。小舟并不知道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是因为李铮和他父亲政见不合,还是李恪的回京导致他的暂时失势?不过这些,毕竟和她没太大的关系。

那几日浓烟滚滚的厮杀声中,小舟和李铮各自安静的过自己的日子,偶尔一起吃一顿饭,耳边充满了府外的喊杀,他们却能安之若素充耳不闻。日子如绸缎般缓缓展开,转眼间已是四月,尚野的盐市也因为大华的这场动乱而暂且榈置,海盐缺失,则从内陆的慎、滇、阂、贡等地供应一些井盐湖盐,可是盐市还是被西南盐商们一再抬高,连带着市场上的物价都有大现模的涨幅。

寒冬已过,春回大地,璀璨的花朵轻飘飘的落在地上,洒下一地华丽的胭脂。院子中央肿着一棵桃村,午后的风也带着几丝春眠的懒洋,小舟伏在红木窗上,望着天边缠绵的云丝,徇烂如金纸的落日,只觉得日子太长,长的让心都变得有几分苍老。

院门咯吱一声,打破了这一院的安静,小舟抬起头来,眼角被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越发显得眼如琥珀,眉若柳枝。

霞光如四月明澈的湖水,瑞兽熏炉中腾起袅袅的青烟,上好的沉水檀香萦绕在鼻息间,混合着外面的桃花香气,熏得人眼皮发软。李铮穿着一身湛蓝色的瑞云华服,外面披着月白苍青纹的缎面披风,站在漫天花雨之中,抬首之间,风帽滑落,露出他一双明澈淡静的眼睛。

“出去走走吧。”

一个多月以来,他第一次发出了这样的邀请。小舟却没有半点惊慌,好似准备了许久一般,披上一件素白的斗篷,就随李铮出了门。

马车里有些沉闷,黄昏的太阳遥遥的桂在天际,散发着温暖的余温,照进这狭窄的空间内。李铮并未看书,只是静静的靠坐软垫上,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小舟则掀开车帘,望着外面那宽阔的街道,忙碌的人群,热闹的集市,来往的商旅。

一切如常,天逐城仍日是大华第一重城,繁华锦绣,热闹非凡,行人往来不绝,商贾犹若流水,车水马龙,一派峥嵘。只是那巍峨的宫宇,拱起的塔尖,还有着烟熏的黑痕,角落的衔石上还有刀剑砍过的痕迹,树木的青皮上,偶尔还能看到凝固了的暗红。

再过几天,就是浮于烈一党了颈受诛的日子了,这位从政二十余年,斗败过叛党曹氏,诛杀过闽浙乱民,和三越、青疆、粤贡、丹羯都开过战,在国之危急的时候保下过大华基业的传承,却也在皇室凋零之时,玩弄权术结党营私,有功有过的三朝权臣,终于要血溅刑台,一死百了了。

无所谓对错是非,只不过是成王败寇,李九青未必比淳于烈忠君爱国,夏诸婴也未必就比夏均帝、夏螺更适合当这个皇帝。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容成功者站在高处长笑,不容失败者于地底低喘。

风吹过村丛声响沙沙,好似有无数的雨滴落下,一路兜兜转转,进了一处宽阔的庭院,立时有人上前来接应。随着引路人走了半个园子,从一处不起眼的侧门出来,又上了一辆马车。如此折腾了足有两个时辰,进了四个宅子,换了五辆马车,才算是出了城。

李铮喝了。茶,解捧道:“时局动荡,为防万一。”

小舟点头表示理解,城外的积雪已经融化,不过短短一个月,却有无限的生机从地底钻了出来,肆意的招展着它们柔嫩苍青的枝叶。马蹄如雪,碧草连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绿意。一处庭院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视野之中,绿意盎然,疏疏朗朗,飞泉碧水佳木林秀,斗拱朱檐石桥楼宇,错落林立,高矮不一,掩映在重重花海之间,一汪碧湖沉静于前,两岸垂柳于地,千万丝绦随风摇摆,郁郁青青的水汽迎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铮说道:“这是候府在外的一处别院,很少有外人知道。”

小丹转首道:“多谢你了。”

李铮看着她道:“这是我答应你的,你不必谢我。”

“应该谢。”小舟轻轻一笑:“你救了我一命。”

“就算我不阻拦你,你也不会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