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白月光10(1/1)

“夫人, 这是前街刚出笼的桂花糕, 我听说您喜欢,恰好路过就给您捎回来了。”

苏萱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蜀锦裙子, 步步莲花的走近一个大庭院, 一位端庄秀美梳着圆髻的妇人见状, 笑意盈盈的走过来,接过糕点一嗅, 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叫我怎么好意思呢你上次送来的糕饼我还没有吃完呢, 那条湘绣的缎子我也才刚裁成衣裳。”

夫人话语很客气,但神态却很亲昵, 话语间与苏萱极为熟络。这个夫人就是陆平远的母亲。苏萱来到青州以后, 也没闲着,因为这里居住着陆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跟所有儿媳妇一样, 她对婆母娘也多少有些意见,嫌她管得多规矩大, 但此生重来,苏萱却想跟她改善关系,尤其在她和陆平远的感情未得寸进的情况下,讨好婆婆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果然, 鉴于上辈子对这位婆母娘的了解,苏萱时不时送些精巧的吃食玩意儿,投其所好,便迅速博得了她的好感。连给儿子写的心里, 都会提到这位东昌伯府的小姐有多么乖巧可爱会办事。

陆平远在京城求学求官,对家中母亲自然是有所牵挂的,苏萱此举可谓恰到好处,他立即察觉出苏萱的温柔可爱来,连带着几次回信,还特意提到了苏萱。这让苏萱颇为自豪,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上辈子她能让陆平远最终爱上自己,这辈子她也能!苏萱自我感觉很不错。

她查了查日历,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春大旱,青黄不接,青州出现了□□,若是她提前筹备粮食,到时候再施粥赈灾,那岂不是大大的美名?到时候,有了仁义无双的名号顶着,只怕陛下还会下旨表彰她,陆平远也会认识到她非同一般的境界,她绝不是荣平那种“不知民生疾苦”的人,到时候,回京城,嫁陆平远,还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苏萱说干就干,立即命人大量采购粮食,一时间青州的粟米价格都被抬高了,苏萱不在乎,反正她堂堂伯府小姐不缺这个钱。

她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但等着饥荒的发生。

这一年,入了冬气候就不太正常了,整个冬天未落一片雪,有了年纪的老人开始叹息,说瑞雪兆丰年,积雪不仅可以融化成水补充土壤水分,还能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这个冬天可不够吉利啊。等到开了春,仍然未落一滴雨,便是地方官员和地主也觉得不对了,都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滴雨都没有,如何是好?现在天下金子都不稀罕,单等着落雨。

苏萱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保证道:“大家放心,如果真发生了旱灾,我会帮助大家的。”

陆夫人也忧心忡忡,“本来青黄不接时候,就是最难熬的时候,旱灾接下来往往还有蝗灾,这可怎么办啊。”

苏萱信誓旦旦:“夫人放心,咱们一见如故,到时候我有一口吃的,就一定会有夫人的一口,哪怕是我饿着,都不会让夫人饿着。”

陆夫人感动的握着她的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果然,才刚到了四月,就已经有人开始逃荒了,眼看着到了五月,街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苏萱果然依照先前的承诺,设置粥棚,开始接济灾民。其他乡绅见了,也纷纷效仿,但苏萱的粥棚设置的最大,所用米粮也最好,大家纷纷真心实意的赞美苏萱。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大方的贵人。”

“这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呀。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仙女儿,您一定是上天派下来拯救我们的仙女儿。”

……

苏萱听了这些话,娇媚的脸蛋上晕上一层淡红。仙女儿啊,这是她上辈子都没得到的赞誉,这是专属于荣平的赞誉!而现在,这个称号归她了。

在众人齐刷刷的道谢和众口一词真心实意的赞美声中,苏萱矜持的站着,端庄而又高贵,面上带着谦和的笑。她喜欢这种感觉,万人中央的热闹和繁华——尽管这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过了几日,苏萱却忽然听到消息,隔壁的岚州也有人在施粥赈灾了,也是个美人。苏萱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肯定是她的老冤家在抢她风头了。她连忙派人偷偷前去查看,结果这一查,果然,就是荣平在施粥。

原来荣大人忧心女儿的身体状况,觉得岚州老家水土适宜,人也少,也没有名利纷争,可以叫荣平安心调养,于是便把她送了回来。而荣平果然闭门不出,精心修养,待听说街上出现饥民和逃难者以后,便也开设了粥棚,这是富贵人家都有的举动,只是她外貌过于出色些,因此便张扬了出去。

苏萱一开始还坐卧不安,因为几次敗于荣平让她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但当听到下属带回来的详细奏报时,她顿时又松了口气。是了,是了,她可是有备而来,荣平是措手不及,这怎么能比的过她呢?

她施粥赈灾用的都是好米,还是滚的浓浓的厚粥,用灾民的话来说,这粥浓的能够插上筷子,发生饥荒之前,他们在自己家里都没吃过这么好的粥,而且苏萱还时不时施舍馒头。以至于现在饥民看到她就两眼放光,称赞她是在世父母。

而荣平呢?她的粥棚规模小,而且煮的粥都还是清粥,一勺子下去,不知道能舀出多少米。现在大家都饿着肚子呢,谁还管你有没有才华,长得美不美呢?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于是,荣平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

渐渐地,连岚州的人都知道青州的大户出手阔绰,于是纷纷涌去青州,荣平的粥摊前立即没了人。

“青州城苏姑娘的施粥赈灾才是良心活。这荣大小姐就是不想出粮,还想博取好名声,所以弄些清汤寡水的来应付!”

“那什么荣平还是才女呢,她最擅长的就是欺世盗名。瞧着面善,其实一点也不善良。”

“何止不善良,简直恶毒,她把苏姑娘都逼的在京城呆不下去了。”

……

荣家的婆子听说了这些传言,气的直哭,立即告诉荣平:“大小姐,咱们立即写信回去,请咱家大人送粮过来,咱们哪受过这些委屈。”

荣平听到这些流言也有些意外,但她想了一想,却摇了摇头。“不成,灾荒的局面已经形成,这已经不是几个大户可以缓解的危情,我们荣家不行,她苏萱也不行。关中地区本来沃野千里,乃是皇朝重要粮食产区,如今这个地方出了饥荒,只能从蜀地或者江南调集粮食,蜀道难就不说了,江南的粮草加急运送过来,也得三个月,我们想办法熬过这三个月才是正经。去查查我家仓库还有多少粮食?我得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尽可能的帮更多的人活过三个月。”

——

苏萱初开始还沉浸在众人吹捧的美妙滋味中,但过着过着,她就发现情况并不对了,饥民源源不断,而且越来越多,但她的私家仓库能有多大?眼见得米粮流出如水一般,附近州县的粮食却都已被买光,仓库迟迟得不到补充,苏萱也开始紧张起来。

慢慢的,她在大米中夹杂了糙米,后来全部用粟米糙米,粥也一天比一天稀,白馒头更是没有了,偶尔会因为米汤实在太清澈无法抬出去,而在里面搅上一些面糊,使它不至于显得像清水一样。

已经汇聚在她粥棚的灾民自然是有意见的。

“苏大小姐,苏仙女儿,你怎么给我们吃这些东西?”

苏萱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饥民队伍一阵头疼,只好耐着性子解释。谁家的粮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她的库存也是有限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可朝三暮四跟朝四暮三毕竟是不一样的,这巨大的心里落差让大家很受不了,毕竟大家夸你夸的那么起劲,也不是白夸的,还不是想要你多坚持一会儿?

饿肚子的人本就容易脾气暴躁,再连续出现一些饥民抱怨以后,苏萱也没了耐心。“我的米粮我做主,给多给少都是我的恩德,你们可别不识抬举。”

道理似乎是这么个道理没错,但这般讲出来,就太伤人了。

“要不是你事先把大家的米都买光了,大家至于这么快手头没有余粮吗?”

“本来就是拿着我们的米喂给我们而已,显得你有多大本事?”

“大小姐呀,是怕我们这些贱民死太多了,就没人给她种地,没人伺候这些贵人了。”

苏萱这才有点发慌,她赶紧解释我当初买也是花了钱的呀,但哪里还有人听呢?几乎在一夜之间,苏萱前段时间苦心营造的口碑就崩塌了。其实在厚粥被薄粥代替,好米被糙米取代的时候,她的形象就已开始动摇,但大部分人毕竟还能谅解。很多时候,这些看不到前景的人,只是想有个念想,有个希望,支撑自己熬过一个个饥饿的夜晚,而苏萱捉襟见肘时的暴躁和蛮横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感恩变成怨气就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