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1)

京城接连传来消息。太子接连颁布匪夷所思的召令, 在朝上无故大声斥责臣子,同之前谦和形象南辕北辙。

在江南的众人对他近日的举措并不理解,毕竟他处心积虑才得了今天的结果, 几乎无人掣肘时却自毁前程。

只是听闻他为了拉拢势力, 命苏怀瑾入东宫, 将众人搞了个措手不及。

“他竟然……”沈瑶月一拍桌子,万没想到事情是这个走向。前世的苏怀瑾和她瓜葛甚少, 对于她的结局, 毫无印象。本以为有那样一对疼爱她的父母, 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明日就发勤王书, 前往京城。”顾辰飞说道。

“不是说过些时日么?”沈瑶月问。他们先前商议的商议过, 连勤王的召令都是从京城里就出来的吴振林写的,文采斐然, 慷慨激昂。

“没必要等下去了。陈襄不肯让陛下出来,我们直接围了京城,逼他让陛下面见群臣。”顾辰飞熟知京城的状况:“城内常年三万守军,京郊大营有五万人马, 先前陛下给过我一个令牌,可以指挥其中半数人马。”

“陛下还给过你这个?”沈瑶月有点吃惊。

“悄悄给的。”顾辰飞想起那是一个下午,他陪皇帝说了许多话。当时的他只对毅王的过去听得兴致勃勃,谁料听到最后, 陛下赞了他几句,给了这块令牌。

“怪不得先前都说陛下见你投缘。”沈瑶月说完后摇头:“你们两个,的确是应当投缘。”

顾辰飞听到这个, 苦笑了下。他陪皇帝说话,虽有其它私信,大多时候都是熟悉快意的。当时还以为是皇帝无事时像个普通长辈,现在才知道有些事情都是命数。

勤王令一颁布,各地原是有反抗的,可见到顾辰飞已经收到边将和许多地方官员的支持,又是打着勤王的名号,陛下久不上朝。诸多因素,让顾辰飞一行没受到多少阻碍,就到了京畿附近。

众人都知道领兵勤王的是顾辰飞,没想到如今的他居然有这份能力和魄力,令人心折。不过,为了舅父一家的安全,没有公布沈瑶月还在世的消息。

原本打算在两军对阵时出示虎符,在以情理说服驻地将领,免一场干戈。顾辰飞权衡之后,改了主意。

“你半夜去京郊大营,万一被发现怎么办?”沈瑶月觉得他的想法有点随意。她甚至怀疑,如果不是最近两人吃住在一起,自己会被全然瞒过。

顾辰飞解释说:“明日用虎符是万全之策,可到时攻城却是免不了的。可我想尽力避免,若我半夜入营,同守将商量好了,不打草惊蛇。过几日民怨沸腾,陈襄会担忧位置不稳,去军营稳定军心,到时候直接拿下就好了。”

沈瑶月理解他的选择,可依旧担心:“可你怎么悄悄进去啊。”

“你还不了解我么。你家,围猎时的营地,我都是随意出入的。”顾辰飞将事情说得简单而又轻松,而不是说他在军营里,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沈瑶月无奈:“这能一样吗?”

顾辰飞说:“会回来的。”他像第一次去战场时一样,轻吻了她的额头,就带人离开了。如今他肩上的担子比以前重了许多,做这些事情,倒是愈发从容。

东宫,自从杀掉冯贵妃后,太子陈襄偶尔会做噩梦。可自从见到苏怀瑾的尸体后,他再也不能睡着。

那日他喝得酩酊大醉,原是愤恨于当日苏相的推拒。第二日在半梦半醒间,想起自己纳了新人,不顾侍从的劝说,执意去了苏怀瑾所住的地方。

第二日,酒醒之后,他见到了全无生气的苏怀瑾。他竟和一个死人,睡了一夜。

那天的东宫十分骇人,凡是有畏惧哭泣的,全被打死。

料理了这件事情,就听到了勤王的消息。叛军竟势如破竹,一路到京畿附近,他每天都担心顾辰飞等人带着人马杀入东宫。

“殿下,叛军要面见陛下。”大臣们见势很准,都不认为殿下能赢,当即想要劝说太子,不要一意孤行。

可依旧被太子赶了出去。

心腹侍卫在一旁见了着急,提议道:“近日京畿大营即将与叛军作战,可因收到蛊惑,现在军心不稳。守将是忠君之人,殿下可趁机前往,稳定军心。”

“我不出宫!”太子说道。他要牢牢的守住京城,怎么可能出宫。

心腹侍卫说道:“可如今形式不同,殿下之命,恐被有心之人敷衍。”

“我不去!让他们都给我守好城门!若有不听令者,斩!”太子已然失去理智。

接到勤王诏书后,人人都说沈瑶月没有活着。赵冉在一瞬失落后,坚定了自己先前的看法。

近日,他出北城门的时候,遇见了一位状若疯癫的老汉。先时,他只是可怜他,可让下人给他吃了两个馒头后,这人说道:“太子不叫陈襄,他是假的,我亲手养大的,玉佩也是捡来的。”

“你说什么?”赵冉忙追问,可是老汉说完这句,没有再说。

赵冉悄悄将人带回去,背着人请了大夫医治,终于听到了更多的内容,一切都有了解释。他望着在院内玩耍的弟妹,扭曲的心里慢慢沉静下来。

他要将此人送到城外,送到顾辰飞那里去。如此一来,假太子一党倾覆之时,他就能保住赵家。

见陈襄不肯出城,顾辰飞又用了原本的法子,数万大军围困城门,逼陈襄认输。

陈襄在殿中走了许多个来回,说道:“让苏相过来,我有事吩咐他。”

他没有将苏怀瑾死去的消息告诉苏家人,也不许苏家人进宫,苏家人以为她还活着,兢兢业业地为他做事。

一想到此处,他喉头又泛出一真恶心。

可苏相到了东宫,从如今的形势分析后,劝他去城内的禁军营地。陈襄虽不想去,可这是他最后的倚靠,最终妥协。当天下午,就去了城内营地。

苏母昨夜做个了不好的梦。梦里她望着独女,怎么伸手都触摸不到。

此非吉兆。思来想去,她决定今日一定要见到女儿。

正好今日太子出了东宫,苏母在其中少了许多拦阻。可女儿的寝殿,依旧无法进入。

“夫人,良娣最近身子骨弱,见不得风。太子吩咐过我们,谁都不许放进去。”宫人恳求道。

“让开。我们母女数日没有见面。纵然怕风,我小心些,也带不进去什么东西。”苏母的态度少见的强硬。

宫人有些犹豫,一侍卫过来道:“夫人,请回吧。如今令嫒入了东宫,过得好坏,自然凭殿下的宠爱。今日夫人在东宫耍了威风,只会让太子心生厌恶。”

苏夫人自然担心女儿过得不好,听到这话,也退缩了。

她失魂落魄的向外走去,忽然瞧见多日不见的太子妃:“娘娘,你可知道我女儿最近如何了?”

太子妃本是想独善其身,毕竟冯家只有她能做倚靠。可那日情形让她苏醒了许多,她想让太子遭到应有的报应。

近日顾辰飞起兵勤王,到如今围城。宫里许多人都担心自己的出路,唯独她,心中期盼那一天到来。

近日苏母时常过来,情状可怜。她犹豫片刻,说道:“夫人,令嫒已经去了。”

“什么?”苏母后退了几步,直直地看着太子妃。旁边的丫头忙将人扶住。

“这件事是真的。”太子妃说道:“我知道夫人伤心,可若想报仇,只有伤心是无用的。来人,送夫人回府。”

不远处的赵冉目睹了一切。他原是进宫寻太子的,没想到他听见这一幕。

原来那日遇到苏怀瑾时,她已经存了死志。也许自己能多说一句话,多点生机,可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他虽然对她全无男女之情,可多年相识,无异于妹妹一样。

他精神恍惚,不想碰落了东西。

“谁?”太子妃斥问道。

赵冉走出来,问道:“娘娘,苏姑娘是被太子逼死的么。”

太子妃听他喊苏姑娘,而不是太子册封的劳什子良娣,想起宫外流言,想他们大约是被太子棒打鸳鸯。“是自戕。她不想拖累家人。”

赵冉回过神来,意识到刚才失言:“娘娘为何回答我这个。”

“因为他害死了你的心上人,也害死了我的亲人。”太子妃说道。

“原来冯贵妃……”赵冉看清楚太子妃的眼睛里满是凄凉和哀伤,试探问道:“太子妃想报仇么。”

“你想么?”太子妃不问反答。

“我愿意求一个公道。”赵冉说道。

“好,我告诉你一个消息,至于你答不答应,看你自己。”太子妃见他没有拒绝,说道:“陛下先前怒急攻心,得了风邪之症。可痊愈之后,殿下一直给他喂药,导致昏迷。可我动了手脚,停了几天,这几日都是醒着的。”

“娘娘的意思是,让我带陛下出宫?”赵冉飞快地领悟到了太子妃的意思。

“可城门和宫禁越来越严。”太子妃说道。

赵冉道:“我来解决,只望娘娘到时协助一二。”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