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六十七章(大修)(1/1)

适时敲门进来添菜的小二, 将众人的注意力分散,撤去桌上冷掉的菜盘, 换添了几道热气腾腾的菜肴。

给这么一打岔, 众人都不想再接回刚才的话题,趁着空档儿, 各自整理好纷乱的思绪,林适的失态也就这么含糊着混了过去。

小二也是个伶俐的,见了地上的碎瓷也不多问,径自收拾干净给换了一只新酒杯上来。

“开扇窗子透透气, 这屋子里烧了地龙, 怪憋闷的。”说话的, 是玉宁王世子。

问过夏真真和陆秀桐两人的意思后, 便让小二顺手推开了一扇窗子。

酒过三巡,席间的气氛正好。

门外有人敲了门,一个男子的声音在外头请见。

几人相视后, 陆少桐道了声进来。

雅间的门推开, 一身劲装打扮的青年进来, 俯身单膝跪地, 抱拳朝众人恭敬行礼道:“长恩侯府一等护卫单迟给玉安王世子、玉宁王世子请安,见过大少爷、二姑娘,见过林少爷、林姑娘。”

“单迟?怎么是你?”

陆少桐最先反应过来,他脸上带笑, 道:“你既在这儿, 莫非二叔回京了不成?他在哪儿?可是也在会宾楼?唉, 你先起来吧,起来说话方便。”

“是。”

单迟应声起身,谨声道:“回大少爷的话,世子爷是回京了,刚刚进城,现在应该还没进长恩侯府。”

“二叔还没回府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陆少桐奇怪了:“你不是一向都跟在二叔身边的,怎么今天没跟他一道?”

“属下自然是跟着世子爷一道回来的。”单迟有问有答,道:“适才经过会宾楼,听说大少爷和林少爷在楼上给两位王世子摆接风酒,世子爷本打算过来凑个热闹的,不凑巧,临时遇到点事不便下马停留,他便先走了。”

原来如此。

“那你……”

“世子爷说他虽不能上楼来一道吃酒,却也不好意思听见了当作没听见,便吩咐属下过来给各位爷和姑娘见个礼,言道改日由他作东,再请诸位一聚。”

单迟恭恭敬敬把话带到,又朝众人行了一礼后便走了。

他一走,姬莲扯了把姬藜,咧嘴道:“往年我和长恩侯世子打交道不多,只知道他是你外家一个小长辈而已,比咱们也大不了几岁,没想到他做事如此讲究有度,啧,到底他是做长辈的,长辈做事,和咱们就是不一样。”

姬藜耳朵里听着姬莲絮叨,眼睛往夏真真那边溜了过去,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烦躁,握着酒杯的手紧了又紧。

猛然听到陆蘅之回来的消息,夏真真怔了一下,随即扭头,有些担心的去瞧她旁边的陆秀桐。

陆秀桐的亲事刚定下来,陆蘅之就回来了,他这个时间点儿,卡得不怎么地道。

但不知道是陆秀桐遮掩功夫太好,还是她这几年已经想通了,不再喜欢了陆蘅之了,反正夏真真没在陆秀桐脸上看出什么异样来。

*

傍晚回到林府,林适请夏真真去他的小书房里说话。

夏真真以为他要说的是杨滟的事情,正想着该怎么劝他,不想林适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大大的出乎了她的意料。

林适道:“前次我和妹妹说的话,还请妹妹全都忘记吧。”

他的语气太过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不相干的事。

“哥……”

“妹妹先听我把话说完。”

林适吸了口气,好让自己的脑子更加清醒,他道:“和妹妹说那些话的时候,我是真的确信我能做得到,我那时也真的认为杨姑娘是我唯一的幸福,我以为即使她承了宠,有一天生下了别人的孩子,她也仍是我的命定之人,甚至为了和她在一起,我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然而,经过这些天的冷静考虑,我不得不承认,我做不到那些,我不能因为她而失去大好前程,失去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我更不可能拿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做赌注,去做一件会给全家带来大祸的事情。”

林适的目光落在书桌笔架上立着的那个彩色泥人。

“今日在会宾楼上看妹妹的反应,杨家姑娘承宠的事情,你是早就知道了罢?我知道妹妹不告诉我,是因为心疼我,不愿意我知道了难受,我也以为我一早就想到了,心里有了准备,就是有一天听着了这个消息也不会难受,但我错了,大错特错。”

“我太高估自己了。”林适勾起嘴角,自嘲的摇头道:“秀桐表妹那句话一说出来,我就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了。我受不了,也受不住。我受不了杨家姑娘承宠的事实,也不能想象她将来会生下皇上的孩子的画面,但我更受不了的,是我明知道杨家姑娘已经进宫,是皇上的女人了,我竟然还在心里惦念着她,我的这个行径,和那些肖想他人之妻的无耻之徒有什么区别?没有!没有!”

说到激动,林适衣袖一挥,将书桌上的笔架连着其他东西一道扫落了地。

“啪!”

那块名贵无比的鱼戏荷叶滴水砚落在地上,摔裂了一角,纸笔散落一地,墨汁四处飞溅。

彩色的泥人落在墨汁中间,很快从头到脚染上了墨色,再看不清本来面目。

“枉我林适十几年寒窗苦读,饱览圣贤之书,如今却为了一个女人,险些连忠义廉耻都不要了,若传出去,岂不是笑话!”

林适看也没看那染了墨色摔得面目全非的泥人,兀自平复了情绪后,带着歉疚看向夏真真,“抱歉,让真娘你看到了为兄不堪的这一面。”

夏真真白着脸,抿了嘴角摇头不语。

林适在她面前已经够克制了。

错的不是林适,是她。

是她把一切太想当然了。

她以为杨滟和林适互有情义,两个人就应该排除万难在一起;她以为她看好陆蘅之成事,所以林适也应该支持陆蘅之;

她以为……

是了,她总是自以为别人的想法和她一样,其实却是南辕北辙,错得离谱。

瞧瞧她都做了什么?

明明知道杨滟已为人妇,她不但不想法子劝着林适忘掉杨滟,听林父林母的话择一门合适的亲事,还怂恿林适不顾世俗看法去追求真爱,她这不是变相的鼓励林适做婚姻里的小三又是什么?

还有,她仗着读过半部原作的优越感,怂恿林适绕过林家长辈,直接建议他加入未来的造反组织……

她的那份提议,丝毫没考虑过当事人所受过的、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教育,至少从目前来看,明顺帝没有任何对不起林家的地方,那么身为臣子,林适理所当然的过不了他内心道德关,他是不会做对不起明顺帝的事的。

夏真真仿佛受到当头一棒,脸色乍青又白,狼狈的离开了林适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