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十二章(1/1)

陆蘅之心头微躁。

林老太爷寿宴后他就去陪都呆了半个月, 这都回来两天了, 他这位名义上的父亲才想起来问问他前些日子去了哪里。若非适才两人是当面相遇,对方只怕连问这一声都不会问。

父子?天下间有这样淡漠的父子?

怎么他前世就看不透呢?

陆蘅之垂着眼,心思在别处, 脚步慢慢的走着,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陆侯夫人的华兰院。

祝嬷嬷从屋里迎了出来, 向他行了下人礼,规矩的挑不出刺来,面上带笑道:“世子这个时辰过来有事?夫人刚用了药才睡下。”

她恰恰好迎到了房檐外头几步,有意无意的拦在了陆蘅之的面前。

陆蘅之脸上看不出表情,道:“没事, 刚见过父亲,顺道过来给母亲请安。她既睡下了,不用特地告诉她我来过。”说完, 他脚尖一转就出了华兰院。

祝嬷嬷脸上的笑僵在脸上。

往日世子来给夫人请安,怎么着都要她再三拦着才肯走, 今日这是怎么了?

内屋床榻上, 陆侯夫人背朝着外面侧身躺着,腰间盖着一条薄薄的锦被。

听了祝嬷嬷的回话,她就似睡着了一般没什么回应。

祝嬷嬷弯腰等了好一会儿,没听见声音, 猫着腰正准备退出去, 就听见陆侯夫人冰冰冷冷的声音道:“他还能怎么了, 不过是心冷了罢了。”

祝嬷嬷伺候了陆侯夫人大半辈子,最是知道这位女主子的酸苦不易,在她看来,当年的事情就已经带走了夫人的一条命。

现在的长恩侯府,过去的定西将军府,说起来也是武将世家的出身,夫人当年在一众登门求娶的郎君里挑中了定西将军的长子,何尝不是因为她也是个性子明媚爽朗的姑娘。

夫人和侯爷,也曾经有过甜如蜜的好日子,曾经也是一对恩爱相敬了十几年的夫妻哪。

夫人过去有多爱笑啊,盼着孩子到来的那些日子,她脸上心里哪日不是笑着的?就是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在旁边瞧着,都能感受到夫人发自内心的那份幸福和期盼。

沈玉当年那一摔,说是直接挖了夫人的心肝也不为过!

可夫人却不但不能为自己的孩子讨个公道,连为那个早夭的孩子在明面儿伤心悲痛都不行。

这些年,她人是活着的,但她的心和魂儿都早随着那个孩子死了,就连夫人的身子,也因为月子里哭了太多次,而落下了再好不了的病根儿,这让夫人她怎么能不恨?

夫人心里恨着侯爷,恨着世子,也恨着将世子抱回侯府的二房大姑娘,如今的玉安王妃,她避着不愿意见他们,不是她心狠,她是心里太恨了啊!

稚子无辜,世子爷长得有多好祝嬷嬷看得清楚,她的夫人也看得清楚,可越是看得清楚,夫人就越止不住的会想,若是她自己的孩子还在,是不是也会长得这么好,她心里头的结就越是解不开。

世子爷是无辜,这些年也是可怜 ,但夫人的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世子心冷了就冷了吧,夫人的心可都冷了十六年了。

都冷了,就谁都不欠谁了。

哎。

祝嬷嬷轻手轻脚给陆侯夫人掖好被角,悄无声息地退出房去。

*

陆蘅之才出了华兰院,转过一条青板路,才走了几步,迎面立着一位浅青色交领长裙的小姑娘,正笑盈盈的对他曲膝行礼,俏声道:“秀桐见过二叔。”

“在家里不必拘礼。”陆蘅之看她身后头的小丫头手里还端着东西,道:“你这是要去华兰院?”这条路也只通向华兰院。

陆秀桐点头,略略上前一步,仰着头看向陆蘅之,心中有一丝雀跃,道:“我学着做了份解暑的糖水,我娘尝了说味道不错,我就想着给大伯母送一些过来。”她状似随口道:“天这么热,要不二叔也尝一碗?”水汪汪的眼中亦带着几许期待。

然而陆蘅之却没有吃糖水的心情。

怎么说前世那十六年,他都是真心真意把陆侯夫妇当成他亲生父母看待的,那种被父母冷落的心情刺得他太深太深,他就算在那后头的几十年尔虞我诈中,将一切都看得通透了,这心底到底还是有不忿,有委屈的。

今天这心情突然涌上来,又急又猛,他现在只想静静的一个人呆会儿,否则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想要做点什么。

陆蘅之这会连笑都挤不出来。

他道:“我还有事要出府,就不尝你做的东西了,天气热,你一个女孩子别晒坏了,快点去吧。”说完,抬步和陆秀桐擦肩而过。

“哎……”陆秀桐随着他转过半圈身子,望着他逐渐走远却没有理由将人留下,紧紧纠了手中的帕子怔在路中间,脸色的笑容淡了下来。

二叔二叔,天知道他根本不是她的二叔!

可就是这一声二叔,却在她和他之间划下了深深的沟壑,她看得清楚,他看她的眼神,和看她姐姐陆梓桐没什么分别,她们在他心中,就是他的亲侄女!

但她根本不想做他的什么亲侄女啊!

她想的是……她想的是……

“姑娘……”小丫头陪着她伫立良久,担心的唤了她一声。

陆秀桐回过神来,掩去了眼中的恋慕和委屈,转回身已经收拾好心情,声调轻快道:“走吧。”

好歹他们现在同在一个宅子里生活,只要她不出嫁,总是能多看他几眼。

*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一直罗里吧嗦说个不停的曹望,夏真真出了归云楼,带着两个丫头回了林府,直接去了林二太太院子。

碰着饭点儿,又值林二老爷休沐在家,她正好赖在他们院子里跟着一起用饭,顺便将今天去杨府发生的事情仔细和父母大人说了一遍。

林府虽然有食不言的规矩,但这规矩一般是全府聚餐的时候才拿出来用一用,至少在二房,遵守不遵守都是看各人心情。

林嘉康听到太子去了杨家,便放下了手里的碗筷,和妻子相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着担忧。

“真娘,你和太子当真是巧遇?”事关女儿的前程,又是用的这种老掉牙的法子设计他女儿,林嘉康不得不谨慎。

夏真真想了想,道:“若没有曹世子后来提醒,女儿确实以为和太子只是巧遇。”

林嘉康的眉头拧得更厉害了,“曹世子?长公主家的那个曹世子?”

夏真真点头。

“你怎么和他走得这么近?”陆芸儿也有点吃惊。“长公主说你救了曹世子,我们也没多问,你真的救了他?”

夏真真吃了八分饱,放下碗筷,压了压眉头,一脸惊讶道:“长公主说的你们都不信?”

“你这孩子,我们问你,你扯长公主做什么,法安寺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陆芸儿见女儿戏弄他们,假意伸手轻轻打了她两下,嗔道:“你不和我们说清楚,将来若有个什么,我们怎么帮你遮掩过去?”

孩子到底是自己生的,就算是受伤后性情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也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夏真真说的真话假话,他们多少还是能分得出来的。

夏真真吐了吐舌头,不和他们绕圈子了,就把法安寺那天的事情,和老太爷寿宴上的事情,一些当时没有说出来的细节都一一说了。

当然,涉及到陆蘅之的部分,她有意无意都忽略掉不提就是了。

那么大的秘密是吧,还不到说给她父母担心的时候。

林嘉康和陆芸儿听了曹世子的言行,两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林嘉康目光复杂,一脸纠结。

“咳,这个曹世子,我打听过,他在京城里的风评不怎么好,想不到他光天化日竟然就敢在佛门净地胡闹生事,真娘,你还小,以后还是少和那个曹世子来往的好。”

陆芸儿倒是有别的看法,“话不能一棍子说。他这次能顺手帮真娘,又给她点破了杨家的用心,可见他心地还是有好的地方。”

林嘉康道:“好什么好?我可不愿意和靖阳侯府结亲家,先不说靖阳侯怎么样,长公主的亲家是那么好当的?”

“结什么亲家。”陆芸儿好笑的瞥了丈夫一眼,“你们男人啊,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谁和谁结亲家,你也不好好想想,曹世子都多大了?他有句话说得好,太子等不起咱们真娘。太子才是十四岁的年纪都等不起,难道他曹世子就等得起了?”

林嘉康恍然,“咦,这么说,曹世子早就应该定亲成亲了才是,怎么会拖到了这会儿还没有眉目?”

陆芸儿也想不通,但不妨碍林府里就有一个参照物。

她道:“皇家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指不定曹世子的情况和林运一样呢。”

命里有个什么劫不劫的,要等到他多少年纪,化个劫什么的,才能和正常人一般模样。

林嘉康想想道:“也是。”

“再说,大乾男子弱冠之年定亲已经算是晚的了,他又是皇室宗亲,总拖不过那时,咱们真娘还小,安全着呢。”陆芸儿细细分析,“且我瞧着他的模样,不像是对真娘有坏心思的,兴许只是真娘刚好投了他的眼缘吧?”

夏真真听得暗暗点头,林母的这个分析和她所想的差不多少。曹望在她看来就是个孤单儿童,没人陪他玩,玩也玩不到一起去,他瞧着她有意思,就有点赖上来的感觉。

她在曹望眼中,估计和一个新鲜点儿的玩具区别不大。

林嘉康微微有些出神,忽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就像他当年对你一样,彼此投了眼缘?”

陆芸儿一怔,随即轻叹摇头,道:“你别在孩子面前胡说。都这么多年了,人都不在了,你难道还没释怀?”

眼看这两人说着说着,气氛就不对了,旁边听热闹的夏真真忙开口打岔道:“爹,娘,我从曹世子那边还听了一个消息,他说宫里很快就要下旨挑选秀女了。”

哟,上次听了林爹惹下的风流桃花债,原来她娘心里也有一个朱砂痣。

挺旗鼓相当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