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1)

滑竿在蓼风轩门口落下, 宝钗下了滑竿,莺儿立即上了紧紧跟在她后头,瞧着自家丫鬟这般没见识的样子。宝钗也只得偷偷拿眼瞪着。元春也是微微而笑,立即有妈妈上前通报。才没多久, 里头迎出了一个三十上下的媳妇子。宝钗瞧着她都是有几分眼熟,似是与薛王氏身边的一位管事娘子有着几分相像。只见她笑盈盈的站在元春面前,对着她行了行礼,笑道:“大小姐怎么来了。可是吓到我了,这边上的可是薛家表小姐了? 哎哟哟, 我瞧着两位长的真像。到底是表姐妹呢!”

元春也不答话,倒是她身后的一个丫头, 一步上前朗声道,

“崔寿家的,还不快下去安排。这表小姐今日开始也是要住这里的。以后要与姑娘们日日一起。”

崔寿家的也不迟疑, 回头对着身后吩咐了几句,倒是依然陪在一旁, 笑着,

“下面人定然会好好安排。后院里四间正房, 表小姐来了正好。还请大小姐表小姐一起往前头歇息。瞧着时辰姑娘们也要下学了。我这就派人去潇湘馆门前候着。先生属意哪里清净, 又喜门前那片竹林,便把学堂安在哪里。”

见元春也只是笑, 崔寿家的立即侧身迎着两人进了里头。元春不语宝钗便也跟着一言不发, 只是按着自己日常所学, 行为举止但求大方无错。

蓼风轩在芷园内院子里着实不算小, 前后分了两进,内院四间正房并着耳房正适合三春居住。如今来了宝钗倒也算是住的满满当当。外院安排了一间见客的正厅,其余的倒是一些外头伺候的妈妈丫头居住。崔寿家的掀开正厅的帘子,里头丫头已经备齐了茶果,崔寿家的亲自送元春上了上座,宝钗瞧着便在她下手坐下,并不与其并肩而坐。元春倒也不在意,只是笑着问起了三春起居。宝钗一耳朵听着,一边打量起屋子。只见里头摆设虽不见华贵,倒也清雅。多宝阁上摆件也是不俗之物,她心下微微有些不喜自己母亲轻率。就这样入府,怕是要被人耻笑了。

才想着,外头响起了几个女孩儿说笑声,跟着门帘再次被打起,就见一个俏丽的女孩牵着一个眉目精致率先走了进来。宝钗倒也不在意那个俏丽,而是目光直直落在她身边那人身上。她也只有六岁模样,身上穿着却是难得好料,她着一件浅粉色绣着襦衫,下系的同色秀百蝶襦裙,那绣工精致,行走间百蝶飞舞声色盎然。在瞧那女孩也是生的难得眉毛,她自持不差,可是在那初见之下,她竟然生产一种自惭形秽之感。再瞧她边上那个俏丽的女孩,立即明白了二人身份。

贾璎拉着黛玉进门之时依然瞧见了宝钗,她倒也不在意,反正听说是二房表亲,日后住在芷园一同读书。倒是黛玉在间宝钗之时,就觉她面目熟悉,好似哪里见过,跟着一种不适之感从她心底冒出,黛玉立即开始念清心诀,任由贾璎拉着进门。贾璎只是冲着元春笑了笑,笑嘻嘻的在她另一边坐下,黛玉便坐在了贾璎下手。顿时元春微微皱了皱眉,她想要开口,可是瞧着贾璎递过来的眼神还是止住了。

贾璎才坐下,就急急的对着元春笑道,“元姐姐,还没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位呢,方才下课就听说了,明日起有人要与我们一同上课。可不知是不是这位呢?”

贾璎话音才落,迎春牵着惜春一起走了进来,落在她身后的探春一进屋门却是抢先一步笑呵呵跑到了元春身前,急急的行礼,

“大姐姐来啦,探春给大姐姐行礼了。只是一日未见,探春总觉得过了很久,想大姐姐了呢!”

元春拉起探春手,扯了扯她落在肩上辫子,不着痕迹的又瞧了黛玉一眼,今日探春梳的辫子倒是昨日黛玉进府时的那种。可今日的黛玉打扮与贾璎倒是一模一样,只是衣服颜色不同。她笑,

“探妹妹最会哄姐姐开心了,是不是又想着姐姐那里小点心。罢了,明日我让她们做了给你们送来。现下快来见见姨母家的姊妹,闺名薛宝钗。”

探春侧头瞧着,脸上喜气洋洋,她拉起宝钗的手,问道,“我叫探春,亥年三月出生,不知道这是姐姐还是妹妹?”

“妹妹好。我出生酉年,虚长妹妹两岁。”宝钗虽不喜探春这番自来熟,却也得压抑住自己的不悦,还是笑道,“也不知道其他几位何年生人怎么称呼?”

元春似是极喜探春样子,扬手对着宝钗介绍,

“方才先进来两位一位是我大伯家的,另一位是我姑母的家的。她们两个都与探春一年,只是一个出生腊月,一个出生在百花节。”

黛玉听闻元春介绍,拉了拉贾璎一起站起,对着宝钗微微侧身,算是打了招呼。

宝钗见二人不开口也不好妄自称大,也是只是跟着回礼。元春瞧了心中虽是不喜贾璎黛玉之举,也不好出言指责,倒是指着迎春惜春介绍,

“这是我二妹妹,她出生在申年,那是我们家最小的妹妹,子年出生,方才五岁。”

两人与宝钗见过里,那头崔寿家命人送上了茶。元春扫了一圈众人忽然对着宝钗笑道,

“妹妹也别见外了,以后就放心在这里住着。如今我瞧着,妹妹在这里倒是这里排行第二了。”

听闻元春此言,宝钗立即瞧向了璎黛二人,话已然到了她嘴边,她还是思量几圈之后,生生吞下。贾璎素日最最不喜元春处处摆出一副大姐姐的派头,如今居然把她和黛玉跟着一个外来的皇商之女还有二房庶女一起排行,便想要说些什么,可是黛玉却是悄悄拉了她的衣衫。她瞧向黛玉,只见她不动声色,好似没听见元春之语也不接话,立即也跟着笑盈盈的听着。

探春素来以元春马首是瞻,元春话已落却是无人答话,便是立即点头,

“大姐姐说的是,宝姐姐,以后不要嫌弃妹妹驽钝。对了,大姐姐可方便吗?今日先生讲课,妹妹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本想着差人去瞧了大姐姐,若是得了空也好教教妹妹。”

元春伸出葱葱玉指,点了点探春额头,只说道,“拿来我瞧瞧。”探春立即送上了自己课本。见此,贾璎拉着黛玉起身,

“那这便不打搅元姐姐了,我跟林姐姐先回去了。明日再见了。”

元春点了点头,也不理两人指着课本对探春细细讲了起来,宝钗也跟着听着,唯有迎春似是听着嘴角却是弯着好看的弧度,惜春似懂非懂的瞧着迎春。

出了蓼风轩贾璎跟黛玉手挽着手,直到走了远远的距离,黛玉这才伸手点着贾璎脑袋教训道,

“舅母说了,凡事不可只求口舌上头便宜。元姐姐也只是一说,又没有外头人,怕什么丢脸。她把我们跟她庶妹一起排行,也不知道那外头来的怎想。我昔日里听我母亲讲那些个亲亲眷眷,倒也说起过,二舅母有个妹妹嫁了皇上,夫家姓薛,想必这位薛姐姐就是出自薛家了。”

贾璎摊了摊手,一脸无奈,“没办法,元姐姐就是不喜欢我。她是女官学出生,若不是她侍奉的郡主早早定亲不读书了,怕是我们还无法日日见她呢。也不知道元姐姐怎么回事,总喜欢当女孩中的老大。不如宁府里的媛姐姐好。”

“我们也别管这些啦,快些回去温书,明天先生还是要考校我们功课的。”黛玉不以为意,瞧着四下无人,拉着贾璎轻点脚尖几息之间已是去了老远。

用过了晚膳,薛宝钗回到了二进自己的暂居卧房之时素日里她用惯了两三个丫头并两个妈妈已然在等着了。薛宝钗吐了口气,安心不少,再瞧四周,眉心却是皱起,却听她奶娘费妈妈笑的花团锦簇,

“姑娘可回来了!我们来时屋子里可不是这样的,这些个还未放上都是郡主娘娘派人送来的。说是这屋子拨给姑娘住,姑娘就当是自己家里。摆设还是由着姑娘自己来,千万别生分了。”

薛宝钗嘟了嘟嘴,命费妈妈按照她平日的喜好布置下去,在带着另一个妈妈进了次间,那妈妈屈了屈膝,轻道,

“老爷吩咐了,姑娘放心住着,万事都有老爷撑腰。”说着地上一个匣子,又道,

“这里头是姑娘日常花销银子,在这里姑娘也不必事事缩手缩脚,跟在家里一样就好。另外,郡主娘娘拨了些人,照着那元姑娘的例来的,倒是比着这里三个好上许多,自然不能跟那林姑娘还有璎姑娘的比。”

薛宝钗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日后行事的有了分寸。她想着忽然笑了起来,问道,“姨妈那里呢?”

那妈妈也是恭敬,指了指一旁道,“也送了这许多。”薛宝钗瞧着更是满意。

是夜,元春居住的所云居的次间里一片狼藉,王氏却是任由元春发泄,待她发泄完毕颓废坐倒在炕床之上,附在炕几上嘤嘤哭泣。王氏这才说道,

“今日所言之事,也是你老祖宗细细考量之后的,你也是明白。当年若是那边肯使一把力,你也不至于只是那安王郡主的伴读。你的才学人品,配个公主伴读也不是不行。只可惜你祖父把爵位传了你伯父。虽然这爵位历来都是嫡长优先,可是那是你伯父依然有了仪宾之爵。若不是你祖父一味偏向,哪怕得个宁府那边三等将军也是好的。细论起来也不过是个五品官之女,这偌大京城实实算不上什么。”

说着王氏拉起了元春,抽出帕子擦去了她的眼泪,又道,

“你想想,若是当年你父亲袭爵,你是又是公主伴读,就算不配太子,那个王爷府里适龄的子弟不能许你一个嫡妻之位?你今年也是十三了。打从你官学出来之后,还未曾有个我看得上眼的来打听你的事情。你也周姨娘所出那个深得你父亲欢喜,你哥哥又是素来寡言。若不是还有个宝玉在你祖母哪里得眼,也不知道我们如今会如何。这利害关系怕是你比我更明白。”

元春不语,瞧着一旁薛家送来的东西,耳边又响起了王氏的声音,

“我只你素来好强。平日里官学里成绩也是顶好。就是这各种的好,才被太子妃瞧上的。算起来这太子今年不过二十,待你十八之时,也正值好春秋。若他日……”王氏压低了声音,“若是他日你入了他眼,你哥哥有了你的依仗还怕没有青云之日?你父亲虽不是最喜你哥哥,到底我们也有王家。你舅舅推荐来的人,你父亲也不敢不听。你哥哥也是来日在太子妃甚至宫里最大依仗。再不济也你是侯爷侄女,他们也不会落井下石。太子妃怕是也看准了这一个。”

“母亲。可是宁府了媛姐儿算是我堂姐,如今都为太子府里妃妾,以后……以后要我如何自处!”元春想到此处不由再度嘤嘤哭泣,“只怕是太子妃选我,也有打那媛姐的脸,怕是媛姐儿也是得了太子宠爱的。”

“傻女儿!”王氏轻抚着元春的头发,“如今我们与宁府也不过算是同宗了,出不出五福没什么关系。那所谓排行早早了就不与那头一起,你算是哪门的堂妹。你祖母说的对,京城头的关系盘根错节,细着论的话都不用说亲了。这个不用担心,只肖知道如何讨好太子妃,好好的等到你到了年纪。不管怎样,若是不行到时候你出来,母亲再给寻一门好亲。你好好想想,我先走了。”

王氏也不再多言自行出了次间,又不准人进去打搅元春。元春哭了久了,累了倒也不哭。又想着今日贾璎与黛玉并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里更是来气。她喃喃自语,

“母亲与祖母说的对,女子的出生虽不能选择,但是嫁人便如同再生。”想着,她走到了镜子跟前细细打量起自己……

次日,待贾赦与梓莘得到消息,元春已被送入了太子府,与太子妃作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