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1)

原来方才宴席上将汤洒在她身上并不是个意外,而是雍王有意为之……

“今日可还开心?”纳兰朝身上酒意散了不少,眼波却温柔。

“嗯,借了王爷的光,倒是别开生面!”

纳兰朝眼底荡起笑意,举起手中玉佩道:“送你的生辰礼。”

一眼望去,泛着青色光泽的环佩,透若冰骨玉质凝腻,顾小楼看出这玉种乃是极为名贵的青田玉。贵则罕见,即便于皇族中人此玉也算重礼了,她若收下未免容易引来误会,于是婉言拒道:“王爷好意民女心领了,但此礼太过贵重,恕民女不能轻受!”说罢行礼致歉,躬身一拜。

抬头,却见纳兰朝面色并无不愉,只道:“其实这玉佩是我多年前在湖广所得,本有一对…”

顾小楼闻言,神情瞬间凝固,可纳兰朝继续道:“两枚玉佩一青一白,皆纹鸾凤,这种鸟在当地又被称为吉祥鸟。另一枚白佩曾为我挡下过刺客之箭,但这青佩我从未示于人前,青田玉又多产湖广,以吉祥鸟作图案算不上少见,所以你便是收下,也不必担心会引出什么话柄。”

脸上传来冰冰凉凉的触感,空中渐有雪末打着转飘落下来,二人站在倏忽而至的冬雪中凝目相视,仿佛与院外人声鼎沸的热闹隔绝……

“王爷,下雪了,民女出来的时辰也有些久了…”顾小楼回神,转开话题,闭口不言方才玉佩之事。

纳兰朝会意:“本王叫个人来领路,送你回去。”

顾小楼点点头一时无话,就在二人一前一后要出院子时,忽听身后传来一声:“你可愿到雍王府来?”

顾小楼听后,身影顿了一下却未回答,转身出了院子。

王府带路的下人就守在院外,见她走近忙主动上前行礼,顾小楼道了声有劳便跟着小鬟折返,行出一段路后,便瞧见前面不远处有个玄衣男子在原地徘徊走动,像是迷了路又像在等什么人……

过了这道垂花门就进了外院,这人现身此处,八成是今晚雍王府宴请的客人之一,顾小楼心下一时有些奇怪。这时,对面男子也听到了近前的脚步声,忙侧身掉头,待愈行愈近,竟是急忙慌地直接迎了上去。

就在看清玄衣男子的一瞬间,顾小楼觉得自己的心跳声都停了一下,立时止步对一旁的小鬟说道:“前面的路我识得,姑娘送到这里就可以,多谢了!”

小鬟听后立声应下,行了一礼便原路回返,目送其离开一段距离后,顾小楼才转过身望向来人道:“你怎么在这儿?二表哥?”

这清眉俊眼、貌若潘安的玄衣男子,正是顾小楼舅舅家中排行第二的表哥李弘鸣……

“阿宛,真的是你!”李弘鸣神情激动,一双好看的桃花眼正紧盯在顾小楼身上,又是惊忧又是欢喜,“对了,这话该是哥哥我问你才对,你何时回的京城,怎么回来了一声消息也没有,还扮成这样出现在雍王府?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知道家里人有多担心你吗!”

顾小楼同舅舅家的几位兄弟姐妹都处得极好,她生母早逝,外公怜惜她小小年纪便要在后母手下讨生活,三天两头地接她回李府小住,可以说,李府就是她的半个家。她清楚李弘鸣是真的担心她,当初顾家下狱,舅舅和外祖没少四处打点,但此案子上达天听,事关重大,终还是未保下她。

顾家流放离京那日,外祖父去送她时,平日总是乐呵呵的老爷子眼眶红了好几次,那还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外祖掉泪。回京以后她实在怕万一行事不谨,回李府的时候被什么人撞上给外祖舅舅惹来麻烦,便一直拖到了现在,没想到这么巧,竟在雍王府遇见了二表哥!

顾小楼一边说,一边将李弘鸣拉到了一处不易被经过路人发觉的僻暗处,轻声道:“二表哥,是我不对,我担心自己如今的身份去看你们会给家里招来事端,才不敢轻易动作。我刚回京城不久,这件事毕竟非同小可,我只有立住脚跟了才敢冒险去寻你们。”说着说着她心里也不是没有愧色,她是该及早往家里送个信儿的……”

李弘鸣摇摇头,抬手在她发顶敲了个爆栗:“得了,你那死要强的倔性子我还不知道!一向都是什么话也不多说,悄没声儿地就自己把事儿办完了!今日混进雍王府里,是不是又憋着什么大事儿呢?你这回不交代清楚可别想溜,完事儿了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跟我回家去见祖父,他老人家心里可一直惦记着你呢。”

顾小楼眉笑眼弯,道:“知我者二表哥也,此事说来话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只能先长话短说地告诉你,我如今在城阳公主府上做门客,改日等我回府了我们再细聊。你先帮我往家里报个平安可好?”

李弘鸣长眉一挑,瞅着顾小楼上下打量道:“不愧是我李弘鸣的好妹妹,本事不小嘛,公主府都让你打进内部了?这事儿我先替你和家里交代一声,最多五日,你准备好之后,我去公主府近旁的永仙茶楼接你!”

“你怎么知道公主府附近有个永仙茶楼?”

李弘鸣伸手拍了拍顾小楼的头顶,自吹自擂道:“你又忘了,你哥哥我可是京城第一号小灵通!”

顾小楼笑着睨他一眼:“知道啦知道啦,我们已经在外面站太久了,快进去吧,我先你后,不要招人怀疑了!”

“嗯。”

这时,正要往前走的顾小楼又听到一句:“阿宛,今日是你生辰,表哥先祝你安吉喜乐,过几日回家,再为你补过生辰! ”

顾小楼眼皮忽有点酸,忙眨眨眼,再回头,兄妹俩对视一眼,均是笑了。

二人离开后,垂花门另侧,暗影下不知站了多久的男子挪开半个身子,也提步进了院子……

今冬的第一场雪下的很大,宾客们陆陆续续乘着马车离开王府,已坐上车驾的顾小楼深不属思地望着手中玉瓶发愣。方才她闻言避走,临上车前王府管家却传雍王的意思送了一株红梅过来,说是王府园子里的梅花正巧开了,今日客人生辰适逢王府乔迁之喜,这红梅应景,便送与客人做礼了!

顾小楼闭上眼,睫毛微颤,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清明,有的路一旦选好,便不必回头不能回头,她和雍王,注定是两条路上的人,既如此,有些妄念还是早早抛开的好……

次日清早,大雪已停,入眼便是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雪色清泠,雪地里印着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正是前往大书房去的顾小楼所留。

成王夏天便去了江北治水,如今已至腊月却还未赶回,想是局势不好稳定。去年以杜衡为首的盗卖官粮案贪下不少粮食,但各省官员也被狠狠*撸*了一波下去,如今官衙人手不足又积弊已深,圣上所托可谓不轻,却不知成王能力如何,事情又能否顺利解决?

顾小楼进入公主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阅览近三年内的政务公文,城阳府上有不少幕僚门客,养这些人在自不是吃干饭的,平日里他们要做的就是研究朝政分析局势,这当然需有公文做依凭。不过他们之所以留在公主府,大部分都是看中城阳背后的成王。

成王虽素有贤名但毕竟太子已立,成王养的幕僚若是比太子还多就未免太过惹眼了。成王与太子明争暗斗已久,太子早视他为眼中钉,因此他倒不是怕惹了太子的眼,而是怕太子的人添油加醋捅到皇上面前,失了皇上欢心,损了他的贤王名声。

城阳与成王一母同胞,皆由贵妃所出,贵妃出身当朝三大世族之一的清河崔氏。先皇后出身的信阳薛氏也是大族,但族运不济从上一代开始就走起了下坡路,故而论起家族底气的话,贵妃要比先皇后还厚上几分。

成王才华人品相貌样样不输太子,甚至声名比太子更好,崔贵妃怎会甘心?她始终认为母子二人只吃亏在了一个晚字,她进宫晚,错失了皇后之位;成王出生晚,既失了嫡又失了长。前些年未立太子时她没少为儿子争过,如今想急流勇退却是来不及了,太子心头的刺早已种下。既如此,最后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他们母子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