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祥瑞(1/1)

翌日, 得了谢昭昭的吩咐, 柳絮早早就带上了碧泉春和那具鸳鸯锅, 去了钦天监。

洝九看到三十年的陈酿, 眼睛有些发直,欢天喜地的接了过去。又听言言说柳絮喜欢听他讲学,连忙吩咐五官灵台郎取了两本册子, 算作谢礼。

柳絮收了洝九的册子,自是欢喜,但也没忘记自家娘娘的正事。

“洝大人,这是贵妃娘娘额外赏赐大人的。”

洝九这才主意到柳絮身后还跟着个小丫头。眼下,小丫头手中正端着口铜锅。锅子不算大,中间置着一层隔板, 洝九接过这所谓的“鸳鸯锅”, 捧在手里反复看了几遍,又捋了捋胡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道, “此物蕴藏天地八卦之理, 深得吾心,烦请柳絮姑娘代老朽谢谢贵妃娘娘。”

柳絮抿着嘴笑,“大人言重了, 娘娘说了,这鸳鸯火锅最宜冬日食用,那日见钦天监门口来了许多送吃食的人,便估摸着大人也爱此道, 这才吩咐奴婢带了这锅子。毕竟,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嘛。”

说着,柳絮便绘声绘色的描述了起来,“大人可寻个下雪的日子,将这锅子置于炭火之上,红白汤各一半,待汤煮沸了,将切得薄薄的肉片下下去,再佐以蘸酱……”

她几乎是用了毕生所学,将火锅描绘的天上有地上无,末了从食篮中取出个巴掌大小的瓷盅,“这是娘娘亲手调的蘸酱,大人若是得了空,不妨按照奴婢说的法子试试。”

洝九有些狐疑,接过那瓷盅,隔着盖子,鲜香的味道就已经扑面而来。他不禁咽了咽口水,面上还保持着他监正的威严,肚子里的馋虫却已经大闹了起来。

柳絮回到朝华宫告诉谢昭昭此事的时候,还有些不确定,“娘娘这个法子真的行吗?”

谢昭昭平了平绣好的平安福,针脚还有些粗,但比之从前,已经是十分不错了。

“对于吃货来说,这个法子大约还是可行的。咱们且等等,短则一两日,长则三五日,洝大人一定会想办法来朝华宫。”

——

钦天监最近有些不寻常,洝九大人先前说的讲学五日不但告吹,连官署的一众人也日日不见踪影。偶然见了同僚,也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模样。

朝中官员私下里纷纷议论,洝大人突然归京本就蹊跷,如今钦天监这副严阵以待的模样,莫不是要出大事。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萧淮听元宝说起此事的时候正在批折子,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摆驾钦天监。”

而此时的钦天监,也俨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长长的矮几之上置着几十个瓶瓶罐罐,一众人正围在几前,你一言我一语,不知在争论什么。

洝九扎在人群中,手里握着个小瓷盅,将那些瓶瓶罐罐里的东西一股脑的倒进瓷盅里。和了和,又闻了闻。

“啧,这是什么鬼味道!”他嫌弃的扔开瓷瓶,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为了配出谢贵妃送的那一盅蘸酱,钦天监上上下下已经忙活了三日。

“师傅,要不您还是亲自上一趟朝华宫?”一位五官灵台郎苦着脸,“想来贵妃娘娘仁厚,不会在一罐蘸酱上为难了您。”

洝九心中有些不服气,谢贵妃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他又岂会不知?可他就是有些不甘心,想他一个监正,怎么能让一罐蘸酱难住。这若是传了出去,他“大周神算”的脸面还要不要?

那五官灵台郎也是跟了洝九许多年,又岂会不明白自己师傅的那点小九九。众人都眼巴巴的望着他,希望他能说说好话,着实是这几日,大家围着一堆调料转,过得有些糟心。

五官灵台郎清了清嗓子,“师傅……师傅是个什么性子,天下人皆知,其实也着实不必这般为难自己。”

这话说的很委婉,意思就是,你好吃,大家都知道,你便是真的向贵妃娘娘上门讨要,大伙儿也不会笑话你。

许是得了台阶下,洝九捋了捋胡子,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你说的甚是,枉为师修道多年,竟还是不能免俗,实在心中惭愧,惭愧啊。”

正感叹着,便听到内侍嘹亮的一嗓子,“皇上驾到!”

——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日,寻常百姓家中会打扫、祭灶,宫中虽然没有这样的规矩,但因着岁夕将至,也比平日里多了些喜气。

一大清早,谢昭昭便出宫去了京郊报国寺。这些日子,她绣了几个平安福,这回便是特意借着祈愿的机会,求报国寺的方丈大师开光。普云大师如今已是期颐之年,是大周极负盛名的得道高僧。

回宫的路上,谢昭昭将平安福一个个的都收好,放在锦囊中,只等着岁夕的时候,一一送出去。待收最后一个的时候,她看着手中的平安福,有些出神。

这是谢昭昭特意绣给钟景祺的,虽说夜二已经带回了消息,可她终究不愿意相信,还是一针一线的做了这平安福,便只当是自欺欺人了。

“娘娘……”碧荷小声开口,看着自己娘娘的样子,有些心疼。这几日,娘娘看着是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可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心里明白,娘娘只是不想让她们担心罢了。

谢昭昭抬头,冲碧荷温软的笑笑,“没事。”

她将平安福收进锦囊里,挑起车帘向外望去。少京的雪已经停了,今日还难得出了日头,近处的枝丫上蹲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像是入了定,车架经过也没惊扰了它。谢昭昭看着小家伙憨态可掬的样子,眉眼中也终于染上了些许笑意。

众人回到的朝华宫的时候,太阳都已经快要落山。车驾从西华门一路驶向内城,在经过嘉善门的时候,远远便看到宫门口立着个人。

待走近了,才发现这人居然是钦天监的洝大人。护卫拱手行礼,洝九却一本正经的走到谢昭昭的车架前。

“老臣给贵妃娘娘请安。”说着,便一揖到底。

闻声,谢昭昭微微挑眉,隔着车帘,淡声开口,“洝大人何时?”

“启禀娘娘,微臣夜观星象,见太和殿西方隐隐有祥瑞之兆,乃是极为罕见的五星连珠!”

谢昭昭心中发笑,这糟老头子为了骗吃骗喝,当真是什么鬼话都能说得出来。

“五星连珠?”她假意发问,“不知是作何解?”

洝九拢了拢袖子,摆出个极为端正的姿态,“回娘娘,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他微顿,又朗声道,“是为凤凰在庭!”

这话本就了不得,出自钦天监之口,便更是引人遐想。

“不过……”洝九微顿,“眼下只是有些端倪,天象还未成。”

谢昭昭却不动声色的开口,“眼下大周国运昌隆,风调雨顺,又逢岁夕,有这般祥瑞,全赖皇上治国有方,烦请洝大人上个折子,将此事详陈天子。”

说罢,便吩咐护卫起驾。

傍晚的西北风渐起,洝九独自扎在雪地里,这怎么和他想的不一样?按理说,听了他这番陈词,谢贵妃理当再追问几句,譬如这天象何时可成?一来二去,承了他的情,必要给他些赏赐。到时候,他便可顺势索要蘸酱了。

马车里,碧荷也是不解,“娘娘不是这几日都在等洝大人吗?如今他自己主动送上门来了,娘娘怎么又把人撵出去了?”

洝九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吗?

谢昭昭心中不置可否,但至少不全是。他大约的确是想从自己这里讨些好处,可方才那番“五星连珠,凤凰在庭”的说辞,若非有人授意,便是借他一百个胆子,这老头儿也不敢乱说。而能让洝九有这般说辞的,普天之下,便只有萧淮一人。

她想起那日萧淮同她坦白时,说要留着姜太后另有用处。到底是何用处,谢昭昭如今也有了些猜测。只是时至今日,她似乎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致,也没有了期待。

再者,洝九忌惮萧淮,未必会同她说实话。若不好好磨一磨这老头儿,只怕她又要被他忽悠了。

想到此处,谢昭昭才唇角微弯,“不急。钩子已经放了,想吃食的鱼儿,总还会再来。”

谢昭昭想的是不差,可她没想到,第二日巳时刚至,洝九便领着钦天监的众人,聚集在朝华宫的门口,说是昨日观星象,见吉兆西移,斗胆求了皇上,想借朝华宫的地界,再观一观。

洝九素来鬼话连篇,谢昭昭才不信他这番说辞,但既然请了皇上的口谕,她也不好再将人往外推。

谢昭昭看了眼时辰,估摸这老头是想来她这儿蹭午膳,“出去知会洝大人一声,就说本宫正在小憩,让他稍等片刻。左右这大白天的,也不观不到什么。”

于是,钦天监的一众人便立在朝华宫门口,稍等。

可谁曾想,这一等,居然生生从午时等到了日薄西山。事关国运,一众人也不敢马虎,只好硬着头皮立在雪地里。眼看着天色已经渐渐暗下去,有星子露出了头,这天寒地冻的,又没有用过午膳,有些身子骨不好的,已经开始打喷嚏。

洝九被冻得一张老脸通红,直到一阵阵香气自朝华宫中传出来。他动了动鼻子,嗯,是这个味儿,与他前几日吃的是一个味道。

隔着宫门,又小宫女说说笑笑的经过。

“娘娘调的这蘸酱真是好吃,遇上这样的主子,是咱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不是,我方才瞧着小厨房已经备好了几大碟子的羊肉片,这会儿锅里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呢。”

腹中辘辘,洝九咽了咽口水,终于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在朝华宫门口。

“启禀贵妃娘娘,天象即成!请娘娘容臣等借宝地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