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缺爱少年曹丕(5)(1/1)

身后坐着跟曹丕年纪相仿的少年,戴块方巾,身上的衣料不甚上等,却看起来比许都府中的曹丕更有文人气度。

这少年名叫夏侯荣,从族谱算起来算得曹丕的远房堂弟。

两人过年时总能见到,打照面就认出彼此,他乡遇故知,欢喜得很。

原来夏侯荣跟曹丕同样的目的,要出来闯一番事业给家里人看。

两人相约结伴而行,正好有个照应。

轮到木耳心里边不舒服了。

照顾一个小朋友已经够麻烦的了,咋还拖带一个!

别在城里晃悠了咱们回乡下找块地种田过完这一年行不?

更难过的是,两个小朋友从妹纸和诗歌聊到军国大事,木耳一句话也插不上,孤家寡人甚是寂寞。

需要用食物填充空虚的嘴。

木耳正欲掏钱买吃的,腰间的钱袋子没了。

这可是未来几个月他和曹丕的生活费!

绑钱袋子的腰绳有道明显的断口,它不是自然断裂,截面平整,分明是被割断的。

小偷!肯定是小偷!

可人海茫茫鬼知道哪个是小偷。

曹丕刚患上的多疑症发作。

他心里暗想,好巧不巧,怎么你也丢钱袋?

马上他又打自己脸,郭先生已经很惨了你还往坏了想他!

纠结来纠结去,曹丕完全无法筹谋,光顾着跟自己进行思想斗争去了。

夏侯荣闭起眼睛想片刻,道句:“跟我走,我知道是谁。”

他是个天才,过目不忘,而且是那种只要眼睛扫到就能记住的过目不忘。

他稍加回忆就记得,方才人群中的确有个肥头嘟耳的家伙朝他们迎面走来,大秋天地穿件无袖罩甲,挺个圆圆的肚子,脸上全是肉。

胖子神色稚嫩得很,初步判断年龄可能比他还小。他擦过木耳的肩。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擦肩而过的很多,偏生这胖子过去的时候底下手指转了个圈。

起初夏侯荣并未注意这些细节,他只是全部记住了,慢慢回忆起来才发现,胖子手指转完个圈之后,手里的确多出个钱袋子。

就是木耳在食肆掏出来结账的那个钱袋子。

夏侯荣的目光曾掠过胖子在地上踩过的脚印,也悉数记在脑海里。他能辨认出胖子的脚印,再循着脚印找到胖子。

木耳被夏侯荣的一通分析吓着了,半路上收的小队友竟是肉眼闭路电视!

几人一路追踪到县城西郊。

曹丕终于想通了,怎么着郭先生都是自己人,怎么着都得帮。

大胖子一旦出现在视野中,还是很好辨认的。

曹丕提口气,就要过去给郭先生把钱袋要回来。

木耳拉住他的衣衫:“又鲁莽了?”

曹丕羞得脸红,刚想清楚一个道理,又忘掉另一个道理,要让先生生气了。

木耳没他想得那么严厉,这次还真不是怕曹丕打架受伤。

谯县西边就是邺城,河北袁绍的地盘。

不知为什么,老有河北难民举家搬迁到谯县,久而久之谯县便容纳不下,县令只好下令关闭城门,在西郊设些棚户,暂时安置着。

棚户的难民们没田没地,干有坐吃山空的命,再加上这几日城里发放的救济粥越来越稀,饿病甚至饿死的越来越多。

小胖子那么胖一看就不像难民。

他手里提好几袋大包子,跟伙伴们挨家挨户地发放。

于是木耳大胆猜测他是不是个偷富济贫的?

夏侯荣果断上去从背后拍拍胖子肉乎乎的肩头。

“伙计,不管你想作甚,我家兄弟也要吃饭是不?”别看夏侯荣书生意气,架势还挺江湖,直接伸手,“你可不想我跟大伙儿说,你给他们买包子的钱是偷来的。”

胖子脸上一红,忙把夏侯荣拉到一旁。

木耳跟曹丕忙凑上前,恐打起架来夏侯吃亏。

胖子没想打架,老老实实地掏出木耳的钱袋,买包子花不了几个钱,钱袋还是沉甸甸的。

既然没受什么损失,对方也算不得大恶之人,木耳便不计较,调侃问句:“街上那么多人怎地你偏偷我的?”

胖子把包子捂胸口,生怕木耳把这些赃物给他没收了,伸出根手指对着曹丕和夏侯荣答道:“那两位公子看着富贵,定不会带钱。他们的钱定在你身上。”

反应敏捷的夏侯荣和曹丕俱扑哧一笑。

木耳还得绕个弯才想起来,麻蛋说我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贱仆。

他生气地从钱袋子掏出块最大的银子往胖子手臂上一放:“这就是我的银子!”

小胖子见钱喜不自胜,靠这一锭银子他又可以给难民们买好几天的包子。

小胖子姓诸葛,祖籍琅琊,单名方,未满二十还没有字。别看他胖,手脚灵活,出手摘过百余号人钱袋,就只有今天被抓到过。

姓诸葛的人不多呐。木耳随口一问:“你可认识诸葛亮?”

小胖子叫道:“小叔叔。郭大哥是小叔的朋友?”

木耳似有若无地点头,没准以后能遇上成朋友,鬼知道哪天会不会来个匡扶蜀汉的任务。

小胖子与木耳的距离拉近一层:“我都许久没见小叔,好几年前他便搬到荆州去,说要拜什么先生为师。”

既然小胖子家有那么个大牛,帮帮他总是好的,广结善缘,必有福报。

木耳问他:“平日里你都靠偷人钱袋给大伙儿买东西的?”

胖子不好意思地点头,看得出来他有羞愧之心。

“你就没想过帮他们自力更生?”

胖子挠着头,他不是没想过,而是没想到。

“偷些地契出来给他们去种地?”小胖子异想天开。

木耳哭笑不得,转而问曹丕这个未来的大魏天子:“你怎么看?”

曹丕确有主意,只不过他想起木耳不要轻易管闲事的告诫,才先藏着不说。

听郭先生一问起,他少些戒心,便和盘托出:“屯田。曹公曾命兵士农闲操练,农忙屯田,现下与河北战事在即,士兵既需操练,又逢农忙,人手正好紧缺。”

夏侯荣头个拍手叫好。

木耳也没想到曹丕竟是这个主意,他原想带着难民们做些小生意发家赚钱来着。

曹丕的主意确是最好的主意,两军相争粮草先行,这可比经商致富的境界高多了。

只不过推行这主意得找人去说动许都令和谯县令才行,曹丕正想毛遂自荐,又跳出来个爱表现的小朋友:“此计甚好。游说县令的事,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