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缺爱少年曹丕(4)(1/1)

被打鸡血的曹丕应得飞快。

出门浪不宜用真名,木耳给他起个马甲,曹不一。

在外称一弟。

一弟想往谯县去,据说那里是他爹曹丞相发家的地方。

从许都到谯县也就三天半路程,为免惹人耳目,全程曹丕亲自挥鞭驾车。走得稳,不绕路,这叫木耳觉得少年挺靠谱。

他可能只是缺少表现的机会,又终日自我压抑,才显得庸碌。

十八岁之前,让哥带你放飞自我吧!

额,放飞得有点过头……

终日循规蹈矩的一弟,去到谯县头天就在街头跟人打架!

他听到有妹子喊抓贼,登时横在抢人钱袋的小混混面前不给他走,不料这些个地头蛇还是团体作案,霎时间人群里窜出四五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哥,将曹丕团团围住。

乞丐团伙刀子亮出一把,要把曹丕身上的衣服和钱财扒精光。

曹丕一脸鄙夷,正眼都不瞧他们。

木耳才去买个包子回来就撞上这等紧急事件,快快捏个口哨。

木耳有点犹疑,上回在皇宫对付刺客,一不留神把人就给吹死了,这叫他有些拿不准自己到底该用什么程度的精神力来发出幻术。

就那么恍神的小半会儿功夫,曹丕飞起一腿,准确无误地踢中乞丐握刀的手腕,那乞丐手腕一震刀子猛然脱手,还没来得及喊疼,刀子已到了曹丕手中,锋利的刀刃反过来架到那抢钱的混混的脖子上。

曹丕才出手就把对方两人吓得腿软。

抢钱的哆哆嗦嗦把钱袋子奉上:“大爷别杀我,别杀我!”

曹丕不想闹出人命,反转刀刃用刀背往他脖子上一敲:“滚!”

几个乞丐落荒而逃。

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木耳算松口气,一把过来揪住曹丕的袖子把他往外拖,拖到人烟罕至的巷子里才站定。

老打架的人怎么能平安长大过十八,不一弟弟你能不能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啊喂!

木耳克制住内心狂吐槽的冲动,用深刻的道理跟他分析利弊。

木耳用袖子给他擦擦额头渗出的汗,先夸一通:“你做得很好,当得上侠客二字。”

曹丕挥起袍袖甩甩带来些清凉的风,他激动得全身发热,他已经好久好久没被这么多人关注喝彩过了。

“然要成大事不得鲁莽。”木耳给他灌碗毒鸡汤,“若是曹公,他会如何应对?”

曹丕这点上有些看不起他的父亲。很小的时候随父亲行军,他曾亲眼见过族里的夏侯兄弟被俘,父亲狠心不救任由他被杀掉的情形。

见曹丕静默不语,木耳多少猜到几分,捅破窗户纸:“你定觉得他不会出手相助是不?”

曹丕嗯一声点头。

“我再问你,如果有十个人围着你,你出手不?”

十个人木耳看来挺多,谁知压不住年少轻狂的曹丕,他笃定点头。

木耳只好加码:“那三十人、五十人呢?”

曹丕继续点头。

木耳咽口口水,那么多人你还要打,怎么挨到十八岁啊。

木耳赶紧换个思路:“他们要劫持了你的朋友,劫持了百姓,你还打不打?”

这回曹丕终于没点头,也没摇头,他没考虑过这种情形。

“就那么把刀横我脖子上,你怎么办?”

曹丕更不能打,似乎这便是当年父亲跟夏侯叔叔的情形。

曹丕虚心请教:“该怎么办?”

他不想学父亲任由好兄弟被人杀掉。

木耳不走寻常路劈头来句:“那你就不要让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啊!”

“你没头没脑冲上去打架前,有没有确认过人群里他们有多少同伙?”

“有没有回头看看你的同伴有没有危险或者可能有危险?”

“有没有想过这是不是一个套?万一那姑娘跟他们一伙儿的呢?”

木耳的一连串发问叫曹丕有点懵。

人世间的事情竟有如此复杂,特别是最后设套那条,人心竟会险恶到这个地步?

曹丕从腰间掏出方才抢回来的钱袋,才觉得轻飘飘没什么东西在里头的样子,打开一看,空的。

木耳也懵圈,本来随口一说,还真的是碰瓷的啊!

曹丕气得把钱袋子狠狠往外一砸。

正巧砸到巷口一名路过的女子身上。

那女子长发及腰如水倾注,肌肤光洁如玉剔透,素衣轻纱曳地而来,第一观感不是普通的良家女子。

她弯腰两只手指拈起钱袋,看曹丕的眼神颇为不满。

更要命的是还扎心地来句:“多管闲事。”

木耳捂脸。

凉凉。不一弟弟又需要新的心理辅导了。

曹丕阴沉着脸,转身朝女子相反的方向,对木耳道句:“咱们走吧。”

不一弟弟吃饭都不香,他的筷子插碗里半天不动,右手支起下巴望着窗外想事情。

原来许都府中的事情很简单,出来没几天,不知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抓贼,是个英勇的事情。可要因抓贼害同伴陷入危险,则是不讲义气的莽汉所为。

而且好像好人跟贼人,凭肉眼分辨不出。

成长需要思考,思考需要吃饭。

木耳夹块鸡丁送到他嘴边。

油腻腻的鸡皮碰到他的嘴唇,叫他回过神来。

话说这块鸡会不会有毒?

曹丕脑袋里跳出这么个念头。自个儿先笑了,郭宾怎么会害他,一口把鸡丁收进嘴里。

好吃,不会有毒!

他默念三遍,皱着眉把食物咽下肚。

木耳只是单纯喂他吃的,想让他开心些,谁知曹丕的心理起伏那么大,一旦有些风吹草动总容易想极端。

曹丕也夹起块鸡丁递给郭宾,仔细观察郭宾如何处事。

木耳想都没想就吃进去,一脸满足的样子。

曹丕看不懂,怎地他不按自己说的做?还是说他已经能喜怒不行于色,就像父亲那般。

曹丕要向郭宾学习。

郭宾端起碗呷口汤。

曹丕竟会想到汤中有没有毒,也端起碗呷一口,忍住不让自己显出纠结担忧的表情,甚至学着郭宾发出啧啧嘴的声音。

啧啧,好喝!

啧啧,妙极!

身后有人发出跟郭宾同样的赞叹。

曹丕扭头去看,迎面撞见个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