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朝中有人好做官(1/1)

新ak小说 网 www.novelwuxia .com,最快更新妖孽的娇宠最新章节!

“天才啊。实在是太天才了。”工部扶尚书一脸喜色。捧了那记载荀阳牙行修建情况的折子。奔向了林千夜的府邸。“右相大人。沐大人此举实在是一举数得。若我出云国每项工事都能如此行事。不知能节约多少钱粮。省下多少人力啊。”

先前庆昭帝命工部监督归晚如何花那三十万两银子。工部应付般地派了个七品监理去看着。而今牙行修建了半个月。已经有了些眉目。这份折子也就出现在了工部。扶尚书先前也是不以为然。谁知翻开一看。竟是得了个大惊喜。本來这是要先呈给陛下的。但沐大人有这样的成就。第一个知道的。该是右相大人才对。

荀阳的消息。林千夜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得早的。他接过折子。只是略略地扫了一眼。轻轻笑了:“她呀。总是耍这种小聪明。”那个笑容是宠溺的。无奈的。

露出如此神情的右相大人。于靡丽慵懒之外又添了抹温柔的魅惑。扶尚书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才道:“林相。臣下想请几个侍郎前往荀阳。跟沐大人取一取经。”

林千夜觑了他一眼:“取经。学她一般顾前不顾后。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吗。”

“这……”右相大人对旁人都好。就是对自家人太严苛了。扶尚书不得不为归晚说句公道话。“在牙行兴建上。沐大人的所作所为可谓创举。开设私市也是事急从权。换做是臣下。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兴建牙行。高价请工匠。再由外來的工匠引出私市。进而打压白、楚两家。使米价不知不觉地降下來。这一系列的动作环环相扣。想來是一开始就设计好了的。这般深谋远虑。可不比右相大人差多少啊。

林千夜以手支颐。漫不经心地道:“你也别为她开脱。本相又沒怪她。”小东西到底阅历尚浅。初涉官场难免顾此失彼。何况是荀阳那么大的事。

“臣下明白。”扶尚书心领神会。右相大人之前回护的动作。尚书台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他这次高调地拿出这份奏折。也是猜到了右相大人的心思。

林千夜随手把折子抛还给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庆昭帝想叫归晚办事。又刻意表现得不偏不倚。恶人都叫她做了去。皇帝两面三刀。他再不护着。恐怕又会叫她受了委屈。

精明的扶尚书回到了尚书台。就把那份折子四下传了一番。不过两个时辰。六部的官员都知道了归晚的壮举。

于是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当扶尚书将那折子当做是一件趣闻上奏时。朝中众臣的反应十分有趣。

“陛下。此乃我出云国工程兴建之创举。微臣请陛下允我工部派两名侍郎前往向沐大人求教。”工部侍郎。那可是正四品。这样的人要向归晚求教。那是多大的面子。六部官员自然纷纷附议。因为沐归晚是自己人嘛。

“沐大人此举。堪可载入我出云国史。”翰林院也与有荣焉。这进可运筹帷幄。退可作书立传。乃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翰林院出了一个人才呀。

“沐大人果然大才。”诚王一派的人也知道诚王殿下想拉拢沐归晚。自然是要帮她造一造势的。

就连先前上折子弹劾归晚的人。也不得不随大流地称赞一下归晚着实有些天分。

于是早朝的气氛十分融洽和悦。与先前一大帮人跳出來讨伐归晚。指责她开放私市的情形竟是大相径庭。

知道内情的人。不由得纷纷感叹。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何况。那个人还是天人之姿的右相大人。这保护的架势。竟是做得日次明显。他们敢为难沐归晚。不就是跟林相过不去吗。

庆昭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却有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十分难受。若不是林千夜又缺席了。他倒想问问看这个右相是怎么说。竟然花了这么大的手笔为沐归晚那个丫头造势。可是。他又不得不附和着朝臣们说话。毕竟。六部之人一句都沒有提及归晚开私市之事。只夸赞她兴建牙行的奇思妙想。他把旧事翻出來。反倒显得她刻薄。

他只是想造借沐家和林千夜的力量树一个傀儡。可沒想过再为沐家培养出一个朝中重臣。是以先前想申斥归晚就申斥了。丝毫沒有给她留脸面。哼。今日且叫你风光一回。禁止私市的圣旨已经下了。朕且看禁止私市之后。你如何解决荀阳那个烂摊子。

对于庆昭帝的刻薄。归晚确实是十分无奈。既要她打压白、楚两家。又不授予她任何权柄。就连动作稍微出格一些。他就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她翻來覆去地看着那些弹劾她的奏折。恹恹地。林千夜送这些奏折给她的目的。当然不是简单地告诉她。她欠了他人情。待小十九将荀阳城中那些有头有脸的商户在朝中的后台查清楚之后。再与这奏折对上号。她更是明白了林千夜的用心。

她先前将修建牙行的木材生意一股脑地给了钱文。除了要扶植拉拢他的意思。也是想叫那些不听话的商户吃个哑巴亏。如此一番敲打下來。他们表面上是服气了。可是也将他们的后台给得罪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弹劾她的奏折。

人脉。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站在什么位置。都十分重要。在尚书台时。她事事得心应手。不就是依仗着林千夜的人脉吗。说什么不靠他。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她一直都在他的羽翼之下呀。

“千夜……”她在心底默念着这个名字。又是沮丧。又是懊恼。却有一种隐秘的酸涩和不安。其实在参加大比之前。她就打定了主意。要引起他的注意。要借他的势力。获得权势。只是当真正面对他时。她的步步算计。当真的换得他的关注和庇护时。她又不知所措了。她开始不确定她想要的。是不是权势。

她发了良久的呆。直到一滴墨汁从笔尖滑落。在抬头为“右相大人”的信纸上晕出一个黑色的圆点。方才回过神來。不由得又是一阵懊恼。她干嘛要写信跟他商量。

随手将那张纸团成一团。给户部写了一个折子。大意就是既然商会已经成立。那么。盐、铁、酒等一些原由皇商官营的物什。便该交一部分给商会打理了。第一步。她就是为商会争取开具盐引的资格。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可以不喝酒。总是得吃盐的吧。相信走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子。就容易许多了。

明知道这份折子林千夜也会看到。归晚就是鸵鸟地觉得这样不会太过丢脸。

折子递了上去。林千夜自然是见到了。他看了看那折子。想起密报送上來的那张只写了“右相大人”四字的信纸。愉悦地笑了。小东西难得想起了他一次。虽然最后还是写了折子。到底还是有进步了。那信纸上圆圆的墨点。定然是她又纠结又别扭了。想起她可爱的样子。心底又是一软。

已经月余沒有见到她了。不知道他不在。她晚上还会不会失眠。

第二日。归晚再次贴了一个告示。荀阳两日后禁止私自贩卖米粮。先前贩卖的概不追究。私商手中有多余的。尚未卖完的。为使他们不至于亏本。沐家商铺愿以当日价格给予收购。

此告示一出。事先知道陛下下旨禁止私市的人。也不得不赞一声沐大人果真仁义。她顶着被陛下责罚的风险。把事情的责任一力承担了下來。沒有过河拆桥不说。甚至照顾到了最底层的小商人。

有这样一位商会会长。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吧?荀阳城中的大商人虽说都有后台。生意到底是自己的。归晚这个举动。倒叫他们对归晚的敌意略减。

只是。仍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皇帝陛下确实是拨了三十万两银子。沐归晚买那块地皮就花了五万。之前她夸下海口。要花二十五万两银子买木材。就算如今造房子的砖石都不用钱。可那些高价聘请的匠人。总是要付工钱的吧。莫非。她要自己出钱。

也就在这一日。众工匠仍是在挖土造砖。却不料一镐头下去却不是往日一样白色的粘土。而是发出清脆的“叮”的一声。挖到石头了。挖土的人并不在意。再次举起了镐头。狠狠地砸下去。这一镐头下去。却是惊呆了。那石头的碎屑。竟是纯净如天空般的蓝色。

挖到宝贝了。

二十多人挖了整整一天。那块石头终于被起了出來。那是一块三丈有余的石头。最底下的一丈是纯净透亮的蓝色。带着点点金星。其余的部分。则差了许多。参了不少白色的杂质。只是光那品质好的部分。想來。价值就不止五十万两。莫非。沐大人未卜先知。早就知道这废墟里面埋了重宝。才敢夸下那样的海口。

一位造房子的工匠憨憨地道出了真相:“你们沒造过房子。自然不知道。依照这工程的进度來看。这里的土质适不适合烧砖头。能挖下去多深。下面是什么地质。会不会渗水。排水该如何。都是要事先勘探的。这石矿埋得不深。想必先前沐大人就发现了。”

楚家亏了。这块地。他们是作价五万两卖出的。光是地价就值至少二十五万两。再加上这珍贵的石头。他们足足亏了七十多万两。

一时间有人说沐归晚运气好的。随便一买就能买到埋了宝藏的。更有人说沐归晚不厚道的。明知道那块地里有宝藏。还以那么低的价买了下來。

就因为这块石头。楚家再次起了内讧。

楚正良又是得意又是轻蔑:“家主与老夫人果然慷慨。五万两白银。就送出了这样的宝贝。”

更有人逼着楚大夫人和楚兰敏。找沐归晚把那暗蓝金彩石给要回來。毕竟。那是从楚家卖出去的地里面挖出來的。不能便宜了外人。

楚兰敏本就在楚家沒什么威信。经此一事。更是举步维艰。不管去不去要回石头。他注定是一个笑柄。去要。堂堂楚家如此小家子气。他这个家主未免有失脸面。不去要。就是他败家。有这样的家主。楚家还有什么前途。

这个才十七岁的少年被逼得心力憔悴。他躲在书房狠狠地掐着自己的手臂。告诉自己:“沐师姐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她不是那样的人。”

却又想到了楚夫人的那句话:“凤鸣。你现在还以为她是好人吗。”

楚兰敏咬着唇。心底冰凉凉的。即便她事先不知情。那么在修建牙行之时。她也已经知道了吧。她事先沒有告诉楚家。而是让它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就是逼着楚家不能巧取豪夺。为了那块石头。沐师姐一点都沒有顾及到他们之间的情分。也沒有考虑过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我要去问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楚兰敏握紧了拳头。眼底闪过一抹泪光。沐师姐。她是那样高洁从容的女子啊。他心目中的神仙姐姐。竟会是推他下地狱的人么。

他摇了摇头。眼中含了泪:“不。我不相信。”可是。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楚凤鸣。若这是真的。你又该如何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