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0)(1/1)

那人啧啧两声,道:我还是头一回白天干这活,那位白爷和军爷们要找多久?

黄人凤道:说不准,听说整个镇子都被白爷尽数买了,一日没找到人,就挖一日。

他要把整个镇子全部挖开?

或许吧。

黄人凤叹息一声,他身上一身黑衣,人也干瘦了许多,像是被日头晒蔫儿了一般,缩着身子站在那里。

就在水牛镇挖掘两天的时候,谢泗泉也带了十几个人赶来。

他带来的是西川最好的工匠,还有几个晋人,挖井和大洞差不多,这些人都是做惯了的,西川百余米深的盐井都能挖得,这里自然也不在话下。一行人到了之后,立刻开始工作,谢泗泉亲自上手,那些军营的人听到金属声响还有些顾忌,深怕碰坏了墓穴里的一些古董,谢泗泉却不管这些,硬拆了,只求快些找到外甥。

之前派来跟着谢璟的人手伤了十余人,谢泗泉让他们回去休养,他亲自带人留在水牛镇,手上起了血泡都不肯休息片刻。

西川谢家的人多做工程相关,来了之后帮了很大的忙,之前土穴有轻微坍塌的趋势,也止住了。

第三日,挖出了一些金饼银砖,引起惊呼。

九爷全然不理会那些东西,视线一直盯着下面通道入口,等着看到熟悉的人影出现。

水牛镇很小。

不过两天功夫,就挖得七零八落,果然有幽长地道,勉强清出一条入口。

谢泗泉一看到地穴通道,就要立刻跳下去找人,却被人拦住道:谢家主,九爷说了,这上面的事都交给您全权负责,他已经带人下去了

谢泗泉无法,眉头拧地死紧,但也留在地面上。

石墓里。

水已经深了,慢慢没过石头凤床,和站着的人脚腕相平齐,众人在石床十分拥挤。

黄明游把一些金册、竹简扔下,只护着手里的书卷,灯已经只剩下一点,他眼睛不好,已经不能看清上面的小字,但依旧抱在身前,平日里拿只茶壶都嫌沉,这会儿抱着十余斤的书籍却只恨自己拿的太少,不能都护下来。

周围的人也帮他拿了一些书卷,胡达胳膊伤了一条,还未好,嘴唇干裂,视线还在巡视四周,试图找地方出去。

第153章 三途河

白明禹背着谢璟,谢璟此刻已陷入昏迷,趴在白明禹肩上,紧闭双眼。

白明禹看了石墓四周,咬牙道:先生,一直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墓穴最深,怕是水都要灌进来,我们得想办法先出去!

黄明游道:你带小谢,胡达那边三人,一个带虹姑娘,一个带柳如意,另一人带着胡达刚好,胡达胳膊伤了,使不上力气他话音未落,忽然石墓下方又是一阵颤动,水平空涌高了一截,直没小腿,大约是地下暗河冲了大量的水进了,墙壁也没有之前那般牢固,甚至有零星石块剥落。

众人在石床上不能动,只能弯腰尽量躲避要害,胡达离着黄明游近,危急时刻忙用胳膊撑在黄明游头顶上,替黄先生挨了一下,好歹没让老人家被石头打破脑袋。

惊魂未定,等到略微平静下来之后,黄明游哑声说完刚才的话:你们一人带一个,别带我,你们带着这些书出去!

先生不可!

听我的安排!我年纪大,腿也伤了,是累赘,若是真心替我着想,就背上这几本书出去,快走!

谢璟两日滴水未进,一直沉浸在幻境中。

他只觉得自己走了很远的路,一直都没有力气了,实在支撑不住才倒下,但断断续续的在寻找什么,四周荒野无垠,他看不到对方,心里的焦灼感越发强烈。

他跟在许多人身边,懵懂前行,大部队穿得都不太体面,破衣烂袍,即便是寒冷的天气,也不见得有谁身上棉衣厚些,实在是太冷了,那些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大教授也顾不得体面了,在路边跟难民学着搓了草绳,把棉长袍系在腰间,袖口也用草绳捆住,试图让身体暖和一点。

谢璟麻木跟着往前走,对方要过河。

他脚踏入水中,河水冰凉刺骨,他木然走了将近半程。

对方很是高兴,周围的人彼此交谈,给对方打气,还有一个老教授连声喊道:大伙儿再坚持一下,过了这里,就是新校区!咱们虽然跟大部队失散了,但马上就能找到,等过去之后,就跟以前一样!

周围人应和,加快了脚步。

河水慢慢增高,谢璟觉得脚下滑了一下,差点呛到。

也是这一下。

让他忽然清醒过来,他停在河中央,忽然转头回去看。

河面白雾茫茫,看不清他来时的路。

一道熟悉而清瘦的身影站在河边,久久未动。

旁边的行人过来握住谢璟的手,问道:哎,小谢,马上就到啦,不要担心!你跟上我们就是,咱们一起走呀!

谢璟忽然挣脱开对方的手,毫不犹豫往回走,水浅的地方他就用跑的,水深的地方他就游过去,他忽然想起来,自己方才忘了的是什么

他把九爷忘下了。

他怎么能舍下爷,自己独自前行?

谢璟跑得很快,躲开所有人,向着自己认定的那个方向奔去,他一直到了河边,扶着冰凉的边沿艰难爬上去,河滩泥泞,走上去艰难,他鞋子失落了一只,赤着脚站在湿冷的泥土里,狼狈不堪,只顾着仰头看着对方。

九爷向他伸手,眼里带了无奈,也带了一分温和。

谢璟毫不犹豫就扑过去抱住他,喉咙里哽咽,忍了许久的委屈无从发泄,只能化成力气,死死抱住对方。

九爷轻声问:怎的又回来了?

谢璟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不止流下。

九爷慢慢掰开他的手,哄道:小璟儿乖,听话,放开手,你该出去了。

谢璟摇头不肯走。

九爷轻笑一声,亲吻他眼角的热泪,沉声许诺:你睁开眼,醒来之后,我还在你身边啊。

谢璟哭着哀求,声音断断续续,手指用力到发抖,却无能为力离对方越来越远。他听到自己耳边有人在说话,不住喊着自己名字,由远及近,终于听清了一声,恍然回神,眼前从一片茫茫的红变得清晰起来。

墓穴摇晃,周围人变得多了,不住有人在喊着什么奔跑向前,也有人冲他们这里而来。

谢璟耳中嗡鸣一片,他听不清别人的话,惟独将他护在怀中的人说的话在耳边听得清楚,对方唇贴在他耳边,声音比以往沙哑:没事了,璟儿没事了,我在这

谢璟手上是根手指的指甲缝隙里,除了渗出的血还有石粉,他方才在墓室里抱住的是一个石枕。

谢璟喃喃说了一句。

什么?

我想埋在一处

声音太小九爷没听清,只当谢璟害怕,安抚几声。

谢璟缓缓抬手,环着他脖颈,抱紧了,埋头在他怀里痛哭失声,可即便人抱住了,却还是不够,还缺了什么一般,心里空了一块。

他被掰开手指的时候,就一直在求九爷,即便对方问多少次,他一直都是那句话。

别赶我走。

我此生夙愿,不过与你同墓而葬。

水牛镇,地宫挖掘第三日下午。

九爷抱着谢璟从大墓出来,一身泥泞,但万幸未受重伤。

白明禹和胡达等人相继被救出,黄明游先生被冲到一处洞穴,被发现时,先生依旧高举着手中的书卷。

水牛镇地宫惊动了军方,也惊动了远在北平的一些大学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队的傅教授立刻组织人员,成立了工作小组,顶着重重压力,在动荡局势下,进行艰难考古和抢救性挖掘。黄先生腿伤得重,但不肯下前线,坚持留在水牛镇参与科考活动,更是连续三天不合眼,默写誊抄下遗失书卷,文献孤本,价值远非金钱可衡量。

在地宫挖掘时,白、谢二家主事人并未参与。

白九爷从沪市叫了孙福管事来此地守着,亲自带谢璟回了西川去休养,所有杂事,一概不理会。

他请了最好的医生,只陪在谢璟身边守着,寸步不离。

谢璟身上的菌丝在晒过太阳之后,很快就拔除干净,他身上没有什么重伤,只是十根手指的指甲因太过用力而劈裂了,被上了药,仔细包扎起来。

医生叮嘱说要多休养,九爷就拿毯子把人裹起来,拢在怀里抱着他在窗边晒太阳。

罗汉榻宽敞,躺下他们两个人也不拥挤,九爷怕他闷着,拿了本游记轻声读给他听。

谢璟手里握着一块白玉无事牌,左手的两根手指已经渐好,可以露出来一点了,他就拿那两根手指拨弄穗坠儿玩。

九爷握了他手,放在唇边亲了一下,笑道:听着犯困了是不是?我换一本,要不,我叫戏班子来,唱戏给你听?

谢璟摇摇头,偎在他怀里,小声喊他。

九爷应了一声,低头亲他发顶:在这。

谢璟含糊说了一句什么,埋头抱住他,轻轻蹭了蹭。

九爷靠近了才听清,眼神里带了疼惜,手指轻轻捏他耳坠,应诺道:爷哪儿也不去,只陪着你。

第154章 休养

九爷一直在西川陪着谢璟,连谢府大门都很少踏出,一应公务搬到了谢璟居住的这个院子里来处理,原本的一间客房收拾出来,临时做了书房,但也未独立出去,中间打通了和住房相连接,几步路就可回去探望房间里休养的人。

等谢璟身体好一些之后,九爷就让人搬了软塌过来,放在书房一旁,守着他办公。

不论是北地还是沪市,大小事宜都是由东院众人跑来传递消息,或是写信,或是发了公函过来,紧要些的九爷就派白明禹去处理。

白明禹身上的伤早就好了,他也就在地宫里被饿了两天,头上虽打破流了血,但只是皮外伤,虹姑娘留下整日给他煲汤,因吃得好,反而瞧着气色大好。

因为水牛镇的事,北地白家几位长辈南下的时间也延后几个月,约好了等谢璟痊愈再过来,那时天气也暖和些,方便办事。

西川休养的日子,很悠闲,时间都变得散漫。

谢璟最初还有些离不开人,连着做了许多天噩梦,但问的时候,也说不清梦里的具体情形,只抱着身边的人微微发抖,身上直冒冷汗。过了几天之后,慢慢才认清楚了这里哪里,对身边的人也开始能辨认过来。

谢璟好些之后,提过让九爷回沪市去工作,沪市厂子里的事多,还有很多要等九爷安排,他能瞧得出,虽然这院子里的人都不说,但是每天来往这里的人都匆匆忙忙。

九爷不肯,对他道:我在这里一样能处理好。

谢璟有些迟疑。

九爷就抱起他放在自己腿上,拢他在怀里一起看文件,拿笔圈画了几处合同上的字,做了标注,吩咐手下人带回去改,不管谁进来,九爷都没有松开的打算。

西川天气冷,冬日里尤其湿冷带着刺骨寒意,这里也没有地龙,比起北地冬日要难熬一些。九爷身上穿了厚实的大氅,谢璟躲在他大氅里,有人进来的时候,他就往里躲一点,藏在九爷怀里。

谢璟本想躲人。

九爷瞧见却低声闷笑,把他整个拢住:正好,给我暖暖。

来人讲了许久,九爷一边抱着谢璟一边听他汇报,低声安排对方做事。

等人走了之后,九爷低头看了下,谢璟已经在他怀里睡着了。

休养了几日。

九爷让人去蓉城府接了李元回来。

李元回来之后直接到这处院子里见了谢璟,规规矩矩的,见九爷抱着谢璟也只是看了一眼,迅速又低下头去,视线没再对上过。

九爷:前两日正好有商队去蓉城府,顺路把李元也一起接回来了,你身边多个人,陪着你说说话,解解闷也好。略微顿了一下,又道,其实早几天就该接他来西川,只是前些日子发生了一些事,有些危险,怕你担心没跟你说。

谢璟问道:怎么了?

九爷抬眼看李元,李元立刻低头垂下眼睛回道:我,我在蓉城帮九爷看仓库,一直在仓库里,倒是也没觉出如何。许是库房里的东西贵重,引了些贼人,不过都已经打发了,没什么大事。

谢璟没听明白,还想再问,九爷剥了一瓣橘子喂到他嘴里,哄着道:是给你舅舅准备的一些礼品,我想着,既问他讨人,总不能太小气才好。

谢璟愣了下,紧跟着就听懂了,脸上发烫。

九爷亲他一下,轻笑道:猜到了是不是?

谢璟微微闪躲,避开他的亲昵。

九爷问道:怎么了?

谢璟缓了缓,才想起来这里是西川,他已经不用像过去那样避嫌,也不用躲着任何人了。他避开的动作半路又停住,然后慢慢转身回来,抬头轻轻亲了回去,小声说没事。

他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菌丝的效果退得差不多。

只是有些时候,还是会想起过去。

想起来,就会抬头去看身边的人。

谢璟微微抬头看着,眼睛里只装着一个人。

九爷以为他在撒娇,低头又亲了一下,轻笑着揉了揉他脑袋:快些好起来,还有许多事要做。

第155章 爱国商人

冬天很快过去。

谢璟身体渐好的时候,江口水牛镇那边也传来消息。

地宫挖掘顺利,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终于将其挖开,幸而是枯水期,地下暗河涌上的水也被及时抽走,土墙重新加固,抢救出许多古董书卷和金银器物。

至于地宫为何会在府衙之下,据说是因为老镇长被权势富贵迷了眼,讲究棺上加官,所以才把自己石棺埋在下方,拿真个府衙镇住运势,这里头用了不少风水讲究,费了不少心思。

果然,当初锁着柳如意的那个石墓被挖开之后,凤床下还有一层,挖出一方巨大石棺。

老镇长最后的希望破灭,石棺出头当天,一头碰死在府衙废墟处。

他怀揣长久执念走火入魔,死也要死在这里。

老镇长死了之后,水牛镇上还有几个人疯疯癫癫地说着胡话,满口诅咒人,面容可怖,这些都是老镇长当初身边最忠心的追随者,在老镇长死了不久之后,他们也相继在牢中自杀。但这样的疯子毕竟还是少数,水牛镇上的其他乡民,对老镇长和地宫的态度更多的是惧怕,他们愚昧,民智尚未开启,但求生的基本欲望还在,并没有勇气去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