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杏林春暖(1/1)

人间四月天,杏花处处开。

当董问天抵达一片杏树林时,他惊呆了。

满山遍野,处处是杏树,一眼望不到边际。

每棵杏树枝头,朵朵杏花迎春绽放。

层层叠叠,洁白纯净,犹如素颜女子,斯文而优雅。

董问天好像突然进入了杏树迷宫,被眼前的杏花和景色陶醉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浓浓的杏花香扑鼻而来,浸人心脾。

董问天有一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

他干脆放下行李箱包,像个孩子,穿行游走在杏花树丛之中。

望着眼前的大片杏树杏花,董问天真有点舍不得离开。

从一大早开始,给那个假死人关郁号脉看病,在船上和孙妙真打赌,与船夫一起遇到那条其大无比的蟒蛇,给孙妙真腿上扎针,刚刚相遇华十二,而且这一路上提着行李,靠着两条腿以步代车,这一连串的事情和步行,让董问天感觉有点累了。

若大的杏林,种植在山坡之上。

树林间随处可见一块块石头,那些石头大多是青青的板石,有棱有角,光滑平整。

于是,董问天就近找了块大青石,一屁股坐了下来。

他想在这安静的杏树丛中休息片刻,然后再去杏仁谷。

坐在青石板上,身处杏花树丛中,一边享受着这片花丛带来的宁静,一边慢慢整理自己的身份和家世。

长大后的董问天,从爷爷口中得知,自已出生名医世家,先祖董奉是三国时期与华佗齐名的神医,爷爷董倡寿是前清御医,父亲董阳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在杏林被称为金针王,又名董六针,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病人,他用针从来不超过六根,穴位也从来不过六个,母亲周小凤出生江南名门贵族,是个大家闺秀。

董问天当然不知晓,爷爷董倡寿,向他隐瞒了自己被捡来的重要细节。

董问天隐隐记得,从自己记事起,爷爷就开始教他识字算数,然后教他阅读医书医案。

这些年,熟读医书经典,使董问天对华夏医学的了解远胜其他学科,《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学圣典,他自幼就开始研读,到十多岁时,不知要读过好多遍了。

除了熟读经典医书,在爷爷指导下,对针灸领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远古的砭石针法,到扁鹊、华佗,再到金元四大家,再到今天京城四大名医,他们的医学著作,医书医案,可以说,本本他都烂熟于心,像针灸经典《针灸甲乙经》和《针灸大成》这两部书,可以说烂熟于心,许多章节他都能倒背如流。

在董问天心里,从小就让他引为自豪的是,三国时代名医董奉,就是与他一脉相承的嫡系老祖宗,关于祖先董奉的传奇故事,他也如数家珍,就像华十二讲起朱元璋故事一样,随口捡来。

董问天想到医祖董奉,一些医书典籍对医祖的评价,他也记得很清楚:董奉,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他知道,能冠以神医称号的,医史上能有几人?

而他的祖先就是一个,这是他整个董氏家族的最高荣耀。

而当今时代,独霸杏林的医家只有四位,其中就有自己的父亲金针王董阳明,其它三位分别是,圣手皇甫真人,药王孙伯仲,道医杨宗雄。这四人号称当今四大名医,他们先后都有着太医和御医的非凡经历。

除此四位,还有剑宗名家华任群,华任群虽以剑术闻名,却精通医道,是把医术与武术结合比较完美的一个人。可以说,他既是武术界的翘楚,也是医家中的姣姣者。

坐在石头上的董问天,望着眼前一片杏树林,闻着浓浓杏花香,自然想到成为天下美谈的老祖宗董奉,想起今天人们以杏林指代医学,以“杏林春暖”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

在董问天记忆里,有医书这样记载和评价自己老祖宗董奉: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大家。

此刻,置身这片杏树林,享受着鲜花和阳光,他也感受到大自然中杏林春暖的实在。

阳光透过树丛照射下来,投下斑驳稀疏的阴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董问天望着眼前景色,不禁心生感动,一股暖流在身体内不停窜动,他对杏林春暖这四个字的内涵更有体会和理解,也许会注入他的血液之中。

他在心里猜想,眼前管理这片杏林的主人,一定是在仿效和践行老祖宗董奉当初的做法,更是一种医学精神的延伸和传承。

毫无疑问,这片杏树林并非自然生长,而是人为种植使然。

这里离杏仁谷大概不远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片杏树林,应该就是皇甫叔叔所种植,即使不是每一棵出自他的手,也一定跟他有关。

想着这些,董问天竟在石板上盘起了双腿。

他知道,这样一个杏树林,尤如神仙居处,正是打坐练功的绝佳之地。

早晨的那次打座,原是每天的必修课,但因为旅馆老板娘的尖叫声被中断了。

现在,他要在这座林子里补上这一课,也好顺便休息片刻。

董问天双目微闭,调整气息,那股在身体内窜动的暖流,被他慢慢地安抚平息下来。

在医著和武林秘诀中,人体的十二条经络被称为大周天,任督二脉被称为小周天。

从理论上来说,能打通小周天者,百病不侵,可保长命百岁,而能打通大周天者,百病不生,便可活到千岁,大小周天全部打通者,那便可长生不老,脱离凡界,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驾云吐雾……

自幼治医的董问天,在爷爷指教下,一直在修练功法,研修医学,也试着打通全身经络。

但让他感觉艰难的是,十几年下来,自己只能打通四五条经络,其中手上两条,脚上两条,即手太阴肺经,手阙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其它经络只能打通部分穴位。

阳光渐烈,盘腿静坐的董问天,头上已浸出细细的汗珠,而与此同时,一层雾气从他的头顶慢慢地向上升起,那股雾气越来越浓,就像他满头的黑发从根部被点着了一样。

突然,董问天双目圆睁,感觉后背上的那条虫图在发热跳动,好像要从他的后背上爬出来一样,与此同时,他的瞳孔里燃起两团蓝色的火苗。随后,一道道蓝光从瞳孔里喷射而出。

等他双目再次闭上,头发上的那股雾气渐渐减少,整个人也感觉轻松自如。

让董问天欣喜不已的是,他即刻间又打通了一条经络,那就是身体之上穴位最多的足太阳膀胱经。

生命是如此地神秘。

这些年研读医书,他渐渐感觉,人体的经络,与整个宇宙万物,莫不息息相通。

爷爷常常跟他说的机缘,直到今天,他才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他知道,自己能这么顺畅地打通足太阳膀胱经这条经络,完全是因为有缘坐在这片杏树丛中,跟自己的心志,跟这里的宁静,跟这里的朵朵杏花,跟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或许都有关联,从而使得自己在打通经络时如此顺畅。

他突然感觉,自己有如神助,整个身体好像能够轻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