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火烧致真堂(1/1)

战火彻底打破了白虫镇往日的和谐与宁静。

街道上四处是逃命的百姓,大街小巷里,也不时传来悲伤而惊恐的哭泣声。

董问天回到致真堂时,天色很晚。

他走进屋里,点亮了平时照明用的煤油灯。

暗淡的灯光下,卫保长给董倡寿布置的简易灵堂,显得阴气十足。

让董问天感觉意外的是,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在他的意识里,爷爷好像并没有死。

毕竟,他看都没看到爷爷死去的模样。

望着爷爷的遗像,董倡寿的音容笑貌顿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小年少的董问天,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爷爷来。

爷爷所说的一切,似乎都兑现了。

能准确预测到白虫镇将会发生战火,又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死亡时辰。

爷爷到底是人,还是神仙?

他拆掉那些挽联,又将零乱不堪的地面认真打扫了一下。

在董问天眼里,爷爷是个爱干净的人,即使爷爷不在了,他也得把致真堂收拾的干干净净才是。

地面打扫干净后,他来到后面的一个房间。

发现房子上端已被炸成了一个大天窗,天窗上还隐约地燃烧着火苗

从小到大,董问天还没有经历过如此真实的战争场面,他见过在菜市口杀人的现场,但那是好多人围着一个人被杀的过程。

“这可恶的战争”。

他在心里骂了一句。

是呀,这场突如其为的战争,不但夺走了他的爷爷,也摧毁他的家和整个白虫镇。

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孩子,无法改变眼前发生的一切。

离开这里,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他想起爷爷昨晚喝酒时,跟他交待的事儿。

那个时候,他死活也不会相信爷爷嘴里所言都发生了。

董问天推开卧室的门,走了进去。

卧室的窗子也被炸开了,窗子上还燃烧着火焰。

很显然,这扇窗子是刚刚才被炸开的,那火焰熄灭后,还在冒着缕缕白烟。

董问天打开衣柜,他知道,应该收拾衣服以及贵重物品,然后离开白虫镇了。

衣柜里的衣服整整齐齐,衣柜里站着一个行李箱。

董问天将行李箱打开,箱子里放着整齐的衣服,衣服上面放着二个信封。

他知道,一定是昨晚上,在自己睡觉时,爷爷为他准备好了一切。

董问天拆开二个信封,发现其中一个装着一大叠银票和一些金银细软,而另一封却是爷爷留给他的信。

那些银票和金银细软,是爷爷这些年的积蓄,也算是遗产。

董问天把银票和金银细软放下,将信件拿在手中。

信件还没展开,泪水已不请自来,立刻模糊了董问天的眼睛。

“孙儿,见信时,爷爷恐已不再你身边了,或者我的肉身已经安葬了。赶快动身吧,去都梁的杏仁谷,找你未婚妻和岳父,具体行走路线,我都写在了信件反面。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我董氏家族自三国董奉之时,就是杏林中人,行悬壶济世之举,积仁爱慈悲之德,望我孙儿,发扬我董氏家风和医德医道,仁心爱人,传承中医,成就一代杏林大家,早日参透《黄帝内经》内存玄机,打通周身经络,与天地宇宙同在。

天机不可泄漏,如果机缘已到,或许我们再会见面,又或者我们会以另外的方式相遇。你手中的那本线装书,切不可丢失,它与你有一段解不开的缘份,爷爷研究多年仍不得结果,希望你将来有一天,能理解那些图案和符号的意义,揭开其中的秘密。

孙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有他要完成的使命,从你奇异的出生,爷爷就知道,我孙儿身上,储存着神秘的力量,也一定担负着重要使命。生逢乱世,祝孙子顺风顺水。爷爷爱你!”。

信件上的每个字,都是爷爷那熟悉的蝇头小楷,还留着浓郁的墨香,更有爷爷满心爱意和浓浓亲情。

董问天一边看着,泪水一边顺着腮帮流了下来。

他抹了抹泪水,将信件叠起来,掀起箱里的衣物,把信件压在箱底。

董问天知道,这是他爷爷留给他的最后话语,也是最珍贵的遗产,必须好好保存,一生珍藏。

黑暗和恐怖笼罩着白虫镇。

窗外依旧是火光冲天,耳边不时传来隆隆炮声。

董问天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他只能离开爷爷经营多年的致真堂,离开这白虫镇。

他将衣服装进另一个行李箱里,提着箱子,走出卧室。

出了致真堂,董问天将双手中的箱子放在地上。

他朝着爷爷亲笔提写的致真堂匾额,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爷爷,孙子一定谨记爷爷教诲,把董氏针法发扬光大”。

说完,提起二个箱子,离开了致真堂。

街道上四处是逃命的人群,枪炮声不断地响起。

许多房屋被炸裂炸塌,房顶上还燃烧着明火,有些房屋彻底倒塌,化成一堆焦土。

一切正如爷爷预言的那样,这个白虫镇真的化成了一片废墟。

董问天离开致真堂不到五十米,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他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只见一颗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

董问天的目光追寻炮弹飞去的方向,那方向正是自家的致真堂。

只见那颗炮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致真堂的正门前,把门牌和门头炸的面目全非,四处飞溅。

片刻功夫,致真堂燃起了熊熊烈火。

望着眼前的一切,董问天心在滴血,那可是爷爷苦心经营多年的心血呀。

他感觉自己后背上一阵隐隐作痛,那条游虫似乎要飞升而起,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这些可恶的军阀,在白虫镇无端地燃起战火,摧毁了我的家,也摧毁整个白虫镇,多少人将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可恨,可恶”。

董问天说着,感觉体内有股强大的力量要喷射出来。

夜色更为浓重。

炮声隆隆,火光冲天。

那火光中,随处可见四处逃亡的人群,人群中不时响起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和绝望的哀嚎声,那些哭泣声和哀嚎声,像一缕缕幽灵,飘荡在白虫镇夜晚的上空。

董问天提着行李箱,很快消失在逃离的人群之中。

炮声,枪声,越来越远,只到最后从听觉中完全消失。

董白虫跟随着逃难的镇民,不知道走了多少路,途中他付了银两,搭上了一辆马车。

对他来说,只能听从爷爷安排,去江苏的都梁县城,投奔岳父大人皇甫真人。

离开了白虫镇的董问天

接下来的人生,将会如何书写?

他后背上的那条虫图,为何时常蠢蠢欲动?

时常飞出体外的那条巨虫,是否意味着灵力在慢慢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