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453节(1/1)

林冲被女儿问住,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今天的御史弹劾他虽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不知道自己所想是否适合说给分辨力不足的女儿,且他也把握好住该告诉女儿多少。涉及政事分寸的事情,还是留给扈三娘给女儿讲比较合适。

“爹爹也说不好究竟差在哪里,等会儿你阿娘过来吃饭,问你阿娘好不好?”

太女点头,阿娘什么都知道的,阿娘知道的事情最多了,问阿娘也可以。

书房里的女帝和武松都被太女那一句“爹爹”惊了一下,扈三娘莫名觉得这场面有点儿尬,这算婚内出轨还是偷情,她一手扶额一手示意武松起来。然后恍然悟到武松现在的身份与自己的关系。

“你赶紧起来,再跪我可就恼了。走了,去用晚膳了。”

武松讪讪地爬起来,心里懊丧,好容易可以与三娘子说点儿心里话,又被冲没了气氛。

四人一起吃饭,饭后太女说:“阿娘,秦师傅说御史弹劾叔叔是因为他们不想听阿娘的话,想让阿娘听他们的话。是吗?”

“是。”

“阿娘要打他们屁股吗?”太女望着母亲有点小紧张还带着点小兴奋。

林冲面上浮出微笑,女儿因为不听话,被扈三娘打了几次屁股,哭过就长了记性。

“他们是阿娘的臣子,与阿娘和琳儿的母女关系又不同。他们不听话可能的处罚是被罚俸、降职、贬谪、罢官的。”

扈三娘丝毫不因为太女小,有些词会听不懂就含糊地哄骗她。教导帝国未来的继承者,对她来说驾轻就熟的,且太女的先天素质还高过既往任何一个太子、幼帝。在武学方面,大概是父母的遗传比较好,也就林旻勉强能与太女持平。

“阿娘,他们会最怕哪一个?你就用哪一个吗?秦师傅说杀鸡骇猴可以事半功倍的。”

“秦师傅说的很对。但是上次阿娘给你说过的则天大帝处罚臣子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是贬谪吗?”太女兴奋起来。“阿娘,我记得的。先贬下去,快到地方了,信差传圣旨往艰苦的地方再贬。或者是等他刚适应了艰苦的地方,再往更艰苦的地方贬谪,然后就打垮罪臣的信念了。是不是,阿娘?”

太女一脸我记得、我说对了、求女帝表扬的小模样。

扈三娘从不吝啬夸奖孩子的,她一直坚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夸了太女一顿后,扈三娘起身带着几人去书房,找了堪舆图出来,与太女说哪里艰苦、哪里更艰苦,该把那几个御史派去哪里好。

“把南人往北贬,把北人往南贬,只是生活上的不适应、语言上的障碍,就会让他们的顿挫感加重。然后要让他们每个月把自己怎么想的写回来,认识到自己错了,往好的地方迁徙。没认识到或者死不承认自己错的,再往更艰苦的地方去。”

扈三娘指着堪舆图划地域,太女拼命地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林冲和武松俩呆呆地看着女帝教导太女,觉得很违和,更觉得这样长大的太女一定会比较可怕。武松看着太女,觉得上午在自己臂弯里的这个软软的小娘子,被扈三娘教导的一路向小恶魔而去。他张嘴就想说话,林冲拽他一把。

“太女以后要做皇帝的,只能由官家教导。”

武松把话咽回去……如果自己天天面对扈三娘这样教导太女,自己会憋不住的。而这样的女帝,与聚义厅里教导他们兵书战策的扈三娘、鼓励他们一定要读书识字、遵守军律的扈三娘恍若俩人。

武松站起来,趁着扈三娘停话的瞬间说:“官家,臣先回去了。”

扈三娘也不挽留,“好。林冲你送送武松。”

林冲应了起身送武松出去。

武松看自己和林冲周围没人,开口说道:“哥哥,我不想进宫了。”话说出去了,顿时觉得心里轻松了。

“哥哥,你劝劝官家把我的封号收回去,我年后去换孙新回来。官家已经不是聚义厅里那个三娘子了。”

武松把最后那句话说出来后,大步走出了宫门。林冲立即认识到武松说不进宫了就是不进宫了,但是他心里应该还没有完全放下三娘子。

这事儿闹的,林冲咧嘴苦笑,武松这样任性是不适合进宫,就是回朝做官都难逃吃苦头。可是圣旨已经下了,这不是在难为扈三娘么?

唉,武松还是步军都督呢,又不是平民百姓。

他怎么可以这么任性呢!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就这么任性了 .

第649章 649、扈三娘85

第二天扈三娘召了李纲到紫宸殿, 直言不讳地对李纲说:“御史昨日弹劾寿王殿下,说是寿王大闹钦天监, 打伤了钦天监的官员。你可让刑部官员去那几位受伤官员府里探看了?”

李纲知道女帝肯定会为弹劾的事情找自己,但没想到女帝会从钦天监官员的伤情入手。

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实话实说道:“臣未有安排官员去探视。”

“伯纪,你身兼吏部尚书,可是忙不过来?”

李纲心里一紧, 女帝还是找上来。

他立即起身道:“是臣疏忽了。”

“你同裴宣一起带着那几位御史, 立即去钦天监那几位被打官员处看看。看看他们的伤情,还有他们怎么说, 童贯, 你陪着几位大人一起去吧。”

等李纲出去了,太女从一边的榻上仰起脸,“阿娘,为什么要带人去看啊?”

“阿娘让你爹爹带太医给了他们最好的药疗伤。你爹爹还另外给他们送了安慰的礼物,那些礼物比他们三年的俸禄所得还要高。钦天监官员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的。”

太女不明白, 看着母亲等进一步的解释。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你武叔叔打人不对, 他们得到的赔偿超过所遭的罪了。再说那些钦天监的官员, 也存了故意刁难他的心思, 也该被打一顿。”

扈三娘走到女儿身边,揽住女儿的小身子说:“阿娘本来还想让柴夫人给你做师傅, 讲点小娘子该知道的事情,可是柴进作为礼部尚书不晓事,柴夫人装糊涂不劝诫他, 阿娘要给你换师傅呢。”

太女与柴夫人比较熟悉,但母亲是否安排柴夫人给自己讲课,她并不是很执着。

“柴尚书做错什么了?”

“他啊,想的太多了。把你武叔叔进宫的日期安排去了年后。才惹出御史弹劾的事情。”

“阿娘要罚柴尚书吗?”

“要啊,就是他不晓事儿,才惹出来后继的这些麻烦事儿。”

“贬谪吗?”太女昨晚就念叨着南人往北贬、北人往南谪去睡的。

“他还不到贬谪的地步。但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不搭理他。”

“好。”这主意也不错,太女回答的很干脆。她愿意配合母亲不搭理一些人,那些人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李纲请了裴宣,跟着童贯一起,带着昨日弹劾武松的几个御史,去钦天监看被打的几位官员。先去钦天监了解情况,看到被打的官员都好好地在岗呢。当裴宣询问其前几天的武松大人事件,张监正搓着手颇为不好意思。

“李大人、裴大人,几位大人都请坐。那事儿真不好意思了。就是几句小口角,哪里就到了传说中的要把人打死的地步了。也不知是谁乱传话,让几位误会了。武都督是朝廷重臣,陛下亲封的寿王,不是那不知轻重的人。睿王殿下还担心寿王真的动手了,当晚就带着太医挨家看过了。我那天也是在场的人,你们若是不信我的话,就把被打的人都叫来,看看他们身上可有伤痕。那武都督可是徒手能打死老虎的人。”

张监正的一番话立即把几位御史挤兑的面红脖子粗了。这妥妥是站在为女帝、为睿王、为寿王喊冤的那一边啊,是要把他们挤兑的无法站在朝堂上了。

可也怪不得张监正这么说话。他那天被武松打的最狠,可安太医送去的药,抹了伤处以后隔日就不见痕迹了。而那口服的药丸,两丸药吃下去浑身轻松,既往的沉珂都难觅踪影。还有睿王送的金银等物,那是实在的嫁女娶媳能用上的。钦天监是冷衙门,要不是公孙胜公孙尚书派了一些活计要他们运算检验,他们这几年也还是要算计着地过日子呢。

承了睿王的人情了,那顿打也不算白挨。再说了谁让自己领会错了礼部柴尚书的意思呢。

裴宣还是把风传挨打的人都叫了进来,当着李纲、童贯和御史分别询问了,都与张监正说的差不多。裴宣就有点恼了。

“荒唐,你们御史是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可都察院与钦天监又不远,倘若你们有半点尽忠王事的心思,往钦天监走一趟,就不会有昨日弹劾寿王殿下的事情。殿下为禁军都督朝廷重臣,在北面数年领兵为朝廷浴血奋战未尝回返。而你们在汴梁莺歌燕舞逍遥度日,还对轮替回京的寿王殿下这样构陷。我要上表弹劾你们。”

裴宣甩袖子就走了。

童贯向李纲拱拱手,“咱家这就回去紫宸殿,得把事情报告给官家了。”

留下李纲对着几位御史面面相觑。

童贯回去紫宸殿把事情向女帝原原本本地禀报,说道裴宣会上本弹劾,女帝会心地一笑,太女抓着堪舆图一角,伸着短胳膊指点,“先去青州,再去大名府,然后是燕山府,还有黄龙府。”

童贯露出一幅震惊的模样,“殿下识字了?居然能看懂堪舆图了。殿下真是聪明努力啊。”

“阿娘教过了。”太女笑的小得意,她正对弹劾和贬谪兴趣盎然呢。

童贯啧啧,“殿下好记性啊。”

再多就不敢说了。可以夸太女但不能过了,否则女帝会连着几天不让他进书房伺候,甚至罚他关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不许出门。适可而止的道理,童贯和所有紫宸殿的人,在被女帝调/教过几次后,能守住分寸的留下来了,守不住的就被调开了。

裴宣的弹劾奏章来的很快,他不仅仅弹劾了那几个御史没有尽到纠察官邪、肃正朝纲的职能,还弹劾他们捏造罪名攻讦皇室、罗织罪名构陷与朝廷有功的重臣。特别强调指出钦天监离御史台并没有几步远,不需要他们发起弹劾的时候像刑部办案一样严谨,但是几个人往钦天监走一趟,做个基本的调查还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而这几个御史能花出一天的时间,写了刀笔见骨的弹劾文章,却不肯去钦天监略加询问,明显是为弹劾而弹劾,为搅乱朝纲而生事。

他还弹劾了都察院里担任了御史中丞的鲁智深、吴用,罪名是约束下属不利,纵容下属搅乱朝纲,进而说他们无能做御史中丞。

最后弹劾了宰相李纲,身为吏部尚书,拔擢的官员是不肯为朝事尽心的奸臣。

裴宣的折子就是先送给副相秦桧,再由秦桧转交李纲的正常渠道。秦桧看完裴宣大义凌然的奏章,有理有力有节,没有半点虚妄的指责,立即认识到裴宣的不好惹,这个裴宣是女帝钦点的刑部尚书,在梁山的时候就是鼎鼎有名的裴督察。梁山老老少少的几万人,突然进了灯红酒绿的汴梁,居然无一个触犯律法的……

秦桧把裴宣放入心里的另册,立即把裴宣的奏折送给李纲,李纲看了以后掩面长叹。

“会之,以后朝廷政事和文武百官就交与你了。你时刻要记住女帝为人刚愎自用,在她的眼里、心里,所有朝臣与百姓必得按着她的思想行事,文臣武将俱是她手里的棋子。她大权在握如今清明与天下无碍,若是哪日昏聩起来,生灵涂炭非同小可。”

秦桧无语,合着你还觉得自己作对了啊。

李纲写了辞呈,言自己不配为相,坦诚自己对官员的选拔做不到目光如炬,不堪再担吏部尚书职务。

扈三娘收到裴宣的弹劾和同时送上来的李纲的辞呈,看了以后丢与童贯,让童贯把大致的内容说去五军衙门告诉林冲和武松。

童贯应声去五军都督衙门。

童贯在赵佶身边日久,比梁山带上来的那几个人得用的多。且他去五军都督衙门,也能提自己说出该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心意。

年前的事情虽然也不少,但武松回来帮着林冲把禁军的事情做了不少。扈三娘这阵子没去军营,在朝政上用的时间多,大半的奏折都很快批好发下去了。她搁下朱笔扶额沉思,想着明年再开科举之事,得在年前让礼部通知下去,时间还是放到三月中下旬比较好。然后又想到昨夜林冲说过的武松不想进宫了。

唉,几十岁的人了,还能这么任性地闹腾,随心所欲惯了人啊,心里不由得就有些厌烦。直率、性情中人在朝堂为官,哪怕只是普通的臣子里有这么一个同僚,也够其他人憋气的了。

唉,要回北边就回去吧。

他若是进宫,早晚会闯出自己和林冲收拾不来的乱子,到时是大义灭亲推他出去受罚?还是包庇他惹出更多的麻烦?

早知他会这样,就不该放他在外面领军那么久。以至与岳飞一样,只有领军的能耐,没有相应的政治眼光。

恐怕武松到现在还不知道他被柴进阴了的事情呢。

唉,这个不长心眼的。

“阿娘,我又做好了一个。”

太女抬头见母亲在看自己,就把手心里只有黄豆大小的一颗紫莹莹的珠子,挑在针上给女帝看。

“好样的。琳儿进步很快。来,飞过来,阿娘亲亲。”

太女放下手里的东西,双足用力一顿,向扈三娘飞扑过来。扈三娘在太女脸上狠狠亲了两口,逗得小娘子咯咯地笑,母女俩笑成一团。

五军都督衙门,童贯把女帝的意思对林冲和武松说了以后,武松瞪大眼睛。

“那几个人,我确实是饱以老拳揍了一顿,不过是收着劲,不想打出人命。难道是我力气用小了,他们居然皮肉伤都没有?”

林冲哭笑不得,“官家让安道全把梁山的‘好药’一人给了三丸。又给了最好的外伤红药。”

武松心疼得直后悔,这两样药都是能救命的,就这么被自己祸害了。

“哥哥,如今这黑得变白的,白的变黑的,兄弟我想着心里怎么就不舒服呢。你和官家?”

林冲不忌讳童贯在一边等着呢,他笑笑说道:“官场就是这样啊,借力打力。你闯祸了,我和官家不出面收拾好首尾,难道还让御史弹劾官家昏聩,或是让管家被逼着降你的步军都督职位吗?你以后再动手的时候,先动动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