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儒家学说(1/1)

殷傲雪和楚衡一直都在观察着众人的表情,见众人心中满满的都是惊讶,倒也算是能够放下心来。在楚衡的眼中,这些东西日后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当殷傲雪说出来的时候,楚衡也是觉得是至理名言。所以,两个人在讨论了所谓的“儒家学说”的时候,才会看不下这些东西。确实,和儒家的正统相比,这些文化难免有些小气了。

再加上,殷傲雪所已经过来的时候,都已经是被历代的文学家剔除了许多的了,在现代的文化中,更加深刻的还原了那个时候的人们的想法,自然,这些东西也是可以运用到现在这里来。只是殷傲雪的心中偶尔还是会有一丝丝的小愧疚,只觉得自己是占用了别人的文化。但是却也在楚衡的宽慰下放下了心中的感触。

罢了罢了,这里毕竟也不是古代的中古哦,这些王国的名字殷傲雪也是从来都没有听过。或许,这里就是和殷傲雪原来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是平行的,谁也不会打扰到谁的生活。那么,作为中间的一个人,殷傲雪将那个地方的文化带过来让这里的人学习,也是一样的促进了这里的发展,若是孔子知道了的时候,相比也是不会责备与殷傲雪将这样的文化搬运过来。

在殷傲雪的眼中,孔夫子大多都是想要感化百姓的,只是生不逢时,在那个战乱的时候,并不适合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那个时候显然已经是君不君,臣不臣了,哪里还会有人听孔夫子的话?尽管很多人都说,孔夫子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可是在殷傲雪的眼中,为了将自己坚持的文化传递下去,被所有的人都拒之门外,最后还是能够有三千的子弟,这样的人多事说只是为自己的仕途着想,未免也太过于牵强了。

众人看了殷傲雪和楚衡写的东西,都已经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甚至也都已经觉得,自己就差不多可以理解这里的意思了。

而楚衡和殷傲雪自然是相信眼前的这些人的本事的,他们原本就是天之骄子,原本就是分外的聪颖的,一点就透,这样的人最是适合最为现在什么都没有开始的时候教化别人的人。而至于其他的百姓,倒也不是楚衡和殷傲雪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只是现在而言,与其要做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还不如慢慢的来,也要有成效。

众人在这里继续商讨着,有的时候楚衡和殷傲雪也是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全然都没有发觉外面的天已经泛白了。而众人的心中还是觉得有什么东西没有说透,继续在这里讨论着,继续将自己的言论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衡和殷傲雪看这样的情况,心中都是十分的温暖的。之前他们从来都不敢去想象自己能够在这么快的时候就得到这样的成功,甚至于天启的人一点都不排斥他们,甚至于三个国家的人能够友好的相处,甚至于最为强硬的北祁,现在的态度也已经逐渐的软化下来了。

但是不管是楚衡还是殷傲雪的心中都很清楚,若是没有眼前的这帮人,楚衡和殷傲雪势必要比现在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够将这些事情解决,也甚至于到了现在,他们还是要为如何才能够让天启的人完完全全的接受他们感到头疼。

楚衡和殷傲雪对于他们不是不感激的,只是当感激逐渐增多的时候,当他们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动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才会发现,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不会表达的傻子,即便心中知道要怎么对他们,但是总是不能够将自己的心理的想法完完全全的说出来。

这边,隐世的人已经开始用笔墨将之前殷傲雪和楚衡展示出来的东西都抄下来了,而另一边,也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在找要针对哪些人进行一种培训的方式。

自从货币统一之后,三个国家的人交流的就越发的频繁,大家都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纷纷换了一个地方,希望自己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够生活的更加的美好。所以,此时此刻的天启已经不是原来的天启了,这里半数是天启的百姓,另外的一半,则是明沧和景荣的百姓。这些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和周围的人的关系都是分外的密切的,所有的人都没有将他们当作是外来的人,也没有将他们认为是来侵犯他们的人。

能够有这样的一种和谐的环境,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和楚衡以及殷傲雪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不是他们两个人提出希望能够统一货币,增强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亲切感,减少他们的差距,这样的情况只怕还要很久才能够见到。

有些时候,人就是一种很有趣的生物,或许你在这个时候还是在和我生气闹别扭,但是过了这段时间,等到我们的生活习性还有所用的东西都一样的时候,我就能够将你当作我的亲人一样的对待。古人云,这就是人的善良,这也是人的本性。人,本就是一个害怕孤独的生物,也自然而然就应该是过着群居生活的人。

等到众人将名单列举出来的时候,殷傲雪和楚衡倒也是放心的就让他们去做了。这些人是殷傲雪和楚衡最为信任的人,如果说当他们做事的时候让殷傲雪和楚衡都不能够信任的时候,他们就再也无法在这里立足了。既然将他们叫过来,就是相信他们的能力,也同样相信他们是能够做到的。楚衡和殷傲雪从来都不喜欢对于别人已经决定的事情指手画脚,这在他们两个人的眼里就是对于这些人的不信任以及不放心。

但是,在楚衡和殷傲雪的心中都牢牢的记着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信任,是相互的,也是彼此要赠予对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