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道德思想(1/1)

楚衡也在一边解释道:“方才我们讨论的东西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但是,这是我和傲雪不愿意见到的场景。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从这里做一个改变。没有谁理应是谁的奴隶,只是不同的人要根据不同的特性,在不同的地方做事情,其中有能胜任其他的人,我们自然也是会提拔出来的。”

长孙云枫听了两个人的话,说道:“其实最开始你们所说的那些,就是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是其实,这样的事情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出现的可能性并不高。”

殷傲雪点点头:“我的意见是,将君君臣臣的观念淡化,但是不能够全都磨灭。因为现在这样的情况,楚衡的地位还没有彻底的稳定下来,势必是会影响到之后的我们的行动。但是若是强化的话,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束缚人的思想。我始终觉得,我们这些人应该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尊,而不是一人独大。”

温如念看了看殷傲雪,似乎也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大家都是知道这个观念是不可取的,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个观念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方式了。而其中的一个度,往往是最难把控的。尤其是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最让人惶恐的。多一分会压迫人性,少一分则是会让楚衡等人的威严尽失,这并不是一件能够去选择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柳絮则是出来说了一句话:“虽然这个度很难把控,但是我们可以先确定要传到给大家的课题。现在四个国家即将统一,地大物博,单单是依靠我们这些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我在想,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找到一丝丝的东西,或者说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和想法,这样的话,我们也是可以确定我们的命题。我们若是要开展的话,想必也是要从已经有一些学习的经历的人去学习,也应该要从这些人着手。他们既然已经有过一定的知识基础了,要被我们说服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能够直击人的理论,才能让他们愿意学习,也愿意为我们教导别人。”

温如念思考了一会,这才认真的说道:“我也认为柳絮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虽然可以去教导百姓,但是我们毕竟人不多,也不一定会有足够的时间让从牙牙学语的人就学会这些。我们要的,是能够从中找到一条最为方便的路,让我们能够从中用最短的时间传播到最应该知晓的人。”

殷傲雪轻轻的笑了笑,从桌上又拿出一沓纸,递给了众人。

众人将手中的纸都打开来,只见一张纸上写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德不孤,必有邻”、“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克己复礼为仁”。众人心中都是很诧异的,诧异于即便是没有人提出这样的事情,殷傲雪和楚衡也已经早早的就想到了,也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了。不管众人是不是会同意这件事,他们两个人还是会将这些给大家看的。

殷傲雪全然是不顾别人的眼神,对着众人解释道:“我和楚衡的性格,你们也是知道的,只是有的时候,就是比较着急一些,经常会将事情提前做。所以,你们也不要惊讶,但是你们提出的东西,我确实是没有想过的,我也确实是没有预料到的。甚至于,你们已经给了我和楚衡两个人很大的建议。这些,也算是有用武之地了。你们手上的这些,是我和楚衡两个人想出来的一些有关于道德篇的东西,后面还有修养篇、治学篇、艺术篇、哲学篇、母爱篇等等。希望你们能够看看,我们只能写出这些,剩下的,还是需要你们帮我们补充。”

众人了然,接着往下看,只见下一份写着:“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众人的心中满满的都是敬佩,这些东西,只怕他们需要想上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够参透的东西。

而翻到下一页,更加让人心中觉得收获巨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这一些,都是他们这些人似懂非懂的东西,但是由他们两个人归纳出来,让众人心中清晰了很多,也顿悟了很多。

“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公生明,偏生暗”、“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都是让众人顿然开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