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第31节(1/1)

就在此时,山坡上传来一个介于束发少年与总角孩童间的女声:“你们说是不肯多言,但如此急切地想要送死,岂不等于泄露了萧将军的所在?”

她的声音并不算大,但钟知微让身边的禁军们把话背下来,然后一齐大声喊出,底下的人就算想装听不见也不可能。

山下那位为首的庆邑族人心下茫然,在理解了敌人言下之意后,他一时惊惧不已,一时又忧心那只是中原人的计谋。

温晏然抬手,让禁军停下叫喊声,笑道:“这位……庆邑部的阁下,萧将军为人如何,你我心中皆知,若说她为亲友殿后,倒是值得一信,若说换道而走,却不怕失去诸位踪迹么?她之所以滞留于建平,直到今日也迟迟不肯离去,就是仁爱族人,哪里又是会弃友而逃的人呢?是以此刻必在左近!”

庆邑部人大声道:“主公自然没有抛弃我等,只是为了避人耳目,所以分散前行,待日后重新聚首……”

他话未说完,就被山坡上的人打断,温晏然道:“既然如此,诸位又何必非得急着送死呢?”接着道,“今日相遇之后,若是大周传出话来,说只是将诸位俘虏,让萧西驰来救,纵然真假难辨,难道她能不来么?

你敢肯定自己身亡之事必能被萧将军得知,所以她此刻必在左近,而且就在诸位身后,过不多久便要来到此处,诸位担心沦为人质,所以才必要送死,这样萧将军眼见无法援救尔等,到时便不会现身了。”

“……”

就在庆邑诸人心中震动到难以言语之时,上面的声音再次响起:“如今禁军早便派人将萧将军后路截住,她行踪已被识破,诸位不妨暂且安分一些,与萧将军再见一面。”

为首的庆邑族人一言不发,末了长叹一声:“中原人里,也有如此英才吗?”抬起头,先客气地行了一礼,才询问,“不知足下姓名?”

——面前的禁军虽然与他们并非同伴,但边人一向敬重有真正的能人,那位山坡上的小姑娘言之必中,用她的智慧跟眼光,赢得了庆邑的尊敬。

钟知微驱马上前一步,目光中闪动着骄傲的神色,扬声回答:“我家主君姓温。”

庆邑族人瞳孔猛地一缩。

姓温,年纪不大,而且能调动禁军,在整个建平内,有且只有一个人满足条件!

他们因为逃离之路被阻断,本来有些不忿——庆邑部人大多将萧西驰视作天下间第一流的人物,可惜对方却虎困笼中,迟迟无法施展抱负,想要离京,也是连连被阻,却知道阻止她的人是当今天子,心中反倒大为释然。

怪不得中原那些大臣们都说他们的皇帝承天命而生!

身边那位罗越统领在听到钟知微那句话后,反倒面色大变,双脚在地上一点,急速后跃,打算隐入林中,钟知微一直在注意此人情状,张开长弓,抬手一箭便射向对方胸腹。

钟知微箭术精绝,堪称百发百中,她右手松开弓尾的时候,那种堪比霹雳的巨声才响起,可罗越的身手居然一样不弱,反手一刀砍下,硬是将箭身跟砸偏了三寸。

他本可以用上更大的力气,但他手中的长刀却出现了一道不应有的裂纹。

——钟知微统辖北苑禁军,又有池仪张络两人帮着安排后勤细务,既然早早猜到罗越心怀不轨,自然将对方的兵刃换成了容易折断的次品。

作为一名合格的武将,钟知微绝不会对战斗中的敌人心怀恻隐,她并未因为对方受伤就手下留情,第一箭伤了敌人的手臂,第二箭更是干脆利落地射穿了对方的咽喉,等罗越身死之后,数十位手臂上系着红帛的禁军从林中现出身形,将罗越剩下心腹尽数拿下,动作雷厉风行,显然是早有准备。

那些随萧西驰同来建平的人本来还想着要不要趁机反抗,见到这一幕才明白,不止是庆邑部这边的事情,今天发生的北苑的所有事情,怕是都没有逃过那位天子的耳目。

将尸身收拾好,全程不发一语,他们不曾说话,庆邑部的人也不曾说话,山陉口处一片安静,连草虫跟鸟兽的声音都没有。

大约过了一刻左右,这种寂静沉重的氛围才被打破。

树丛摇动,一个背负长弓,身侧带刀,轮廓深刻英挺的人昂首步出,她看见满地鲜血尸体,还有戍卫在侧且一看就不是罗越心腹的禁军,居然丝毫不惊,反而向着上方一拱手:“可是陛下亲至?”

看见萧西驰过来,钟知微便下了马,亲自为身侧之人牵缰绳。

火光耀耀,他们都清楚地看见马背上的人果然是个年纪很小,穿着玄色衣裳的人。

温晏然在上方问道:“萧将军昨日休息得如何?”

萧西驰:“有劳陛下关怀,微臣一切都好。”

她们之间的交流还如往常相见是一样和气有礼,只看眼前的场景,实在很难想象,两人现在所处的地点不是温暖明亮的宫室,而是夜风萧瑟的山林。

萧西驰心中涌出一股悲凉之意,直到今天,她才明白那句三局两胜大含义——当日小皇帝令她与钟知微比剑,是第一局,正月伏杀乌流部王子,是第二局,本来连续失败两次,就该知难而退,自此老老实实待在京中,可她却不肯服输,拼力搏了最后一回,最终三局全输。

虽然一败涂地,却也心服口服。

山坡上,温晏然似乎向身边人说了句什么,然后钟知微就在前头牵着马绳,将天子从上头带了下来。

萧西驰有些惊讶——他们的计谋已然败露,庆邑这边唯一的破局可能,就是拿下温晏然作为人质,但对方却放弃了地形之利,主动拉近与危险份子之间的距离,又是为了什么?

温晏然高踞于马背上,看着下方,笑道:“朕知道萧将军终究不肯在建平久留,既然如此,朕只得亲自过来,将东西带给将军。”

事已至此,萧西驰反倒心中坦荡,不管对方要给的是匕首还是毒酒,她都无所谓,拱了拱手:“陛下有赐,臣不敢不应,只有一事希望陛下能够应允。”

温晏然颔首:“萧将军可以直言。”

萧西驰微微欠身,道:“臣身故之后,庆邑事已不可为,与臣同来建平之亲随,虽都出身大族,却离家已久,皆一统全部之力,还请陛下宽仁为怀,将他们幽禁于府中二十年,纵臣身首异处,亦不忘陛下大德。”

她情知自己已然没有幸免之理,如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想保全亲友性命而已。

那些伙伴对萧西驰感情深厚,若是被放归庆邑,必定会鼓动族人与中原交战,她委实不愿因自己一人带来太多伤亡。

温晏然看了她一眼,笑:“此事怕不大好办。”

萧西驰仰起头,再度恳请:“陛下!”

与她同来的庆邑族人已经呜咽难言,若非一定顾忌他们这些同伴,凭萧西驰的能力,一定早就成功脱身离去,又哪里会像现在这样,被禁军堵在山陉口处,任凭鱼肉?

温晏然微微抬手,一个校尉打扮的禁军从她身后转出,手上捧着一套甲胄。

穿着玄色衣裳的天子笑道:“朕说过,良马弓甲已经齐备,只等将军来取,将军为何不顾而去呢?”

林中的呜咽声猛地一顿。

温晏然令人将甲胄放在萧西驰身前,她自己则被钟知微扶着,从马上下来,与天子同来的禁军队列中也跟着牵出了数十匹空马。

“……”

萧西驰看着眼前的一幕,保持着之前的动作,一言不发,似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温晏然:“天色不早,夜路难行,萧将军就骑朕的马离开罢。”又笑道,“你的族人,自然还是是你自己带在身边照管。”

萧西驰似乎有些发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任凭禁军替她披上甲胄,但在被扶至马背的时候,忽然像是惊醒了似的,将身边人挥开,大步走到温晏然面前,折身下拜,以额触地,恭恭敬敬道:“臣在建平坐井观天多年,有眼无珠,竟直到今日,才知陛下心胸!”

同在林中的庆邑族人也跟着首领一齐跪倒行礼,口称天子。

——他们如今已晓得皇帝有办法阻截自己的行程,却还愿意放他们离开,可见所有举动,纯然发自于心。

萧西驰回忆之前的事情,也是有所明悟——当日她第一次被召入宫中,与钟知微比剑时,天子大约就像找个由头释她归乡,是自己疑心太重,顾虑重重,才耽搁到今天。

而当日乌流部的事情,陛下也不是不确定对方跟庆邑有没有牵扯,反倒是因为知之甚详,且早猜到泉陵侯心存不良,所以才从中拦截。

自己屡屡见疑,天子却一直不曾相负,如此信重,纵肝脑涂地亦不能报答万一。

萧西驰道:“陛下此前常召臣入宫……”

或许是因为火把上的光是温暖的橘色,温晏然的目中也带起了一丝柔和的神采:“朕知萧卿去意已决,建平与庆邑相隔万里,一别之后,怕是不易相见,才趁着萧卿还未动身的时候,多召你入宫。”亲自伸手将人扶起,“萧卿归乡后,一定要善抚百姓,若遇见了什么不好处置的难事,记得让人带信给朕。”

她这句话说得真心实意。

庆邑郡在大周地位尴尬,边人不当中原人是自己人,中原人也不当边人是自己人,彼此之间的深重隔阂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化解的,所以那些希望时间线回滚的人肯定不包括萧西驰,既然如此,就盼他们能乱世之中,能做一个一隅之地的小小美梦。

第48章

那些庆邑族人翻身上马后,面上那种犹在梦中的神色还未褪去,他们刚准备出发,却又回身看了眼萧西驰,忍不住喊了一声:“主公!”

萧西驰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温晏然的位置,欠身为礼:“陛下明察秋毫,此间内情,想来已经尽知。”忽然撩开衣摆下跪,道,“萧某进京多年,空耗月饩(xi),分明寸功未立,却蒙陛下厚待,今日即将天各一方,请陛下容臣暂留于此,稍尽护卫之责。”

温晏然笑:“好,有萧卿相伴,朕必能高枕无忧。”

其余庆邑族人明白首领的打算,在马背上行礼作别。

温晏然望了萧西驰一眼,后者笑道:“他们都是山林中的猛虎,除非遇见陛下这样老练的猎人,否则必定能够全身而退。”

——难怪萧西驰的名字会被评论区反复提起,对方的确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仅仅一个照面,就基本猜到了彼此掌握了多少情况。

温晏然今天会出现在这里,倒不是对萧西驰的动态有多么清晰地把控,她是猜到了泉陵侯的打算。

自她登基之后,天下君臣名分已定,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人心也会逐步向建平偏移,站在泉陵侯的角度上,温谨明在没有名分大义作为旗帜的情况下,决不能聚众攻击建平,否则她就算能干掉温晏然,事后也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但温晏然又不能不死。

泉陵侯最开始选定的决策是以逸待劳,等着小皇帝自己犯错,慢慢失去人心,或者建平内权臣争斗,露出破绽,然而她越是等待,越是发觉建平内部逐渐变得犹如一块铁板,难以寻找到下手的机会。

事已至此,想要从物理意义上解决挡在自己面前的阻碍,温谨明只得选择最后一条路。

她有意趁着春猎,在北苑中制造些混乱,并借机刺杀天子。

禁军三卫当中,外卫统领一定会留在建平戍守,至于中卫跟内卫这边,那个小皇帝明显更加信重钟知微,个人安危也多由内卫负责,若天子当真遇险,中卫统领就能有足够的理由,暂时软禁钟知微,并接掌北苑的兵马。

春猎期间,重臣大多集中于北苑之内,是一批天然的高质量人质,温谨明只要能成功掌控住两卫的力量,并借此困住那些重臣,就等于间接控制住了整个建平,那时天子已经身死,她完全可以假装是事后才赶来,至于过来的理由也现成——建平这边一直不断召她入京,之前温谨明打着生病的借口,不肯动身,但现在她完全可以说因为天气暖和,病情有好转,才急急赶了过来,不幸遇见叛乱大事,只得强支病体,帮着主持大局。

只要泉陵侯不放弃登基的选择,那她就一定要除掉皇位最合法的拥有者。

温晏然站在对手的角度上,思考了很多种除掉自己的办法,觉得对方若是能把握住禁军人员调度的机会,在其中安插一个棋子,完全可以大大降低干掉自己的难度。

她刚穿越的时候,禁军三卫的统领就不满员,其中季跃更是距离谋反只有一线之隔,至于外卫的燕小楼,当时只是暂代统领之职,是否能转正还不大好说,充满了值得泉陵侯下手的空档。

温晏然从季跃叛乱一事中确认了钟知微的阵营,又从田东阳的事件中加深了对燕小楼的了解——倘若他当真是泉陵侯下属,那在春猎之前,多半会保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稳型工作态度,就算想要获取温晏然信任,也未必敢于带着禁军冲入董侯府中,主动制造这么一个适合被免官去职的巨大把柄。

至于罗越那边,她本来并不确定对方是那边的人,然而对方的风评引起了温晏然直觉性的怀疑。

看此人对内官的态度,显然颇为冷面无情,但对禁军中的下属,又宽和到了堪称纵容的地步。

虽然同在禁中任职,但内官的权威,向来隐隐高过禁军一线,前几代皇帝甚至一向有让内官充当禁军统领的旧例,若是罗越对内对外都采取相同的严格标准,还算他性格如此,如今却表现得外严而内宽,难免会引起有心人注意。

——经过季跃叛乱一事后,禁军内部的某些痼疾也跟着暴露了出来,罗越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放着最可能遭遇皇帝kpi考核的事件不处理,却对内官的各类小问题毫不留情,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温晏然想,对方不用心整肃禁军,或许是没打算长久留在任上,所以尽量糊弄为主,收揽人心,至于严待内官,则是为了表示自己也是干了活的,顺便借此树立一下个人威望。

为了摸一摸对方的底细,温晏然召罗越面圣,期间也没忘把钟知微捞到身边护驾——她对自己穿越后这具身体的防御属性跟血条厚度还是很有数的,而除了记录以外基本跟背景板同一作用的系统,又没给她开战斗力方面的金手指……

——那么多出色的穿越者标配游戏系统,她怎么就遇见了一个最鸡肋的呢?!

温晏然记得当日罗越面圣时的表现,乍看上去没什么问题,顶多有些武将式的不擅言辞,但仔细体会的话,却发现他说得大半都是推脱之语。

她故意在话中留了引子,想看看对方打仗的能耐,但罗越却一副完全没听出来的样子,只说让皇帝看他整肃禁军的效果——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不希望领导对他的职位进行调动的想法。

温晏然在穿越前,就是一位有着深厚加班经验的职场人,迅速领会到了罗越话中的敷衍态度,并将对方放在了自己重点观察的列表当中。

“萧卿又是如何发现此人与泉陵侯有所勾连的?”

萧西驰赧然:“微臣虽闲居于建平内,其实私下也与族中有些联络。”

温晏然微微点头,这事她倒是能够猜到——光凭萧西驰能保持自己对部族中的影响力这一点,对方就多半没有真的跟家里断绝联络。

而且萧西驰武力超群,凭她的本事,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行动起来反倒更为自如。

“臣在建平多年,对泉陵侯此人的性情,也有些了解。”

萧西驰深知,温谨明绝不会放弃对皇位的谋夺,她同样猜到了泉陵侯想要在禁军中安插棋子,就偷偷出城,把那位罗越统领拦在中途,并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真正的罗统领其实已遭灭口,不过此人长着一把大胡子,加上皮肤黝黑,便于遮掩身份。”

温晏然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