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君天下第一甜 第107节(1/1)

——

月童城。

裴府的大门满挂白色丧幡,被檐下一盏又一盏的灯火照得分明。

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在地上落了狰狞扭曲的影子,满地萧瑟枯叶,被风吹得像是无根的游魂。

裴湘一身缟素立在灵堂内,身旁的尤氏已经哭得晕了过去,几个丫鬟手忙脚乱的去将她扶起来,老管家顾不得哭,忙让她们将尤氏抬去房中,自己则遣了奴仆去请大夫。

老管家再回来时,只瞧一眼那灵堂上的灵位,便被刺激得泣不成声,他颤颤巍巍的,唤了声,“大小姐……”

“您不吃不睡,老太爷在底下瞧了,也会心疼的。”

老管家满脸是泪。

裴湘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她只是静静地盯着牌位上的金色字痕,在那两只白烛摇曳的火光映照下,那颜色有些刺眼。

直至庭内忽然添了刀剑出鞘的清晰声响,裴湘一下转头,正好瞧见被程寺云等人已刀剑包围的那一人的背影。

在庭内还算明亮的灯火里,程寺云只瞧见身披斗篷的那人苍白的下颌,但他目光下移,认出他腰间的白玉剑柄,以及他腕骨上红绳所系的银铃铛。

“殿下?”

程寺云微红的眼睛里神情微闪,当即命所有人放下刀剑,一时院中所有涤神乡的人尽数跪下行礼。

裴湘只见他转过身来,修长的手指掀下斗篷的兜帽,露出来那张苍白面庞,她嘴唇微颤。

谢缈一步,一步地迈上石阶,走入堂内,明亮的灯火之下,牌位上“裴寄清”三字清晰地映入他的眼帘。

“晋王手握凤尾坡一役十万血债的真相,并以此为要挟,逼他放弃你。”

裴湘立在他的身侧,眼里满是水雾,却迟迟没有泪珠砸下眼眶,“前日他假意松口,从大理寺回来,昨夜与我和我母亲吃了一顿家宴,夜里便服了毒。”

凤尾坡的十万血债只有五万是真,可那五万将士却并非是死于堂堂正正与北魏蛮夷的拼杀,而是谢敏朝与裴寄清的合谋。

这才是北魏密探殷氏兄弟来南黎探查出的最大的秘密,这是贵妃吴氏也不知道的机密,却被殷氏兄弟掌握,这只能说明,谢敏朝的身边有人与殷氏兄弟有所勾结。

此事虽是谢敏朝与裴寄清的合谋,但如今谢敏朝病重不起,晋王已经入城将整个皇宫都围得水泄不通,他完全可以将此事扣在裴寄清一个人的头上。

晋王的目的,是想让裴寄清交出涤神乡,让他放弃谢缈。

一旦裴寄清转变立场,那么朝中一向与裴寄清为伍的官员便会跟随他做出选择。

裴寄清深知晋王是真有胆子将凤尾坡一役的真相公之于众,可一旦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在壁上的徐天吉与他手底下的兵又会如何想?

南黎的百姓又会如何想?

晋王相信强权之下,万民莫敢生乱,但裴寄清却清楚,民心,军心,实乃一国之本。

他受此要挟,却又实在不肯因此而偏向晋王,所以摆在他面前的路,便只剩下一条。

他一死,晋王的算计自然落空。

谢缈一言不发,冷风吹得他衣袖微荡,他那双眼睛里竟映不出烛火的一点儿光亮,有些空洞洞的。

他捏着白玉剑柄的手指蜷缩着,指节近乎泛白。

他好像变得有些恍惚,头脑的疼痛来得很突然,神思不清的一瞬,他踉跄退了几步,踢倒了烧纸的铜盆,顿时火星子与扬尘四散。

“殿下!”

徐允嘉连忙跑上前去扶他,却被他狠狠挥开手。

钩霜的剑刃抽出,剑锋抵在地砖的缝隙里,他勉强站定,浅发被风吹得凌乱,他几乎连自己的声音都要听不清:

“他留了什么话?”

“都在那上面刻着。”

裴湘满眼是泪,她轻吸一口气,伸出手指,指向那棺木上镶嵌的金箔。

白烛的火光摇曳着,映照着那金箔之上,镂刻的一行遒劲有力的字痕,那是裴寄清对自己这一生唯一的注解:

——“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104章

昨夜家宴过后,裴寄清将裴湘叫到书房里说话。

或因多饮了几杯酒,老人家满是沧桑褶皱的面容有些泛红,他将自己此番入大理寺受审的缘由全都说给了她听,凤尾坡表面十万,实则五万血债的真相,他也向她和盘托出。

“湘湘,你父亲接受不了这样的真相,纵然此事他亦被蒙在鼓里,但他还是承受不了心内对凤尾坡惨死的五万将士的愧疚,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样一条死路。”

裴寄清从抽屉里取出一直被他仔细收藏的血书,颤颤巍巍地递到她手里,“他是个好将军,可终归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害得他陷入两难,痛苦难当。”

“为什么?”

裴湘几乎被那血书上的字痕刺得眼睛生疼,她本能地不愿相信这一切,可裴寄清望向她的神情几乎要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我一直以为您是一位好官,我一直以为我们裴家不一样!”

她眼眶发红,“祖父,他是您的亲生骨肉!是我的父亲!”

即便送去战场的那封信是谢敏朝以裴寄清的名义送到裴南亭手里的,可终归,也是裴寄清默许的。

“若非如此,南黎到如今还打不了壁上的仗,荣禄小皇帝和张太后只会一退再退,一让再让,他们母子守不住我大黎仅剩的半壁江山。”

裴寄清坐在书案后,仿佛无论任何时候,他的姿仪都是如此端正,“值此多事之秋,唯有心怀不屈之战意,雷霆之手段者,才有可能挽救南黎这座将倾的大厦。”

“你是说当今圣上吗?他有什么手段?小叔叔是他的亲生骨肉,可在他眼里,他何时有待他像待晋王那般好过?他让小叔叔去迎九龙国柱,不就是要他去死吗?!”裴湘眼眶里的眼泪一颗颗砸下来。

“他已经是昌宗皇帝最优秀的儿子了,早年间,也唯有他一位亲王数次上战场抗击北魏蛮夷,他灭北魏之心,数十年如一日。”

裴寄清显得很平静,但从大理寺出来后的他看起来似乎比以往更添老态,他一双眼睛定定地盯着她,说,“但我也不仅是因此而选择助他登位,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是繁青的父亲。”

“湘湘,当今的陛下早年便在频繁的战事里落下了沉疴旧疾,但他做了帝王,繁青就是储君。”

谢敏朝能否在有生之年收复失地,其实当初的裴寄清并没有多少把握,他所思所想,不过是为谢缈铺路。

助他成为太子,要他往后走的每一步,都可以名正言顺。

“湘湘,我不是南亭的好父亲,也许也不是你的好祖父,我这一生都在为了一件事而争斗筹谋,我忽略了你们父女两个太多,这是我欠你们的,但只怕这辈子,是还不了了。”

裴寄清轻轻的叹息碾入初冬的冷风里,裴湘紧紧地捏着满是血字的布帛,问他,“您就没有后悔过吗?”

“我不能后悔。”

他的回答几乎毫不犹豫,随即竟还朝她笑了一下,花白的长须微动,“湘湘,你还在,裴家就在。”

可惜裴湘神思混沌,她陷在父亲之死的真相里,此时还不能够原谅这位为国而弃家的“狠心”祖父,她根本没在意他最后说了什么,负气之下,转身便走。

可是她却不知,

她迈出那道门槛,此生,便是阴阳两隔。

再见祖父,他已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仍坐在书房的木案后,靠在太师椅上坐得端正,一身绛紫官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木案上一张洒金宣纸,墨色铺陈纸上,只孤零零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便已足够囊括他的一生。

裴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过,她的父亲死于凤尾坡的数万血债,最终,她的祖父也是因这血债而亡。

“殿下,晋王的人正朝裴府来,只怕您一入城,他就得了消息。”

程寺云才听了一名归乡人传来的话,便连忙拱手上前说道。

“小叔叔,您今夜不该来。”

裴湘擦去眼泪,“您若是落到他手里,我们就没有胜算了。”

一身的素服显得她更加弱柳扶风,她身姿挺拔,“小叔叔放心,我再也不会冲动行事。”

她的目光落在黑沉沉的棺木上,“我绝不会让祖父的心血白费。”

“殿下,快走。”

徐允嘉一时再顾不上其他,上前扶住谢缈便带着他往外走。

几乎是在徐允嘉等人带着谢缈离开裴府的下一刻,晋王派来的几百精兵便将裴府内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漆黑的长巷里没有点灯,唯有夜幕之间一轮圆月的清辉散落满地,犹如银霜一般冷淡生寒。

回月童的这一路上时有殷氏兄弟不死心的刺杀,谢缈一身伤在颠簸风尘中始终未愈,可紧赶慢赶,还是差一天。

就差一天。

毫无预兆的,谢缈吐了血。

“殿下……”徐允嘉立即扶住他。

凛冽的夜风吹着少年的衣袂,他唇畔染血,一双眼睛半睁着,纤长的睫羽几乎将神光掩埋大半,他始终一言不发。

像是陷在了某种梦魇之中一般,他紧紧地握着手里的钩霜。

“繁青,在北魏要好好活下去,将来终有一日,舅舅会接你回来。”

他忽然想起,离开南黎那年,只有裴寄清对他说了这样的话。

苍白的指节被剑柄之下锋利的薄刃割破,殷红的血液沾了他满手,他的眼底是一片阴戾空洞。

——

半夜忽然来袭的暴雨淅淅沥沥打在屋檐与窗棂,雷声在天边炸响的刹那,闪电短暂将寂静室内照亮。

戚寸心从梦中惊醒,猛地坐起身来。

“姑娘?”

子意一向最为警醒,她只在断断续续的闪电亮光里隐约瞧见对面床榻上戚寸心的身影,便匆匆起身披了件衣裳点上灯。

子茹也醒来了,揉着眼睛抬起头。

“姑娘怎么哭了?”

子意拿着烛台走近,那烛火便照见了戚寸心满眼的泪花。

眼泪滑下脸颊,戚寸心有点愣愣的,她的声音带了几分茫然,“子意。”

“我在呢,姑娘。”

子意伸手轻拍她的后背。

子茹也下了床走了过来,“姑娘,您可是做噩梦了?”

“我梦见缈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