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靠美食躺赢 第56节(1/1)

小瓷出去后,没一会儿就跑回来一脸惊喜地道:“小姐,宫里来人了!”

正在给刚洗好的大骨头控水的孟晚陶,听到这话,手里的大骨头咚咚咚……全都重新掉进了缸里,水花溅了她一身。

她一脸震惊,看向院门口。

怎、怎么回事?

她一个背景板,怎么跟宫里扯上关系了?

小瓷只当小姐是太惊喜了,忙去给她擦身上的水,一边擦一边道:“是来传旨的,小姐快准备准备接旨罢!”

接旨?

孟晚陶:“——!!!”

第42章 . 抱住 宫珏呷着笑意:“喜欢么?”……

孟晚陶愣在那儿。

怎么也想不明白, 她不就是一个路人甲么,接什么旨?

她在书里明明没一点儿存在感,宫里那些主要人物, 怎么突然想起来给她下旨了?

不应该啊。

小瓷却是开心坏了。

在她看来,能接到圣旨,那就是顶顶荣耀的事, 看以后谁还敢小看她家小姐。

见小姐还怔怔地站在那儿,以为小姐是太开心了没回神,她忙道:“小姐!传旨的内侍官马上就要到了,快点准备准备接旨啊!”

孟晚陶回过神,抬眼就对上小瓷激动兴奋的小脸。

她微微蹙眉。

“小姐?”见她反应有些奇怪, 小瓷试探着喊了一声

“没事。”她收回视线,道。

小瓷年岁小, 又日日跟在她身边, 自然不懂她的担忧。

可……

罢了。

她抿了抿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圣旨都来了, 她还能怎么办?

“我们去接旨罢。”她又道。

都到跟前了, 现在去换套衣衫, 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孟晚陶也只稍稍整理了下衣摆,便带着小瓷朝外走。

两人刚到门口, 李公公和承誉伯便到了。

眼前的这一群人, 她一个都不认识。

看着他们下了马,朝她走过来,孟晚陶内心十分警惕。

承誉伯其实很苦恼。

不能让内侍官松口由他们代为转交赏赐和旨意,他便想着能提前派人过来跟孟晚陶通个气, 免得她在内侍官面前胡说八道,丢人事小,就怕招来什么祸害。

可内侍官上了马便一路疾驰,根本没给他留这个机会。

以至于现在看到他这个侄女,承誉伯心底里都非常没底。

尤其是看到她的衣着——衣摆上还带着明显的做活留下的水渍,心里的不安更甚。

承誉伯府虽然没落了,但也并没有没落府中小姐衣着如此简单,还亲自做活的地步。

这是孟晚陶第一次见到承誉伯,也就是她的大伯。

说来也奇怪,虽说是第一次见,但她还是一眼就从人群里把他给认了出来。

见他看自己的眼神里带着打量和不认同,还有隐晦的不满,孟晚陶心里冷笑了声。

李公公看着面前的主仆俩,扯起嘴角露出一个极淡的笑来:“这便是孟将军的女儿,孟三小姐么?”

孟晚陶一直本着的都是安安生生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念头,从来没想过招惹什么大人物,更不想掺和进主线剧情里,自是本分低调。

这位传旨的内侍官,不管在宫里职位如何,都是孟晚陶不能得罪的,不止不能得罪,还得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低下头,谦卑道:“正是,见过大人。”

“不敢当一声大人,”李公公道:“杂家姓李。”

孟晚陶顺势便道:“李公公有礼了。”

承誉伯越听越不对味,刚李公公在伯爵府可是公事公办的很,怎地对他这个侄女这般客气了?

不等他开口打圆场,就听到李公公道:“府上三小姐还真是知书达理。”

孟晚陶:“?”统共就说了两句话,她怎么就知书达理了?

承誉伯忙笑着道:“让李公公见笑了,我这侄女自幼身子弱,一直静养着,不曾接触过外人,性子也怯懦,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公公见谅。”

“这样啊,”李公公意味不明地笑了声:“要不是伯爷刚说了这便是三小姐的住处,我还不敢认眼前这个姑娘就是三小姐呢,也太清减朴素了!”

承誉伯脸上的假笑登时一僵。

孟晚陶低着头,听到这话眉心却动了动。

这个李公公是什么意思?

头一次见面,就替她说话给承誉伯难堪?

不至于罢?

估摸是,他原就跟伯爵府不和,借着这个机会,故意下承誉伯的面子罢了。

当然不管他是什么意思,孟晚陶都始终保持着低调谦卑的姿态,只规规矩矩站在那儿。

她心里明白,小瓷可就不这么想了。

这个李公公,当着面就说她家小姐衣着不上台面,也太过分了。

可人是宫里当差的,还能拿到宣旨的差事,自然身份不简单,她只能在心里嘀咕,面上却是不敢表现的。

只有承誉伯,愣了片刻后,冷汗就直接下来了。

他跟孟晚陶不一样。

他可是非常清楚李公公的。

满宫里,就数他最冷面无情,从来都是公事公办,却说出这种明是奚落,暗是敲打的话来,承誉伯不得不慎重。

他看了低着头,瘦小单薄的孟晚陶的一眼,而后对上李公公的视线,忙解释道:“公公有所不知,我这侄女,八字轻,自幼又病弱,这才、这才一直养在庄子上,因为有高人指点,不可太过娇气,才好养,这才……”

他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偷偷看孟晚陶,生怕她直接揭穿他的话。

还好还好,直到他勉强解释完,她都没有说一句话,只静静低着头,端的是乖巧懂事。

李公公皮笑肉不笑道:“是么?”

两个字,就让承誉伯嗓子眼如同卡了一块热炭。

上不去下不来,更不知道,在听明白了他话语里的冷嘲之后,该怎么接话。

半晌,他硬着头皮道:“哈哈,是的。”

李公公什么也没说,只板着一张脸,朗声道:“承誉伯府孟三小姐孟晚陶接旨。”

孟晚陶带着小瓷跪下接旨。

李公公宣读完圣旨,跪在地上的孟晚陶更觉不可思议。

赏赐?

有银子、布匹还有补品,这么多年,压根没人记得孟晚陶啊,怎么突然赏这么多好东西?

小皇帝这是打算反击,先从搏贤名开始?

她压下各种心绪,磕了个头,接旨:“臣女谢主隆恩。”

李公公合上圣旨,上前把圣旨放到孟晚陶手里,嗓音放缓了些,道:“三小姐快快请起。”

拿着圣旨,孟晚陶这才有真的接了圣旨的真切感,虽然不知道李公公到底是何种身份,刚刚又是什么意思,但他明显给了自己几分面子,对自己也很客气,孟晚陶自然给足了恭敬。

她冲李公公行了个礼,道:“劳烦公公跑一趟,进来歇歇脚喝口茶罢。”

承誉伯一颗心登时就提了起来。

他哪里看不出来李公公对他这个侄女另眼相待,当然今儿这圣旨也好,赏赐也好,都是他三弟拿命换来的,圣旨又是为了嘉奖忠烈遗孤,李公公对孟晚陶和颜悦色一些,也是平常。

只是……

李公公若进了院子,再发现什么端倪,届时回宫复命,在宫里的主子面前,言语几句,那他们伯爵府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杂家不过是奉命行事,”李公公道:“三小姐客气了,杂家还要回宫复命,这就不多叨扰了。”

听出他不是客气,且庄子距离京城到底有些距离,孟晚陶摸不准他的脾气,便只好顺着他的话道:“既如此,便不多留公公。”

李公公转身看向承誉伯,脸色便已绷了起来,他道:“伯爷,杂家还要回宫复命,这便告辞了。”

承誉伯忙道:“我送一送李公公。”

李公公也没说什么,轻轻点了下头,便上马离开。

既要送自然也得把人送出庄子才合适。

当然,承誉伯去送便可,并不需要来的下人都去,更别说,一些下人手里还拿着刚刚宣旨下来的赏赐——孟晚陶身旁只一个小瓷,没旁的人收着,只能先让这些人拿着。

瞧着李公公和承誉伯离开的背影,孟晚陶视线落到门口这些拿着她的赏赐下人身上。

她想了想道:“把赏赐都给我送进来罢。”

东西既然是给她的,那自然由她处置。

她手握圣旨,就不信伯爵府敢来跟她抢。

尤其刚刚李公公的态度十分明确,她才不怕呢。

伯爵府的下人谁不知道三小姐在府里的地位,可刚刚才下了旨,三小姐自然不再是从前那个三小姐,连伯爷都笑脸相迎的李公公都对三小姐另眼相待,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不敢违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