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1/1)

可是现在,不能提这些嫁过去的公主郡主县主,也相当于提了啊,毕竟从皇太极开始,嫁到蒙古各部族的女子可以说已经把蒙古的王公们扫了一遍了,现在被攻击继承制度的蒙古王公也是有些懵逼,这是我们内部的问题啊!老子的草场想传给谁,用得着你们指手画脚的吗?

这边的总还是接受汉文化教育,知识面比较广的满族王公们呵呵冷笑,这可是你们先往我们这里掺和的!

胤禛对于这一场来的莫名其妙,到后来波及甚广的口水战看了个过瘾的同时,把自己的那套血统论也给洗礼了一遍,他突然觉得吧,让庄亲王博果铎如愿了也没啥啊,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蒙古的承爵制度上插一脚啊!

要知道蒙古王公们把位置传承出去的时候,那可是可以立长,可以立爱,可以立小,简直是随心所欲,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己高兴就行,这可一点也不利于他这个皇帝对蒙古各部族的控制,有一套大家都需要遵守的约定成俗不违道德的规矩绝对是保证了世界健康发展的最好办法。

至于引起这场乱战的庄亲王博果铎看着这种神发展,被吓的都不敢死了,硬是生生的从雍正元年挨到了雍正二年,皇帝下旨允了他的请封。

这场专门让几个按捺不住自己心头的喷洒欲望的蒙古王公不远千里赶到京城的骂战,自然是以没什么章程的蒙古王公们落败而结束的。

输了骂战不要紧,最主要的是,他们把宁聂里齐格给拱上了庄亲王之位,也算是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他们看来,不亏!

这些蒙古王公们绝对不会想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莫名其妙的就开始被安上了嫡系继承制的规矩,并且他们插手庄亲王继承人的结果是,他们一旦只生女儿没儿子了,他们的兄弟不再具有天生的继承制了——这就代表着兄死弟承的规矩没了存在的基础,想要达成这一点,除非对方儿女皆无。

这一点对于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人自然是好事,毕竟不管怎么说,女儿接手自己的财产也是自己的血脉接掌,再说了,皇帝不是规定了吗?继承了爵位的女儿的继承人,只能随他们这一系的姓,和儿子也没差。

只是有一点,一定要保证这是和可敦生的才算事!不然,抱歉,宁愿从你们兄弟之中找一个人来接位,也不接受血统不正的继承人,这一点,蒙古的所有王公都可互相监督一下!若有违背,爵位是可以剥夺的啊!

蒙古王公之间的关系本就不太平,这一招算是给给部族了一个合理的互相侵占对方的地盘的机会,大家自然是睁大了眼睛的看自己的老仇人干这事了没!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旦一件事对自己有好处,大家就会遵守,并维护这个制度,其实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这个方法其实对他们没什么影响——除了和可敦生个孩子之外,还是该找女人找女人,反正他们部族女奴多得是,他们不缺女人,唯一比较遗憾的只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自己定继承人罢了。

不过现在,嫁到他们这里的公主郡主县主可以回去继承他们阿玛的爵位,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一桩了!

——他们就没有想过,嫁出去的女儿也是可以回去继承他们的爵位吗?

对此,蒙古王公们嗤之以鼻,他们怎么可能和满人一样,绝无可能出现此事!

第180章

庄亲王的爵位传承一事尘埃落地, 不敢死的庄亲王博果铎终于了无遗憾的闭上了眼。

宁聂里齐格在给博果铎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之后,正式接任了庄亲王一位, 不过因为是女子承爵,身为皇帝的胤禛也没按照他本来的心意, 把这亲王撸成郡王,不过,把庄亲王手中的实权收回来一部分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庄亲王爵位继承一事对整个大清的爵位继承制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大范围上还是以嫡子继承为主,却也给那些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人家一个机会,同时也在贫民百姓的财产继承上, 给出了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毕竟, 当官最主要的是体察上意,县官判案也是要看大范围的环境的啊!

因为这个, 就连大清律例都专门在继承权上修了一笔,能不能实行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后代哪一天也遇到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窘状,推己及人, 那当然是自己的血脉继承自己的东西最好啊!至于宗族什么的阻碍, 反正真要算的话, 男女双方的结合就是两个宗族的结合,不管是男还是女,埋到祖坟的才是自家的。

女子继承制其实就是另类的承认了入赘制度的合理合法。

在宁聂里齐格继承爵位那天,胤禛坐在养心殿后殿看苏莹让明德小朋友扶着墙壁在整个铺了地毯的屋子里自己走, 地毯把屋子地面弄的软绵绵的,就是摔了也不疼。

胤禛看着自己粉雕玉琢、天下第一可爱的闺女再次摔了,这小丫头摔了也不哭不闹,看看坐在目的地的母亲,再看看坐在榻上的阿玛,自己吭哧吭哧的爬起来,继续走。

他看得津津有味,苏莹就有点头疼了,其实吧,她这半年都心虚的很呢。

现在有事了,就知道为什么夫妻为什么要各有一个自己的院子了,人家那叫保持各自的生活,保持自己的私密性,哪儿像她和胤禛一样,整天呆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这样,稍微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就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了。

对于保证自己的秘密不暴露,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明德再次摔了的时候,弘安带着龙凤胎风风火火的进来了,草草的给父母请了安,就要抱着妹妹出去玩。

弘安现在可是一点也不嫌弃妹妹了,不仅不嫌弃,还宝贝的很,自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记挂着小妹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带着妹妹去看各种稀奇的东西,妹妹那各种小表情简直就是弘安现在被书院生涯压迫之下唯一的快乐源泉。

苏莹摇摇头,让春华把小明德的吃的喝的玩的都带上,跟着去照顾,然后又嘱托弘安看好弟弟妹妹,这才放他们出去。

等孩子们都出去了,她坐在了胤禛对面。

“那个——四爷啊,皇上,您有什么话直说行吗?您这样盯着我已经三天了!”

胤禛看着福晋深深的叹了口气,“我想知道,你是怎么说动庄亲王的兄弟们的?”

这个问题真的是一直以来胤禛最想不通的事,如果说宁聂里齐格是为子孙计的话,那么庄亲王的兄弟们为什么会放弃爵位的争取?要知道,博果铎虽然是他们那一代的长子,但是并不是嫡子,在康熙皇帝后期确立的嫡子继承来说,博果铎的二弟博翁果诺才是嫡子,虽然他早逝,但是他的儿子还在,真要是争夺继承权的话,明显是这一脉更具有优势吧?

至于妹妹茉雅琪的事,胤禛是根本就没打算问,这种战功赫赫的,即使是个公主也会是权倾朝野的公主,真成了亲王,他这个兄长也只会给妹妹高兴,再说,从庄亲王在此事上插言,就可以知道,福晋在这里面伸的手到底有多长,他还是别细究的好。

苏莹微微松了口气,这问出来就好啦。

“很简单啊,告诉他们,如果不是博果铎老亲王一系的人继承王位的话,硕塞一系即使竞争力再强,最后也只能是无缘亲王之位这个事实而已!”

苏莹抬眼看了胤禛一下,“你不是就打算那么做吗?现在对你影响不大吧?”

胤禛无奈,“你现在才来担心这个,是不是有点晚了啊?怎么着,你还准备补偿一下爷这个损失比较大的皇帝?”

苏莹摸了摸下巴,“也不是不可以啊。”

胤禛看着苏莹出门去书房,然后很快回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个箱子。

苏莹把人挥退,亲自把箱子打开,“这个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本来想着,你一登基就给你……现在给你也不错,这个礼物你看看满不满意!”

胤禛怀疑的看了下苏莹,“这不是一箱金子或者一箱银子吧?”

苏莹撇撇嘴,“怎么可能,送一个皇帝礼物,金子还是银子都太俗了吧?”

胤禛把箱子里遮盖着下方的一块绸布拿起,就看到里面就是一张一张的纸,随意的拿起来一张,这是——地契?

换一张,地契,再换一张,还是地契,干脆拿出来一叠,往下看,依然是地契!

胤禛看过的地契最少的也是百亩,多的直接几顷,这么整整一箱子的地契,是把整个大清的土地全包起来了吗?

“你怎么弄来的?”

苏莹笑了笑,“买来的啊!放心,我没仗着身份强买强卖,这些之中大半都是前几年的灾荒之中买来的,那些人颗粒无收,又没有活路,我这可是按照常年的田景买下来的。”

胤禛盖住盖子,看到这么多土地,他都有点心跳加快,“你弄这么多田地做什么?”

“给你做土地改革啊!”苏莹对这个坦然的很,“这些田地在老百姓手里,总有人想要压榨一下,在你这个皇帝手里,你想做什么改革都行,反正呢,百姓总是要交田赋,不如,你租给他们,他们只用给你交田赋?”

胤禛坐下喝了杯茶稳稳心神,“除了这个,你还做了什么?”

苏莹支着下巴想了想,“没干什么了,就是让船队顺着海岸线往东边看看那里打的怎么样了!然后那群洋人做得太过分了,就支援一下那地方的老人了。”

胤禛想了下那个被送到他那里的什么世界地图揉了揉眉心,这事也没什么,反正远在千里之外,搞事就搞事吧,不过,按照福晋这段时间的活跃度来看,应该还有什么,所以,“除此之外呢?”

苏莹手上顿了下,不满的看了下胤禛,“还有南洋以及南洋更南有着大块的土地,我让船队往那边也发展一下,还有十一弟想着整合一下太医院,顺便把医院以太医院的名号往各地扩展一下,我答应他一定让你答应——还有你八弟家的小明睿,你八弟这回帮了你不少忙,你不是给了个郡王的爵位?他想立小明睿为世女。”

胤禛狐疑的看了苏莹好几眼,“这要不是我知道你这人是什么样的,真的很怀疑你这是想要掌握大权啊!”

苏莹哼了哼,“我才对看一片人给我下跪没兴趣,这做人上人时间久了,我就想看到所有人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胤禛点点头,这个他还是相信的,“皇阿玛的孝期马上就要结束了,皇后你准备找一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儿媳妇?”被胤禛提醒,苏莹才想起来自家已经二十有五的大儿子,还有远在准格尔也有二十来岁的二儿子,“是哦,儿媳妇,你准备选秀了?”

胤禛抽了下嘴角,“是你准备选秀了才对,这都几年没选秀了?那一大批适婚男女在家里等的望眼欲穿,这个工作是你这个皇后的职责!”

苏莹急了,“月老的工作怎么就是我的事了?以前额娘也管,但是主管的可是老爷子,你现在这是准备推到我身上吗?”

想想满京城的男男女女,天啊,这是想累死她吗?

胤禛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量太浩大才不想管的好吧,他摸了摸鼻子,指了指宁寿宫的方向,轻声道,“那不是还有两个帮手?让她们来做主要工作,你在旁边打下手不就好了?”

这还差不多,苏莹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又狐疑的看胤禛,“你呢?”

胤禛看了看外面,“你给了我这么些地契,我这不是要进行土地改革嘛!”

苏莹警惕的看着胤禛,“你准备怎么改?先说好,这些可都是我的银子买的,可以归国家所有,但是不能进行买卖的,也不能改作他用的,这可都是良田!”

胤禛扶着皇后的肩连连点头,“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我每年也会让户部拿出一部分银子来赎买地主手里的土地,不能买卖才是保证土地不被兼并的最好办法,你和我说了好些次了。”

苏莹这才满意了,又想起来一件事,“那北海呢?茉雅琪给那些土地打了回来,怎么才能好好的守住?皇上你有什么腹案吗?”

胤禛挑眉,“你有什么建议?”

苏莹微笑,“我也没什么建议,倒是有一个很老套的办法。”

胤禛,“愿闻其详?”

“移民!土地,只有被我们的人占住了,才是我们的。”

第181章

边疆稳定, 除了南边一直各种起义,然后被打下去的台湾, 这个大清也算是大范围的平静了下来。

胤禛决定好好的把二十七个月守孝进行到底,与此同时儿子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 被从十几岁拖到二十几岁的弘易都是如此,可想而知满族那些被列为指婚范围的大龄男青年女青年有多少了。

总之,皇上圣明,为了大家着想,选秀开启势在必行,这一次为的是给大家指婚。

虽然很有一些人失望不已——总有一些人觉得皇帝都坐上皇位了, 总算是可以增加一下后宫的位置了吧,给皇上做妾, 前面有三个嫡子,虽然下一任继承人不用想了, 但是还是可以想一下有一个王爷外孙啊!

这样想的人大有所在,遇到一个只给小辈选的皇帝无可奈何也是难免的。

这次选秀除了给皇嫡长子选, 还有还留在京中的,从小养在皇帝膝下的准格尔亲王, 二皇子弘昭, 其它人不说, 只说嫡长子,这又嫡又长的,未来的身份贵不可言。

这次选秀注定是要影响一代人的,皇帝明言此次选秀, 大皇子的福晋人选要从西北之战和北海之战的有功之臣里面选,这让北海之战中出了大力的喀尔喀蒙古和土尔扈特一部惊讶之余,更是倍感不安。

在皇帝有言在先的情况下,他们参选是一定要的,可是结果不尽人意的话,他们脸上也不好看啊,别说他们心中各种疑虑,就是满人功臣们汉人功臣,都心有戚戚。

他们共同的想法是,皇帝在搞什么鬼?要说有阴谋吧,这都宣告天下了,要说没有吧!满蒙汉都选?开玩笑的吧,看看先帝的选秀,看看先帝的后宫——好像除了皇后是满人,后宫满蒙汉齐全啊!

他们怎么想的,胤禛是懒得管的,他的作用就是发出个消息,给儿子选福晋这事是皇后和皇太后、太妃们的事,他现在的重点是往北海搞移民。

福晋说的对,管他是不是苦寒之地,祖祖辈辈的地方凭什么就白白的让给别人?让出去是很容易,再想要回来,看看沙俄的流氓气质,可能吗?

移民这种事不怎么好做,刚好台湾又闹事了,干脆再次把起义消灭掉之后,首领杀掉,后面的从者也不追究责任了,直接一起拉上船,全部走海路送到远东。

远东有了,远东以内,北海以东也要有点人,胤禛眼睛一眯,整个大清贪官那么多,他也懒得清查了,只要在本地百姓口中确定是贪官污吏,直接三族拉上送到那里去开荒去,再有小偷小摸各种罪不至死的也那么多,也选个宜居的地方拉一波,人就这么齐了!

至于北海这个茉雅琪选定的驻军要地,也算是要啥有啥的地方,经弘易举荐,干脆把跟着他修了这么些年路的人送到那里,每个到了那里的人,先给三代不用缴纳任何赋税的优惠政策。

就移民一件事带来的好处,直接让整个大清的吏治为之一清,民治安定,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因为官场上很清楚,这没做好事不要紧,但是如果贪污或者祸害老百姓,可是三族都要送到极北之地开荒去,据说冻死在那里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到了那里,你有再多的银子,有什么用?怪不得皇上都没把他们贪的银子搜一下,这简直就是让他们抱着银子去死啊!

轰轰烈烈的大移民持续了十年时间,才算是让北地发展了起来,在苏莹把船队的掌控权交给弘易这个皇太子之后,不能插手太多内政的皇太子就开始乐衷于让船队满世界的探索——遇到想抢劫的海盗,汉人直接抓着送去极北开荒,那里总是缺人的,至于各种色的头发眼睛那些人,反抢回去了事,可持续发展还是应该保持一下的,反正在这没什么秩序的大海上,实力就是最好的武器。

拜他哪里都要探索一下,却不占地,只用瓷器丝绸布匹换取黄金以及当地特产好好做生意的良好形象,弘易的军火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这一点,欧洲的强盗们是做了大贡献的。

弘易对这个非常感谢皇玛法驱逐天主教的决定,正是因为这个,他满世界的做生意,也没人给他阿玛严正抗议,不用假模假式的听阿玛的训斥,简直不要太开心。

因为弘易满世界的做生意,对于那些土地被侵占的地方,比如美洲,他加大了对美洲人民的军火生意的分量,还为他们训练军事力量,送去《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很好的为美洲人民做了贡献。

对于他母亲已经建立了基地的极南的南洲,他也只是保持了基地的平稳,在当地的土著被不知何时出现在南洲的强盗侵袭的时候,送武装军师的,让南洲土著对这些不找事的说是来自中国的人保持了极大的喜爱和敬意。

弘易的福晋是漠北喀尔喀蒙古的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部族是个小部族,也是当初噶尔丹时期像康熙皇帝求援的部落中的一个,作为皇家书院的一员,从小到大也是生活在弘易阴影下的一个。

能成为弘易的福晋人选,除了她本人满蒙汉三语皆会的优势,就是这姑娘脾气直爽,抱着一种来这里就是转一圈的良好心态,最最重要的是,弘易也中意她。

这个姑娘依然是个博尔济吉特氏,从这里苏莹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是个蒙古王公,就是姓博尔济吉特的,这个姑娘的博尔济吉特氏只能说是有着一个尊贵的姓氏,其它都是马马虎虎,就是这一次能上战场,也是迫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