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1)

宜妃娘娘坐下还没多长时间, 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就相携而来,又是一阵相互行礼,还没坐定, 德妃娘娘带着十四福晋也到了,至此,宫里面妃位以上的娘娘全部到齐,皇后娘娘直接让人带着跟着来的一群小格格们去另一间屋子玩去, 至此,留在大殿里的都是成年人了。

其实让苏莹说的话,只要这几位娘娘到齐, 她们这些小辈安安静静的喝茶就行了,这几位,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可以说,皇后娘娘、惠妃、荣妃、宜妃、德妃,加上已经逝去的良妃,这六位可以说是组成了康熙皇帝的大半人生,也掌控了康熙皇帝的后宫三十多年的时间。

而某方面来说,这最后的储君之位,也是这几位娘娘的儿子在争。

这几位娘娘到齐之后,一直在外面等着的几位有子嗣的嫔、贵人们这才紧随其后进了承乾宫,嬷嬷在心里默点了人数,对着皇后娘娘点点头。

确认人来齐了,皇后娘娘微微笑了一下,继续老神在在的听着下面的几位妃位娘娘主讲,下面的低位各种附和,偶尔插上几句打发时间。

在这样的场合,所有人都是谨言慎行,吃的不入口,喝的沾沾唇就算是喝过了,这倒不是害怕东西里面被下药什么的,可以说,这么些年下来,嫔妃们也是发现了,皇后娘娘还真不在乎谁有了孩子这样的事。

她们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出现更衣的情况,大年初一的第一天,拜见皇后、皇上,对于在宫里讨生活的嫔妃们来说可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要是在这场面上除了丑,只能说活该不受宠了。

这一天,康熙皇帝的任务也不轻,拜祭祖宗、大朝会都是格外的需要体力精力,在一群小阿哥们被带到承乾宫之后,娘娘们就知道拜祭完祖宗了。

这一次的拜祭,康熙皇帝并没有召前太子家的弘皙弘晋来参加,而胤褆本人虽然没被康熙皇帝允许参加,弘昱却被康熙皇帝允许代替他的阿玛参加拜祭。

弘昱做为大福晋拼了命生下的嫡子,要不是阿玛被幽禁,绝对是众星捧月的那一个,不过也没人敢轻视他就是了,他的身后还跟着继福晋张佳氏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弘韦,其实他之所以会这么照顾比他小了九岁的弟弟,还是被比他小了两岁的弘易这个时时刻刻都有着个小跟班弟弟给刺激的。

弘易的小跟班弟弟是姑母家的,茉雅琪姑姑经常照顾几个姐姐,他不仅不能抢,还要好好照顾,别人家的弟弟,他也不是那么稀罕,身为嫡子又不能降低了自己的格调,于是家里面继福晋的第一个孩子就被他瞄上了。

张佳氏身为继福晋在府里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地位,弘昱把弘韦带在了身边,意外的让张佳氏以为这是在给她示好,担心之余也没什么不愿意的,没想到的是,到最后却成了她仅存于世的儿子。

不管两个小儿子是因为什么没有的,张佳氏对于弘昱确实是感激的,再加上她知道,在胤褆这里,大阿哥弘昱身边的防护力量弄不好比胤褆身边还强,到最后,弘昱却成了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弘昱带着弘韦和一串小阿哥们一起给满屋的娘娘们行礼,看着自家的孩子,娘娘们自然是嘘寒问暖,态度极好,一群小阿哥们也都是会讨巧卖乖的,不一会儿就把承乾宫里略显严肃的气氛变成了欢声笑语一片。

苏莹看看皇后娘娘怀里抱着一个,两边各扒着一个讨红包的,,轻轻敲了下桌子,弘易赶紧站好,然后拉了一把乌日宁贵,再把小弟从太太怀里抱出来,三个人一起老老实实整齐划一的给磕了头,然后可怜兮兮的看着皇后娘娘。

三个神同步的小模样把皇后娘娘逗得不行,赶紧从嬷嬷手里拿过红包,亲自一一交到三个小家伙手中。

弘易红包在手,对着小伙伴弘昱弘晟扬扬下巴,开始带着两个弟弟给承乾宫的有座的每个娘娘行礼要红包。

看着弘易那出乎意外之外的举动,以及已经开始有样学样的开始带着弟弟弘韦给皇后娘娘磕头的弘昱和弘晟,苏莹有了想捂脸的冲动,都没敢看这满屋的娘娘们,嗯,看来等离开的时候要记得问皇后娘娘要一份今天在承乾宫的名单了,还要准备一些东西请皇后娘娘给各位娘娘做赔礼了。

被讨要压岁钱的嫔妃们倒是没有苏莹想的有什么不高兴,恰恰相反,对于这些常年在这承乾宫里陪坐的人来说,有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简直是求之不得啊!至于红包什么的,今年终于能把红包送出去了,真是要喜极而泣了好吗就是红包里的银子有点少,希望小阿哥们不要嫌弃啊!

而对于高位嫔妃来说,她们准备的红包从来都是只多不少的,她们绝对是这个皇宫里不差钱的主,这么多孩子来讨红包,年纪大了,看到热闹喜庆的气氛就忍不住高兴,当然了,能把前太子、太子妃去世带来的晦气一扫而空就更好了!

在一群阿哥们的带领下,本在内室玩耍的格格们也跟着出来凑热闹,康熙皇帝带着儿子们到承乾宫外面的时候就听到本应严肃沉静的室内一片欢声笑语,让他差点以为他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还好的是,一声皇上驾到,让承乾宫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康熙皇帝踏进承乾宫,就看到一串孙子凑了过来,一起磕头,然后眼巴巴的看着他。

康熙皇帝有点懵,对于这熟悉的场面,胤禛有点头疼,他突然有点想念二哥家的两个孩子了,以前太子在的时候,向来是弘皙带头,他对弘易的嘱托也是,弘皙怎么做跟着学就是了,现在好了,弘皙没来,他也忘记吩咐这个场合不能乱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弘易带的头,这大概就是知子莫若父吧!

自己的儿子闯下的事,当阿玛的还是要负责收尾的,胤禛赶紧从怀里掏出一把红包,悄悄递给离他近的魏珠,魏珠能当康熙皇帝身边的二把手,脑子自然转得飞快,很快就知道了这是什么,他赶紧躬身上前把红包展示在康熙皇帝面前。

康熙皇帝从没想到他这辈子除了给人写福字,给大臣们发压岁钱,还有亲自给孙子们发压岁钱的情况,要知道,这压岁钱给大臣们发的时候,都是以赏赐的名义发出去的,而给孙子们的每年都是直接送到各府的,这被孙子围着发还是第一回 。

拿着红包仔细的看看,这竟然还是用一张红纸折成的,还别出心裁的在开口处剪出了一个‘福’字,财大气粗的康熙皇帝捏了捏,里面只有一个拇指大小的东西——嗯,这可能是他发的最少的红包了,心绪复杂的从最大的弘昱到出现在这里的最小的弘昭,一个不落的每人一个,到最后,魏珠手里的红包竟然还有剩,康熙皇帝看了眼魏珠示意的红包来源——四儿子,他实在是想不到这四儿子一个亲王为什么要随身带着这么多红包。

胤禛可顾不得老爷子的想法,一看还有剩,视兄弟们的视线如无物的赶紧快如闪电的拿了回去,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这些红包可是他亲自设计的,里面的那些金币,别看分量不足,可是也是他亲手设计的啊,里面可是一整套的各个不同的龙币,灵感来自于那些宫灯,这些龙币全部采用镂空造型,可以串起来做手链,可以做项链,可以做步摇,可以做吊坠,甚至可以做扣子,本来准备给福晋一个惊喜的,唉!便宜这些小子了!

摸摸怀里所剩无几的红包,瞪了笑得阳光灿烂的弘易一眼,要不是这小子搞坏,他给福晋的东西怎么会落到别人手里,果然,弘易的功课就是太少了,才会让他整天鬼主意这么多!

发了红包,还有正事要做。

外廷的拜祭祖宗和大朝会都已经圆满结束,剩下的就是属于后宫的一套拜年程序,本来皇后娘娘领着众嫔妃、皇子皇孙们给皇帝磕头应该是隆重肃穆,一派庄严,让人发自内心的对皇帝充满了敬畏的,因为这个欢乐的前奏,这一次的磕头行礼可以说是这些年来最轻松的一年。

这种轻松自然不会是身体上的,这是来自于心灵上的放松,即使是康熙皇帝,他的脸上也是全程温和慈爱,自太子去了之后,一直存在于他眉宇之间的阴郁第一次消失不见,而康熙皇帝更是少见的亲自扶了皇后娘娘,最后,还和皇后娘娘手牵手的带着一众嫔妃,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起往太后所在给她磕头行礼。

皇后娘娘偷偷看了看手中借着交握的双手被塞过来的福字红包,侧头看了下一本正经目视前方的皇上,脸上的表情越发的柔和了起来。

第131章

在皇帝的带领下, 所有人一起拜了太后, 一起吃了每年的固定项目——饺子,大年初一的家宴就算是圆满的结束了。

不得不说,身在皇家,各种礼节实在是太多了, 而过年,绝对是一个缩影, 这一年还是因为太子妃去世的原因, 年前的很多活动都没举办,比如,皇上的赐腊八粥活动, 皇上的赐福活动。

这个年绝对是苏莹过的最省心的一个年, 毕竟这一年的各种令人挠头的送年礼因为皇子阿哥们全都闭门谢客的缘故,那是一个都不用送——可惜躲过了年前的送年礼, 节后的拜年就全补上了,不过,这对于苏莹来说简单, 有人拜年就给金银锞子,这东西应该没人会嫌弃,因为,这一年是壬辰年, 所以,全都是各种可爱版的龙形的。

可以说,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压岁钱有二, 金龙币和龙形金银锞子全都是出自雍亲王府夫妻俩之手,让一群知情人再次打翻了调味瓶,年年有个四福晋出风头也就罢了,今年倒好,夫妻俩组团刷存在感!呸!

值得高兴的是,四阿哥胤禛终于找了个机会把他的立储改革建议送到了康熙皇帝的案头上,康熙皇帝看完之后,只说知道了,就挥手让他下去。

胤禛对于老爷子是啥意思是完全摸不着头脑,只能老老实实回家去了。

苏莹拎着又尿了裤子的弘昭就看到坐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的胤禛,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就直接转向,把弘昭放到胤禛怀里,让他给弘昭换裤子。

胤禛熟练的扒掉老老实实躺在那里不好意思的弘昭的裤子,一脸忧心的问福晋,“这几天他一玩疯就这样,这要是去了书院可怎么办?咱们雍亲王府的脸要被这小子丢光的吧!”

苏莹把烤的热乎乎的棉裤递给胤禛,也是无奈,“现在弘昭知道要脱裤子,就是动作反应没那么灵敏,幸好咱们这是王府,要是普通人家,换裤子都要成问题了。”

胤禛拍拍偷看父母讲话的弘昭的小屁股,“你小子还知道害羞!”

弘昭换完了裤子,对着父母做了和他哥哥如出一辙的鬼脸,就直接往外面跑,速度快的胤禛用毛巾擦个手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胤禛看他身后有小太监跟上,只好放弃了把小家伙抓回来教训一顿的想法。

即使已经过了新年,天气依然寒冷,这几天又下了场雪,把整个北京城都装点了一番,弘易就带着两个弟弟,又拉了一群太监丫鬟堆雪人打雪仗高兴的不行,要不是大着肚子,苏莹都想让胤禛带着去看冰嬉了,还别说,这个时候的冰嬉活动绝对是多才多样,天天都有不同的项目一点也不带重样的,还具有娱乐性,记得曾经靠着茉雅琪的关系,苏莹也看过茉雅琪玩冰嬉,她曾经在过年的时候带着书院里面的格格们和阿哥们来了个冰嬉比试,把那群阿哥从头虐到尾,简直不要太高兴!那几年,蒙古的王公子弟在过年的时候都要留在京城,就是为了和茉雅琪在冰嬉场上一决雌雄!

可谓是我打架打不过你,还不能换个战场打败你吗?当然了,在茉雅琪离开书院之前,她就从来没败过!一群男孩子也从不服气变成了真心佩服,到最后的维护,想当初她下嫁给绰罗斯车凌三鲁普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要去找他决斗的!?唉!

书院的冰嬉,弘易也组织过,不过,现在书院里格格们没有领军人物,所以争来争去,也就是一群小阿哥在争,虽然看着也不错,但是一枝独秀哪有百花斗艳来的好看?

——反正看了男女之间的冰嬉角逐之后,苏莹对现在的冰嬉已经毫无兴趣了,纯粹就是没什么事可干而打发时间罢了!

不能出门,对看戏没兴趣,话本看来看去都是一群穷酸书生写的书生美人的故事,出去,在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她又是处于特殊状况,出个门前呼后拥的,要是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事,那些服侍的人绝对得不了好,到最后,苏莹也只能在屋子里转圈圈。

胤禛这愁绪还没重新积攒起来,就被在屋里走来走去的福晋给吸引了注意力,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发现福晋这走路没个尽头,他就开始担心福晋累了,看看窗外被堆在一起的被塑造成了各式各样的造型的雪堆,冰雕,招来苏培盛吩咐了几句,又过了一小会儿,看到苏培盛回来了就上前把披风披到福晋身上,拉着福晋往外走。

苏莹全程配合,等出了门才想起来问,“这是做什么去?”

胤禛边走边道,“看你在屋子里呆的,我怕你憋坏了,花园里的梅花不是开了吗?咱们去花园里散散心去!”

不是出府,在整个都是长廊连接的地方,转转也好,苏莹点点头,表示不反对。

边走边漫无目的的聊天,胤禛就说起了他进宫的收获,谈起老爷子那模棱两可的态度,到这儿会儿,他还是想不通,“你说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即不说行也不说不行,让我在这里干着急!”

苏莹甩甩两人牵着的手,闻言不解道,“你干着急什么?”

胤禛顿了一下,继续向前,“我不该着急吗?”

“想当太子的才该急啊,”苏莹看看他们家在冰雪覆盖下的小花园,觉得心情好多了,脑子都觉得清醒得很,“那里面都快要把太子的权利削没了,你自己不是也说过?按照那样做,除了最后补充上去的,这太子做的还没你一个王爷管的多,我觉得吧,你把折子递上去,就别管老爷子怎么做了。”

“……不管,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对于胤禛做事认真的态度,苏莹一直都觉得可以欣赏,但是不值得提倡,“在其位谋其政,立太子,是老爷子该操心的事,四阿哥,你想过没有,如果最后做太子的不是你,那么上位的太子爷可是要对你这个削了他应有的权柄的人恨之入骨的。”

“……”

“当然啦,如果你做太子了,就另当别论了,不过,说来说去,选择权都是在老爷子手里,你身为皇子只有听从指挥的份儿,”说话间两人已到了这片专门开辟出来的梅园的边缘,里面各种颜色的梅花都有一些,远远看去,颜色从淡到浓渲染开来,确实是一派好风光,两人驻足看去,苏莹笑了一笑,“老爷子作为皇帝对身为臣子的儿子确实有那么点苛刻,可是作为父亲来说,他老人家还是挺负责的,绝对不失为一个好阿玛,所以,我感觉,他如果想改的话,就不会让你掺和到里面。”

胤禛叹气,“如果是这样的话,皇阿玛接下来会先让大臣在朝堂中试探,你说,皇阿玛试探的是我们这些皇子阿哥还是朝中大臣?”

苏莹不解的偏偏头,“有什么区别吗?”

“这两者当然有区别了,”胤禛随手折了一支粉粉嫩嫩的梅花,递给苏莹,拉着她继续往前走,“朝中的汉人大臣在立储一事上向来是没什么发言权的,可是这些有发言权的,除了王公们,那些满大臣可是个个都是爱新觉罗氏的亲家,其中的各种关联错综复杂,简直是一锅粥,你常来往的几个福晋的背后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一个家族啊!”

苏莹想了一下她交往的福晋们,费解的皱眉,“这么复杂的吗?”

胤禛就知道福晋从来不关心这个,可以说,福晋能把这些妯娌的家族记住就很厉害了,不过,这并不能成为阻挡胤禛抽空往福晋脑子里灌输这些关系的理由,他在脑海里梳理了一下继续道,“爱新觉罗氏从□□开始,佟佳氏、富察氏、那拉氏、伊尔根觉罗氏、董鄂氏、钮祜禄氏、瓜尔佳氏、郭络罗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等等,后宫的组成就一直在这些姓氏里,你看看你交往的那些福晋,哪个不是出自这些家族,更为重要的是,前朝深受皇阿玛重用的满大臣,哪一个不是这些家族的?”

从头听到尾,苏莹从心里到脸上都是一片复杂,还没想到说什么,胤禛继续道,“前两年在立储之事上和皇阿玛唱反调的马齐,他的全名就是沙济富察马齐,沙济富察氏有那么一位可是□□的继妃,咱们后院儿子全军覆没的十二弟,他的福晋正是马齐的女儿。”

好吧,说起十二福晋,苏莹马上就知道了,她想了想,发现了一件事,“这么说,咱们家的儿媳妇可能还是从这些家族里面选?”

胤禛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四周被围好的亭子,一边注意脚下,一边回答,“应该是吧,咱们儿子应该没我这么好的运气,我的福晋是自己选的,弘易他们在书院那种地方,你觉得他们能见到各家养在闺中的格格吗?”

“我想的不是这个,”苏莹被胤禛扶着坐好,对桌上准备好的炭火,以及旁边的肉菜都没心情看,捂着肚子有些发愁,对不解的胤禛解释道,“我想是这几个家族婚嫁啊什么的,选择范围都太小了,不是你嫁给这家,就是这家嫁给那一家,光我知道的,皇后娘娘的佟佳氏,就有两代主母都是赫舍里氏了,这血缘浓度也太浓厚了。”

“???????”胤禛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苏莹觉得为了孩子好还是应该解释一下,“看选秀制度,以后只会在满人里选秀,再不济加上汉军旗,还有蒙古那里,可是整体来说,一起生孩子的还是那么些人,听说这样下去,生孩子会越来越难。”

至于容易生出痴傻孩子之类的,就还是别说了,生孩子就是一件大事,与之相比,在满人眼里,辈分什么的都是浮云,看看胤禛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就知道了。

第132章

胤禛对于福晋的脑子再一次刷新了认知, 她的很多想法和平常人不一样, 现在好了,看看这新奇的观点。

对于自家这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胤禛早就放弃去理清了,毕竟只要是满族大姓, 基本上都是有这样那样的亲戚关系的,难不成以后为了给儿子娶个媳妇, 他还得把家里的所有亲戚关系一一列一下吗?

那景象, 只要想一下都想打哆嗦了,那么一个浩大的工程,谁爱干谁干, 胤禛是坚决拒绝的, 可是,在家里, 他拒绝不算啊!看看对面的福晋,唉,离儿子成亲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呢, 她就已经开始烦恼了,要是到时候,她绝对会把这个担忧化为现实版的,这个现实版, 到最后还不是要落到自己身上?

果然,福晋还是忙点的好,有个事业她就会把儿子定义为他的儿子啦, 他就和。好说话啦,不就是娶个福晋嘛,不喜欢大不了找个喜欢的做侧福晋呗!这种话当然是绝对不可以让福晋知道的,但是,这么操作 在他们家完全是可以的,没问题的啊!

而福晋这一提,让胤禛想起来还有一个人也要担心一下了,那就是额娘,嗯,话说,当初他多大的时候额娘就开始想给他选个福晋了来着?

他觉得他应该祈祷一下他额娘现在有很多事要忙!

胤禛这其实是对女人有点错误的认识,大部分女人这种生物吧,就是忙的没什么时间休息了,子女的婚姻大事也是牢牢占据她们关心的事情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这一点,是几千年来男人把女人关在后院的丰硕成果,在这个时代是没什么改变的空间了。

作为关心子女有限,唯一的担心也是奉献给了血缘太近的结果的苏莹很快就想通了,她儿子年纪这么小,时间还久,人有那么多呢,找个老婆而已,大不了到最后让弘易自己找去。

把自己说服了,甩锅成功的苏莹现在看这桌子上的各色片的薄薄的牛肉羊肉,各种菌菇还有各种保存的好好的蔬菜觉得心情好极了,和也想出解决方案的心情不错的胤禛一起亲自动手又是烤又是涮的把这桌子上的东西解决掉,心情愉快果然是人类吃好喝好的源泉。

不知道父母已经开始为他未来讨媳妇而烦恼的弘易带着两个弟弟跑来,看到的就是连根菜叶子都不剩的桌子。

苏莹仅剩的那点慈母心让她对着三张不开心的小脸很快做出了让步,于是接下来用饭的时候,全家围在一起又来了一次烤肉涮肉大餐,把胤禛吓的一直在看福晋大大的肚子,就怕她吃撑了,吃完饭,连拉着福晋把府里的长廊转的差不多了,才算是放人去书房考虑——如果康熙皇帝要进行立储改革,雍亲王府一系该如何应对。

——别看雍亲王在朝中属于出了名的不拉帮结派,不靠任何人,这只是拿胤禛和其它皇子阿哥比,实际上,他的门客啊幕僚啊,绝对少不到哪里去,所以开个会啊什么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和别家的门客幕僚不同的是,雍亲王府的门客幕僚好当也不好当,好当,雍亲王府养着这些人就是来当处理各种文件来用的,汇总各地信息,偶尔还要被福晋拿来当一下账房先生,不过给的俸禄绝对是傲视同行的。

不好当是因为雍亲王总是会有点奇思妙想,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奇思妙想拓展开来写成计划书,拓展之后,哪一个最合理,就照着做,然后用这种方式看每个人的才能高低,尤其是,雍亲王府允许,下面的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把雍亲王爷说服了的话,被采纳也不是不可能的——堪称雍亲王府门客幕僚的照妖镜,有本事还是说大话一目了然,绝对是实干家最向往的天堂之地!

因为这个,雍亲王府的门客幕僚急剧攀升,这两年都开始分门别类了,嗯,其中都开始有那么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苏莹每个季度的账本问题了。

可惜的是,即使如此,苏莹的工作量依然很大,而近期,九阿哥自从见识到了小弟的医学天分之后,去太医院转了一圈之后,就开始突发奇想的想插手药材市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写了份计划书放到了她这里来,苏莹对此感觉头疼非常,又觉得不能让这兄弟俩乱搞,干脆让他和十一阿哥先去产药材的地方实地考察了再说,这兄弟俩倒好,一听说可以出去玩,简直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要不是过年,这俩人弄不好还在外面飘着呢。

开始数量确实挺多的,在经过长期的甄别之后,到现在,不足最开始的一半之数全都是老老实实干事,心思不那么活络的。

苏莹对此最大的疑惑是胤禛这缺的不是幕僚吧?!把一群想忽悠他听话的幕僚硬生生改造成听他话的打工的,也是本事了。

所以他不缺给他出主意的,他缺的是给他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