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1/1)

关于《双月钩》的记忆,一直在影响着全贤娜。她过去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入戏和出戏,对她这样的演员来说,不算是难事。但是《双月钩》记载了太多了东西,也承载了太多演员本身的感情,再加上墨镜李那非同寻常的拍摄方式,这让全贤娜很多时候都觉得,不是她成为了影片里的老师,而是影片里的老师成了她。

包括在面对沈妍时候的感情。

但这些话是不会说出口的,也不会有机会说出口。

全贤娜带着笑意,领着沈妍进了内场。

墨镜李已经到了,她们两个人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导演的身边。打了招呼,入座,依照流程,墨镜李上台接受主持人的采访,不过墨镜李此人性子难以琢磨,直接拦腰砍了后面的流程,让主持人直接进入放片阶段。

沈妍看着墨镜李迫不及待的样子,又看了眼主持人被呛到不知道该说什么,脸色微妙的时候,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全贤娜转头看了她一眼,虽然不知道她在笑什么,但是她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她也很喜欢。于是她的眉眼也忍不住沾染上一层笑意。

紧等慢等,终于等来了放片时间。

会场里的灯光熄灭,台上的桌椅和易拉宝等宣传物品都被工作人员带下去。硕大的屏幕上黑了好一会,才开始出现各大出品方的商标。

第一场镜头,是个女孩在跳舞。

空荡的舞蹈室,她穿着红舞鞋,在层层叠叠的镜像影子中,旋转,摆手,抬腿踢出一个完美的弧度。再一回头,镜子中却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身影。少女在镜外跳舞,女人在镜子内跳舞。

沈妍看到这样的镜头时都是惊讶的。因为她心知肚明,这一场戏根本没有拍出来。现在的呈现效果,估计是墨镜李在后期剪辑时让人用好几场的镜头拼凑和依靠特效制成。

若是别的片子,演员在观看的时候,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表演和整个剧情的呈现是否完整。

然而如果是墨镜李的片子,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大家都是抱着对于这个故事一无所知,要从零开始的想法踏进影院的。

毕竟这是一部连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演什么东西的电影,于是更不可能知道导演在后期剪辑的时候会用什么手段把这个片子剪成什么东西了。

镜头一顿,画面如同胶片相机卡带,荧幕上渐渐如同水中浮出尸体一般,浮现出暗红色的片名。

《双月钩》。

整个影片的氛围基调由此确立。

诡秘,暧昧,压抑,却有带着颓败的美。

色彩是墨镜李的电影中最常出现的特别之处。他的电影一贯给人迷幻的感觉,有着若隐若现的挣扎,和无法言语的旖旎。而《双月钩》,继承了他以往的特点。

镜头一转,片名之后的第二场戏,是少女骑着自行车在小镇里穿行,今早下着雨,她却毫无畏惧行进在暴雨中,字幕上出现她的名字,主演,沈妍。再往后,她擦肩而过的瞬间,有个女人正提着行李箱,咕噜咕噜地走过小镇并不平坦的石板路,主演,全贤娜。这样的字幕也紧随其后。

故事由此正式展开。

2009年,一尾红裙撕开了少女文寻十六岁的夏天。

她所在的县城小镇因为一个女人的到来而陷入了八卦的热潮。女人有繁复温柔的裙,从不洁的马路走过时高跟鞋与行李箱发出的声音震荡了整个县城。文寻也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女人。女人与她那弯腰弓背洗手作羹的母亲不一样,与县城里所有朴素平凡充满俗气的女人不一样,她有挺直的背脊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那代表了城市与精英,代表了文寻梦中的所有世界。

文寻逐渐从母亲与别人的八卦中听到了关于这个女人的部分消息:她叫陶梦,离过一次婚,老公很有钱,两个人很恩爱。说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老公去世,她才回到了现在的故乡。在不被称之为家的房间里,文寻开始暗暗在心中勾勒关于女人的故事,并且下意识捕捉她的身影。然而除了她提着行李第一次回到县城那日,她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直到陶梦来到县城高中那天。

破旧的教室,文寻撑在窗边往下看。陶梦从简陋的篮球场闯过,调皮的男生打趣着她,叫嚣着为她投进一颗三分球。女孩们细碎地讨论着她的来意,文寻完全无法将自己的目光从陶梦身上移开,远远地,两个人对望了。文寻当即蜷缩起身子闪躲,对于这份窥视,她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羞愧。

而一切的深渊,也是从这份窥视开始。

故事往下进展,到文寻找到陶梦学跳舞,又继续挖掘出文寻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陶梦的过去。少女被引诱着坠入女人用成熟的魅力挖掘出的陷阱,被磨成了一把利刃,刺向了这个小镇上肮脏的男人。

陶梦对此,有一种完成作品的满意。

她喜欢亲手把纯情的少女拖入深渊,再带她们走入未来。

她不过是在做所有男人都会做的事而已。

然后文寻却与她想的不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以为文寻走入了自己的圈套,却不如说,文寻从一开始就是那样的人,只是陶梦的出现,让她不再掩盖自己恶的天分。那把利刃,刺向了男人,也刺向了陶梦自己。

这个故事并不算是一个阳光的故事,其中过多的暧昧隐喻和繁复的,不够简明的台词,都让人难以看懂。

但谁让导演是墨镜李呢。

墨镜李三个字,会让热爱的影迷,自动把他所有似是而非的东西,都解释出经典的道理来。

阿寻,这是我遇见你的第三十九天,我终于见到了月亮。

老师,从见到你的第一秒开始,我就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影片的最后,文寻长大,陶梦已经不知所踪。

少女变成女人,开了一家舞蹈教室。

她弯腰,给新的少女,系上鲜红的舞鞋。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略微调侃了一下老王,粉丝切勿锤我。

第95章

首映之后, 受邀前来参加的影评人和自媒体人,都纷纷在各自的平台上发表着看法。

@深渊影光:怎么说呢,有点失望, 也有点惊喜。墨镜李一如既往的水平,没有惊艳到我,所以有些失望。镜头语言和剪辑都很流畅, 故事嘛,我只能说不写剧本就拍电影的代价就在这里。很多东西其实不够直白, 有点为后续票房担心。至于惊喜, 演员太好了, 真的太好了。从沈妍出场开始的第一个镜头, 你就会相信她是文寻, 而不是舞台偶像, 沈妍。属于沈妍本身的那种成熟在文寻的身上完全找不到,她看似阳光,却从阴暗里生长, 带着一种难见的少女的狠和媚, 非常不错。全贤娜就更不必提了, 应该可以凭借此片再拿一个影后,演技上感觉提升太多,有了年轻的时候的那种灵气, 非常容易共情。

@姬姬复姬姬:阅片无数的百合狗终于能够仰天长啸一声, 二零二一年了, 我们终于有拿得出手的姬佬电影了。其实非常简单粗暴地把《双月钩》归纳为姬佬片是不太道德的, 因为片子里讨论很多女性主义的东西,也讨论了在亲密关系里暴力形成的关系,但是这些东西, 在嗑药姬的面前,它真的,不,重,要。i美女的麻烦马上买票阿,有生之年可以求一个内地上映嘛?大荧幕里看到沈妍和全贤娜两张沈妍搞拉拉,她们不gc,我都要gc了。华语电影的百合片好像在香港台湾电影走向没落以后就查无此人了,但《双月钩》,拉片之光,赞就完了。

@沈默:受邀参加了《双月钩》的首映礼,作为一个一直以打分严苛和毒舌的影评人,这一次,我想聊一聊电影之外的东西。墨镜李应该感谢他找到的演员是沈妍和全贤娜,否则这个故事很难说可以成立。在对戏中需要的张力和对抗,不是一般演员可以做到的。影片有很多情欲色彩,但几乎每场戏都有自己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呈现,这与演员的表演息息相关。《双月钩》或许不能让不知道墨镜李的人记住他这个导演的名字,但《双月钩》可以让不知道沈妍的人,记住她的名字。演技很好的一个小姑娘,未来可期,请继续加油。

微信公众号文章也层出不穷。

#墨镜李的新片,文艺之王究竟还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吗?#

#从舞台到大荧幕,她让人失望了吗?#

#这两个美女在一起了!你竟然还不知道吗!#

一时之间,《双月钩》热度暴涨。

尽管内地没有上映,但在猫眼专业版上搜索《双月钩》,能够看到官方数据统计里,宣传热度高居不下。而这一切都是自发的。

电影是有魅力的,作为时空艺术,作为第七艺术,它的存在是能够让人改变的,也是能够让人共鸣的。好的电影,从来不会蒙尘。总有一个角落,为它开放。

内地的市场因为审查规则把《双月钩》拒之门外,但海外和香港以及台湾的票房,已经让出品方赚了个回本。

网上开始私下流传一些盗版资源,盐分们知道这一切无可奈何,所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援活动。

她们开启了票房集资,却是为了花钱包海外和香港以及台湾的场次,甚至送票给异地观众。

花了钱,粉丝也就能够心安理得看盗版。

因为内地不能上映是注定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不远千里奔赴过去看一场电影的。如果一生都等不到上映机会,难道一生都不看嘛?这没办法的事情呀。

粉圈不禁止和出警盗版流传,官方也对此沉默,从某种意义上帮助了《双月钩》打开内地口碑。豆瓣评分高居不下,就连综艺《演员》的热度都被带起来,因为大家慕名而去,想要看看沈妍的演技。

恰巧《演员》也进行到了最后,沈妍成为了那个走入最后大戏的人员。

那段时间,饭圈里有人在传。

有的人,从爱豆转型到演员,需要一次一次地磨练。

而有的人,只需要一个镜头,一次露面。

话里话外有没有拉踩之意,得各做评断,但对于这话中得事实,大家都是认的。

时隔两年,沈妍重返荧幕,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天生的演员。

当初因为网剧入坑沈妍的粉丝哭得泣不成声,哀嚎着自己终于得见姐姐用演技横扫天下的时刻。

她转型爱豆,不表演,有人嘲过她是怕了,花期短,上不了荧幕,担不起票房,名气虚浮,演技也不过尔尔。但《双月钩》就像是一记铁证,甩在人的脸上。就算是黑子,也只能逮着情色戏黑,说带坏小朋友,引导小孩早恋。价值观不正确。却没办法说一句,演技拉跨。

她就是有这样的实力。

铺天盖地的影视邀约递过来,沈妍工作室的对接部门忙得不可开交,评估部门加班加点审核项目的水平,想要整理出东西交给沈妍挑选,却没有想到等来了戚芳的一句,暂时不用审核了,你们部门可以放假一段时间。

乍一听到这话,员工吓得发抖,连忙问:戚芳姐,炒鱿鱼阿这是?

怎么说放假就放假。

戚芳无奈地笑,一个栗子敲在人脑袋上。

你老板后面一年都要拍电影,这些本子和项目,她顾不上。等我整理一个新的调研和评估方向,你们再开始工作。

嘉月此刻也被人微博私信轰炸。

她当沈妍助理这件事,是圈子里的粉丝都知道的事情。她也懒得避嫌,左右她忠心耿耿,不会在微博上说出什么影响沈妍的事情。

倒是有人至今对她怀恨在心,还记着她从言自西那脱粉爬墙沈妍的事情,更把她进入沈妍工作室当上首席助理这件事,看作是抱大腿。

风言风语嘉月听得多,也懒得搭理,左右跟着好老板一起上班,拿业内最高水平的工资,还不用被苛刻的人是她,而不是那些八婆。

沈妍粉丝经常喜欢私信她问一些有的没的的问题,偶尔嘉月会回复,在请示了戚芳以后。毕竟这也算是能够给沈妍吸粉的渠道之一。

《双月钩》上映以后,粉丝最爱问的就是,沈妍后面要拍的电影是什么?

那日她在解散舞台上说了这样的话,大家都听着,也记着。

如今《双月钩》一出,营销号跟不要命一样给她丢瓜,一会是这个片子的女一号辣,一会是那个片子的特别出演辣,还有什么网剧女一,什么大饼在谈。七七八八,粉丝都绕花了眼。

按道理说,如果后面真要拍片,现在也应该出官宣消息或者进组消息了,结果大家也什么都没等到。只好病急乱投医,找上了嘉月。

嘉月看了这些消息,只回:瓜都是假的。

粉丝又追问,是有什么保密级别的项目嘛?

其实也没有。

只是沈妍当时说的要拍电影,可能跟各位瓜主和粉丝理解的要拍电影并不一样,所以她作为一个助理,也不好解释什么。

那边沈妍自从参加完首映礼以后,就一直忙着挑项目。开口说要当导演拍电影并不是开玩笑,近几年的国产片沈妍都不太满意,递上来的剧本有些她感兴趣,但资方和导演的水平又不太能够肯定了。想来想去,还是自己上手尝试一次比较合适。关于演戏,她有底气,但是拍电影,她没。

为此,每天还要上课,补一些基本的知识。

她不是科班演员出身,虽然后来上过科班院校补课,但对于电影理论这一类的东西,她很少接触。而这些东西,其实是一个导演应该去了解的。学无止境,这大概是她选择的人生,也是她选择的挑战。

她是那种如果要做一件事,就会想要做好做仔细的。她是认真想要拍出东西,而不是为了赚一笔快钱或者名声,去当一个导演。好在她有很多阅片量,这些东西构成了她导演的基础。而她作为演员时候的那些经验,也对此有所帮助。

其实一个导演对一部电影最大的影响,是审美气质和内核。毕竟优秀的摄影师可以找到,好的剧本也可以发现,但把文本呈现出故事,分镜时期如何安排镜头,如何利用蒙太奇构建故事,是导演的工作。而这与导演自己的内识水准分不开。

外界还沉浸在她于表演艺术上的天分,对于她在表演上的表现,已有了不菲的赞美。

但对于沈妍来说,这不过是她应得的。虽然这样说或许有些高傲,但也只是称述事实而已。在她水平内的发挥,而非挑战。她早已瞄准了一条新的航线,准备进发。

那天,首映礼上,全贤娜问她:阿妍,你有片刻入过戏吗?

这话的意思,沈妍都听懂了。

她只是温和一笑,回复道:入戏是演员的职责。

在片场,她作为文寻,是否对全贤娜有过片刻的动心?答案应该是有的。因为她分得清角色,而全贤娜没有。

文寻是文寻,会走上和陶梦一样的道路。

而她是沈妍,她就连走上和自己一样的道路,靠演技再封后,坐稳内娱第一女演员都不愿,又怎么可能,或者又怎么可以,能够和不同国别的全贤娜,走上一样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