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1523节(1/1)

以后即便会有。

那应该也会很快补上。

至少能保证相对的公平。

乔木他们家都有手机,再加上领取实体票卷的地方实在有点远。

所以他们家都领的电子票卷。

每人每个月的份额是二十斤的米面主粮票,十斤杂粮票,三十斤蔬菜票,三斤油票外带五斤肉票。

以及最后的三斤水产票。

除此之外还有些零碎的票,比如说一斤糖票,五斤水果票,半斤干货票,半斤腌菜票,酱料票……

杂七杂八的加起来。

每人大概能领三十种票卷。

基本已经考虑到了所有人的正常饮食以及饮食的丰富度,甚至按比例算,可能还有专业的营养师参与规划,不然不可能定这么全面。

“还不错,比当年好多了。

不论是数量还是丰富程度,都比五十多年前好多了,就是不知道再过几年,这些票还能不能有用!”

看着手机里的票券,乔木已经不由翻起了原身几十年前的记忆。

颇为感慨道。

“奶奶,怎么可能会没用。

这不是都有日期呢吗,只要在有效期内肯定有用啊,上面不会出尔反尔的,这一点我觉得没问题。

就是票卷有点杂,有点多。

每次买不同的东西都得出示不同的票券,然后还有规定数量,感觉以后购物一定是一件麻烦的事。”

刘志明同样也是刚刚看完自己的票券,那是一边跟乔木解释,一边还说着自己的担忧,颇为苦恼。

因为采购这事一向都是他干。

债券种类多,限购的麻烦。

自然也就是他的麻烦。

“我不是担心日期之类的。

我是担心,如果物资真的紧缺到一定程度的话,到时候很有可能拿着票卷,拿着钱都没有东西买。

他没有货你能怎么办?

你以为网上售卖的那些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粮票之类的玩意是哪来的?是有人专门玩收藏的吗?

大多数不都是有票有钱,但是实在买不到东西或者抢不过别人。

最后过期了也没用掉。

又舍不得扔攒下来的。

你小子没经历过那年代,你奶奶我可是经历过的,咱们家过去手里也压了不少各种票,不过十几年前你爷爷看有人几十块钱一张收。

就都卖了,卖了好几千呢吧。

后来那几千块钱给你爸治骨折用了,你应该记得吧,那时候你也不小了,就是你爸花了大半年积蓄买了辆摩托车,开了不到两天就撞上了桥墩出车祸,腿断了的那次。”

因为乔木是一边翻原身的记忆一边说的嘛,所以翻着翻着,就不由顺嘴又往后面稍微延伸了一下。

延伸到了刘建国车祸上。

“我爸出过车祸?我好像不记得了,那是多久啊?”刘志明有点懵。

“十七年前吧,你九岁了。

没有记忆吗?”乔木继续回道。

“妈,那么久的事,你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啊,不说我都要忘了。

咱还是聊点其他正事吧。

那么久的事没啥好聊的。”

刘建国是显然不想提及过去那段往事的,最关键的是那是一段比较丢脸的往事,再细说就得说到他当年哭天抢地哀悼摩托车的事了。

所以,他那是赶紧转移话题:

“妈,你为啥这么不看好未来?

咱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不是一直都挺高的吗,就算是受天气的影响产量有些降低,可是那也不至于像您说的那样吧,几十年前是几十年前,现在是现在,现在的科技多发达多进步啊,怎么可能会没粮卖。

最多价格因为成本的原因。

稍微高点罢了!”

“你是不是没有仔细看过新闻。

你没看新闻里面写,北方大量土地变成永久冻土层吗,我就在这边跟你撂一句实话,我敢保证,三五年之内,上面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土豆定为主粮,因为现在很多土地已经不再适合种小麦和水稻了。

只有耐寒高产的土豆。

才足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满足十几亿人口的日常生存饮食需求。

除非气候恢复,或者有人造出能够改变气候的设备去改变气候。

否则未来必然如此。

你没发现,现在市面上卖的土豆和各种土豆制品远比过去多吗?”

早在去年就已经翻阅过各国秘密资料库的乔木,那是相当有底气说这番话,因为这的确就是事实。

甚至于推土豆为主食这件事。

她都见到了相关计划案了。

第2139章 冰河时代种太阳(21)

“土豆?怎么会,应该不至于吧?

妈,你可别危言耸听啊!

数千年的习惯怎么可能改变……”

刘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掏出自己的手机,搜索相关内容了。

“爸,奶奶说的恐怕是真的。

前段时间我就在网上看到有人作出相关推论了,在耕种面积减少以及没有办法再进口各种粮食,饲料水产和肉类的情况下,粮食紧缺问题在未来两三年内,必然会成为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大量种植耐寒土豆替代主粮是最简单的方法。

到时米面恐怕会成为奢侈品。

只能偶尔吃一顿的那种。

您可别觉得这有什么不可能。

在生死存亡,乃至于种族文明生死存亡面前,饮食习惯又能算得了什么,为了活下去什么不能变?”

不同于刘建国的不信任,刘志明平常闲下来也经常上网,有些信息他就算没有注意,那也肯定是有见过的,所以此时觉得乔木的话。

还是蛮有道理的。

至少不是张嘴就来胡编乱造。

“照这么说的话啊,咱们家多囤点这个糯米粉做成粮食砖还蛮有用的,至少未来买不到米面的时候。

还能用这个粮食砖解解馋!”

苏文娟嘴上是这么说,但内心还是哀叹了一番,这日子怎么就被她给赶上了,等她死了再来也好。

一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她就不由生出了些胆怯。

不太想面对的那种。

“所以还是再多做点准备吧。

好了,别看手机了,继续帮我做粮食砖,做好了再找个地储存。”

有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乔木也不想说太多打击他们的信心。

所以稍微提了两句。

便催他们继续先前的工作。

与此同时,所有政策下达地方的人,也都为此争论担忧了起来。

他们当中有些开始疯狂囤粮。

想要借着各自人脉渠道。

赶在现在上面管的可能还不是特别严格的时候,再囤一批东西。

还有的,则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下乡种地去了,限制购买就自己种,怎么也不能把家人给饿着。

当然了,更多的其实还是随波逐流,认了这事,并且日子还正常过着,只是一日三餐不再像过去那样浪费,都是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关部门最新的调研数据就显示,食物浪费数据呈断崖式下跌,不论家庭的食物浪费还是酒店餐饮的食物浪费,都呈现断崖式下跌,虽然没跌到零,但也只剩平常情况的一成。

这已经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不得不说,限制购买真的是减少浪费的最佳渠道,比任何宣传呼吁都有用,由此也可见,人性这种东西,的确是很难靠思想道德去约束,还是规矩法律约束效果最佳。

食品浪费问题解决后,普通百姓是依旧正常过日子,有些特别馋的人,最多也就是在新的黑市里面鼓弄鼓弄,想办法弄点好东西吃。

而国家层面,则是开始将举国之力投入到两大科研场所,一个是农学研究所,还有一个是人工太阳计划组,前者主要研究更多类型的抗寒作物,研究农作物的产量提升以及增加新的暖棚种植作物种类。

后者就特别简单了。

他们只研究一样东西,那便是人工太阳,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

目前他们已经能够设法点燃微小型人工太阳了,但是点燃之后的应用和控制问题却依旧毫无头绪。

目前需要克服的就是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