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1130节(1/1)

乔木则是紧紧跟上。

进入那个破烂会堂后,乔木他们很快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坐到了各自位置上,直到这时,乔木才发现她本身的特殊之处,左看右望,四周就见不到几个年轻人,至于说女的,那可比年轻人还要少。

像她这样又是女的,又是年轻人的存在,她不敢说就她这一个。

但反正她左右看到的那几十个人当中,的确只有她这么一个人。

由此也可见,此时的文学界依旧还是守旧的那一辈占据大多数。

不是说年轻人文学水准差。

主要是年轻人当中,符合他们文学水准好判断的人,相对较少。

就比如说乔木,乔木那也是摸准了他们的心思,专门写了篇略带那么些针砭过去和深刻思考内涵的下乡岁月,这才能顺利得到提名。

随着人员坐定,这次颁奖典礼的负责人就上台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回忆了一下过去,展望了一下未来,顺带着还痛斥了一下如今整个文学界的堕落,表达由衷期盼。

等这些话都说完了。

这才正式开始颁奖。

先从无关紧要和不怎么出名的奖项开始,最佳长篇文学奖排在最后,随着一个个获奖者的宣读,乔木大概也看出了些门道,那就是多数获奖者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作家。

唯一一个例外。

那是最佳青年文学奖。

获奖者三十二岁。

看着这般情况,乔木立刻就明白,她应该就是过来走个过场的。

最终奖项被她得到的可能性。

那是微乎其微。

而半个小时之后,最终结果显然不出她的预料,最佳长篇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

据说身体已经很不好了。

再不得奖,下次就没机会了。

对此乔木最终也没说什么,只是随大流一起离开,回去之后就放弃了逢迎那些老一辈的想法写文学作品,转而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写一些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文学作品。

没有编辑愿意采纳刊登。

乔木就自己办杂志,自己办刊物,甚至于自己办报纸,她相信这世上总会有共鸣者,她也相信想这么写,想发扬自己风格的人,绝对不止她自己一个人,别人不给她机会她就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顺带着也给其他相类似的人一个机会。

逢迎模仿别人的人。

最终只能做第二第三。

只有走出自己路的人。

才能够开拓新的领域。

就如武侠里写的那般,真正的宗师,真正的绝世天骄,那都是能在别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领悟自己的武道真意和武功的天才。

一如黄裳、张三丰之流。

……

1991年1月1日,元日。

乔木的《文青》创刊发行。

副刊《青年社会刊》、《青年武侠刊》、《青年言情刊》、《青年科幻刊》、《青年玄幻刊》等共计十二种不同类型的青年刊物,也在文青创刊的同时一起同步发行。

几年后,几乎一统整个青年文坛声音,乃至于一统大部分读者声音的文青刊物出版社,也在文青系列杂志创刊的同时,同步成立了。

第1651章 八三年的女知青(番外)

二零三六年一月一日,元旦节。

第四十届文学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了现场网络直播。

无数作者和作者的粉丝。

乃至于广大读者,都陆陆续续的点进了网络直播间,直播间人数在下午两点钟网络直播开始之前。

就已经达到了三千万。

这跟三千万热度不一样,这三千万是实实在在的人数,预计随着直播开始,相关人数还会再多些。

两点钟一到。

直播间准时开启。

依旧还是主持人第一个上场。

开始长篇大论讲历史……

直播间里的人基本都没有在认真听,大多数都在弹幕讨论着,得等正式开始颁奖,才会认真起来。

【好无聊啊……】

【讲的历史太客套了,要是讲点真实的劲爆故事,我们大家一定喜欢看,这些假故事有啥听头。】

【是啊,还说什么为了文学进步,咱们就不能互相坦诚一点吗?

不能坦诚点讲,之所以会举办这个文学青年文学奖,主要就是因为乔木老先生没能得到木盾最佳长篇文学奖,出于不忿,这才弄了个奖出来,跟木盾文学奖竞争吗?】

【还有这么一出戏吗?

我竟来从来都不知道诶……】

【不知道很正常,这都是四十五年前的事了,不是乔木老先生的铁粉,谁会知道那么久远的事。】

【有没有老粉帮忙科普一下。

新粉想了解……】

【咱们都是读者讨论,别搞粉圈里那一套,想知道具体情况,直接去文青论坛里面看,里面有置顶贴,专门写了当年的详细情况。】

【话说,这个奖都已经举办四十年了,可是乔老先生好像一次都没有获过奖,如果说她是因为当年没有得到木盾最佳长篇文学奖而不忿的话,那她为什么不让自己得点奖,这是不是有一点说不通啊?】

【拜托,要是她自己办的奖自己得的话,那这个奖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就跟你卖彩票似的,你卖完彩票之后自己得了特等奖,这消息要是传出去的话,谁还会买啊?】

【是啊,自己办的奖得避嫌。

即便大家知道,乔老先生得这个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也难保不会有人说三道四,所以还不如把她自己刨除在外,正因如此,文学青年文学奖才能够在最近几十年里逐渐的发展壮大,超过了木盾奖。

况且,如今的乔老先生压根就不用各种奖项去衬托她的厉害,她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这话我是相当认同的。

与乔老先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那些个作家,我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他们幸运,还是该说他们悲哀。

别人的百花齐放那是一百个作者百花齐放,乔老先生愣是一个人做到了百花齐放,格外尤是。

武侠玄幻,仙侠言情,科幻悬疑,古典神话,我就是没发现乔老先生她有什么不擅长的,在乔老先生出现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只喜欢看武侠,她出现之后我才知道,只是书写的够好,那我都能够喜欢。

就算是以前不敢看的悬疑。

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他的书再看别人的书,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少了那么一丝真实感,可是那么多人模仿乔老先生的风格却依旧把握不住精髓。

可惜乔老先生十年前就已经封笔了,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那个,我弱弱的问一句。

乔木不是女的吗?你们为什么都叫她先生啊?听起来怪怪的。】

【那是尊称啊!

百年前不管男女,只要能够到别人的尊敬,那都会尊称先生。】

【诶,不对啊……

我看刚刚主持人介绍,不是说文学奖的创办者是慕海燕女士吗?

那这个女士跟乔老先生有什么关系啊?女士应该不是对象吧?】

【emmmmmm…………

我想知道现在上网的到底都是些个什么人啊,这种弱智问题竟然也有人问,乔木是穆海燕女士的笔名啊,所以不论是乔老先生还是穆海燕女士,那都是指一个人啊!!

就跟金庸先生和查良镛先生一样,那都是指一个人啊!拜托!!

拜托你们去读读书吧!!!】

【过去的人真奇怪啊,笔名也不起一个明显是笔名的名字,还起了个跟正常的名字差不多的名字。

现在那些个网络写手的笔名我们一看不就认出是笔名了吗?

比如说什么我是猪头三呀。

爱吃米甜贡啥的……

那样看起来多简单明了啊!】

【emmmmm……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茬了,我只能说,也不是所有人笔名都是另一个名字,也有叫某某居士,或者某某山人啥的。

诶,照这么看的话,笔名感觉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诶?】

【等下,你们有没有看到,今年的文学奖竟然还有赞助商诶!】

【看到了,慕家零食铺,他们家历史还蛮久的,味道也很不错。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去慕家林食铺买东西,我爸我妈办年货的时候也都是在里面买东西,不过他们不敢带我去,因为一带我去我就哭着闹着要买东西,不买不走。】

【我看网上介绍,这家零食铺好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吧,算下来历史还蛮长的,比我年纪都大。

以前就没看过他们做广告。

估计是最近几年网上有相类似的零食铺开始抢生意了,所以他们才会开始做赞助,搞宣传啥的。】

【那个,你们就没有注意到这家零食铺的名字吗,这家零食铺叫慕家零食铺,会不会跟慕海燕女士有关系啊,毕竟跟她是一个姓。】

【我的天,慕家零食铺就是慕海燕女士跟她家人一起开的这个消息现在竟然还有人不知道,你们是从哪个深山老林里面跑出来的啊?

去年作者总资产排行榜里面写的不是很清楚吗,慕海燕女士占据慕家零食铺20%的股份,同时还占了慕家食品生产厂52%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