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768节(1/1)

也是温胡氏婆婆住的地方。

没错,她婆婆就是乔木了。

乔木昨天晚上从原身自然死亡的身体当中醒过来后,就赶忙吞食了不少回春丸,随后更是连夜吞服筑基丹修炼,这才稳定好原身体内溃散的生机,不至于变成活死人。

原身的死亡跟其他人因为某种原因猝死不一样,猝死,那是身体稍微有些损伤,平常注意保养,即便不吃药也能缓和过来,死亡是因为受到了某方面刺激,不是该死。

可是原身的死亡是自然死亡。

就是体内生机溃散。

五脏六腑开始衰竭。

类似于天人五衰。

虽然乔木不知道原身为什么六十多岁就会变成这样,但她很清楚如果她什么也不做,那即便她灵魂在原身的身体内部,原身身体内的生机也会迅速彻底消散,最终甚至可能会腐烂,要是那样的话,就算吃再多的回春丸也没法挽救回来。

所以乔木当时只能赶紧先多吞食点回春丸稳定生机,然后迅速通过修炼接引天地灵气入体,滋养体内的五脏六腑,并且以筑基丹的庞大药力,给她那具身体铸就道基。

只有这样乔木才能延长原身的寿命,强行逆转自然死亡的衰败。

一整个晚上的修炼并不足以让乔木彻底消化筑基丹的药力,也不足以让她修复滋养好体内的五脏六腑,因此早上吃完早饭后,乔木又找了个借口让下人都出去,并且继续修炼了一个早上,这才让原身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不至于浑身肌肉僵硬,甚至就连动弹都很困难。

直到这时,乔木才有心情在中午午睡的时候,梳理原身的记忆。

并且知道了原身死亡的原因。

原身死亡的原因很简单,她出生的时候因为母亲难产,生下来便是先天不足,再加上当时又没有找到什么名医调养,所以先天体虚直接导致原身体质很差,甚至于间接的使得原身天然寿命都比别人短。

别人可能活到九十多岁,甚至于一百多岁,才会在本身没有重病的情况下,突然一天自然死亡了。

也就是俗话说的寿命到了。

但是原身先天体虚,五脏六腑本来就比普通人来的差,即使后来有各种好药材调理,那也没有办法把先天缺憾弥补上,因此她到六十多岁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有些老人一百多岁的状态了。

然后在某天晚上自然死亡。

这完全属于合情合理的事。

原身的家人对此并不知情,那些下人也不会没事半夜过来探老太太还有没有气,所以直到乔木过来都没人发现原身已经死了一次了。

乔木过来的时候又没有接受原身的记忆,医术再好一时间也就只发现原身是寿命到了,至于先天体虚啥的,她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

不过看了原身记忆后。

乔木立刻就明白了。

先天体虚才是原身死亡原因。

至于原身的生平和家庭情况。

说起来倒也不算复杂。

原身的父亲是商人,身家资产都相当不菲,在原身成年之后,原身父亲更是将家里八成以上的资产都偷偷给了原身,充当原身压箱底银子,当然了,原身父亲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就原身这么一个女儿,反正他死了,挣下来的资产都得充公给族里面,因此自然不会舍不得多给嫁妆给自己的女儿。

为了让女儿不受委屈,原身父亲是千挑万选,好不容易挑了个父母双亡,人品很不错的的小秀才。

之后事实证明,原身父亲的眼光的确不错,虽然原身的丈夫不一定有多喜爱原身,但至少也没有出轨纳妾,唯一比较坚持的大概就是每隔三年都要考举,即便一直都没考上,但是每三年他都会去一趟。

原身嫁妆很多,再加上她自己也会经营,因此对她丈夫的坚持不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每次去的时候都多给点银子给他,让他带着。

刚开始一两次,原身可能还会有些担心她丈夫的安危,不过等原身生了三儿一女之后,原身就不怎么担心她丈夫了,平常除了日常经商,剩下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努力将孩子培养成才。

后来原身的三儿一女也的确还蛮不错的,大儿子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四十岁考上了进士,不过因为朝中没有人脉,所以最后只是当了个县令,二儿子读书的资质虽然差了些,但好歹经商的天赋不错,这些年把家族资产翻了几倍。

三儿子读书天赋还行,现在已经是举人了,正在努力考取进士。

小女儿嫁给了苏南郡王的一个小孙子,虽然没啥权利自由,但好歹是勋贵,不用担心安危和吃喝。

要说原身唯一有些遗憾的。

那大概就是她丈夫了。

她丈夫考举人是一直从二十岁考到了四十八岁,那时候他大儿子都已经是举人了,他还没有考上。

于是,他在四十八岁那年,特地跟原身说考最后一次,如果还考不上那就算了,要不就说人千万别立flag嘛,那一年,原身丈夫虽然考上了举人,但是他刚出考场就得了风寒,然后一直缠绵病床,等那边报喜的告诉他考上举人的时候。

一个激动……

他竟然就这么直接去了。

第1165章 我的穿越者孙子有点蠢(3)

这边乔木刚梳理完原身记忆,正思考着到底该如何对待她那个十分疑似穿越者的孙子呢,门外候着的大丫鬟就敲了敲门,小声通报道:

“老夫人,二奶奶求见!”

“让她进来吧,送两杯茶来。”

这不巧了,正想曹操呢,曹操他妈就来了,乔木当然是赶紧让大丫鬟把她放进来,也好顺带聊聊。

了解下那穿越者孙子的情况。

门外大丫鬟得到应许,立刻一边推开房门一边对温胡氏说请进。

随后才跟着温胡氏进屋。

去边上小侧厢里取热水泡茶。

然后赶在乔木和她二儿媳说话前将茶水分别奉上并且重新退下。

规矩的不得了。

这也是原身治家之功。

“老二家的,这不早不晚的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吧,有事就直说吧。

反正这也没外人。”

乔木端起兰花梵纹玉瓷杯润了下喉咙,一边放下瓷杯一边问道。

“还是婆婆高明,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最近感觉家里菜肴已经吃的有些腻歪了,颇为怀念一些店铺里的炒菜,所以想用铁料造个锅出来,也方便家里面制作炒菜。

这不最近正是农忙时节嘛,我担心去铁匠铺定制铁锅可能会被别人说什么妨碍农时,所以想问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多余无用的铁器。

这样也省得去铁匠铺了。”

温胡氏并没有说是她儿子想要制作铁锅吃炒菜,只把原因推到了自己的身上,这样也能避免消息不小心被她丈夫知道,再训斥她儿子没事找麻烦,就知口腹之欲啥的。

“有几家酒楼的炒菜的确不错。

不过为何要用铁料呢?

铜锅不也是挺好的,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模样,我记得仓库里面还有好几个铜锅垒在那边没用呢。”

不用思考,乔木也知道想要铁锅炒菜吃的肯定不是她这个向来规矩的二儿媳妇,至于具体是谁还用说吗,显然是那能折腾的穿越者。

此时炒菜虽然还不算流行,但也并不是萌芽状态,不少店铺商家早就已经开始卖炒菜了,只是因为不论铜锅还是铁锅都比较珍贵,一般平民用不起,再加上食用油比较贵,很多普通平民多是吃水煮菜。

压根舍不得耗油去炒菜。

不少贵族也懒得去改变,钟鸣鼎食之家更不可能改变日常习惯。

因此炒菜并不算特别流行。

“有,我已经有图纸了。

您看看,如果合适的话,那用铜锅也行,你瞧瞧我,光想着铁锅可能结实些,都忘了还能用铜了。

这脑子真是不行。

远没有您来的通透。”

温胡氏一边赶忙从兜里拿图纸递给乔木,一边也是不由自嘲笑了起来,并且顺带着恭维了下乔木。

她就是想顺着她儿子的话去帮她儿子做事,因此,根本就没有想过改变什么,而温孚因为过去用的一直都是铁锅,铁锅在他看来基本就应该跟炒菜挂钩,固有观念导致他压根就没有想过用其他材料造。

而且在他的印象里。

也是铁比较廉价。

铜可比铁贵多了。

乔木接过她二儿媳妇递过来的图纸看了一下,当即就更加确定她这个孙子是穿越的了,同时笑道:

“这可真是巧了,虽然我仓库里的铜锅跟你这张图里画的铁锅不太一样,但基本模样是差不多的,也就些许花纹和大小可能有点差异。

我那仓库里除了铜锅之外,还有几个一模一样的银锅和金锅,金锅不好给你,这样,我待会我让人去取两个铜锅,并一个银锅送到你院子里去吧,对了,铜锅炒菜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炖药,明白吗?

我爷爷晚年痴迷于炼药长生。

所以特地制作了一批由纯金纯银和纯铜锻造出来的锅,想要用这三种锅炼药,后来才发现铜锅炼药对药性改变太大,很难把握,想来炖药应该也是差不多,所以给你的那个铜锅千万不要去沾什么药材。

想要煮药或者炮制药材。

你还是得像过去那样用砂锅。

或者用银锅。”

虽说很多古籍里面都有写炼丹是要用鼎的,但实际上,鼎这个东西大多数人都没资格用,就是道士不到一定水准,没到一定地位,那也没资格用鼎去炼丹,所以普通道士炼丹,大多数都是用铜锅,银锅或者金锅,具体用哪种,得看那个道士有没有钱,没钱用铜锅,有钱用金锅,虽然很多道士不明白铜的易变性对药材的影响,但是长期实验使用还是能让他们知道用金锅做出来的丹药比银锅好,用银锅做出来的丹药又比用铜锅的要好很多。

道士费钱,炼丹奢靡。

这也是原因之一。

“儿媳自是省得!

多谢婆婆了,让您破费了。”

温胡氏赶忙道谢了番。

不管怎么说,东西到手就好。

而且这还给她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回头她完全可以回去找铜匠将她儿子想要的那什么锅铲汤勺都打造出来,反正都是金属,而且铜的看起来还比铁的好看,富贵许多。

何乐而不为呢?

铁料被上面管制,铜可没有管制,甚至就连把铜钱融成铜水锻造成铜器,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事。

“小事而已,反正那铜锅放在仓库里也是落灰,对了,你家小子现在怎么样了,不怎么说胡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