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457节(1/1)

乔木对于成不成功这点还是相当的有信心的,毕竟她都造过不止一次反,也不止打过一次天下了。

相关经验不要太充足。

过去几年她虽然明面上没做太多的事情,仅仅只是插手朝政,平衡朝政当中的满汉关系,但其实私底下,乔木早就已经偷偷将一些造反,呸,不,不是造反,是攻打沙俄需要的武器和人手培养起来了。

现在,就缺一个领导头子。

缺一个听她指示的领导头子。

“好,姑奶奶,我会努力的!”

班布吉虽然内心依旧还是有那么点不确定,但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努力达成目的。

“那好,今天你就出宫吧。

相关人手你应该都认识,到时候他们都会听你的,你会以郡王的身份回去,到时候也能理所当然地执掌一些军队,哀家希望下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是以帝王身份回来。

同勉,早归,去吧!”

乔木满怀期待的又勉励的他一番,便派人给他带上些东西,正式送他离开皇宫,把他送回科尔沁。

并且期待着他能成功。

毕竟他要是失败。

乔木可就白瞎了十几年时间。

教孩子帝王之术这种事有一次就够了,乔木可不想连来两三次。

班布吉刚走没多久,苏麻喇姑就有些担心的问道:“太皇娘娘!

班布吉这孩子真能成功吗?”

“他就算不能成功,不还有我呢吗,有我们在背后撑腰,还有我这些年置办的那些商行在,他只要不昏了头脑,就算是想失败都难吧。

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

钱粮我们可不缺。”

乔木几乎不怎么担心会失败。

一来是过去有经验,二来也是因为过去几年,乔木和没少利用私底下的人手做生意赚钱,以及前往辽东那边大规模圈地和机械种植。

虽然蒸汽机之类的东西暂时还没能搞出来,但是更加方便的一些种植工具以及化肥之类的东西,乔木还是很快就弄出来了,再加上原身又出自科尔沁,科尔沁那边根本就不缺牛羊,所以乔木完全可以用相对较少的人手去种植更加广阔的辽东土地,并且获得极大的丰收。

如此,钱粮都不缺。

那还担心什么?

等过两年蒸汽机之类的更加高效率的机器制作出来,那就更不担心会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失败了。

“也是,还是娘娘想的周到!”

苏麻喇姑又思索了一会儿,发现的确没什么大漏洞,所以也点了点头,轻微拍了一下乔木的马屁。

随后这才安静。

乔木这时也没再继续跟她说有关于班布吉的事了,而是吩咐苏麻喇姑去母后皇太后那边吩咐一下。

让母后皇太后放权给新后。

不用再死抓后宫权柄了。

她们这两个出生自的科尔沁部落的后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可以暂时歇下来了,既是因为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准备规划好了,不需要再死抓着宫权不放,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新后与她们两发生矛盾冲突。

接下来一直到班布吉成功。

她们都是越没存在感越好。

有些事,只需要在私底下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明面上表现的十分强势,平白惹得其他人忌惮。

因为乔木和皇太后的全面放权举动,原本对她们还隐约有些不满的现任皇后也总算是彻底放心,并且吩咐内务府给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的待遇再加上三成,以做安抚。

至此之后。

乔木这个太皇太后以及原本存在感就不怎么高的皇太后,在后宫当中的存在感就变得越来越低了。

如果不是康熙隔段时间就去她们宫里请安孝顺什么的,那估计他们的存在感还会更低,不过,乔木本身也不在意这些就是了,所以依旧还是自顾自的降低自身存在感。

只努力偷偷帮班布吉管后勤。

并且推动他更快的进攻沙俄。

……

而班布吉那也的确还算给力。

他在顺利回归科尔沁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从他父亲手里得到了一部分兵权,并且开始按照乔木指导的方向,将那些士兵全部都往火器兵的方向培养,同时还特地培养了一批专门负责思想宣传的人员。

就是负责宣传解放农奴的人。

这便是所谓的文武并重。

双管齐下。

一边以武力攻打高层贵族。

毁灭他们的身体和生命。

一边以思想击溃底层民心。

解放他们的身体和思想。

如此双管齐下,事成矣!

第733章 孝庄的科尔沁执念(完+番外)

刚开始一两年,班布吉并没有着急出动军队什么的,毕竟这时候他手里的军队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相应准备也不是很充足,最关键的是近几年西北那边没有出现灾害。

东部和南部倒是有灾害,可是东部和南部离他们那边太远了,把东部和南部那边的灾民接到他们那边去,先不说会死多少人,会不会有多少人水土不服等等,光来回的路引和进出边关都是很麻烦的事。

而西北那边就要好一些,毕竟西北离他们那边近,而且驻扎在西北那边的很多边官跟科尔沁那边也都有关系,彼此甚至都能扯上亲戚关系,所以偷渡点流民之类的进入科尔沁,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些原因,班布吉一开始一两年并没怎么着急,只是老老实实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逐渐的接收乔木早几年发展起来,同时准备留给他继承的那些商会的势力。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康熙十七年和康熙十八年,因为康熙十七年和康熙十八年,南北两地连续干旱两年,同时河北还有大地震发生。

这既是灾难,也是危险。

同时更是大量流民的来源。

没有灾难又哪来的流民。

没有流民又哪来的军队。

没有军队。

班布吉又怎么攻打沙俄?

所以,这样的灾难对其他人而言是困扰,是灾害,对班布吉和乔木而言,则是大计划的正式开端。

从康熙十七年开始。

班布吉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商会就开始大规模收拢难民,而且还是买通各地官员收拢难民,这件事对一些官员而言并不是坏事,毕竟要是这些灾民没有办法被镇压,出现暴动的话,那他们脑袋都保不住。

现在有人愿意接收。

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这些难民被人接走后造成的户口缺失,那他们也完全可以想法彻查隐户,勉强弥补一些缺口。

甚至于他们可能都已经因为赈灾有功升迁了,当地造成的户口缺失完全可以留给下一任官员操心。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是十分愿意配合班布吉的,而且他们为了尽量的消弥难民暴动的危险,同时保证当地户口数量不会减少的太过厉害,他们甚至还优先将一旦出现暴动危险比较大的青壮年优先送到了班布吉那,将老弱病残留了下来。

这真不是他们心地好什么的。

这些个青壮年本身力气大,而且又有胆气,稍微有人鼓动鼓动就有可能出现暴动,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那些老弱病残就无所谓了,先不说他们敢不敢搞事情,就算他们真的暴动了。

那也能随便派些人镇压下来。

同时,如果他们把所有人都送过去了的话,那当地户口必然会大量缺失,但是如果只是把青壮年送走的话,那么一来避免了青壮年暴动可能带来的危险小,二来,有那些老弱病残在,当地户口缺失的数量并不会很多,这样也能够交差。

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这件事对班布吉而言,其实也是好事,毕竟如果把那些老弱病残都接过来的话,那他得给那些老弱病残安排具体住处,甚至还得给他们安排下工作,安排土地什么的。

如今没有了那些约束。

那些青壮年一接收过来就能直接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军事训练了。

岂不是更省事?

这么一直折腾了三年,班布吉才培养出了整整五万现代化军队。

都是装备了火器的士兵。

炮弹之类的东西也很全面。

相关设备和技术绝对领先于世界一百年不止,几乎能堪比近代。

要知道,这时候是十七世纪。

而近代标准是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一九多少年,是二十世纪。

装备了这些装备的军队要是还不能赢的话,那才真真是见了鬼。

于是,从康熙二十一年开始。

班布吉便正式开启传奇之路。

一路横扫,每走到一片区域就彻底解放那一片区域的农奴,划分一定土地给那些农奴们,同时顺带着汲取一部分愿意投军的农奴,增加军队人数,最后留下少部分先前培养好了的人手,留在当地管理。

如此打下一片区域的土地,就解放一片区域的农奴,同时顺利的接管一片区域,一步一步,稳打稳扎地向前努力推进着,没几年的功夫,班布吉便打下过半沙俄土地。

直逼首都圣彼得堡。

直到这时候,对与罗曼诺夫王朝边界一直都不怎么敏感的大清边臣,才算是知道了点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