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182节(1/1)

可不要。

阿锦听女儿提起,心里也有点感叹,不过倒也没毁约,毕竟房子是吴慧芳住,顶多也就是于母也住,和于成才没关系。

说起来,她和于成才刚离婚的时候,还真的是不计较他隔三差五来看女儿,不过终究不长久,不是她反悔,而是伴随着于成才又再婚,听说他新妻子,年轻漂亮,就是脾气不大好,说自己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他一个二婚的就够委屈。

坚决不许他多来。

渐渐的,他也就不过来,有段时间,姚母不知道生了什么慈心肠,倒是会过来接于安安过去。

只是发生了于成才打于安安的事后,阿锦就再不许她过去,再后来,伴随着时间流逝,还有江市飞速的发展,也就再没联系了。

不过对于家的事,阿锦倒也知道一点。

于成才和新妻子生的那个儿子,不是他的,于成才大受打击,又一次离了婚,日子过的一度浑浑噩噩,不过听说三年前,他又再婚,对方比他小几岁,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据说是个和气的。

至于吴慧芳的话,她考大学的时候,没了阿锦,于成才又和第二任妻子已经离婚,倒是没人捣乱,十分顺利的考上大学。毕业后,为了于母留在了江市,如今在江州大学做老师,倒是走上了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她对于母也很是孝顺,不枉费于母如此疼爱她。

于母的话,先前过的如何不提,如今上了年纪,脑子也有点糊涂,除了吴慧芳外,连于成才这个儿子都不大记得。更何况于安安这个多年不见的孙女。

于成才的话,更不用提。

且不说安安不是个软和性子,自己可以处理,就说他真的闹起来,自己也不怕,收拾他,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第211章 储君

“太子殿下, 您没事吧?”

内侍见太子殿下的步伐越来越快,甚至还踩到石子,脚下踉跄了一下,不由低呼一声, 连忙开口问道。这可是太子殿下, 储君之尊, 这要是磕到碰到, 他做为贴身伺候的内侍,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轻则被训斥两句挨几板子,重则被发配到掖幽庭做苦役。

“退下, 孤想静一静。”阿锦撑着来到了宫门口, 沉声说了一句。

内侍听到这话, 是有点担心, 但他又不敢反驳阿锦的话,毕竟都知道太子殿下的脾气可不算好,如今又才得了陛下的训斥, 想来心里正是有火气的时候, 他虽然是贴身内侍,但也不敢乱说话, 免得成了太子殿下出气筒。

只能应了一声‘诺’便带人退了出去, 不过内侍也不敢走远,在门口守着。

等到没了人,阿锦脸上的表情才松了松,舒了一口气。

妈呀, 她是真的有点不适应如今的身份。

额,倒不是说因为尊贵,事实上, 连女王她都做过,一个储君她是不惧的,不过她现在却有那么一点小别扭。

因为她现在是他。

她是第一次执行异性别的任务,总要给她一点点缓和的时间吧。

……

天下三分,西有大齐,北有番邦,而阿锦现在就是大夏的太子爷宁淮锦。

说起来如今天下乱世结束也才不过四十余载,大夏帝传三世,开国高|祖马背上得天下,可惜昔年征战的时候,受过不少的伤,因而立国不过六年,便因旧伤复发而崩,其长子登基为帝,视为高宗,这位高宗,也是个骁勇善战之人,可惜论到治理天下的话,他就差了点,在位二十余年,无功无过。

唯一出彩的大概就是养了个好儿子,就是如今的清安帝,阿锦的便宜父皇。

清安帝年少便表现出来非同寻常的聪慧,被高宗所喜,登基为帝后,更是擅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俭,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

如今登基十余年的时间,王朝便已经是一派欣欣向荣,海晏河清之世。

这位清安帝,是开创了盛世的明君,为朝臣敬服,百姓称颂,他日在史书上也是流芳百世的明君。

可惜,这位明君,唯一的不足大概就是后继无人。

说起来清安帝的子嗣并不算少,自大婚以来,生育的儿女多达二十余人,立住脚的就有十子四女。

公主且先不说,但十个儿子,却没一个继承他的才智。

宁淮锦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也是清安帝唯一的嫡子,他出生较晚,一众皇子中排行第六。

据说高皇后怀头胎的时候,那个时候,她还是荣王妃,彼时,还是荣王的清安帝和一众兄弟争夺皇位最激烈的时候,而高皇后遭了算计,以至于难产,孩子生下来便没了气息,她自己也伤了身子,以至于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都未曾生育。

一直到清安帝登基为帝的第七年,高皇后才再次有孕,生下皇六子。

高皇后和清安帝乃是少年夫妻,陪着清安帝一起走过夺嫡的日子,助他良多,更是知书达理,端庄贤惠,把后宫治理的妥帖无忧,让清安帝不为琐碎之事烦忧,为清安帝所敬重。

清安帝对高皇后极为满意,连带着对她所出的儿子,也额外高看一眼。

宁淮锦不足周岁便被敕封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天下储君。

可惜的是,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宁淮锦这个太子,并不能让清安帝满意,倒也不是说宁淮锦是个蠢笨之人。

额……这么说吧。

宁淮锦不论聪明才智还是其他,就是个普通的孩子,而清安帝呢?则是个学神级的人物,自然而然,他对宁淮锦的要求,也是以学神的眼光来要求,做为一个普通孩子的宁淮锦,自然是达不到清安帝的要求,可不就被其嫌弃了。

十三岁,宁淮锦开始临朝涉政,他过于平庸的表现,越发让清安帝失望。

而他的平庸,自然也让其他的兄弟蠢蠢欲动,太子不贤无才,可不就是他们的机会吗?

针对宁淮锦的计谋是层出不穷,一心要把他拉下马。

做为储君,宁淮锦的身边是有不少良臣谋士,又有一个好母亲,在他们的帮忙辅佐之下,这些阴谋倒也能应对,只是一直靠别人终究是下策,做为太子,他自己立不起来,身边有再好的谋士都没用。

清安帝对宁淮锦的不满还是一日大过一日。

一直到清安二十五年,

日复一日的严格要求,也让宁淮锦起了逆反的心理,一次意外,他在花楼里认识了一个小官之女,徐云娇,他被其不同于寻常女子的活泼大胆所吸引。

对其情根深种,知道对方不愿意为妾后,竟是闹着要废除太子妃,这下不止是让清安帝彻底失望,就连高皇后也觉得儿子太过于荒唐,一众东宫的属官也有些心累,觉得太子是扶不起的阿斗。

朝臣们就更不用说,纷纷上奏指责,更有言官之言,说宁淮锦不配为储君,应当废之。

再加上其他皇子从中插手,一时间宁淮锦简直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清安帝虽然没有下令废除,不过他也被幽禁在东宫之中,闭门思过,至于解禁的日期却也没说。

被幽闭的宁淮锦也还不消停,一心二心的惦记着徐云娇。

但他却不知道,徐云娇可看不上他。

徐云娇是个穿越女,她太清楚的知道,历史上的宁淮锦,并没有什么好下场,做为大夏建朝后的第一个太子,名正言顺的储君,他却落个被幽闭宫中,最后因逼宫失败,自刎而亡,时年二十。

一个早晚都要死的太子,徐云娇这个有点花痴的穿越女,先前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看在宁淮锦长的还不错,出手又极其大方的份上,还愿意和其相交,但等到他的身份暴露,便开始对其有所疏远了。

她一个花季少女,穿越而来,为的是能一睹大夏的盛世,顺带的找个好看的小哥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不是要自找死路。徐云娇的心思,宁淮锦可不知道,被幽禁的时候,还极其惦记徐云娇这个‘心爱’的人,没少闹腾。

也正因为如此,让清安帝对其越发失望,最终下定决心,要废除他太子的身份,宁淮锦在知道消息后,自然是心里极其不甘,最后被人一怂恿,再加上又知道心爱的女人和平阳伯世子李琮打的火热,出双入对。

最后才决定逼宫造反。

很显然,他失败了。

宁淮锦虽然不算多聪明,但也知道,一个逼宫失败的人,会有什么下场,所以在被擒住的那一刻,他选择自刎而亡,为自己留下最后一个体面。

而他死后,徐云娇也只是叹息了一声,没想到她已经尽力的劝说,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在伤怀了几日的时间后,便也丢开不提。

……

mm,这都叫什么事?

阿锦在看完了原主的生平后,只觉得有点牙酸,真的没看出来,这货居然还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魄力呢?

不过叫阿锦来说,他最后逼宫的做法,倒也不算全然的错,可惜就是本是不够,没能成功,不然的话,恐怕就是另一个局面了。

若是阿锦没有猜错的话,那个叫徐云娇的穿越女,怕就是这个世界的女主了。

至于后来的发展,她就是用脚想,也能想得到。

无非就是那个套路,徐云娇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男子,而且多半都是很出色的那种,她周旋其中,最后选择了最爱她的那一个,两人结为连理,而后辅佐明君走上康庄大道,自己也能收获幸福。

不过如今阿锦既是来了,这一切自然要改了。

其他人阿锦是不知道,但这宁淮锦的命运,必须是活着,而且是活的好好的,成为一个超越其父,流芳千古的明君。

哦,你说任务中,宁淮锦附加的那个条件,辐照徐云娇。

阿锦表示附加条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他倒不是说对徐云娇有什么意见,而是想要成为一名超越清安帝的盛世明君,还要千古流芳的那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锦来的时间点,不早也不晚,宁淮锦刚刚进入朝堂,开始临政,不用再学习。

但比较不幸的一点就是,也是因为开始涉政的缘故,宁淮锦过于平庸的资质,也越发让清安帝觉得不满。

就像是今日这般。

江南有水患发生,清安帝询问宁淮锦,该怎么做才好?让他拟定一个章程出来,而宁淮锦呈上去的意见,几乎没几个出彩的,几条能用的,也都是东宫的谋士提出,而非自身所想。甚至他连大涝过后易有疫病都不知道。

惹得清安帝是当堂训斥了宁淮锦一番,让他回宫思过。

所以,

阿锦刚刚来的时候,随侍的内侍才会是一副大气都不敢出的小心翼翼模样,为的就是怕阿锦和原主那般,被清安帝训斥过后,心中会积攒郁气,回宫后,不免要发火。

一个不小心就会倒大霉,轻则被训斥,重则被打死也有可能。

纵观现在的条件看来,阿锦还是占着不少先决条件的。

首先,他还是太子,清安帝虽然是有些不满,但对这个太子还是抱着希望,觉得他读书上欠缺一些,但未必时政上就不行,再说了,做为太子,让其读书可不是让他奔着文学大家而去,而是学习明理。

身为太子,他读书差点不要紧,才智普通一些也可以,但一定要知人善用,明辨是非。

只要他做到这两点,即便他这个太子让清安帝有些不满,也不会废除他的。

毕竟说起来,清安帝的几个儿子,年幼的尚且看不出来,但比阿锦大的那几个,额……毫不客气的说,也都没什么出息,甚至有的还不如阿锦。

像是大皇子宁淮钦,做为长子,又是清安帝的第一个孩子,自然被清安帝高看一眼,可惜这个儿子,像极了他那个胆小怯弱的生母,一点都没有身为皇长子的魄力,让清安帝极其失望,到如今,他已成年,却还是个光头皇子,可见清安帝的不喜。

二皇子宁淮铭性情鲁莽,三皇子宁淮钧则是天残,四皇子宁淮铠,五皇子宁淮钟,也都是普通的孩子,没有出彩的地方。

这也是宁淮锦出生后倍受重视的缘故,他是嫡子,高皇后也是个聪慧的,两人所出的孩子,理所应当,也应该是个聪慧之人,这才满周岁就封了太子。

没想到,也是个普通的孩子。

这对清安帝来说,人生最大的挫折不是曾经登位前的血雨腥风,而是——

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