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154节(1/1)

十六岁,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父娶了隔壁李家村的姑娘为妻,便是宋娘子,她年头进门,年尾就生下大女儿,虽有些失落,不过到底是头胎,家里第一个孩子,还是疼爱的,想着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

却没想到,这个果,结的这般艰难。

她连生三胎,都是女儿,这下不用婆家说,宋娘子自己就先心虚起来。

倒是宋祖父和宋祖母虽然着急抱孙子,倒也没多说什么?只要能生,还怕的得不了儿子吗?

宋娘子因自己心虚的缘故,生下三女的月子一过,便着急忙慌的又怀了第四胎,因怀相和前三胎都不同,喜欢吃酸,肚子也是尖的,不少人都说宋娘子这一胎必定是儿子。宋娘子自己也是这样认为,很是欢喜。

她进门都已经七年,却只生了三个女儿,出门被人看不起不说,在婆家也直不起腰。

早就盼着有个儿子。

却没想到,就在宋娘子怀胎七个月,有一日,宋祖父和宋父去亲戚家吃喜酒,却没想到两人吃了酒,有些上头,在回来的时候,宋祖父的脚步没站稳,竟是滑落下去,宋父去救父亲,不想,入了夜的河水湍急,他没救回宋祖父不说,还搭上了自己。

等到宋家村的人找到他们的时候,两人的尸体都开始膨胀了。

宋祖父和宋父接连出了意外,这对宋家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宋娘子更是当场昏过去,动了胎气,险些早产。

宋父没了,那宋娘子肚子里的孩子,自然也就成了遗腹子。

如今生活虽然太平,不过孤儿寡母,总是艰难,更何况现在宋家连个男丁都没有,走出门去都要矮上别人一头。最重要的是,根据大梁的律法,家里一旦绝嗣,无男丁的话,那这家名下所有的田产房屋在家里的长辈过世后,皆归族中所有。

到时候,三个孙女出嫁后,没有娘家撑腰不说,死后更是无人拜祭,只等着族中偶尔有人想起了,给你打理一番,若是想不起,便任由坟头的草,长得比人高。

所以,

不管是宋祖母还是宋娘子,都盼着宋娘子的肚子里是个儿子。

宋娘子本身的期盼甚至比宋祖母更高一些,若是个儿子的话,她就有理由守在宋家,若不是的话,她很有可能会被娘家劝说着着再嫁,到时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境况?

虽女子再嫁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再嫁的比头婚过得好,却不是易事,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农家,再婚想要过得好,更不容易,往往都是一大家子,数十人,甚至二十多人挤在一起生活。

宋娘子可不愿意。

她还有女儿,且她也在宋家过惯了清净的日子,宋祖父和宋祖母都是厚道人,宋父也老实勤快,宋娘子生了三个女儿,她自己都有些过意不去,但宋祖母却还会安慰她,像是这般仁厚好相处的婆婆可不多见。

却未曾想到,天不遂人愿,宋娘子这一胎还是个女儿。

宋祖母失望之余,最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就是把孙女当成孙子养,甚至连儿媳妇也瞒着。

也幸好是在农家,妇人生产,头生没经验还会找产婆,但生得多了,有了经验,只要胎位正,身子好,不找产婆,自家在家生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宋祖母很容易的就瞒下了宋娘子生的是个女儿的事情。甚至老天爷也帮忙,宋祖母外嫁的女儿宋姑姑刚巧前十多日,得了个小儿子,宋祖母对外展示的时候,用的便是宋姑姑的小儿子。

让宋家村的人都知道,宋娘子肚子里的遗腹子,是个儿子。

族里有惦记宋家田产的虽有点失望,不过更多的还是为宋祖母和宋娘子高兴,有了儿子就有了指望。

宋祖母先开始还有点心虚,但看着家里的田产保住,她还是高兴的,唯独就对不起刚出生的小孙女。

宋娘子生的是女儿的事,她除了宋姑姑外,谁也没说,就连宋娘子都瞒着,甚至把小孙子抱到身边抚养。宋娘子虽有些不高兴,不过这年头,当祖母的要抚养孙子,谁敢说半个不字,不然的话,一个不孝的名头就要落到自己的身上。

再者,虽说儿子被婆婆抱走抚养,但她们是农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她想见儿子,也不过是走两步的事,其实差别并不算大。

骗人一次很容易,但要想长期的瞒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尤其是这种把孙女当成孙子抚养,虽说是农家,但因也涉及到田产的问题,一旦暴露出去,官府那边也会过来问,始作俑者宋祖母少不得要挨板子,最重要的是,宋家会在宋家村再无立足之地。

为了这个秘密,

宋祖母照顾孙子宋承都是亲力亲为,连宋娘子这个亲娘都不许沾惹半分,对此,宋娘子也不是没有微词,自己生的儿子,如何就不能亲近了?但她也没往自己生的不是儿子这方面想,实在她可是亲眼见过儿子的。

只当是婆婆接连丧夫丧子,受到的打击太大,不免对唯一的孙子紧张了一些。

其实不止是宋娘子这般想,村子里的人也都是这样想。

到底是农家,也没谁会一直盯着别人家的事,就连宋娘子,除了宋承这个‘儿子’外,也还有三个女儿要照顾,再有家里的几亩田地,也需要人打理,日常也是很忙碌的。

如此,

宋承以男孩儿的身份安安稳稳的长大了。

为了身份上的区别,让孙子看着和村子里的男孩儿有所不同,在阿锦四岁的时候,宋祖母一咬牙,把宋承送到了隔壁村的私塾去读书。

读书人都是斯斯文文。

如此,‘孙子’的一些异样,便也不会太打眼了。

当然宋祖母送宋承去读书,不过是为了遮掩一些东西,压根没指望宋承去考科举功名,毕竟考功名可有验身这一环节,到时候一准是要露馅。

到时候,全家都会跟着受累。

只是想着孙子读上几年书,到时候去县城里做个跑堂的小厮或者做个账房,安稳度日就好。

却没想到,宋承在读书上还真的是有两分天赋,连夫子也称赞,说他是可造之材,若是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尽可供一供,哪怕日后只是考上秀才,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宋祖母自是不愿意,若真的是孙子,她自然是欢喜高兴,但她这个是孙女啊!

倒是宋娘子知道后,很是心动,一想到自己未来可以做秀才的娘,备受村子里的人敬重,在娘家那边也可以扬眉吐气,宋娘子的心里就一阵的火热。

宋祖母的意思是让宋承读到十岁,到时候,家里添点银钱,到县城里去寻一份活计,毕竟做账房,也是要有门道的,拜个师父,且有好几年要学呢?

但宋娘子却不愿意了,为此,她头一次忤逆了宋祖母的话,坚持要儿子继续读书,而宋承呢?她的心里也喜欢读书,虽然知道自己是女儿家,不可能去科举,但能多读两年也是好的,所以也恳求祖母,再让她读两年,她保证,只再读两年。

一想到自己一念之差,几乎是毁了孙女的一辈子,宋祖母的心里也不是不愧疚的,因而便也没再反对。

因此,

宋承得以继续读书,并且顺利的通过了书院的考核,成为其中一员。

不过若是宋承知道后来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去学院的,而是老老实实的听从祖母的话,去做一个学徒,将来寻找机会,变回女儿身,安稳度日。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县城的学院管束自然比村子里要严格的多,吃喝都在书院,每月回家一次,模式有点类似寄宿学校。根据交纳银钱的不同,住宿的地方也不一样。像是宋承这样,她住的自然是最差的那个,大通铺,一间屋子里能住十余人。

但胜在价格便宜,一个月,连吃带住,也才一百五十文。

因为是大通铺的缘故,住进来的人员,自然参差不平,这个参差不平更多的指的是年纪。

学院虽然是有分班,不过住却没那么讲究,像是和宋承住在一个屋子里的学生,最大的都已经三十多,儿子都和宋承年纪差不多,年纪最小的,才只有八岁。

人员多,这也是宋祖母当初不愿意让宋承到县城书院读书的一大原因。

孙女儿和这么些男人住在一起,将来可如何是好?再有若是中途被人发现的话,又怎么办?

宋承也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宿舍的时候,她很是小心,再加上年纪不大的缘故,倒还真的没让人察觉到,宋承自己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就这么过去了两年。

她也准备回家,毕竟这个时候,她也开始发育,初现女儿家的特征,在这里待不得。夫子倒是有些可惜,宋承这个学生,虽算不上多聪明,但却十分有毅力,是个不错的苗子,不过也知道农门想要培养一个读书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承家里条件也不好,只有孤儿寡母,因而夫子倒也没强求。

却没想到,就在宋承即将离开书院的前一天,她的女儿身被人发现了。

第180章 遗腹‘子’

可别以为这是个多好的信号。

什么发现宋承是女儿身的刚好是个优秀又出色, 长得还好看的人,而后两人以此为契机,关系大进, 又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坠入甜甜的爱河之中, 再然后两人一起奋斗,最后达成he或bh的结局。

可惜,

这不过是戏文罢了, 或许真的是来自生活,但那个人绝对不是宋承。

发现宋承是女儿身的人,他不年轻,已经二十多岁,甚至已经成婚生子,人也不优秀, 学识十分一般, 性格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那叫一个迂腐不变通。

在知道宋承是女儿身后,他倒是没有行勒索或者是逼迫之事,而是直接戳穿了宋承女儿家的身份。

书院里居然混入了女子,一呆就是两年的时间,这个消息自然是震惊了全书院, 宋承最一开始是不愿意承认的, 还想要辩驳一二, 但她到底是男还是女, 一验就知道。

且不说给书院里带来了什么影响,就说宋承一个女子,在全都是男子的地方呆了两年, 还吃喝都在一起,即便她的年岁不算大,才十二岁,但七岁不同席的年代,她的名声也就已经全毁了。

而后续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宋承被人戳穿了女子的身份,不止是她的名声全毁,就是全家也跟着受累,首当其中受不了的便是宋娘子。

她一直以自己生个颇聪明的儿子为傲,因为有了这个儿子,她可以不用改嫁,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但也不愁吃穿,甚至发现儿子读书颇有天赋,幻想着自己可以做秀才的娘,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无可能,但现在却告诉她,自己生的不是儿子是女儿。

受不了打击的宋娘子,立刻就昏倒,好半天才醒过来。

宋祖母更是满脸绝望,她想的比宋娘子更多,家里的田产房屋怎么办?三个孙女儿又要怎么办?日后她们又该在村子里如何过活?

全毁了。

因为以女代子抚养,妄图侵吞族中资产,宋祖母作为主谋,被衙门打了三十大板,甚至作为帮凶的宋姑姑,也被打了十板子,也幸好宋姑姑的公婆此时已经不在,她自己又底气足,有三个儿子傍身。不过饶是如此,宋姑父也好一阵子给她脸色瞧,让她过得颇不安稳。

除了这个外,

县衙那边还勒令把家里的田地尽快交到族里,房子因有宋祖母和宋娘子在,她们到还是能继续住下去,一时半刻倒是不用担心。

以上都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宋承的三个姐姐。

大姐已经出嫁,因为此事被婆家看不起,若非好命前不久才生下长孙的话,念在孩子的份上,她险些没被休回娘家,不过就算没被休掉,她在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被婆婆磋磨,被妯娌看不起,连自己生的儿子婆婆也不让她近身。

二姐本来正在相看人家,还有了中意的,是县城一个杂货铺老板的儿子,家境颇为富裕,二姐很是满意,这下也黄了。

三姐虽然受到的影响最少,不过由大姐和二姐就可以窥见,她日后也不会过的多好。

宋娘子的话,因打击太大,再加上受不了村子里的闲话,神经开始变得有些不正常。宋祖母挨了三十板子,她年纪大,回到家里就开始发热发烧,虽救了回来,但身子一下就弱下来,缠绵病榻。

为了给宋祖母治病,还有宋娘子的疯病。

二姐和三姐竟是自卖于人,换了不到二十两银子,便被人牙子带走,或许也是为了躲开村子里的风言风语。

因为这件事,宋祖母自责不已,觉得若非当初她一时贪念,做错事,当时虽然失望,但不至于像是现在这样,多年后被人揭穿,一辈子的老脸都没了,还要连累孙女。因为自责,宋祖母即便是有药吊着,也因为心思过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便没了。

前脚宋祖母才没,后脚,宋娘子也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宋承的女儿身份被揭穿不过一年,她便家破人亡。

因为宋祖母和宋娘子也没了,族里把房子也收走,宋承无处可去,茫然之间,她站在曾经夺取宋祖父和宋父性命的桥上,也一跃而下。

……

“所以,他付出灵魂的代价,就只是为了不入县城学院。”阿锦扫了一眼面板最下面的心愿,有点不可置信的开口问道。

这可是灵魂,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只为了这么点事。

也太容易了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