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149节(1/1)

不过即便没什么好感,好歹能保持面上情,不过打从十年前,双方便正式交恶。

原因简单,就是婚事。

苗如娴虽然得意于自己嫁了一个好夫婿,但每每想到,这件婚事,是苗如妍极力摆脱不要的,她的心里就不自在极了,要知道,依照她的身份,若非是这样的话,她是不够格嫁到安定侯府的。所以,三番五次,没少找苗如妍的麻烦。

而苗如妍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不会忍让苗如娴,她是重生人士,知道不少预知事情,虽然在阿锦的身上翻了跟头,毕竟对苗家来说阿锦是个‘死人’。

但其他事情上,却畅通无阻。

只略施小计,就让苗如娴丢了人。

双方的仇怨就越结越深。

最一开始,真的是苗如妍占据上风,但十余年过去了,却叫苗如娴占据了主动权。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骄傲无比的苗家嫡长女,居然嫁给了一个六品小官之子,叫刘学文,若说对方惊才绝艳也就罢了,但对方虽也是二甲进士,但几乎是以吊尾车的名次,差两名就要掉到三甲之列去,可见才学也就那样。至于样貌的话,虽然英俊,但却不是眼下京中却憧憬的斯文俊秀,第一眼瞧过去,不像是读书人,而像是军营武将。

家境更不用说,六品小官,能有多少家底??

就刘学文的情况,别说是苗家嫡长女,便是受重视点的庶女,苗家都不会嫁过去,因而当初苗如妍的婚事一定下来,京中还有不少人怀疑,苗如妍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这才低嫁的。

倒是叫苗家被人好一番议论。

其实不止是苗如娴嘲笑,骄傲的苗家嫡长女,千挑万选,放着侯府公子不选,却挑了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小官之子。就是苗父和苗夫人在知道的时候,也是极其不理解,苗夫人更是气的锤了苗如妍好几下,但苗如妍铁了心要嫁,更还说出两人已经私定终身,气的苗夫人险些晕厥过去,在床上躺了两天才缓过神来。

苗父也一样,甚至更生气,当场给了苗如妍一巴掌的那中。

不过不管两人再怎么生气?想到苗如妍说的两人已经私定终身的事,这万一传出去……因而,虽然满心的震怒和不悦,到最后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就也成了苗如妍被人嘲讽的缘由。

殊不知,苗如妍的心里却有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

她是重活一辈子的人,自是知道不少未来之事,其中最重的自然就是,下一任的新皇是谁?不是斗的乌鸡眼一样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不是最受宠爱的七皇子,而是母妃早逝,素来不受重视的四皇子。

而刘学文就是四皇子的老师,日后也就是帝师,且因四皇子不受重视的缘故,刘学文更在某中程度上担任了父亲一职,和四皇子感情深厚。四皇子也是个知恩的人,登基后,很是厚待刘学文,使得对方年不过四十,便已经拜相入阁,成为大昭最年轻的阁老,当然,最让人艳羡的还是刘学文即便是拜相入阁,也不曾纳妾,始终就只有一个刘夫人。

让刘夫人成为大昭最让人羡慕的女子,便是公主,也不曾有这样的待遇。

她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在礼佛的时候,偶然碰到刘学文,便来了个偶遇,才子佳人,自是情愫暗生,接下来的一切便都顺理成章。

至于上辈子的刘夫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可怪不得她。

只是她重来的事,是个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她可不想被人当成妖魔附身,神鬼之说,最是让人忌惮,她可不想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自然的也就无法和苗父和苗夫人说清楚,不过她坚信,自己现如今所受到的一切委屈,在将来刘学文成为阁老的时候,都会加倍补偿给她。

到时候,被世人所艳羡的对象,就会变成她。

苗如妍一直笃定着,并且万分期待那一日的到来。

……

阿锦在成为漠北女王后,可没有轻松下来,而是更忙了,毕竟漠北刚刚建立,根基还不算太稳,这些年和达鄂族或者应该成为漠南的战事,让他们很是有些伤了元气。

当然,漠北伤了元气,漠南只会更重。

双方如今都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难得这一年里,都再没有任何战事发生。

而阿锦更是抓紧这个时间来发展漠北,虽然说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和阿锦最一开始设想的周游天下,是有点出入,不过在其位谋其政,她既是已经成了漠北女王,那该是她的责任,自然也不会推脱。

对漠北而言,首当其中要解决的就是温饱。

这个问题,在劝说漠北一众小部族联合的时候,阿锦就已经想过,她所熟知的,产量最高的还是马铃薯和番薯,而她的运气也不错,早在她做贸易生意时,就因缘巧合,在吐蕃发现了番薯,自然和后世她所知道的番薯产量没得比,但亩产好几百斤,也足够惊人了。

这也是她当初能够成为联盟首领的一大原因。

只是大漠之所以叫大漠,是因为沙漠和戈壁的面积占了大半,让人生存的草原和绿洲并不多。

所以,

治沙也要提上日程,不过治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要慢慢来。

不过阿锦也已经让人组建了治沙队,虽说目前就只有两、三百人,相信在数年后,这个队伍会扩大到上千,甚至更多。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方面阿锦也没忘记,像是修订律法,也不怪大昭说起塞外,就会嗤之以鼻,称之位蛮荒之族,其中的弊端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

为了定制一部利民却又能让自诩贵族的老臣接受的律法,可是不知道耗费了阿锦多少心血,甚至一度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摊子铺这么大。

不过感叹两句后,该做的还是要做?

鼓励商道,毕竟漠北实在有些贫瘠,环境气候也恶劣,这来往的贸易,是不能断,就像是阿锦,即便是做到如今的地位,她的商贸行,也都还运营者,甚至更好了。

至于商贾低贱这中话,在阿锦这里压根就没存在过。

同时也还有文化的传播,同化,像是文字语言的统一,毕竟小部族多,这方言也就多,需要进行统一,以便更好的交流和教导。她这样做,其实也不是没有反对的,阿锦就先动之情晓之以理,讲得通就最好,讲不通的话,就以强权镇压,她现在可不是十余年前,几乎什么都没有。

如今她兵权在手,大权在握,得漠北百姓人心,话,你听就皆大欢喜,双方满意,不听的话,就先打到你听,总之结果不会变。

如此,不过五、六年的时间,整个漠北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欣欣向荣,阿锦这个漠北女王也成了他们眼中的明君,备受爱戴。

国力的充足,让漠北一应的官员也生出了野心,而目标直指漠南。

便有不少人提出,出征漠北。

只是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意的有,不同意的也有,还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没想到,漠南那边倒是率先出征了。

第174章 古代庶女

知道这个消息的阿锦, 额头真的出现了三道黑线。

这个新任的漠南王,莫不是个脑子有问题的?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漠南那边好像在几个月前才结束内斗, 和漠北这几年欣欣向荣的发展不同, 因为内斗的缘故,漠南现在可以说乱成一片。这新漠南王是嫌弃他漠南的日子过得还不够混乱吗?

还是说,这就是他的计划, 在阿锦攻打他之前,占据先机,率先出手。

若是这样的话,阿锦就不得不感叹一句,对方这个想法真的是有点蠢。

阿锦屈指在桌面上敲打了两下, 很快, 她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位穿着打扮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的人,面容生的也平凡, 就是丢到人群里都不会有人看一眼的那种。

吩咐道:“獬一,去查查,漠南那边到底怎么回事?”作为女王,身边没个暗卫的话,她还能叫女王吗?早在数年之前, 她的贸易事业才刚刚起步的时候, 阿锦就已经开始培养暗卫了,到如今, 以獬一为首, 共计百名暗卫,身手都是能以一敌百的那种。

不过暗卫对阿锦来说,与其说是负责保卫她的安全问题, 但更多的是被阿锦用来打探消息所用。

“是。”对方应了一声,很快就消失不见。

獬一的办事效率自然不用说,不让他也不会是暗卫的头领了,前后不过一日的时间,漠南王为什么会脑抽的选择这个时候出兵的缘故,也已经摆在了阿锦的案桌上。

相较于这几年来漠北欣欣向荣的发展,漠南却因为老漠南王突然疾病过世,且没有留下遗嘱,导致了混乱。老漠南王也就是原先达鄂族的老族长,他是个多情的人,膝下的姬妾众多,儿女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人,女儿就不说了,儿子,除了年龄实在不够或者出身卑贱,其他儿子,都是一股脑的扎进了内斗之中。

为了争夺王位,斗的那叫一个昏天暗地,你死我活。

而除了老漠南王的儿子外,他还有几个异母兄弟,也是野心勃勃,不安分极了,毕竟达鄂族可一直都有兄终弟及的规矩。

今天你暗算我,明天我还击你,都是朝死里下手的那种,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把漠南的王庭搅合的是一片混乱。

而最终胜出的不是老漠南王的儿子,而是他的一个异母兄弟,而新极为的漠南王,深知斩草除根,把老漠南王的十多个儿子,一气杀的精光,以绝后患,以免十多年后,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新漠南王想的倒是不错,但他这样残暴的举动,却让漠南的一些贵族有了些微词,以至于新漠南王的王位坐的并不稳当,而这位新漠南王也着实不是个多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把老漠南王的儿子都杀了,心有忌惮,可以理解,但你可以先用缓兵之计,日后再慢慢的收拾也不迟。

他倒好,连装个样子都不乐意,直接都杀了。

不说其他贵族觉得新王残暴,再加上他继位的手段并不算光彩,因而就是王族内部,对新王都有了些意见。

因而,

这新漠南王不知道被那个没脑子的谋士一怂恿,决定用战功来增加自己继位的功绩,若是以前的话,首当其中的自然是大昭。可是,这十多年来,伴随着那些小部族的反抗,更是建立了所谓的漠北。偏生对方还一日日的发展壮大,如今已经超过大昭,成了漠南绝对的威胁。

新漠南王想着,等他打下了漠北,俘虏了漠北的那个女王,到时候,谁还敢质疑他为王的本事?

嘛嘛……

阿锦不得不感叹一下,这新王的脑子确实有点瓦特。

这么蠢的法子居然也会相信。

“行了,本来还想着编个借口的,现下也不用了。”阿锦觉得,将计就计就很是不错。

而她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漠北王庭官员们一直的赞同,很快的,就点齐了人马,准备出征,而阿锦也为了鼓舞士兵,决定亲自出征。

大漠百姓崇尚勇士,阿锦女王的位置之所以坐的稳稳当当,无人动摇,除了她本身确实有大才,在位的这几年带领漠北蒸蒸日上,再有就是她身上不菲的军功。

……

漠北和漠南再次兴战的消息传到大昭这里来。

便有武将提出,他们是可以顺势捞些好处的,不过很快就被一些文臣给驳回去。

大漠的内斗,他们跟着掺和什么?保不齐,本是要打的两败俱伤的漠北和漠南,他们这一动,倒是给了漠南漠北机会,到时候万一掉过头来,一起对付大昭又如何?

虽说大昭不惧,但总要为百姓着想。

且不说,因多年太平的缘故,让大昭重文轻武,就是皇帝现在自己也有些顾不上,他病倒了,得了风寒,虽然不严重,但半个月都没能痊愈。再加上朝堂上,有官员以他这次风寒的原因,提出,让皇帝尽快立下太子。

虽说上奏的官员话说的十分温婉,但听到皇帝的耳朵里,却觉得这是在诅咒他早死。

心情是越发不快,而心情的郁闷,导致他的病情好的更慢,形成一个死循环。

皇帝且烦躁着,更无暇无管别人家的事,所以对要顺势捞好处的事,他也是一口拒绝了。

让以鲁国公为首的武将很是失望。

不管他们失不失望,阿锦和漠南那边的战争却进行的如火如荼,而且进行的很是顺利,嗯……这个顺利是指阿锦这边顺利,可不是新漠南王顺利。

几次战役下来,都是以漠南战败,当初,他们气势汹汹而来的气势早就在这几次的战败中,消失不见了。

甚至獬一打探出来,漠南那边已经有了退意。

战事可是漠南他们挑起来,至于什么时候结束?阿锦表示,这该是自己说了算才是。

所以,

即便是看出了漠南那边的退意,阿锦也权当做不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她现如今都已经走到这里,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再次统一大漠,成为大漠唯一的女王,是她想了好几年的事,这次必定要一鼓作气,打到漠南的王庭里。

事情比阿锦想的进行的更为顺利一些。

这么说吧?

漠北早就虎视眈眈,积蓄力量,而漠南,则是一时脑抽,内斗结束,还不赶快抓紧一切时间休养生息,还有心情搞事情。

如今节节战败,可就怨不得他人。

“继续。”阿锦直接把漠南王让人递交过来的停战议和书,扔到火盆里,淡淡的开口道,“让列英,文费他们加快速度,本宫要赶在入冬之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