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23节(1/1)

况且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柳锦将来会成为城里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像他们一样,在地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

顾家为什么会过得那般好?不就是因为顾建成是军人,端着铁饭碗,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可拿,不像他们老百姓一样,都是靠老天爷在吃饭。

柳大丰和李春香被村子里不少人围着,听他们一言一句的称赞和夸奖,两个人险些都要飘起来了。

要知道,先前他们的认知里,闺女能考上大专,念个师范或是护士,将来有个正经工作,找个好婆家就好。没想到闺女竟然这般给他们长脸,状元啊!

没想到他们柳家的也有祖坟冒青烟,居然出了个状元。

本来众人的称赞和夸奖,就够两个人飘了。

但没想到让他们更飘的还在后面。

又过了一段时间,阿锦的大学通知书到了,是县教育局的局长亲自送过来的,据说是因为阿锦是县里第一个考上燕大的学生,而且和通知书一起来的,还有县里奖给阿锦的奖学金。

六百六十六块六,讨个吉利的好彩头。

这笔钱对农家而言可不算是一笔小钱,抵得上家里两三年的总收入了。

本来闺女的大学通知书是局长送过来的,就已经够柳大丰和李春香吹嘘上好一阵子,没想到还有钱可拿,六百多块钱啊!闺女读个书,没花家里什么钱不说,居然还又挣了这么多,这才是真的出息了呢。

柳大丰和李春香看着手里的大团结,高兴的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了。

第29章 八零小娇妻

阿锦考上大学的事情,给柳大丰和李春香长足了脸面,尤其是奖学金到手后,说句不客气的,他俩走路都是飘着的,就是准嫂子家里知道这个消息,也对这桩婚事更满意,准嫂子更是勾了一件红毛衣送过来,说是给阿锦的贺礼。

别说他们,就是一向都不待见阿锦的柳奶奶也难得给了阿锦一个笑脸。

一时间,柳大丰和李春香在村子里是风光无限,连带着阿锦在家里的待遇也更上一层楼。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的,最起码柳绣在知道阿锦考上大学后,神情很是失落了一番,“怎么会这样?柳锦她竟然考上大学了。”

当初,在她和顾建成结婚后,柳锦隔了没多长时间,便开始重新去读书,她当时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凭什么?她以为柳锦会和上辈子的自己一般,名声受损后,很快就会被柳家随意的找个人家,打发出门。

毕竟柳大丰和李春香可是重男轻女的人,柳升又到了结婚的年纪,为了儿子,他们也不会让柳锦白白呆在家里,任人指指点点的。但他们却同意柳锦去重新读书了,再联想到自己上辈子损了名声后,是被爸妈匆匆忙忙的嫁了人,这就让柳绣的心里好一番的别扭,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回娘家。

一直到发现自己怀孕,被顾爷爷和顾奶奶悉心照顾,百般关爱,就连顾建成即便是不在家,也三五不时就会寄东西回来给自己。

后来,她更不比柳锦一般没用,她是一胎得男,生了顾家的重长孙,稳固了自己在顾家的地位,叫顾爷爷和顾奶奶对她更是满意不已,儿子的满月宴更是办的极好,十里八村都数得着的那种,更有顾奶奶给孩子打了一只实心的长命百岁银锁,还给她这个顾家功臣也打了一只银镯子。

这才让柳绣心里的那点不舒服慢慢的消散。

但她这舒心的日子都还没过几个月的时间,就被柳锦给抢了风头。

她居然考上大学了。

重生而来,她自然是知道,将来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值钱,再到后来更是不管分配了,但那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眼前的话,确实最好的一条出路。

“绣儿,你还坐在那里做什么?没听见孩子哭的厉害吗?”顾奶奶在厨房里听到了孩子哭声,匆匆忙忙的走出来,就看到孩子在那边哭的厉害,柳绣却坐在院子里,连点反应都没有,立刻有些不悦的开口喊道:“还不快点过来看看孩子,是不是饿了?”

柳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回屋子里。

就见顾奶奶抱着孩子在哄,脸色一红,开口说:“奶奶,把栋儿给我吧。估计是饿了。”

“你刚才想什么呢?栋儿哭成这样,你都没听到?”顾奶奶有些不高兴的开口问道。

柳绣自然是不能告诉顾奶奶,她是在想柳锦,别以为她不知道,别看顾奶奶对她热情的很,出门在外更是一口一个孙媳妇,但心里其实早就对自己不满了。

早在柳锦的高考成绩才一出来的时候,她可就听到顾奶奶嘀咕,说是早知道柳锦这般出息,当初就不该将错就错。还说什么柳二叔和柳二婶看着老实本分,但平日里也没少从顾家拿东西,她那个弟弟更是隔三差五就来顾家蹭吃蹭喝的,如今他们盖房子,这钱说是借的,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呢?等于是给柳家了。

还有柳绣姐姐柳娥的婆家,和他们顾家勉强算是沾亲带故,竟也开口说什么,让顾建成帮着她家的小儿子,走走关系,在县城里找份工作。

她当初听到的实话,自然是气愤非常,有一瞬间想要冲出去,和顾奶奶理论,但心里这样想,脚却怎么也迈不开这个不乏,因为顾奶奶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实话。

思及如此,柳绣自然不敢和顾奶奶说,自己是在想柳锦,因她也不是什么能言善道的人,干脆沉默不语。

只动作麻利的开始给儿子喂}奶。

顾奶奶看着如此的柳绣,眉头又轻皱了一下,柳锦确实是个手脚勤快的好姑娘,进门第二年就给顾家添了重孙子,但她娘家那边的事儿也多,但凡是个亲戚,就想到顾家沾沾光,偏生她又不是硬气的脾气,以至于这两年来家里的开销陡然大了许多。孙子寄过来的津贴都没存下来多少。

就是因为如此,让顾奶奶对柳绣的喜爱都磨掉不少。

柳绣也看到了顾奶奶皱眉头,心中一咯噔的同时,也又想到了顾奶奶嘀咕的那番话,抱着孩子的手都紧了紧,心里更难受了。

------

阿锦可不知道,因为她,柳绣生气了闷气,不过即便是知道了,她怕也不会在乎。

因为她现在正琢磨这怎么开口?才能够说服便宜爹娘,让她提早去京市,要知道这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这么闲着也是白白浪费,自然是要利用起来才是。

不过柳家村所在的县就是个小县城,工作岗位都少得很,而改革刚开放,几乎所有人都还在观望期间,下海经商的人,大城市里或许有,但在这个小县城里,就不要想了。

如今盛夏农闲,村子里也不是没有活计干,倒是有不少人家趁机盖房子,只是像是提泥搬砖等活,阿锦是不考虑的,太累不说关键是钱也少,累死累活干上一天,也挣不了多少。

但京市就不一样了,大城市还是首都,虽竞争力激烈一些,但同样的机遇也多。

“果然是安逸生活呆久了,脑子都不会转了。”阿锦忽而敲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低声嘀咕了一句。想要劝说柳大丰和李春香同意还不简单吗?只需要从他们的弱点着手就行,利益诱惑,这对柳大丰和李春香来说,可比什么都管用。

行动力素来满分的阿锦,既然做了决定,便立刻执行。

立刻就去找了柳大丰和李春香。

“啥?你想尽早去京市?”李春香一听阿锦的话,眉头立刻就皱起来,立刻反对说道:“可是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呢?你这么早过去做什么?听说大城市开销很大,咱家的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可供应不起。”

阿锦一听果然如此,便笑着说:“妈,你听我仔细说,我想提早去京市,可不是为了玩,而是想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说着便把留在家里的坏处以及早点过去的好处,一一的说给李春香听。

李春香虽然精明,但她精明的也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她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至于再远的地方,真的是想都没有想过,而阿锦说的话又极具煽动性,把她唬的一愣一愣的,直接就点头拍板答应下来。

并且在这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宣布了这个消息。

柳大丰知道后,一度是有点担心的,不过他和李春香能做夫妻,还过得和和美美,在一定程度上两个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在李春香把阿锦的话,原样转述了一遍后,他便不再反对了。

“只是大妹,我听说火车上有些乱,火车上时常有拐人的,你一个姑娘家,还长得这么漂亮,若是自己去的话,太不安全了。”柳大丰皱起眉头,“……如今虽然是农闲,不过我现在给人盖房子,怕是没时间,至于你哥哥的话,如今正是转正的重要时期,可不好请太长时间的假?”

“没事,我会小心一些,你们不用担心。”阿锦听着柳大丰这话,立刻就get到他话外的意思,便十分上道的开口说道。

柳大丰虽然满意闺女的回答,不过心里还是有两分心疼闺女,便又说:“你且等一等,我问问看,这段时间有没有人也一起外出,到时候,有个伴的话,我和你妈也能放心些。”

阿锦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

对柳大丰这话并不抱任何的希望,实在是柳大丰认识的人,也都和他一般,都是农民,谁没事会去京市呢?

既然已经得到了柳大丰和李春香的许可,阿锦立刻就开始准备起来,这里是小县城,既没有火车站也没有直通京市的车,她需要先去孟市,而后再转车去京市。

买了车票,接下来就是准备东西了。

柳大丰和李春香是个利己主义者,虽然心疼钱,不过闺女到底是亲生的,也是有两分疼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心疼的,再者对他们来说花在阿锦身上的钱,算是投资的一种。

因而他们给阿锦准备起东西,从被褥到衣服再到吃的,可以说一应俱全,足足装了两大蛇皮袋。也就是阿锦的力气大,拎的动,换个人的话,带着这些东西,还真是不方便。至于给钱的时候,也难的是大方了一回,不但把县里和学校里给的奖学金一股脑的都给了阿锦不说,自己还又贴了一些,凑足了一千块,又再三叮嘱,在外不要亏了自己。

若是缺钱的话,就写信回来。

阿锦也点头答应下来。

离开那天,天气十分阳光灿烂,是柳升送的阿锦去车站,柳升也是念念叨叨的叮嘱:“你一个人坐车一定要警惕再警惕,陌生人和你说话,尤其是一些看着面善的妇人,千万不要接茬,更不要接他们给的吃的或是喝的,知道吗?等到了京市那边,记得给家里写信,别让咱爸妈担心,还有若是在那边缺了什么,也要第一时间联系家里,知道吗?”

“好,我知道了。”阿锦听着柳升的絮絮叨叨的话,心里也难得升起一点的伤感。

她这一走,日后在回来的次数和机会,也就有限了。

第30章 八零小娇妻

番外两则:

阿锦拉着行李箱,慢悠悠的走在柳家村的道路上,四下看了又看,她上次回来还是大二的暑假,如今已经过去三年的时间,但柳家并没有什么变化,路还是那个一下雨就泥泞到不行的土路,即便是如今已经干了,也留下坑坑洼洼的印子,有些难走。

因今日的天气好,路上有在打闹嬉戏的小孩子,还有坐在自己门前晒太阳的小媳妇和妇人们。

村子没什么变化,不过阿锦却就变了许多,穿着一件驼色的风衣,及腰长的头发微微卷着,松松散散的落在身上,肌肤白皙,眉眼如画,光鲜亮丽的和这个村子格格不入。

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忽而一个约四十出头的妇人,在盯着阿锦看了又看后,有些不确定的开口问了一句:“你是……柳锦吧?”

“七婶是我。”阿锦抬眼看着眼前的妇人,很快就认出了眼前的人,笑着应答了一声:“我这才多久没回来,您就不认得我了?”

“哎呀,还真的是你啊!”七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音量不由的高了两分:“你这孩子,都已经两三年都没回来了,变化又怎么大?冷不丁的谁认得出来。”说着话的同时,目光是不受控制的打量着阿锦。

这大学生和她们就是不同,瞧瞧这穿着打扮,比县城里的姑娘都要时髦,还有她身上穿的衣服,半长不短的,不知道是什么?不过别说,还挺好看的!

和七婶略寒暄了两句,便在七婶羡慕的目光下,往家走去。

“这锦丫头可真是衣锦还乡了。”七婶看着阿锦的背影,如是的感叹了一句。

三年没回来,柳家还是那个老样子,阿锦在踏进家门的时候,如是的想到。

阿锦的回来,让柳大丰和李春香虽觉得意外,毕竟先前不知道消息,不过更多的自然还是高兴。

“你这孩子,先前给家里写信怎么没说要回来的事情?我和你爸也好算着时间去接你。”李春香拉着阿锦的手不放,语气嗔怪说道。

阿锦笑着回答说:“我这不是想给你和爸一个惊喜吗?”

“惊喜惊喜。”李春香拉着阿锦的手,欢喜非常,又问阿锦,她在京市那边生活的可还好,工作上可还顺利?和同事相处的如何?等等,好一番的询问。

阿锦倒也没有不耐烦,也都一一的回答了。

“对了,你还没见过吧。这就是你侄子,柳山,你叫他山子就行。”说了好一会儿话后,一个两岁多的孩童跑了进来,李春香一见,指了指,介绍说道。等柳山到她跟前后,是一把把孩子推到阿锦跟前,开口说道:“山子,这是姑姑,就是那个时常给你寄好吃的姑姑。快叫姑姑。”

“姑姑。”两岁多的孩子,还处在懵懵懂懂的阶段里,对奶奶的话,也听不大明白,不过却还是乖乖的叫了一声姑姑。

“真乖!”阿锦看着这个缩小版的柳升,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从兜里拿出了几颗大白兔奶糖,先剥了一颗塞到他嘴里,见他眼睛都亮起来,又笑着问了一句:“喜欢吗?”

“喜欢,好迟。”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还想要?”说着话,是盯着阿锦手里的糖。

阿锦笑着把手里的糖放到他的口袋里,当即就被他抱住:“姑姑最好。”

“呦,没想到你还是个小吃货呢。”阿锦猛然被一个奶娃娃抱了个满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笑着开口说了一句。

李春香爱怜的看着孙子,笑道:“可不是吗?这小家伙,嘴馋的很,真真的是有奶就是娘。”

没多久,柳升和柳大嫂也回来了。

因为阿锦的回来,这天柳家的午饭比以往自是要丰盛许多,也热闹许多。

“爸妈,大哥,嫂子,我有事情要和你们说。”吃了饭,一家人坐在客厅里,阿锦喝了一口茶,开口说道。

“什么事?”